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8屆亞洲大學排名。本次排名,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489所高校參與,學校數量創歷史新高。中國共有125所高校上榜,其中內地高校81所,香港高校6所,澳門高校2所,臺灣高校36所。南京大學位居中國大陸高校第6位,亞洲排名第18。
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使用了與世界大學排名相同的5個大項13個績效指標,這些評價指標包括如下五個方面:教學 25%;研究30%;引用30%; 國際展望7.5%;行業收入7.5%。但經過重新調整權重以反映亞洲高校的特點。對大學的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展望等核心使命儘可能地進行最全面、最均衡的比較。要獲得參與資格,各大學必須取得之前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的排名資格。
作為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南京大學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世界高校第144位,中國內地高校第6位;在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6位;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5位……
南京大學學科門類齊全、實力強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立項學科19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8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21個學科獲評A類,A類學科總數位居全國第6;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46個學科上榜,5個學科進入第一名或前1%;2020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30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00,其中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0,總上榜學科數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5位。
南京大學一直以基礎學科研究著稱,曾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重鎮。學校擁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教育部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中心3個,環境保護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重點(工程)實驗室12個,江蘇省工程中心10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5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1個,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1個。
南京大學自然指數排名持續位居全球高校前列,最好成績為中國高校第1、全球高校第7。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3,並曾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3位。
在人才培養方面,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有270多位學子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恢復高考以來,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1994年設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來,191位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資助,居全國高校第2。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南大在人才培養模塊表現卓越,得分位列全國第三位。近年來,南京大學以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為目標,直面錢學森的世紀之問,啟動實施"熔爐工程",深入推進"三三制"本科生、"二三三"碩士生、"四三三"博士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五四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探索構建南大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學校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獎數居全國高校首位。
當前,南京大學的辦學事業已經掀開新的百年篇章,全體南大人將始終保持奮發昂揚的精氣神和樸茂平實的工作作風,聚力內涵式發展,為把南京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