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2021-01-09 足球業務愛好者

世界讀書日已過,大多數人也已經放下手中的書籍,將手機APP裡的讀書軟體「打入冷宮」,仿佛讀書也是在趕潮流,潮流一過,書籍自然成為了過氣的「昨日之星」。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可見讀書之重要,而古人還說過「百無一用是書生」。那麼放眼於當代,讀書僅限於趕潮流呢,還是真真正正的知識改變命運?

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首關於讀書的名句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那麼想要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當然要了解當時的創作背景。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宋朝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地實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皇位傳至宋真宗趙恆,更是推行「文治」,推崇科舉,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就有了這篇傳世《勵學篇》,無外乎鼓勵當時世人讀書,以文治天下。宋朝也有了「文人的樂園」之稱。放在當時這句話當之無愧!

而這句話放在當代又如何呢?用現代理念去解釋,讀書一部分是接受教育,另一部分則是個人愛好,也可以說繼續深造,從人生開始,必然離不開書籍,這類書籍就是我們的教育書籍,從中我們了解世界觀,了解一些生活基本常識和技能等。在之後的讀書就是自發的,你可以讀各類書籍,武俠,創業,甚至影視書籍等等。

而我們的「黃金屋」呢?說到黃金屋,當代就是財富,財富必定和知識掛鈎,那麼有人會說:做銷售的人,賣菜的人,甚至搬磚的人他們不需要什麼知識儲備啊,不一樣能獲得財富,這句話沒有對與錯,而有的只是財富的多少。銷售的人不去鑽研產品,了解市場行情等,他不會賣出去多少。賣菜的人不去鑽研市場需求,菜品的種植方法等,他也不會盈利多少。至於搬磚,你也要明白這塊磚要搬到哪裡。你不去想不去學習,你永遠不會得到你想要的財富。時至今日,書中自有黃金屋已經可以形成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學習,以前的知識從書中獲取,而今日的知識獲取途徑很多,但大部分還是來源於書籍,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無論古代還是當代都是可用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

清代詩文,黃景仁的《雜感》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而被後世人們所記住,這裡必須要了解其創作背景,因為這句話被人誤解最多。黃景仁是飽讀詩書而不得志。出於自嘲精神,寫下了「百無一用是書生」。世上職業千百種,唯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讀書人滿腹學問,有志難伸空豪情,卻沒有發揮之地。由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此句充分顯示詩人鬱郁不得志,並非書無用,只是由於時代背景沒有機會而已。

而這句話放在當代被人曲解最多,當代人習慣戲稱某些讀書人,讀書讀傻了,只會學習,一點生活技能也沒有,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沒什麼用。顯然是不對的,讀書讀的呆板的人,確是有的,造成這種原因並不是書無用,只能說讀的方式出現錯誤,或者是讀了不擅長的領域,好比一個廚子不讀菜譜改讀機械構造,那麼結局會有兩種,一,悟性極高他成功轉行,二,什麼也讀不懂,白白浪費時間。而大多還是後者。畢竟讀書不知義,等於嚼樹皮。讀書方式的錯誤無非就是讀死書不會活學活用,不知變通。讀書讀得好甚至可以舉一反三。所以這句話放在當代也是對的,它依舊是讀書人的自嘲而並非真的無用。

「書中自有黃金屋」和「百無一用是書生」兩者之間並不存在選擇與對立,並且兩句話無論古今依舊通用,只不過變通為一個是只要學習就會獲得財富,而另一個依舊是讀書人的自嘲,並且這種自嘲由於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了。社會在進步,只要讀書學習就不會再有這種自嘲。

無論讀書日與否,不要讓讀書成為「過氣明星」,而是成為你的良師益友,到時你就會真的發現書中自有黃金屋。而你也不用在自嘲。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相關焦點

  • 既然「書中自有黃金屋」,為何古人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01上高中時,每日埋頭苦讀,一心想考上好大學,到了後來考上大學了,還是每天喜歡抱著書閱讀。抱著書這個行為總是被我姨媽嗤之以鼻,在她眼裡百無一用是書生,鄰村未上大學的小夥早早就出去打工了,後來還開了一家服裝代加工工廠,賺得盆溢缽滿。於是姨媽也沒讓我表哥讀大學,高中畢業就南下去了廣西做銷售。
  •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可為什麼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宋代的《勸學詩》中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清代的《雜感》中卻說:&34;這兩句話看上去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哪個是正確的呢?所謂書生,我們可以理解為當今的大學生。大學生在校期間會參加一些課外實習或勤工儉學的工作。
  • 強烈推薦五本科舉文,百無一用是書生?農家子全靠科舉光宗耀祖!
    這一期給大家強烈推薦五本科舉文,百無一用是書生?農家子全靠科舉光宗耀祖。第一本:《嫡次子》作者:邈邈一黍小短評:古代撐起門戶的必須是嫡長子,而男主作為嫡次子,位置有些尷尬。第五本:《夫君他是科舉大佬》作者:杜卿卿小短評:又蘇又甜的科舉文,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男主作為百無一用的書生,不僅通過科舉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光宗耀祖,還娶得了美嬌娘。往期回顧,請點擊下方。
  • 你真正明白什麼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嗎?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總體上來說,這位哥們還是比較靠譜,年輕時候廣開言路,任用賢能,竟然也開創了一個繁華的時代,史稱"鹹平之治"。當然也有歷史的「汙點」,在可以戰勝遼國的情況下,與遼國籤訂了「檀淵之盟」,每年要向遼國花錢買平安,令人扼腕。不用關注作者的皇帝身份,單純這首詩的意思就是,書只要勤奮地讀好了,就會錦衣玉食,榮華富貴。
  • 百無一用是書生?信了你就太天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1——是書沒用,還是人沒用?顧名思義,書指的是知識,那麼到底是知識沒用,還是人沒用?我查閱了相關資料,作者黃景仁和洪亮吉並稱「二俊」,為毗陵七子之一,洪亮吉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前一句是?那些不知道怎麼接的古詩詞!
    現在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有的詩並不是整首都讓人熟知,但其中的某一句卻世人皆知,比如「百無一用是書生」,很少有人知道它出自哪裡,上一句是什麼,全詩寫的又是什麼。一、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古人嚮往功名,經常引用到「黃金屋」、「顏如玉」一類的話。這幾句話出於宋真宗趙恆的《勸學詩》。意思就是有了功名就有了一切。意思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自嘲》中的詩句。
  • 科舉的另一面:從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到書中自有黃金屋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如果科舉可以多種科學並考,估計社會的活力還是可以保持的。科舉後憑藉單科即可做官,其中窮人最容易獲得的就是讀書,寫作文。老式門閥貴族確實競爭不過。 中國武力最強大的漢唐,一個舉孝廉,一個中正制(科舉制起於隋,大規模推開到武則天,初唐還是中正制)。科舉製成熟於宋,弱宋是不用爭。明的實力比漢唐差遠了,可見科舉問題很大。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此言非虛,事實上書中什麼都有
    世人常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話一點不假,總的說來,書中什麼都有。這話到底出自誰人之口呢?或許有人不知,此言出自一位帝王之口,他便是大宋真宗趙恆。宋代天子尤其重文,因而文人地位高於武人。縱觀宋代帝王,多有文人墨客之風。
  • 卷書沙發——書中自有黃金屋
    大紅酸枝老料卷書沙發,尺寸三人座196/60,單人座78/60/102,大茶几130/90/52花架48/48/67,卷書沙發的靠背,做成捲起來像書的形狀,名卷書椅,寓意讀書在古人生活中間的價值觀,書中自有黃金屋等意思,與傳統文化是相通的。
  • 夏日恬靜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黃金屋是漢王最新推出的一款電紙書產品,其採用6英寸EFD電子紙屏幕,並設置全鍵盤,文本解碼能力強,為用戶帶來更舒適閱讀體驗。整機外觀簡約纖薄,僅厚8.4mm,重191g,堪稱史上最薄。夏日的恬靜,好書與美女相伴,是否應驗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絕美佳句。
  • 古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小的時候父母為了鼓勵我們好好學習經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個時候不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只知道好好學習就行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古人誠不欺我
    「上學好啊,上學能從書本裡得到你想要的,你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沒有?」我頭搖得如同撥浪鼓一樣,財迷地我連忙問道:「書中有黃金做的屋子,還有值錢的玉?」爺爺被我說的話,逗得捂著肚子直笑,隨後雖然解釋了,但是財迷的我根本聽不進去他說的話。轉身走到爸爸身邊,拉起他的手道:「走,我要去上學。」
  • 知否:梁六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還高興的說:先帝寫詩勸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先帝勸學,不就是劇中皇帝他爹,也就是「宋真宗」,其實這兩句詩很多文人雅士有用過,但是本人今天才知道此詩出於皇帝之口。整首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比如我們熟知的「勵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都出自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寫的《勵學篇》。最高領導的最高指示,必定會帶起全民的響應,從而形成了自上而下對讀書重視的社會風氣。 在硬體方面,宋代造紙和印刷技術的發展,也給讀書創造了基礎條件。就拿唐代來說吧,雖然已經有了成熟的造紙技術,但紙張的成本非常昂貴,紙張幾乎是奢侈品。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勵學篇【宋】李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這首詩抓住了男兒一心追求金錢和美貌女子的嚮往和願望,藉此機會激勵他們讀好書,讓他們明白人生所追求的美好東西都可以從書中得到。
  •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昆明市區自費高中生費用,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睡了動物,鬼植物都不放過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宋代趙恆的《勸學詩》。這句話概括了過去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和追求。然而過去書生最怕就是戰亂,手無縛雞之力,上不了戰場,下不了朝堂,結果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這種說法錯了,書生能睡一個動物世界,其他人能嗎?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且不說「黃金屋」和「顏如玉」,單是「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兩句話便把讀書的益處概括得恰到好處。最是書香能致遠。讀了多少書,就等於長了多大的見識,看了多大的世界。
  •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很多勵志的人生經歷及成功者,都因為當初讀書,改變了原有的命途。由此感嘆: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但一定可以改變思維,高層次的思維讓你有不一樣的格局,這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途徑。多讀書吧!這是在浮躁喧譁的社會讓你始終保持一顆高貴靈魂的唯一途徑。
  • 春香的詩歌《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黃金屋》文/春香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書是一綹甘泉滋潤幼苗喚醒沉睡的大地若惜金縷衣只會上演一幕又一幕放羊娃生娃又放羊的人間悲劇讀書是享受生活的藝術當你迷茫惆悵時讓你品味不同人生在一粒水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