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在網絡評論中已經成了複製粘貼。只要是有關於美發的文章,下面總會有這樣的評論。不管是調侃或者是發洩情緒,還是說明消費者對自己的髮型不是很滿意,也反映出新一代的髮型師從技術上、溝通上還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在消費者心中,剪一點就是稍微修一修。但髮型師在修一修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就會大動幹戈的整體修正一番。因此,就引發了諸多的不愉快。其實兩方面都沒錯,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理有據,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消費者心中的剪短一點點是這個意思
我做美發已經快三十年了,經歷了太多類似的問題。記得又一次,一個顧客說頭髮有點長,給我修一修就行,當我剪完頭髮收費的時候,顧客有意見了:我說的時候修一修 ,你怎麼收我剪的錢?回想一下這個經歷,在想一下現在的問題,雷人的相似,是否說明顧客對修一修和剪一剪存在這不理解?
還有的顧客可能就覺得頭髮有點長,遮眼睛了、蓋耳朵了、扎脖子了、發尾有點開叉等,只想把認為長出來的部分剪掉。下面繼續聊一下一次不愉快的剪髮經歷:剛做美發不久的一天,一位妹子說發尾有點開叉,幫我把開叉的頭髮剪掉,特別強調只剪開叉的頭髮。當剪完之後,妹子生氣的說,都說了只剪開叉的頭髮,為什麼把不開叉的也剪了?看你剪掉了我多少頭髮?
一位男士,進門就說:剪短一點,留大一點,一屋子髮型師懵逼了。什麼意思?剪短一點能理解,留大一點是個什麼鬼?最後溝通了一番,才明白這位的意思:整體剪得短一些,周邊留自然的長度,耳朵也遮半邊。原來就是一個均等層次,差點又一次被坑。
一位燙髮的大姐要求是,卷燙的大一些。結果燙的大卷令這位大姐的暴脾氣瞬間爆發:老娘說的是卷燙大一些,怎麼給我燙的都沒卷了?髮型師說:這就是大卷啊,你不是要燙大卷嗎?最後一番溝通,原來大姐的意思是:燙的輪廓大一些,其實就是燙滿頭的小卷,只有燙小卷輪廓才能蓬鬆,這樣看起來就大了!!!!我滴個娘啊~
通過上面幾個案例,說明顧客的理解和髮型師的理解是有代溝的,顧客的表達是按照自己的想像來描述,而髮型師是從專業的角度來理解,這樣肯定就會造成雙重傷害了。
髮型師心中剪一點點的意思是這樣的
對於髮型師來說,你就是剪一點點,為了髮型是完整性,必須整體的剪一點點,那麼賤1釐米和剪5釐米,所用的時間和流程是一樣的,你的修一修就是剪一剪了,沒區別!當然是按照剪髮收費了。
劉海長了,光剪一下劉海還好說。但是你遮耳朵了,只要動剪刀,肯定要銜接一下,光剪了耳朵部位,其他部位就不協調,因此也需要銜接,這一銜接就導致整頭都需要動一下。因為髮型師一個整體,只要動以免,肯定會牽扯到整體的效果,因此,剪一點就變成了完整的剪髮了。
頭髮開叉不是每一個都開叉,不可能只剪開叉不剪正常的頭髮,那麼剪出來就會是一個坑一個坑的感覺,就像被狗啃過一般。那麼就需要整體的修剪一下,再可以的開叉的作為重點,特別關照一下。旦必須讓顧客清楚自己的意圖,告訴顧客為什麼要這樣剪,得到認可再剪也不遲。
類似這樣的情況其實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我認為還是溝通的問題。當然,更要耐心的了解顧客的意思,然後要告訴顧客髮型是一個整體,出劉海之外,其他部位剪短一點點,就必須把所有的部位跟著都剪一點點,這樣髮型才完整,效果才完美。
由此可見,設計前的溝通是多麼重要。而作為消費者,要儘可能清楚的表達一下自己的意願,因為你想的和髮型師想的角度不同,可能會引起誤會。再就是你想的髮型,也許因為發質原因、頭型問題或者是臉型不適合等,也要聽取一下髮型師的建議。而髮型師更要耐心的給顧客講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等,只有雙方達成一致,才會減少誤解,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理髮環境。
相互的理解很重要,詳盡的溝通更重要。所以,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理髮師,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皆大歡喜。
感謝閱讀,我是時尚造型設計顧問成銘,希望我專業的時間和解讀能幫到你,更多話題可在下面評論中繼續交流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