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艾木子
「Put your hands up.
Come on everybody.
Say Rich boom , Rich boom.」
網易雲上,這首名為《爆表》的說唱歌曲,擁有1500餘條評論。
其創作者RiCH BOOM,由音樂製作人寄生熊貓Producer C、主唱K-ONE、Rapper胖虎、鼓手RAINBOW、貝司手PAPA和DJ P-2六位成員組成,是愛奇藝推出的首個虛擬偶像樂隊。
在「出道」的一年多時間裡,RiCH BOOM很忙。
廠牌成員先後參加了《青春有你》、《我是唱作人》、《中國新說唱》、《潮流合伙人》等綜藝;發布《Highlight》、《爆表》、《闖》三首單曲;在2019年愛奇藝尖叫之夜上,完成了樂隊的完整公演;與青島啤酒,「CHAO趣」食品等消費品品牌進行聯名;還在近期推出了包括唱作人、黑金武士、恭喜發財、大藝術家、硃砂粉、馬卡龍6種款式在內的寄生熊貓Producer C潮玩盲盒……
另一邊,騰訊的虛擬偶像組合「無限王者團」在幾天前發布成團一周年紀念專輯《Ripple 心中的漣漪》;B站舉辦大型虛擬偶像演唱會(BML全息演唱會)後,於近期再次招聘虛擬偶像運營人才……
2020年,虛擬偶像勢如破竹。但他們,到底是什麼?
二次元文化催生的虛擬偶像
同其他進入中國的二次元文化類似,「虛擬偶像」一詞來源於日本。
最早虛擬偶像以虛擬歌姬為主,誕生於語音合成軟體VOCALOID的音源庫,用戶可以依靠該軟體自行製作非商業用途的音樂作品。2007年,音樂軟體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賦予了VOCALOID女性歌手的形象——初音未來,借著這個身穿銀色制服,扎著蔥綠色雙馬尾的女孩形象,虛擬偶像的概念初次被大眾熟知。
到了2012年, VOCALOID進入第三代,製作了全世界首款VOCALOID中文聲庫,並為該聲庫設計了一個情感豐富,但性格有些冒失的15歲少女形象,取名為洛天依。
有了初音未來的運營經驗,洛天依出道後「星途」一片坦蕩。
根據網易雲的數據,截至目前,洛天依共發布237張專輯,原創歌曲超6000首,其中除了《普通Disco》、《權御天下》等音樂作品外,連周深不久前在《歌手》演唱的《達拉崩吧》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在2016年迎來B站入股後,洛天依開始走向更廣的舞臺——在2016年首次登上湖南臺的小年夜演唱會,之後連續兩年亮相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央視的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2020年B站的跨年晚會等節目,在前不久還與一眾一線明星相同,進入了李佳琦的直播間。
隨著關注度的增加,到了2016年,粉絲開始希望能夠更多的與虛擬偶像進行互動交流。
虛擬主播橫空出世。
這些虛擬偶像主要以YouTube平臺為主,在YouTube 等平臺上發布自己的相關視頻,並依靠直播與粉絲進行實時互動,被稱為「Virtual YouTuber」(簡稱 VTuber)。
相比於早期的虛擬歌姬, VTuber更接近如今業界對虛擬偶像作出的界定,即通過三維的全息投影形象或二維的虛擬主播類直播節目形式實現與粉絲的交互。而在第一個二次元虛擬主播絆愛誕生後,虛擬偶像也不再僅以收割二次元用戶為核心。
比如有著19歲的巴西裔美國模特身份的VTuber Lil Miquela,憑藉自拍在YouTuber上收穫了幾百萬的粉絲,不僅接受過《紐約時報》的採訪、為《Vogue》、《V》等雜誌拍攝封面,還受邀參加米蘭時裝周為Prada做宣傳。
根據User Local的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1月,VTuber總數已突破一萬人,是2018年的10倍。其中, VTuber界最大的經紀公司彩虹社,截至今年4月已成功推出了104位VTuber,視頻播放量在YouTube的累計超過了10億次。
遊戲大廠到視頻網站,
當虛擬偶像「加入」中國國籍
中國市場最早的虛擬主播則來自B站。
2017年, B站上線帳號「虛擬次元計劃」,旗下擁有「虛擬次元的小希」和「虛擬次元的小桃」兩位虛擬主播,視頻內容以影視劇解說、互動話題以及生活分享為主,截至目前,共發布視頻184個,均播放量在10萬次左右,粉絲數徘徊在40萬人次上下。
儘管沒能達到VTuber的同量級影響力,但也將虛擬偶像的概念進一步打入國內市場。
最先抓住這波機遇的是遊戲廠商。
去年5月,騰訊依靠旗下強勢遊戲IP王者榮耀,推出由趙雲、諸葛亮、李白、韓信、百裡守約組成的虛擬偶像男團「無限王者團」,出道同時及發布組合單曲《Wake Me Up》,並為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電影《緊急救援》演唱插曲、片尾曲《長相思》和《迎難而上》。
在今年5月3日,「無限王者團」還專門發布成團一周年紀念專輯《RIPPLE 心中的漣漪》,收錄了包括《No Matter Wha》、《Thank U For》、《Forever》在內的三首歌曲。
女性角色也沒閒著,在去年成都舉辦的王者榮耀音樂會上,騰訊首次公開了遊戲角色貂蟬和公孫離的虛擬形象,並讓其以AR形式在現場演唱歌曲。
其他大廠緊隨其後。
2019年7月底,網易將遊戲《陰陽師》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大天狗」帶出二次元,在B站舉辦的虛擬演唱會BML(全稱為BilibiliMacroLinkVR,演出嘉賓均為虛擬偶像,通過「全息真實化攝影技術」讓虛擬偶像出現在舞臺上,並與觀眾進行互動)現場,讓其獻唱專屬角色曲《黑風凱歌》。
同年9月,互動娛樂公司樂元素推出跨平臺虛擬偶像養成計劃《戰鬥吧歌姬》,在B站同步推出講述偶像成長的動畫,並在鬥魚開設了偶像直播間,與粉絲進行互動。
在視頻平臺領域,除依託二次元文化起家的B站在近幾年先後拿下洛天依經紀約、試水虛擬主播,並在去年與日本GREE開設合資子公司BG games,持續運營虛擬偶像外,愛奇藝也早早地開始布局虛擬偶像市場。
在去年2月,基於平臺本身的潮流定位,愛奇藝推出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在幾檔綜藝和晚會上亮相後,迅速推出廠牌音樂及周邊產品,成為首個活躍在潮流文化領域中的虛擬偶像組合。
虛擬偶像變現,
從To B到To C還很難
可以說,虛擬偶像從誕生到現在,已經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
但相比於日本,虛擬偶像在國內的變現模式,更偏向於依靠B端商業代言及商業演出獲得收益。
以虛擬主播為例。日本的虛擬主播有著較為完善和成熟的C端市場,依靠YouTube的點擊分成、直播打賞或者是虛擬偶像的周邊產品,線下演唱會門票等形式,直接收割粉絲經濟。
但到了國內市場,虛擬偶像則直接走上了商業化的路線。
比如說愛奇藝的「RiCH BOOM」,出道不久後,該廠牌成員就先後與Burberry、PINKO、Christian Louboutin等品牌合作,登上時尚媒體平臺《我們的街拍時刻》的街拍版面;先後斬獲了青島啤酒、農夫山泉等消費產品的代言,還為拼多多、黑人牙膏等品牌提供了廣告創意。
洛天依則先後代言了肯德基、美年達、雀巢咖啡等產品,在五一期間直接成為淘寶主播帶貨,首場直播觀看人數超過270萬次。
但反過來,這也意味著,在目前的中國市場,除頭部虛擬偶像之外,單純的粉絲經濟還遠遠不能支撐虛擬偶像的運營,除二次元受眾外,普通粉絲很難對虛擬偶像「付出真心」。
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取決於虛擬偶像相關流媒體內容數量之少,以及製作之難。
在2017年底推出了虛擬女團And2girl(安菟)的蜜枝科技曾在多次採訪中透露,虛擬偶像製作一首歌時長的3DCG視頻,成本就要在十萬元左右;如果結合歌曲、舞蹈以及MV演出內容,成本即可達100萬元;如果要舉辦虛擬偶像的專場演唱會,僅10首演唱曲目加上相關支出,成本就可達2000萬。
但好在,隨著虛擬偶像行業入局者的增加,虛擬偶像也逐漸呈現出自己獨特優勢帶來的商業價值。
一方面,虛擬形象的商業想像力更廣,能夠完成很多真人沒辦法進行的商業企劃。
另一方面,相比於如今娛樂圈中走在鋼絲上的流量們,虛擬偶像的藝人生命周期更長,口碑、流量能夠得以長時間保障,有利於避免形象「翻車」。
再加上去年1月,微博、克拉克拉、奇光影業、HiDii嗨的國風等多個企業聯合成立了國內首支虛擬偶像發展基金,計劃投入價值1億資金和資源。
隨著資本的下場,虛擬偶像,還有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