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八天,就是立春的日子。
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怎麼看,都是一個好兆頭。
席捲全國的疫情,如今也頻頻傳來好消息,全國多地連續多日新增確診人數為零、確診病人總數為零,似乎也都預示著疫情整體向好之勢。
如此看來,今天確實是一個很適合告別的日子,告別寒冬與疫情,迎接暖春與新生。
所以今天,喝墨水小酒館裡也貼上了古人關於送別的幾首名篇佳句,供各位酒友文豪,飲酒之時把玩品鑑。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自古送別多是寫詩人送別友人,此詩卻寫友人送別自己。李白一開始便點出自己的大名,顯得無拘無束,頗有一種興盡而返的愉悅感。詩後兩句設喻生動,以眼前景喻眼前情,信手拈來,渾然天成,頗見佳妙。
當浮一大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友人》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整體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
多年後,李白的頭號粉絲杜甫在寫詩紀念李白時寫道:「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便是化用此詩,可見此詩在詩聖杜甫眼中評價之高。
如此妙句,何妨再浮一大白!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首詩後兩句也曾因為被貼在日本捐助的物資上而火爆一時,只看過後兩句的人也許會誤以為此詩表達的是兩地同胞同鄉之意,實則表達的是詩人面對友人即將分別的從容。
同樣是不傷感的送別詩,王昌齡的這首詩比李白的《送友人》似乎更添盛唐氣象。
此詩可再浮一大白!
《別董大》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此詩入選小學教材,這並不代表水平不高。恰恰相反,入選小學生教材的詩,往往意味著這首詩已經返璞歸真,臻入化境。
不刻意雕琢、不堆砌生僻字詞,簡單的幾個意向和近乎生活化的對話,便勾勒出一幅送別的畫面,措辭可謂形象精準,足見作者的老辣功力。
這樣的好詩,當浮一大白!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如果說送別詩中能與「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二句相媲美的句子,那便唯有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了。有人評此詩:「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
此詩還被人披以管弦,殷勤傳唱,並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白居易聽了,寫下「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劉禹錫與友人重逢,寫下「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李商隱也在送別時寫下「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裡唱陽關」。
影響深遠至此,可浮一大白否?
古往今來,送別之事常有、送別之詩常作,膾炙人口的經典詩詞也絕不是一篇文章能盤點得完的。
詩經裡有:
之子于歸,遠送於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王勃有: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陳子昂有: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名篇如雲,佳句如雨,多少詩人送走了友人,多少墨客寫下了思緒。歲月悠悠,千百年過去了,江河明月依舊、離別愁緒依舊、所見詩文依舊、人類傳承依舊,那些疾病與苦難被永久地留在歷史之中。
所以,來吟詩吧,來飲酒吧!在這疫情極速好轉的當口,在這冬去春來的時節,趁感傷的冬天還未過去,把悲愁化在酒裡,把歡喜留給未來。喝墨水·每天進步一點高品質 · 高品位 · 高品格
中國藝術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