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看少年豪邁氣,中華昌盛有傳人(詩六首)
二、田明山七絕兩首(平水韻)詩文/田明山(大山)2020/06/01(一)莫道桑榆晚莫道桑榆霞夕晚,休言已到暮遲年。(二)回眸是頑童紅旗一角映顏虹,似箭光陰步履匆。轉瞬青絲堆白雪,回眸依戀是頑童。——作者田明山(大山),山西人,生於1949年,大專文化,1970年入伍。
-
成語「司空見慣」,見的什麼「慣」?背後的故事毀三觀!
成語「司空見慣」,見的什麼「慣」?背後的故事毀三觀!有個常用成語,叫「司空見慣」,意思是「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比如,「疫情防控期間,大街上的車輛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見慣的堵車現象今日蹤影全無。」再如,「在封建社會裡,官吏敲詐勒索,搜刮民脂民膏,是司空見慣的事。」
-
南宋盧梅坡哲理詩《雪梅二首》
《雪梅二首 》 其 一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在這首詩中,作者從不同角度公允地評判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並從品評中引出了令人深思的哲理。詩歌的三四句是本詩的精華所在,其中所蘊含的哲理也耐人尋味。二者都是春天的象徵,它們都是春天意象的有機組成部分,前人之所以難以得出二者的優劣,是因為往往將它們放在同一個審美角度去觀察。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就容易發現它們各自的短長。就色彩而言,梅花沒有雪純淨潔白;就嗅覺而言,雪卻沒有梅花清香,它們在不同角度各擅勝場。
-
雲彩一大堆,松樹上面覆蓋著白雪,讓人太喜歡了
有沒有覺得雲彩一大堆,整個都要壓在遠處的那個山頂上的感覺呢?當這些景色映入眼帘後,顯得整個景色都更加的真是了,這裡美的好像是一副畫卷,讓畫家都無從下筆,還記得曾經跟朋友一起來這裡的時候,他說:你看這裡多美啊,這裡的每一個景色,就好像是被設計大家設計出來的一樣。
-
青絲白髮朝昏事,一醉千愁萬事休;醉詩十二首,忘卻幾多愁
青絲白髮朝昏事,一醉千愁萬事休。要學會在風雨中微笑前行,瀟灑遠走。不如意時酒相尋,苦辣酸甜任我遊!古典君分享醉詩十二首,君且記,美酒雖好,莫要貪杯哦!醉吟《七絕·醉吟》(平水韻下平五歌)此生寂寞對誰哦,醉覓知音懶泛波。茶酒詩書溫冷夜,風花雪月付江河。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1. 這首詩寫了______時節的景,表現了______之情。答案:春天;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萌芽的新奇、驚訝、欣喜。分析:解答這類題一定要細讀深悟詩詞,力求全面準確地解讀詩句內涵領會主旨大意和情感傾向。注意那些能暗示情感態度或使用修辭手法的詩眼、句子。
-
白雪穿樹作飛花——唐代詠春雪詩賞析
此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採。一是詩人調轉筆鋒,撇置「芳華」,偏寫「白雪」,從春寒飛雪的視角,展現春色來臨的景象,翻春寒飛雪為春色飛花。二是翻人情為物意,期盼春意,怨春色來遲,本是人的情感,詩人卻以移情手法將人的情感賦予了無情之物,讓白雪嫌怨春色來的太遲,於是白雪頗解人情,有意地「故穿庭樹」化作飛花裝點春色。三是翻春寒冷落,心情悵惘,為飛花送春,平添歡鬧,白雪飛花,穿庭綴樹,化春寒料峭為春意欣然,化情懷冷漠為意趣歡鬧。
-
蘇軾密州賞雪,詩興大發,這兩首詩感慨萬千,流傳久遠
下面介紹大文豪蘇軾的兩首詠雪詩,同樣也是很精彩!雪後書北臺壁二首之一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簷。宋神宗熙寧七年,37歲的作者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11月到任,正是寒冬季節,這兩首詩即作於此時。密州的冬天非常寒冷,北風裹著荒草纏綿不倦,這首詩描寫從黃昏到天亮徹夜雪飄的情景。進入冬季,曾經蔥鬱的楓林,也僅剩下枯瘦的枝幹,頂著刺骨的寒風。偶爾幾片滯留的殘葉隨風飄落,更徒增幾分傷感。傍晚時細雨綿綿,半夜裡竟然飄起了雪花。
-
古韻賞析-見志詩二首(漢-仲長統)
見志詩二首 漢 仲長統其一飛鳥遺蹟,蟬蛻亡殼。騰蛇棄鱗,神龍喪角。至人能變,達士拔俗。乘雲無轡,騁風無足。垂露成帷,張霄成幄。沆瀣當餐,九陽代燭。這兩首《見志詩》便是其狂言無忌的代表作。第一首「飛鳥遺蹟,蟬蛻亡殼。騰蛇棄鱗,神龍喪角。至人能變,達士拔俗。」 空中飛鳥自由翱翔不留其蹤,蟬蛻其衣不再為殼所拘。騰蛇棄鱗而升空,神龍解角可飛天。作者以飛鳥、鳴蟬、騰蛇、神龍擺脫束縛而求自由作為鋪墊,暗喻其嚮往的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故「至人」可達化境,「達人」亦能脫俗。
-
賞雪,古人這幾首雪詩如何
她們到了蘆雪庭,籠起火,望著窗外皚皚白雪,就聯起詩來。即景生情,都是妙手偶得,連王熙鳳這個大俗人也好像變了一個人了。一夜北風緊,開門雪尚飄。入泥憐潔白,匝地惜瓊瑤。知道參與聯詩的有多少人,總共聯了多少句嗎?有十幾個人,其中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薛寶琴都是高手中的高手。還有一個高手是櫳翠庵的妙玉,她沒有參加。這首詩聯成排律了,一共有三十五韻,快要把「二蕭」給用完了。這裡只是節選了前面四韻,都是圍繞著雪字做文章,既寫出了雪的潔白無瑕,又指明瑞雪兆豐年的祥瑞。
-
詩三首 晨露等
詩三首 晨露等劉連芳一 、五絕 晨露晨練入公園,松竹淚露漣。躬身夫首攝,煦爛漫光翩。二0二0年七月十二日二、七絕 家注:新韻二0二0年六月十六日為仁胤輩分門立,熬得青絲變白頭。注:平水韻二0二0年六月十八日
-
題月(外二首)
題月(外二首)文/林春家寂寞長空受冷寒,任由世俗惜憐看【郵月】青絲別後漸添霜,底事堆愁不自傷。
-
「司空見慣」成語中司空到底見慣了什麼?
但很多人還不大清楚,這個成語典故裡司空到底見慣了什麼。下面我們就詳談一下吧。 被貶時期的劉禹錫 這首詩正是劉禹錫任蘇州刺史時,與人堂上飲酒時詩興大發所作
-
羅鈴:應「月亮月亮你別睡」的詩(外二首)
應「月亮月亮你別睡」的詩(外二首) 詩人:羅鈴應「月亮月亮你別睡」的詩2020火爆歌曲《不過人間》最是動人詩句「月亮月亮你別睡」……反覆傾聽學唱吟誦內心有一種仰慕海來阿木的湧動將大紅棗迭疊這片寺廟山坡 春天,胚芽破土,棗苗嫩長一天又一天一年再一年一株又一株竄出喜人的高大密林年年歲歲披蓋棗埡寺滿山坡沾滿泥土,甘霖滋潤大紅棗兒芳香棗埡寺記起媽媽記起媽媽記起了青絲的短髮
-
谷勤玲詞12首:春花落,閒情卻,舊詩雖在,束之高閣
詞12首作者:谷勤玲作者簡介:谷勤玲,河南省息縣人。文學愛好者。詩詞軒文友。臨江仙春愁夜靜更深寒意甚,孤燈隻影失神。花開花落又繽紛。青絲白髮,顧影悽涼。嘆今生願、今生枉、付殘陽。釵頭鳳*青絲少,人將老。面容憔悴菱花惱。繽紛夢,終成頌,芳華不再,幾回翻湧,痛、痛、痛!孤燈寂,軒窗立。黯然愁緒心頭泣。春花落,閒情卻,舊詩雖在,束之高閣。漠、漠、漠!
-
送別詩: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賞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與上面這首詩參證的江邊送別詩,有《別人四首》、《秋江送別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間所寫的客中送客之作。
-
名家新作-天放《詩二首(附二)》
詩二首(附二)停車樁1停車樁硬氣也霸氣測漏平時老師的車可以開進學校停一到晚上小區南北門兩旁停滿了車地下車位仍空在那裡物業就是不肯降停車費一是想逼業主買車位一是業主內訌怕降了降低小區檔次機關算盡人物業樂了笑了(附二首
-
無題詩二首
【無題詩】作者:李長風2020.8.17.(4101) 【無題詩】作者:李長風2020.8.17. 白雪負驚雷,春雨憔悴梅。悔否來塵世,一言豈可為。人間乏至美,史筆疏大悲。詳談多不信,日久終成灰。(4102)
-
彭建功淺評詩歌《阿信詩二首》
//巖 羊文/阿信/巖羊深入北方,在峭壁懸崖間攀爬、跳躍;在自己星球的表面,巖石與冰草叢中躲避著雪豹……//詩的地域文化和佛性的釋放!【彭建功淺評詩歌】阿信詩二首地域生活,造就一個詩者獨特的視野和感悟,以及一個善美心靈的袒露!
-
用五首千古流傳的送別詩,告別這個寒冬和疫情吧
詩後兩句設喻生動,以眼前景喻眼前情,信手拈來,渾然天成,頗見佳妙。 當浮一大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