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最高壽老人今年113歲 每天早睡早起能自理(圖)
湖北鍾祥是我國著名的長壽鄉之一,2008年由中國老年學會正式命名為「中國長壽之鄉」。據鍾祥市民政局統計,截至2013年12月,該市人口103.7萬人,80歲以上高齡老人1.6萬人,90歲以上長壽老人2457人,百歲老人88人。鍾祥目前百歲老人為每10萬人口中就有8.5人,超過每10萬人口中有7位健康百歲老人的「世界長壽鄉」標準。
鍾祥地區為何長壽老人這麼多?近日,記者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個課題組,探訪這些百歲老人的生活。從去年1月起,這個課題組對這些百歲老人逐一調研走訪,結合全面的健康體檢,分析出他們的「長壽密碼」。
我省最高壽老人今年113歲
每天早睡早起生活還能自理
6日傍晚,位於鍾祥市胡集鎮虎山村6組57號的一個農家小院裡,113歲的王大英老人坐在院牆邊,悠閒地搖著扇子納涼。老人裹著小腳,頭髮花白,精神矍鑠。
老人雖然耳朵有點背,但眼神很好,見家裡來了客人,便微笑著點頭打招呼。
「奶奶,您看這是什麼?」醫學團隊負責人王樺教授一邊為老人量血壓,一邊掏出衣兜裡的筆大聲問老人。「這是筆。」老人肯定地說。測量完血壓、血糖和心跳,王樺告訴老人:「您的血壓血糖都很正常,心跳也很好。祝您健康長壽。」王樺是中南醫院老年科主任,帶隊組織這項調查研究以來,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已10多次來到鍾祥,這也是她第3次親自為王大英老人體檢。
據鍾祥市民政局老齡科科長曹茹娟介紹,王大英老人是我省目前健在的最高壽老人。
「她的生活習慣跟我們沒有什麼不同。」老人的兒媳葉祥梅介紹說,老人平時睡得早起得早,自己洗衣服、洗澡,早些年還能做飯,現在做不了了,但每次都是自己盛飯,從不「飯來張口」。特別愛吃甜食,愛用豬油、白糖、開水衝雞蛋喝。「有時候她半夜裡醒來,還喜歡喝點糖水、吃點罐頭。」老人喜歡吃稀飯、麵條、青菜,偶爾也吃點肥肉。葉祥梅說,老人幾乎沒生過大病,偶爾感冒,不吃藥過幾天就好了。
離開的時候,王樺送給老人一個小紅包,一旁的護士故意掏出裡面的一張百元鈔票問老人:「奶奶,這是什麼?」老人答道:「票子。」周圍的人都笑了。
111歲老漢還能下地勞作
邊抽菸邊鋤草每天還喝點小酒
7日上午10時許,烈日高照,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會兒就是一身汗。鍾祥市九裡回族鄉肖店社區3組一個簡陋的小院裡,111歲的陳先全老漢坐在院子裡,幫忙掰著才從地裡收回來的玉米。老人的腰有些佝僂,花白的鬍鬚很長。
據當地的村幹部介紹,老人一生未娶,沒有子女,以前是有名的「放牛郎」,常年放牛養活自己,獨自居住,兩年前體力下降,在山上河邊放牛有些吃力,才把牛賣了,現在跟著侄兒一起生活。
「大爺,您多大年紀了?」護士上前問。
「100多歲了吧。」老人的聽力還不差。老人的侄媳婦聞言把老人的身份證找了出來,上面的出生時間是1903年。
幫忙把幾筐玉米提到房屋裡,老人又扛起鋤頭,戴上草帽到門前的菜園裡鋤草。鋤草的間隙,他從襯衣口袋裡摸出一支煙點燃,吸了起來。
「大爺,您一天抽多少煙?」記者問。「兩天一包。」老人伸出兩根手指頭。記者看到,他抽的是6元錢一包的紙菸。
「聽說您還愛喝酒?」記者和他攀談起來。「喝啊。」老人有些得意地咂咂嘴,指著記者說:「我喝的酒,你挑都挑不動。」
老人介紹,他從小就喝酒,一般每頓喝一兩多白酒。老人也愛吃肥肉,但他喝酒吃肉有個原則,天氣太熱了就不喝白酒不吃肥肉,「天太熱了喝白酒吃肥肉受不了,喝點啤酒可以。」
104歲老人書法蒼勁有力
將長壽歸結為「多動」
在鍾祥一中一棟老宿舍樓內,104歲的退休教師鄧承先正在從事書法創作,「天道酬勤」四個大字遒勁有力。86歲的夫人張銘素在一旁為他磨墨。對於自己的長壽秘訣,鄧老認為是「多動」,多動手,多動腦,外加心胸開闊。
兩位老人在家裡還購置了一臺自動麻將機,「主要是我們閒暇跟熟人玩一玩,讓腦筋活動活動,預防老年痴呆。我們只打一塊錢的麻將,不賭博。」張銘素笑著說。
記者還隨醫療團隊走訪了胡集鎮麗陽村3組106歲的王心蘭老人,她在院子裡納涼,80歲的女兒、62歲的兒子和9歲的重孫子圍在一旁,其樂融融。老人耳朵有點背,但說話清晰,走路不用人扶。坐在院裡沒事,她還不忘幫忙擇菜準備晚飯。
老人的兒子郭傳定說,「母親長壽也沒有什麼秘訣,就是早起早睡,一生勤勞,從來沒去過醫院,偶爾感冒,也是我們去醫院買點藥拿回家裡她吃。」郭傳定說,兄弟姐妹們住得近,老人喜歡在哪個兒女家住幾天就住幾天,家裡現在是五代同堂。
調查揭秘
鍾祥百歲老人五大長壽密碼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昨日,王樺教授向記者介紹了課題組完成的鐘祥百歲老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根據走訪情況,通過問卷調查、健康體檢和採集血樣標本進行血液常規、肝腎功能、血脂及血糖檢查。分多次跟蹤走訪了鍾祥4個鄉鎮的百歲老人,完成有效問卷調查共10人,這10例百歲老人平均年齡103歲,男性4人,女性6人。
調查結果顯示,這10位百歲老人全部意識清楚,有判斷能力。10人中退休教師1人,大學文化;農民9人,其中小學文化1人,其餘8人文盲。身體狀況較好者4人,具有獨立生活能力;身體狀況一般者5人,自理能力稍差;身體狀況較差者1人,生活不能自理。
這10位老人中,除了111歲的陳先全終身未婚,嗜好飲酒近百年未戒外,其餘9位老人無菸酒不良嗜好。10位百歲老人中雖然也有人患高血壓、白內障等慢性疾病,但比例很低,且無一例因此導致器質性病變。
王樺介紹說,根據調研結果,結合《中國健康老年人標準(2013)》來分析,這10位百歲老人90%健康狀況良好,主要取決於五大因素:湖北鍾祥長壽歷史綿延悠久,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孕育長壽之鄉的自然條件之一;百歲老人自幼勞作,性格堅強,知足常樂,晚年仍保持「勞作運動」,為促進身心健康、延緩生命壽限起到了積極作用;家族遺傳具有一定的影響因素,但非決定性因素;當地政府給予的關懷,對高齡老人的惠民政策、醫療保障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受益,促進了百歲老年群體健康;鍾祥地區以居家養老為主,千百年來敬老愛老「孝為先」、祖孫同堂的傳統習俗為百歲老人創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與情感歸宿。
在這些百歲老人中,有不少老人愛吃甜食、肥肉、豬油,還有人既抽菸又喝酒,這些習慣似乎與長壽相悖,對此該如何解釋呢?
王樺認為,這些長壽老人中,長期抽菸喝酒的僅1位,比例很低;老人們堅持辛勤勞作,身體幾乎都很清瘦,且飲食百餘年來一直以清淡為主,肥肉、豬油等大葷及甜食,均為平均幾天甚至十多天才進食一次,僅能起到補充營養、能量的作用,遠遠未達到可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