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平臺爭相入局的虛擬偶像,到底是什麼?

2021-01-09 網娛觀察家

作者 / 艾木子

「Put your hands up.

Come on everybody.

Say Rich boom , Rich boom.」

網易雲上,這首名為《爆表》的說唱歌曲,擁有1500餘條評論。

其創作者RiCH BOOM,由音樂製作人寄生熊貓Producer C、主唱K-ONE、Rapper胖虎、鼓手RAINBOW、貝司手PAPA和DJ P-2六位成員組成,是愛奇藝推出的首個虛擬偶像樂隊。

在「出道」的一年多時間裡,RiCH BOOM很忙。

廠牌成員先後參加了《青春有你》、《我是唱作人》、《中國新說唱》、《潮流合伙人》等綜藝;發布《Highlight》、《爆表》、《闖》三首單曲;在2019年愛奇藝尖叫之夜上,完成了樂隊的完整公演;與青島啤酒,「CHAO趣」食品等消費品品牌進行聯名;還在近期推出了包括唱作人、黑金武士、恭喜發財、大藝術家、硃砂粉、馬卡龍6種款式在內的寄生熊貓Producer C潮玩盲盒……

另一邊,騰訊的虛擬偶像組合「無限王者團」在幾天前發布成團一周年紀念專輯《Ripple 心中的漣漪》;B站舉辦大型虛擬偶像演唱會(BML全息演唱會)後,於近期再次招聘虛擬偶像運營人才……

2020年,虛擬偶像勢如破竹。但他們,到底是什麼?

二次元文化催生的虛擬偶像

同其他進入中國的二次元文化類似,「虛擬偶像」一詞來源於日本。

最早虛擬偶像以虛擬歌姬為主,誕生於語音合成軟體VOCALOID的音源庫,用戶可以依靠該軟體自行製作非商業用途的音樂作品。2007年,音樂軟體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賦予了VOCALOID女性歌手的形象——初音未來,借著這個身穿銀色制服,扎著蔥綠色雙馬尾的女孩形象,虛擬偶像的概念初次被大眾熟知。

到了2012年, VOCALOID進入第三代,製作了全世界首款VOCALOID中文聲庫,並為該聲庫設計了一個情感豐富,但性格有些冒失的15歲少女形象,取名為洛天依。

有了初音未來的運營經驗,洛天依出道後「星途」一片坦蕩。

根據網易雲的數據,截至目前,洛天依共發布237張專輯,原創歌曲超6000首,其中除了《普通Disco》、《權御天下》等音樂作品外,連周深不久前在《歌手》演唱的《達拉崩吧》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在2016年迎來B站入股後,洛天依開始走向更廣的舞臺——在2016年首次登上湖南臺的小年夜演唱會,之後連續兩年亮相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央視的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2020年B站的跨年晚會等節目,在前不久還與一眾一線明星相同,進入了李佳琦的直播間。

隨著關注度的增加,到了2016年,粉絲開始希望能夠更多的與虛擬偶像進行互動交流。

虛擬主播橫空出世。

這些虛擬偶像主要以YouTube平臺為主,在YouTube 等平臺上發布自己的相關視頻,並依靠直播與粉絲進行實時互動,被稱為「Virtual YouTuber」(簡稱 VTuber)。

相比於早期的虛擬歌姬, VTuber更接近如今業界對虛擬偶像作出的界定,即通過三維的全息投影形象或二維的虛擬主播類直播節目形式實現與粉絲的交互。而在第一個二次元虛擬主播絆愛誕生後,虛擬偶像也不再僅以收割二次元用戶為核心。

比如有著19歲的巴西裔美國模特身份的VTuber Lil Miquela,憑藉自拍在YouTuber上收穫了幾百萬的粉絲,不僅接受過《紐約時報》的採訪、為《Vogue》、《V》等雜誌拍攝封面,還受邀參加米蘭時裝周為Prada做宣傳。

根據User Local的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1月,VTuber總數已突破一萬人,是2018年的10倍。其中, VTuber界最大的經紀公司彩虹社,截至今年4月已成功推出了104位VTuber,視頻播放量在YouTube的累計超過了10億次。

遊戲大廠到視頻網站,

當虛擬偶像「加入」中國國籍

中國市場最早的虛擬主播則來自B站。

2017年, B站上線帳號「虛擬次元計劃」,旗下擁有「虛擬次元的小希」和「虛擬次元的小桃」兩位虛擬主播,視頻內容以影視劇解說、互動話題以及生活分享為主,截至目前,共發布視頻184個,均播放量在10萬次左右,粉絲數徘徊在40萬人次上下。

儘管沒能達到VTuber的同量級影響力,但也將虛擬偶像的概念進一步打入國內市場。

最先抓住這波機遇的是遊戲廠商。

去年5月,騰訊依靠旗下強勢遊戲IP王者榮耀,推出由趙雲、諸葛亮、李白、韓信、百裡守約組成的虛擬偶像男團「無限王者團」,出道同時及發布組合單曲《Wake Me Up》,並為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電影《緊急救援》演唱插曲、片尾曲《長相思》和《迎難而上》。

在今年5月3日,「無限王者團」還專門發布成團一周年紀念專輯《RIPPLE 心中的漣漪》,收錄了包括《No Matter Wha》、《Thank U For》、《Forever》在內的三首歌曲。

女性角色也沒閒著,在去年成都舉辦的王者榮耀音樂會上,騰訊首次公開了遊戲角色貂蟬和公孫離的虛擬形象,並讓其以AR形式在現場演唱歌曲。

其他大廠緊隨其後。

2019年7月底,網易將遊戲《陰陽師》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大天狗」帶出二次元,在B站舉辦的虛擬演唱會BML(全稱為BilibiliMacroLinkVR,演出嘉賓均為虛擬偶像,通過「全息真實化攝影技術」讓虛擬偶像出現在舞臺上,並與觀眾進行互動)現場,讓其獻唱專屬角色曲《黑風凱歌》。

同年9月,互動娛樂公司樂元素推出跨平臺虛擬偶像養成計劃《戰鬥吧歌姬》,在B站同步推出講述偶像成長的動畫,並在鬥魚開設了偶像直播間,與粉絲進行互動。

在視頻平臺領域,除依託二次元文化起家的B站在近幾年先後拿下洛天依經紀約、試水虛擬主播,並在去年與日本GREE開設合資子公司BG games,持續運營虛擬偶像外,愛奇藝也早早地開始布局虛擬偶像市場。

在去年2月,基於平臺本身的潮流定位,愛奇藝推出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在幾檔綜藝和晚會上亮相後,迅速推出廠牌音樂及周邊產品,成為首個活躍在潮流文化領域中的虛擬偶像組合。

虛擬偶像變現,

從To B到To C還很難

可以說,虛擬偶像從誕生到現在,已經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

但相比於日本,虛擬偶像在國內的變現模式,更偏向於依靠B端商業代言及商業演出獲得收益。

以虛擬主播為例。日本的虛擬主播有著較為完善和成熟的C端市場,依靠YouTube的點擊分成、直播打賞或者是虛擬偶像的周邊產品,線下演唱會門票等形式,直接收割粉絲經濟。

但到了國內市場,虛擬偶像則直接走上了商業化的路線。

比如說愛奇藝的「RiCH BOOM」,出道不久後,該廠牌成員就先後與Burberry、PINKO、Christian Louboutin等品牌合作,登上時尚媒體平臺《我們的街拍時刻》的街拍版面;先後斬獲了青島啤酒、農夫山泉等消費產品的代言,還為拼多多、黑人牙膏等品牌提供了廣告創意。

洛天依則先後代言了肯德基、美年達、雀巢咖啡等產品,在五一期間直接成為淘寶主播帶貨,首場直播觀看人數超過270萬次。

但反過來,這也意味著,在目前的中國市場,除頭部虛擬偶像之外,單純的粉絲經濟還遠遠不能支撐虛擬偶像的運營,除二次元受眾外,普通粉絲很難對虛擬偶像「付出真心」。

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取決於虛擬偶像相關流媒體內容數量之少,以及製作之難。

在2017年底推出了虛擬女團And2girl(安菟)的蜜枝科技曾在多次採訪中透露,虛擬偶像製作一首歌時長的3DCG視頻,成本就要在十萬元左右;如果結合歌曲、舞蹈以及MV演出內容,成本即可達100萬元;如果要舉辦虛擬偶像的專場演唱會,僅10首演唱曲目加上相關支出,成本就可達2000萬。

但好在,隨著虛擬偶像行業入局者的增加,虛擬偶像也逐漸呈現出自己獨特優勢帶來的商業價值。

一方面,虛擬形象的商業想像力更廣,能夠完成很多真人沒辦法進行的商業企劃。

另一方面,相比於如今娛樂圈中走在鋼絲上的流量們,虛擬偶像的藝人生命周期更長,口碑、流量能夠得以長時間保障,有利於避免形象「翻車」。

再加上去年1月,微博、克拉克拉、奇光影業、HiDii嗨的國風等多個企業聯合成立了國內首支虛擬偶像發展基金,計劃投入價值1億資金和資源。

隨著資本的下場,虛擬偶像,還有更光明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網際網路巨頭忙圈地-虎嗅網
    網上釋出的一則招募問卷顯示,字節跳動將入局虛擬偶像行業。4月21日下午,一份標題為「字節跳動虛擬偶像女團演員招募問卷「的報名頁面在網上流傳,隨後這一報名頁面更名為「Project V」虛擬偶像女團演員招募問卷。
  • 出圈+變現,默默醬成短視頻虛擬偶像直播第一人
    如今,網際網路紅利消耗殆盡,而如日中天的短視頻領域在如今的寒冬大環境下,也顯出一絲疲態,不管是平臺還是內容生產方,都在不斷尋求方式破局。而在二次元領域,虛擬偶像配合直播互動連結粉絲,成為了新選擇。4月28日,默默醬作為全球首位人格化虛擬偶像,在抖音首次以直播形式與粉絲見面,她也成為了第一個在抖音開直播的虛擬偶像,真正成為了一名虛擬主播。數據顯示,在2.9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共計收穫8.3w觀眾收看。
  • 點識科技:虛擬偶像入局直播帶貨,助力電商繁榮
    除洛天依之外,還有言和、樂正綾、樂正龍牙等5位虛擬偶像助陣。這場虛擬偶像直播帶貨,吸引高達270萬人觀看,同時,還有200萬人進行打賞互動。而此次直播並非洛天依的首秀,在今年4月21日,她就曾與李佳琦一起直播互動。
  • 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從音視頻作品到短視頻內容,從單向傳播的音樂內容到場景日漸豐富的多舞臺呈現,初代虛擬歌姬們打下的初始粉絲們堪稱是追逐虛擬偶像們的核心受眾。高調進軍大眾娛樂,高仿真虛擬偶像前景廣闊虛擬藝人也可以和三次元偶像同臺競技。早在2017年的《明日之子》的舞臺上,就出現過一個「荷茲 HeZ」。
  • 默默醬入駐克拉克拉,虛擬偶像興趣社區搶佔先機
    在文娛產業的「冬天」,虛擬偶像卻逆市爆火,騰訊、網易、B站等巨頭們紛紛入局。而互動興趣社區克拉克拉迎來一批虛擬偶像入駐,搶佔了市場先機。目前默默醬全網粉絲已突破600萬,其中抖音粉絲近200萬,微博粉絲113萬,微信平臺上線的默默醬表情包下載量已突破80萬。克拉克拉作為國內較早布局虛擬互動的平臺,此次的合作將為虛擬偶像的發展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
  • ​出圈+變現,默默醬成抖音虛擬偶像直播第一人
    如今,網際網路紅利消耗殆盡,而如日中天的短視頻領域在如今的寒冬大環境下,也顯出一絲疲態,不管是平臺還是內容生產方,都在不斷尋求方式破局。而在二次元領域,虛擬偶像配合直播互動連結粉絲,成為了新選擇。4月28日,默默醬作為全球首位人格化虛擬偶像,在抖音首次以直播形式與粉絲見面,她也成為了第一個在抖音開直播的虛擬偶像,真正成為了一名虛擬主播。
  • 虛擬偶像泛化下 IDG解讀洛天依背後的風口
    近日,IDG資本被投、國內最大的虛擬偶像社區嗶哩嗶哩(B站)的頭部IP洛天依亮相天貓全明星直播間。實際上,虛擬偶像的概念在中國已存在多年。2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直播與虛擬偶像的結合,讓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虛擬偶像的崛起靠什麼技術?虛擬偶像究竟有多大市場?
  • 網易新聞打造虛擬偶像「曲大師」,布局短視頻下半場
    其中頗為有趣的是,在與網易新聞這個蘊含巨大流量和用戶的資訊平臺進行合作時,他們選取了一個極具未來感的身影——「虛擬偶像」曲大師。這個「曲大師」是何許人也?簡言之,她是網易新聞構建的虛擬偶像IP,以輕鬆一刻工作室的美女主編曲藝為基礎,作為網易的首席情感大師,在泛娛樂領域,圍繞情感社交、知識增量進行內容輸出。
  • 遊戲才是虛擬偶像的賺錢工具
    文/邢書博以音樂卡點視頻為賣點的抖音,在繼社會搖、蒸汽波風格之後,最近迎來了一個新品類,叫做動漫搖。這本來是無數土味視頻模板的又一次流行,卻因多種解讀後被冠上「黃油」的招牌給推到了風口浪尖。最氣人的是,這次動漫搖的流行和官方沒有一點關係。從最開始製作視頻到網友爭相模仿再到火出遊戲圈層進入大眾視野被萬千網友批判,Muse Dash這款遊戲的官方什麼都沒做,卻硬生生從音遊被網友玩成了「黃油」,可稱得上是孫笑川事件的又一次重演。
  • 抖音的虛擬偶像直播怎麼做的?現在我知道了
    這隻「小熊」,就是曾經在抖音創下單條視頻超過8000萬點擊紀錄的萌芽熊。 虛擬偶像引爆直播間,極強互動性受關注 8月18日晚上7點,人民日報漫畫增刊《諷刺與幽默報》與抖音合作的「好物中國」綠色電商直播平臺在抖音直播間首秀。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目前,菜菜子的B站粉絲數已超過37萬,首場直播的回看視頻播放量也超過了261萬。一場直播,不僅讓那些沒那麼愛看春晚的年輕人們重新認識了蔡明老師,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市場。近年來,虛擬偶像的市場規模都在持續看漲。在小鹿角·音樂財經2019年的文章《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是2019年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中,曾有眾多行業人士向我們感嘆,目前正是虛擬偶像爆發的階段。
  • 虛擬偶像行業觀察:越來越多的入局者該怎麼分這塊大蛋糕
    據了解,克拉克拉做的並不是簡單的推出一個或者一系列固定的虛擬偶像形象,而是想要打造一個虛擬偶像互動平臺。 簡單來說,就是基於社區用戶的需求,推出虛擬直播功能,並開放虛擬形象定製服務。以此讓普通主播、用戶皆可成為虛擬偶像。克拉克拉所使用的技術能讓虛擬偶像直播像視頻直播一樣簡單易行,用戶只用一臺手機即可打造屬於自己的虛擬偶像。
  • 虛擬偶像Melody下海,人氣直播平臺第一
    幾年前,當絆愛這一虛擬形象開始走紅時,很多人並沒有想到,幾年後的現在,虛擬偶像竟成百家爭鳴的場景。隨著入場的偶像越來越多,其進入的領域也愈發細分。在普通類目下的虛擬偶像已越來越難突圍時,將目標瞄準粉絲而打造的R18虛擬偶像登場——Project Melody。
  • 洛天依已經盈利了,其他虛擬偶像的機會在哪裡
    而據媒體報導,目前國內虛擬偶像及組合的總數超20個,其中14名在2017年正式出道,因此去年也被認為是虛擬偶像大年。正如前文所述,作為頭部流量擔當的洛天依已經開始「盈利了」,而市場上眾多虛擬偶像的入局者為了搶佔稀缺IP屬性,紛紛打出了不同的旗號,大有ALL IN虛擬偶像之勢。
  • 絆愛醬生日會直播觀看破百萬,而國產虛擬主播為什麼做不好?
    ,騰訊、巨人、咪咕、B站等等巨頭和平臺都先後入局,用投資、改編已有遊戲IP、原創等方式進行虛擬主播開發,一時間市面上有近百個虛擬主播出現。騰訊、網易、巨人、嗶哩嗶哩、微博等大公司先後入局,騰訊推出QQ飛車、王者榮耀等遊戲IP虛擬偶像;網易推出《陰陽師》「平安京偶像計劃」;巨人網絡與日本合作取得虛擬主播Menhera醬的全球授權;B站增持並控股洛天依,與日本多個虛擬主播達成合作;微博、克拉克拉等聯合國內數家MCN機構成立「虛擬偶像發展基金」……大量玩家入局,每年投入數十億元。
  • 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一將功成萬骨枯
    虛擬偶像的粉絲沒有這種後顧之憂,優勢在於,他們的年齡不會變化,容貌也不會變化,除非出現企劃事故,否則永遠不會存在「人設崩塌」一說。但是,打造虛擬偶像前期耗費資金的規模也不小,起始資金最少也要500萬。一方面,虛擬偶像最大的投資是集中在建模和視頻化的技術部分;另一方面,音庫的建立就要花費一年左右,需要採集大量的聲音資料,音庫的成本也上了百萬元。
  • 虛擬偶像的中國變形計
    略微發福的任力,看起來和大街上的中年人沒什麼兩樣,但他做的是年輕人的二次元生意,任力是上海望乘信息科技公司的CEO,這公司主營業務是運營虛擬偶像心華、楚楚和悅成。讓任力羨慕的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已經9歲「高齡」,仍有大批追隨者。
  • 騰訊網易紛紛進軍「虛擬偶像」,「洛天依」們會成為下一個金礦嗎?
    作為國內首位虛擬歌姬,虛擬偶像市場給了洛天依時間上的優待,她出道後的三年內,市場上沒有出現「第二人」,洛天依是唯一的入局者,市場給了她充足的試錯空間。而在中國,2017年二次元核心用戶將超過8000萬,二次元群體總數將超過3億,我們國內二次元消費群體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虛擬偶像的數量卻遠遠趕不上日本。並且國內比較成功的虛擬偶像大多集中在虛擬歌手領域,以線下演唱會、V+音樂、MMD視頻為主,不僅內容形式單一、缺乏互動,同時還需要高額的資金和技術支撐。」
  • 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曾經的韓國明星也風靡大陸,如今旗下的虛擬偶像團體卻被曝抄襲英雄聯盟虛擬偶像女團K/DA,這當中釋放了什麼信號呢?虛擬偶像女團K/DA勝在哪裡?相較於其他的虛擬偶像,K/DA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就在於《英雄聯盟》在全球內擁有的眾多粉絲,很多人將遊戲裡的英雄夢折射在女團身上。
  • 從虛擬偶像默默醬,看二次元「粉絲經濟」
    正是這個「緣分」,讓無數高垣楓的宅男粉絲爭相購買打卡。更加巧合的是,高垣楓的出身地與此酒產地也相同,且高垣楓人設便酷愛飲酒,這更激發了粉絲們的熱情,令不少人專程來到位於和歌山的店內進行「聖地巡禮」。機敏的商家迅速捕捉到了此次商機,與高垣楓聯動推出「酒+手辦」的套餐,單單一個月就完成了一半的年銷售量,甚至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