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大學影響力排名首次展現全球各大學為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而採取的行動
同濟大學是中國大陸第一所排名進入世界前100名的大學,首次參加排名就在全球766所高校中獲得第13名
中國大陸是唯一一個進入世界總排名前20名的亞洲國家/地區
同濟大學還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的排名中全球第一,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的排名中全球第二
南京農業大學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零飢餓)的排名中全球第一
今天(4月2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第二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總計來自六大洲89個國家和地區的857所大學至少參與了一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排名,766所大學參與了總體排名。
中國大陸有12所高校參與今年的排名。9所大學進入全球總排名,其中同濟大學是唯一一所進入前100名的大學,排在第13位。
從挖掘清潔燃料電池能源的潛力,到開發經濟適用的淨水工具,再到為新冠病毒患者研發拯救生命的呼吸輔助設備,僅在過去一年裡,全球各地大學讓我們看到,解決諸多全球的嚴峻挑戰大有希望。
本次「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使用了聯合國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來幫助人們了解這些通常不為人知的行動。
這些排名提供了一種衡量標準,展示大學對地球產生積極的社會和經濟影響的程度。這是在大學排名中首次採用這一標準,而不僅僅是採用聲譽和研究聲望等傳統指標。
從發達國家到最低收入國家,排名清楚地顯示了全球高等教育機構的共同努力。
在總排名中,大洋洲的大學佔據主導地位,穩居世界前四位。儘管今年另有301所大學首次上榜,但奧克蘭大學仍保持去年的佳績,穩居榜首。
發達經濟體並未包攬前20名,中國大陸的同濟大學和巴西聖保羅大學分列第13名和第14名,這兩所大學也是首次進入排行榜。
包括來自85個國家和地區的766所大學
參與大學最多的國家有:日本(63所)、俄羅斯聯邦(47所)、土耳其(37所)
中國大陸高校喜獲佳績,在兩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單項排名中名列第一:
其一是南京農業大學在290所大學參與的可持續發展目標2(零飢餓)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
其二是同濟大學在361所大學參與的可持續發展目標7(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排名中全球第一,在330所大學參與的可持續發展目標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排名中全球第二。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識官菲爾·巴蒂(Phil Baty)評論道:
「中國大陸高校在這份新榜單上的成功表明其大學體系具有令人興奮的多元化優勢。雖然中國的大學在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聚焦的研究力和聲望兩項上表現一流:在亞洲領先,甚至挑戰最好的西方院校之前的主導地位。我們仍然很高興中國大陸高校在這個開創性的新排名中表現優異。這是考察大學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參考而構建的新排名。
我們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在九校聯盟和雙一流建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國大學參加這個新排名,展現他們對社會做貢獻的努力,展示他們的全球研究實力。」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SDG1):無貧窮單項排名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對貧困問題的研究,以及他們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支持,以確保全納教育理念的落實。
·包括71個國家和地區的372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2:零飢餓單項排名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在飢餓問題上的研究、在食品可持續性方面的教學,以及在致力於解決學生和當地社區的食物浪費和飢餓問題上的各種努力。
·包括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290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3:良好健康與福祉單項排名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對關鍵疾病和狀況的研究、對衛生保健事業的支持,以及學生和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
·包括來自80個國家和地區的620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4:優質教育單項排名
重點關注大學對早期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貢獻、教育學研究以及推進全納教育的努力。
·包括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的676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5:性別平等單項排名
衡量大學在性別研究方面的研究、在性別平等方面的政策以及在女性招募和晉職方面的努力。
·包括來自81個國家和地區的547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單項排名
這項措施旨在衡量各大學對水的研究、用水情況以及確保更廣泛社區的良好用水管理的努力。
·包括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330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7: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單項排名
該標準衡量大學在能源方面的研究、能源使用和政策,以及在更廣泛的社會中促進能源效率的努力。
·包括來自66個國家和地區的361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單項排名
這部分探討了大學的經濟研究、僱傭實踐以及學生實習的比例。
·包括來自80個國家和地區的479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9: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單項排名
這一指標衡量的是大學在產業和創新方面的研究、專利和衍生公司的數量以及在產業方面的研究收入。
·包括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的494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單項排名
這部分探討了大學對社會不平等的研究,對歧視的政策,以及從弱勢群體中招募員工和學生的努力。
·包括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的458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單項排名
關注大學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如何扮演藝術和遺產的管理者,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部取向方法。
·包括來自72個國家和地區的470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單項排名
這衡量了大學對負責任消費的研究及其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途徑。
·包括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360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3:氣候行動單項排名
這部分探討了大學在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對能源的使用以及為應對氣候變化後果所做的準備。
·包括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376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4:水下生物單項排名
衡量了大學對水下生物的研究以及對水生生態系統的教育和支持。
·包括來自58個國家和地區的242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5:陸地生物單項排名
衡量大學對陸地生物的研究以及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教育和支持。
·包括來自55個國家和地區的268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6: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單項排名
評估大學在法律和國際關係方面的研究,如何扮演政府顧問的角色,以及他們的學術自由政策。
·包括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453所大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0——可持續發展目標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單項排名
此項著眼於大學如何通過其他國家合作、推廣最佳實踐方法和公布數據等更廣泛的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包括來自86個國家和地區的806所大學
關於影響力排名
該排名依據聯合國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指標對大學進行評估。數據收集自大學和愛思唯爾(Elsevier),指標是與Vertigo Ventures合作開發的(參見對編輯的說明)。結果顯示在18個排名表中,包括17個單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排名表,1個總排名表。要進入總排名,大學必須提交可持續發展目標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和至少3個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分數的計算方法如下:
· 可持續發展目標17——佔22%
· 單項目標得分最高——佔26%
· 單項目標得分第二——佔26%
· 單項目標得分第三——佔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