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送別詩:愛不釋手、難以釋懷的唐詩,千年流傳下來的佳作名篇

2020-12-17 微雨憑瀾

唐朝的時候,最牛的當屬唐詩。而送別詩在當時特別流行。兩位好友相交一場,各奔東西之時,把酒敘舊,臨別時候贈送一首送別詩,而遠行的人一般也會回贈一首。兩首絕美的送別詩,讓人讀起來不忍釋手,更難以釋懷。

01.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

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這首詩可以說是渾然天成、真情流露。

0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送別詩,任何資料都找不到回贈的詩文。估計當時最難受的就是王勃的朋友杜少府了:我不過是去蜀州擔任少府,送了這麼一首詩,怎麼回你啊。後來一想,乾脆不回了吧。

尤其是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可稱之為千古佳作。

只以此詩,便足以讓王勃名列唐詩高手之林,不愧為詩傑的稱號。甚至有人曾經說過:如果王勃未曾英年早逝,就沒有李白杜甫什麼事兒了。

《古唐詩合解》:此等詩氣格渾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風骨。《詩境淺說》:一氣貫注,如娓娓清談,極行雲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詩,忌支節橫斷,唐人律詩,無不氣脈流通。此詩尤顯。作七律亦然。

03.結語

這兩首送別詩表達的情感不一樣,意境也不盡相同,前者勝在渾然天成意境曠達;後者勝在遣詞造句和韻律,各有千秋,但都不愧為送別的佳作、名作。

相關焦點

  • 這兩首送別詩都是千古名篇,但是放在一起,就很搞笑!
    在盛唐時候,有一類詩是專寫朋友間的的離別的,叫做「送別詩」,唐代有很多送別詩,不管內容是什麼,送別詩總是體現了兩個人的深情厚誼,許多大詩人都寫過送別詩,所以有不少名篇佳作,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兩首,就是盛唐時著名的大詩人王維和高適寫的,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適的《別董大》,這兩首詩都是歷經千年而不衰的佳作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送別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為了顯示這一時刻的重要性,他們會設宴餞行,舉酒相祝,此時,寫詩相贈就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從而催生出了眾多流傳千古的送別詩。今天小樓就跟大家分享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送別詩,和大家一起品讀古人的離愁別緒。
  • 兩首流傳千年的唐詩,兩種關於孤獨的至高境界,千年來難分高下
    這來自詩仙、詩聖、詩佛的孤獨名篇雖都是驚豔世人之作,卻算不得是孤獨的至高境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兩首,才算得上是唐詩中最孤獨的詩!一首是來自詩骨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一首是來自柳宗元的《江雪》,兩首都是流傳千年的唐詩名篇,同樣是寫孤獨,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千年來難分高下。1.先看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 許渾的這首送別詩也是千古名篇,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整首詩寫得極為悽美,特別是那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更是流傳甚廣,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句話。那麼這一句話,也正是出自於他的這首詩。那麼許渾的詩也是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另外還據說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名篇《清明》,也有可能是他的作品,不過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只是人們的猜測而已。
  • 王勃兩首經典的送別詩,兒時完全讀不懂,長大再讀卻是感慨萬千!
    其實除了那篇《滕王閣序》之外,王勃的很多經典的詩作,那也是不容錯過,尤其是他的這兩首經典的送別詩,同樣也是經典名篇,也就是同樣廣為流傳的《江亭夜月送別二首》,這兩首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詩人把那份送別之情,以一種極為深情的筆觸描繪得感人肺腑,從而也令這兩首詩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 被《唐詩三百首》遺落的一首詩,通篇句句是經典,值得我們一讀!
    唐朝很多詩人的作品也都有著其獨特的風格,可能清朝的文人在編寫這部著作時,也是有一定個人喜好在裡面,像除了高適的作品之外,還有韓翃的這首《送客貶五溪》,也是沒有收錄,儘管韓翃的《寒食》有收錄,不過這首詩其實同樣經典,也是水平很高,不過卻又偏偏沒有收錄,不過對於當時編者蘅塘退士來說,面對浩瀚的唐詩,那著實是無從下手,有的作品難以舍取,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很多的作品最終還是被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是驚豔了上千年!
    如果要把盛唐時期的詩人排成幾個等級的話,那王維無疑是第一個等級,他的很多詩作空靈,並且還充滿了哲理,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詩作,能夠一直流傳下來,還深受大眾喜愛的原因。這首詩描寫的很是深情,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王維,雖然這首詩同樣的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個字,但是驚豔了上千年,成為了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王維把對於朋友的那一份真情,以一種非常深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方式,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
  • 唐詩裡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通篇淡淡著筆,平淡中蘊含了無限深情
    而唐詩裡面就有很多描寫送別的詩作,尤其是王維的一首《送別》,更是成為了送別詩裡的千古名篇。那除了王維的《送別》一首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同樣很感人的詩作,譬如權德輿的這首《嶺上逢久別者又別》,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雖然通篇淡淡著筆,但是平淡中又蘊含了無限深情,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 唐詩三百首最無心插柳之作:劉長卿這首送別詩,卻是山水詩名篇
    比如他的這首在唐詩三百首當中的五絕作品,看題目明明是一首送別詩,卻寫得清理自然,成為了唐詩中的山水詩中的名篇。且看: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斜陽 一作:夕陽) 這首詩題目是《送靈澈上人》,看題目是實打實的一首送別詩。但是看詩作中的每一句古詩,其實又都是環境描寫,尤其是後兩句,「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意味悠長,境界高遠。「五言長城」並非虛名。靈澈上人是中唐時期一位著名詩僧,與劉長卿交好。
  • 唐詩中最絕妙的六首送別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送別是古代詩歌中最多的內容題材之一,送別詩也是古詩詞一大類。僅僅唐代將近三百年,四萬餘首唐詩中的送別詩就多逾數千。在最為經典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入選的送別詩不下於三十首。其中有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也不乏膾炙人口的名句。
  • 曹植送別應氏兄弟時,為何作了兩首詩?賞析「建安風骨」中的名篇
    途經洛陽時,與行將北上的應氏兄弟分手,於是作詩以送別。詩共兩首,作者並不像通常寫送別那樣只在刻畫離情別緒上著墨,而是把惜別之情放到第二首去寫,第一首卻借送別來描寫現實。接下來我們來解析下兩首詩的情感表達: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一千多年來無人超越,成為唐詩裡的名篇
    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裡很多的經典名篇,使得後世很多的詩人一直去模仿,可是他們的模仿,卻是一直也無法超越。王維也是當時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的很多詩作寫得自然流暢,往往是就地取材,但是寫得同樣的很是特點,例如他的這首《送別》,看似一首很普通的作品,但是由於詩人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唯美,從而也令這首詩成為了送別詩裡的經典之作,在這一千多年來無人超越,成為了唐詩裡的名篇。
  • 唐詩裡最令人感動的一首送別詩,通篇短短四句,讀來更是催人淚下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唐詩裡最令人感動的一首送別詩,那便是劉長卿的這首《送靈澈上人》,作為唐朝為五絕寫得最棒一位詩,他們流傳下來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五言絕句,而且他的構思精緻。而他的這首詩則這方面比較有代表的作品之一,詩人只是描寫了送別朋友的後的一種內心感受,但描寫的卻是極為深刻,也無比的深情,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從而也使得這首詩最終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送靈澈上人》唐代: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9首送別唐詩,句句都流傳千古,想不知道都難!
    這是王昌齡送別友人辛漸時所作的詩歌,在送走友人之後,詩人看到遠山都覺得孤單。第一句的環境渲染更是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的寂寞、不舍。這首詩景中蘊情,意象清新,藝術感染力極強,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這首詩也是李白的經典作品,相信大家都知道。此時孟浩然乘船東去,李白在江邊送別,於是寫下此詩。這首詩最著名的句子就是「煙花三月下揚州」,這一句詩的影響力,就是千百年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想要一睹揚州的風採。這句詩讓揚州的名氣大增,可見詩仙的影響力。這首詩的最後是寫的江水,其實在這江水之中,更有李白的深情。這樣的浪漫,唯有李白可以做到。
  • 最美的唐代送別詩16首,美到心碎的唐詩,都是千古名篇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讚 ←幫你收全了唐詩中最有名的送別詩,記得收藏點讚。通首詩看來都是寫景,而詩人送別後的留連顧望之狀、悽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是一首寓情於景、景中見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尋味的深度和美感。
  • 白居易這首經典的送別詩,可以媲美「青山一道同雲雨」,同樣感人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再加上科技不如今天的發達,很多人一旦離開了故鄉,或者是送別了朋友,可能此生再也難以回到故鄉,也不可能見到朋友,所以唐詩裡面就有了很多的思鄉之作,以及送別詩;這些作品往往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悲情,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了憂愁。
  • 杜甫五言絕句的名篇,唯一選入《唐詩三百首》的五絕,堪為絕唱!
    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對各種體制的詩歌都很擅長,幾乎每一種體式的詩歌,他都有名篇佳作。例如五古,七古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徵》,新樂府詩《麗人行》,《兵車行》等都很經典。尤其是「三吏」「三別」更是杜甫詩歌現實主義風格的經典代表作。在杜甫所有詩歌作品中,五律、七律是杜甫運用最多、成就最高的詩體,產生的名篇也比較多。其中,五律有630多首,七律有150餘首,題材廣泛,格律嚴整,對仗工穩,音調和諧,意境沉雄,有很多驚豔文壇千年的佳作問世。
  • 送別詩: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賞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與上面這首詩參證的江邊送別詩,有《別人四首》、《秋江送別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間所寫的客中送客之作。
  • 李白九首送別詩,道盡人間別離情 前三首小學生都會背,你會幾首
    唐詩300首,李白入選29首,佔了全部的近十分之一,而李白離別詩就入選9首,看來,送別詩還是李白牛,全是經典之作,李白九首送別詩,道盡人間別離情。前三首小學生都會背,你會幾首?你至少知道三首。(一)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此人生平僅有6首詩傳世,就有兩首千古絕唱,還有一首冷門重陽詩
    李杜王孟、東坡易安稼軒等等名家都有重陽節詩詞傳世,連近代的偉人也有一首《採桑子·重陽》廣為流傳。他生平僅有6首絕句傳世,其中就有兩首千古絕唱。一首被譽為「七絕之最」,還有一首被稱為五言絕句的壓卷之作、在唐詩影響力排行榜上高居第四。這兩首詩便是大家熟知的《涼州詞》和《登鸛雀樓》。其餘四首也都是盛唐佳作,但稍有些冷門,其中就有這首寫載重陽佳節的《九日送別》,是詩人在薊州任守時期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登高飲酒送別好友的贈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