上海民族樂團演出季揭幕 海派民樂「上海製造」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視頻|上海民族樂團演出季揭幕海派民樂「上海製造」

  作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主體演出項目,滿載西域風情、呈現東西合璧之美的「錦繡中華—西北風情」民族管弦樂音樂會昨晚(5月5日)在上海大劇院上演,為上海民族樂團2018-2019演出季揭幕。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編織成色彩濃烈的民族交響,盡顯西北熱土的豪爽與熱忱。

  音樂會由兩位青年指揮姚申申和彭菲聯袂執棒,一批80、90後的作曲新星以西北五省不同地域風格的文化與音樂創作五首各具地方特色的民樂作品,每一首作品分別由樂團的嗩吶演奏家胡晨韻、琵琶演奏家湯雲理、竹笛演奏家金鍇、二胡演奏家盧璐、柳琴、阮演奏家李霖與各省音樂家協會選送的當地優秀演奏家合作與樂隊共同演繹。

  質樸多元的音樂語言,融合現代作曲技法,與民族管弦樂的音響音色交相輝映。五部協奏曲——竹笛、扎木念與樂隊《自雲端來》,二胡、人聲與樂隊《天脈祁連》,柳琴、中阮、民族管樂與樂隊《賀蘭晴雪》,嗩吶、說書與樂隊《天坡》,琵琶、彈布爾與樂隊《樓蘭意象》逐一亮相,奏響「一帶一路」的動人篇章,更彰顯當代民族音樂嶄新的時代風貌。而取材於陝北「信天遊」的當代民樂佳作《西北組曲》、展示絲綢之路豐富音樂文化的民族管弦樂《絲綢之路》體現深沉渾厚的人文風採。西北地區雄奇蒼茫的自然風貌令人流連忘返,西北人民敦厚純樸的粗獷個性躍然曲上,為觀眾勾勒出一幅幅神秘西域的瑰麗畫卷。

  西北五省是中華文化之寶庫,絲綢之路從這裡走過,千載文明在這裡孕育,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在這裡煥發出勃勃生機。這也是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繼《錦繡中華——魅力西南民族音樂會》後又一場融合全國各地優秀音樂資源的民族音樂展演。同期還將舉辦《錦繡中華·西北風情——五省攝影作品精選展》,將音樂與攝影不同門類的藝術形式跨界融合。

  近年來,上海民族樂團一直致力於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與平臺推動「新人新作」的發展,不斷推出有實力的青年演奏家在舞臺上光彩綻放。新的演出季,樂團將發揮不同題材形式內容的特色,以上海製造、致敬祖國、國際樂韻、東方雅韻、大師風採、合家歡樂、青春派對七大板塊輪番亮相,全方位打造民樂文化品牌。

  上海製造作為新樂季中樂團著力打造的系列板塊,將推出《共同家園》音樂現場、民族交響史詩中國神話主題音樂會《英雄》。

  《共同家園》將以當代中國民樂為平臺,結合多媒體等輔助手段,以多元化的舞臺呈現和精彩創意深化音樂內涵。青年作曲家黃磊表示,音樂現場將以環境環保為切入點,以五大洲多種代表性音樂與海派民樂的多元結合為突破口,闡述人類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給環境和地球帶來的挑戰。

  《英雄》委約青年作曲家李博禪創作,通過其對民族管弦樂隊音色的嫻熟把握,體現傳統與當代融合的獨創性美感,奏響中華民族智慧與精神的史詩。作品以中國神話為主題,以充滿感召力的音樂語言,追溯綿延千年的中華文明的源頭。盤古開天、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

  致敬祖國系列為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而打造。開幕音樂會《錦繡中華-西北風情》民族管弦樂音樂會,不僅展現西北地區濃鬱的民族特色與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澱,更是新時代「文化自信」的堅定發聲。

  此外,今年還會再次呈現史詩級的《上海奧德賽-外灘故事》,以外灘為縮影來闡釋上海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並將開啟「奧德賽月」,在9月赴國家大劇院、北京大學、廣州大劇院等地巡演;同時也將再次登陸上海大劇院,為其成立20周年獻演。

  國際樂韻系列集聚國際化視野,顛覆傳統,交匯中西文化,令人耳目一新的《老鑼與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不僅全面體現民樂兼修並蓄的包容精神,也展現中國民族音樂國際交流的新維度。

  大師風採系列將特邀著名指揮家湯沐海、陳燮陽、王甫建、洪俠等大師,與樂隊攜手獻演《火紅中國年》新春賀歲音樂會、《海上生民樂》(音樂會版)、《歡樂祥和團圓年》元宵節音樂會等聽覺盛宴。其中,曾與樂團合作在歐洲成功巡演《海上生民樂》的指揮大師湯沐海,今年將與樂團四度合作,除了帶領滬上觀眾再次回味《海上生民樂》,還將聯袂上演民族交響史詩中國神話主題音樂會《英雄》、《我們心中的歌》—經典中國之歌新年音樂會。

  青春派對系列將吸引更多年輕人、新面孔爭相為頗具時尚氣質和文藝清新範兒的民樂打call。《脫穎而出II》青年演奏家專場音樂會、《豔·雙弦》陳豔二胡專場音樂會、《梔子花開了》多媒體音樂現場,在創作上融入當下音樂元素,在表達上體現當代風貌,打破了年輕人對民樂的刻板印象。此外,旨在促進當代青少年民樂演奏交流與發展的上海學生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青春的樂章》,將再次以激情洋溢的青春旋律,共同點亮未來的希望。

  東方雅韻系列將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緊跟時代腳步,挖掘當代價值,拓展豐厚內涵,由《墨戲》,《禪意東方》,《中流砥柱II——樂團首席演奏家音樂會》等構成,引領觀眾接受哲學智慧與東方美學的浸潤與薰陶,更有機會近距離欣賞樂團資深藝術家的舞颱風採。

  合家歡樂系列中,《小鳥快跑》兒童節音樂會、《我們心中的歌》—經典中國之歌新年音樂會將與大家共襄全家動員、其樂融融的民樂大餐。

  團長羅小慈表示,新的樂季,希望通過上海民族樂團全體藝術家的努力,讓海派民樂繼續演繹國際表達,呈現當代氣質,奏出當代中國人的心聲,奏響上海這座城市的華章,全面展現民族音樂的新氣象。

相關焦點

  • 上海民族樂團發布2019-2020演出季
    王笈 攝中新網上海4月22日電 (王笈)上海民族樂團22日在滬發布2019-2020演出季,將通過「上海製造」「致敬祖國」「國際樂韻」「合家歡樂」「大師風採」「東方雅韻」「青春派對」七大板塊呈現海派民樂開放、創新、包容的藝術氣質。七大板塊中,「上海製造」板塊將集中展示上海民族樂團近年來的海派民樂創作成果。
  • 上海民族樂團2018-2019演出季啟幕
    人民網上海5月6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海民族樂團昨天在滬公布其2018-2019演出季「菜單」,並於今晚在上海大劇院隆重上演《錦繡中華-西北風情》,開啟樂團新一輪演出季序幕。
  • 上海民族樂團發布2017-2018演出季
    上海民族樂團發布2017-2018演出季 2017-04-26 212017-2018演出季發布會在上海中心37樓寶庫藝術中心半畝園舉行。
  • 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拉開帷幕
    人民網上海7月12日電 (記者 曹玲娟)在這個特別的初夏時節,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拉開帷幕。此次疫情中展現出的萬眾一心的強大凝聚力,讓人們更加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激發藝術家們更多思考,如何用民族音樂來表達中華文明的力量源泉。
  • 上海民族樂團新演出季在《錦繡中華》中啟幕
    5月5日,上海民族樂團2018-2019演出季在開幕音樂會《錦繡中華-西北風情》中啟幕。記者了解到,新的演出季上海民族樂團將發揮不同題材形式內容的特色,集中人才優勢,激發民族音樂的創新創造活力,以上海製造、致敬祖國、國際樂韻、東方雅韻、大師風採、合家歡樂、青春派對七大板塊輪番亮相,全方位打造民樂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原創力和影響力。
  • 紫禁城、絲竹春秋……上海民族樂團端上全新音樂大餐
    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自2016年問世,步履不停,走過了世界最頂級的劇場和音樂廳。7月10日晚,《海上生民樂》回到它的誕生地——上海大劇院,這也是上海民族樂團因疫情暫停演出以來,首度正式重返劇場舞臺。
  • 8城8場音樂會,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歐洲巡演
    本文圖片由上海民族樂團提供英國當地時間2月7日晚,《海上生民樂》音樂會版在英國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上演,上海民族樂團歐洲巡演序幕就此拉開。2月6日-23日,團長羅小慈將帶領上海民族樂團一行70餘人,奔赴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四國,分別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艾森、伯恩、柏林、漢堡、不萊梅等8座城市上演8場音樂會版《海上生民樂》,一展海派民樂的當代風採。
  • 上海民族樂團:創作者不能僅「複製粘貼」民樂素材
    原標題:上海民族樂團:從「十年只有一張節目單」到年演出152場  創作者不能僅「複製粘貼」民樂素材  近些年全國悄然掀起民樂熱潮,學二胡有了充足作品打底,樂團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專業演出季主題音樂會。從靠老作品撐場面,人稱「十年只有一張節目單」,轉變為年演出152場,培育出新的中堅力量,綿延了民樂前輩大師的演奏精粹。  民樂無法拒絕跨界和融合,但是古今、雅俗、中西該如何配比?
  • 「古典交響+海派民樂」上海大劇院2020跨年音樂會別具一格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12月27日報導:12月31日晚,上海民族樂團與上海大劇院聯合製作的《樂響四季》2020跨年音樂會將在上海大劇院大劇場精彩上演。  當晚演出從22:45開始直至2020年1月1日凌晨之後結束,著名指揮家葉聰將攜手表演藝術家喬榛、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男中音歌唱家周正中,與上海民族樂團一起,用民樂名曲回溯四季更迭的點滴時歲,呈現萬象更新的新歲新夢。以一場溫馨典雅的民樂音樂會賀歲,這在申城新年眾多演出中獨樹一幟。
  • 《海上生民樂》再續文化傳承夢!小慈請您共賞海派民樂
    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音樂會版)演出時間:2020年10月1日(國慶)19:30演出地點:慈谿大劇院-大劇場演出單位:上海民族樂團演出票價:VIP580元、480元、380元、280元、180元、80元音樂會簡介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民族音樂會是在原音樂現場版的基礎上重新編排打造的。
  • 古典交響+海派民樂,上海大劇院今年的跨年不一樣
    與往年不同,上海大劇院首次以「古典交響+海派民樂」的雙重形式賀歲:12月30日、31日,指揮家法比奧·路易斯將執棒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合唱團,帶來兩場風格不同的新年音樂會;12月31日,指揮家葉聰將執棒上海民族樂團,帶來海派民樂《樂響四季》。
  • 上海民族樂團即將奏響「梔子花開了」
    人民網上海5月2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海民族樂團2017年重點創作的《梔子花開了》多媒體音樂現場,將以音樂現場的形式,將音樂、繪畫、多媒體等多領域跨界融合,由充滿朝氣的新生代民樂偶像,實力展現民族音樂的青春氣息和時尚質感。 據介紹,本場演出的音樂,由一批青年作曲家創作而成。
  • 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走進國家大劇院
    《海上生民樂》是上海民族樂團最有號召力的原創品牌。剛剛過去的2019年11月,《海上生民樂》遠俄羅斯聖彼得堡、莫斯科、喀山以及泰國清邁、曼谷,在當地勁吹起一陣陣中國風。1月3日晚,在駐團指揮姚申申帶隊下,《海上生民樂》走進國家大劇院,為北京觀眾送上新年祝福。音樂會由雙竹笛與樂隊作品《湖光》開篇,取材于越劇唱腔優美旋律勾勒的清麗秀美的江南印象。作曲家譚盾的二胡與樂隊作品《臥虎藏龍》悲愴空靈,盡顯武俠大義。箏與樂隊作品《墨戲》以豐富的演奏技法展現了中國書法深邃的藝術境界。
  • 今晚,中華藝術宮迎來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海派民樂與海派繪畫交相輝映
    今晚,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華燈璀璨。夜色中熠熠生輝的「東方之冠」裡,迎來攜手上海民族樂團的中華藝術宮之夜——「海上生明月」藝術體驗專場活動,為人們帶來一場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上海民族樂團將原創品牌演出《海上生民樂》的室內樂版本帶到了中華藝術宮藝術劇場。2016年這臺節目的首演曾為第18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揭幕,此後又巡演至多個國家。巧的是,與該演出諧音的《海上生明月》展覽恰為中華藝術宮的品牌常設展,在梳理館藏珍品的基礎上集結20世紀中國美術大師們的精品力作。
  • 20天巡演7城,上海民族樂團為美國觀眾送新春祝福
    、辛辛那提、芝加哥、底特律、馬斯卡廷、聖地牙哥、橙縣等7座城市,展開為期20天、橫跨美國東西部、總行程約5000公裡的巡演,用海派民樂為美國觀眾獻上新春祝福。此次巡演,上海民族樂團將帶去經典品牌項目《海上生民樂》音樂會。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出劇照甘迺迪藝術中心是樂團巡演第一站,這是美國國家藝術中心,在美國文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上海民族樂團在美國圈粉,兩位武漢籍演奏家說「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當地時間1月26日下午,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在芝加哥迎來第三場演出。冬日暖陽為銀裝素裹的城市驅散寒意,海派民樂為當地觀眾帶來新春佳節的問候。演出現場,觀眾兩度在音樂尚在進行時對「炫技」演奏的音樂家報以掌聲,演出結束後則起立鼓掌,向臺上的演奏家致意。 從華盛頓到辛辛那提,再到芝加哥,上海民族樂團所到之處,一路圈粉。《海上生民樂》音樂會,勾起華人觀眾的濃濃鄉愁,也讓美國觀眾感受到海派民樂的傳統基因和當代氣質。
  • 上海民族樂團在清華大學獻演經典音樂會《海上生民樂》
    佳節前夕,上海民族樂團在清華大學獻演經典音樂會《海上生民樂》,為清華師生特別是來自祖國各地的學子們送上一臺充滿溫馨和文化底蘊的民族音樂視聽盛宴。  《海上生民樂》是上海民族樂團2016年創排推出的大型精品力作,作品從傳承多年的民族音樂佳作中深度發掘提煉,通過音樂類型和舞臺呈現創新,挖掘出民族音樂的精粹和魅力,展示了海派民樂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鮮明氣質。
  • 小清新民樂「梔子花開」,上海民族樂團請你免費看
    喜慶、熱鬧、亢奮、愁苦,提起民樂,你可能會聯想到這些關鍵詞,《梔子花開了》卻讓人感到一股撲面而來的「小清新」。2017年,上海民族樂團多媒體音樂現場《梔子花開了》在上海演出兩場,清新自然的演出畫風,引來多方點讚。
  • 中國「海派民樂」走進布魯塞爾
    新華社布魯塞爾2月13日電(記者甘春)當地時間13日晚,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音樂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中心舉行,為當地觀眾獻上了一臺傳統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的中國新民樂盛宴。  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湯沐海執棒,多位國內頂尖青年民樂演奏家登臺獻藝。
  • 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上海展演周|上海學生民樂聯盟線上...
    民樂聯盟隊伍蔚為壯觀,現有68所成員單位,覆蓋本市8所高校與16個區,其中40餘家聯盟單位參加了本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充分展現了上海民樂教育教學的豐碩成果,展示出上海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與優秀的民族音樂素養。下面就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