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二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該排名依據聯合國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指標對大學進行評估。數據收集自大學和愛思唯爾(Elsevier),指標是與Vertigo Ventures合作開發的。
傳統的大學排名採用的評價指標主要是:論文發表/引用量,錄取成績,畢業生就業情況,行業聲譽,國際化水平,學生滿意度等。
而對於《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來說,其引用的排名指標是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這17個目標分別是:
消除貧窮消除飢餓 良好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性別平等 清潔飲水與衛生設施 廉價和清潔能源 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減少不平等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氣候行動 水下生物 陸地生物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今年有來自89個國家及地區,共857間大學打入總排名或分項排名,比去年多出逾300間大學參與。其中766間大學打入總排名,不少院校首年參加即打入全球百大。
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連續兩年稱冠,去年未入十大的澳洲的雪梨大學及西雪梨大學分別升至第2位及第3位,而全球十大之中,澳洲學府佔4位(雪梨大學、西雪梨大學、拉籌伯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英國佔2位(曼徹斯特大學、倫敦國王學院)。
中國內地高校方面,同濟大學排名最高,打入世界前100,位列13。
一所重視社會價值的大學,其科研創新能力必將走在世界前列,也將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