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 誡:人到四十,儘量少去這兩個地方,容易招來禍端
俗語說40不惑,人生過半,酸甜苦辣已經品嘗過,悲歡離合都已經經歷過。褪掉年少的懵懂無知,走過熱情卻又有點兒莽撞的青春韶華,總算迎來了成熟豁達的不惑之年。
可是人到中年之後,身上承載著家庭的責任,做事一定要謹慎,不可以再行險。不然不但自己容易功敗垂成,也會禍延家庭,一定要重視了。
「久利之地勿往,眾爭之地勿去。」這個是曾國藩在家信中告誡家族子女的家訓,也是他給世人留下來的勸世箴言。俗語說:「欲速則不達。」不管我們做任何的事,假如太太過急切,就會物極必反。一個人想要的越多,越容易失去,這一道理值得我們深思。
曾國潘:人到中年,這兩個險處儘可能少去,去了,容易致禍
久利之地
人們為了能爭名奪利而處心積慮,甚至於有些人無所不用其極,為了能獲得利益,不顧一切做出損人利己的事兒。其實到最終,都逃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的結果。任何功名利祿,全部都是生不帶來,走不帶去,爭到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君子愛財,務必取之有道。有些人為了能生存而放任欲望,變得貪財好利。見到別人在某處已經獲得了很多利益,因此自己就不假思索地跑去這裡給自己謀利。這個地方雖然有利可圖,可是別人已經積累下豐厚的資本,而自己對此經驗不足,也毫無準備,很可能圖利不成,反倒一敗塗地。
這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道理,對久利之地,我們必須經得住利益的誘惑,那樣才可以趨利避害。
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兒,也不可能有永遠獲利的事兒。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明白見好就收,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眾爭之地
眾爭之地,說明這個地方很有可能存在著極大的利益,引來許多人趨之若鶩。古語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也許利益才算是第一生產力,而充足誘人的利益更會讓人們為之瘋狂。殊不知利益和當中從來全部都是雙生子,並存於世,沒人可以毫不付出就可以賺到缽滿盆滿。
眾爭之地足以說明其競爭之激烈,有些人為了能實現自己的目的,通常會無所不用其極。損人利己的事兒也經常出現發生,而在這種暗箭叢生的環境中,即使我們不去害人,也會變成別人的打壓目標。將自己置於眾爭之地,便是將自己置於危險當中。
南懷瑾大師說過:「人到中年,高於靜,成於智,安於穩。」每到大事有靜氣,這才算是高明的人;有權衡利弊的智慧,那樣才可以成功;做任何的事都沉穩,那樣才可以平安。做到那樣,人生才會交好運。因此 ,眾爭之地即時利益再多,誘惑再大,也儘可能少去,那樣才可以趨利避害。
人到中年,行穩才能致遠,所以一定要遠離各種險處。少去久利之處,是惜福的覺悟。少去眾爭之處,是避禍的智慧。如果你都能做到,就要恭喜了。
人生已走過大半的你應該明白:財富、名聲、地位,都是我們身邊的匆匆過客。對人來說,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熱愛的東西,是家人、愛人、朋友,是值得你銘記,並將銘記你的人。
感覺自己快要經受不住名利的誘惑時,默念曾國藩這席話,便能瞭然於心,不僅能明事理領悟人生,還能清除焦慮提高層次。
人的一生,就應該讀一讀曾國藩全集
曾國藩這位老祖宗很不簡單,他不過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耕讀之家,卻通過自己的努力,高中科舉步入仕途,不僅位尊極品,還一生都有令人羨慕的好福氣。
曾國藩為官30年,他留給世人的忠告,都是他一生成功經驗的總結,蘊藏著無人能及的管理、識人、處世、治家、求學、修身、為官、教子智慧。
我覺得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應該讀一下《曾國藩全集》,初讀《曾國藩全集》,覺得這是一個長者的教導,但是沒有牴觸的心理,感覺他像一位和藹的老師,不斷的告訴你做事情的方式方法。
曾國藩一書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書裡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沒有人天生就卓越出眾。」
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曾國藩的半部家書,也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花一點時間看他寫的家書、日記等文稿,就能學到他一輩子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智慧。
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門九子,個個才俊;毛、蔣均在青年時讀曾氏日記、奏摺,參悟到受用一生的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任正非在創建華為之初,曾氏書信就是他的經商戰略指導。這些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所以有人說曾國藩文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
讀曾國藩文集,小編強烈推薦《曾國藩全書》。本書既有很高收藏價值,又讓讀者比別人學得更多,看得更透。
本書包含曾國藩的智慧精華;包含曾氏家訓,是持家、教子秘方;與領導溝通的話術秘笈;三軍統帥的識人、用人之道;
這樣一套智慧的書共四本原價104.9,現在限時活動立減5元只需99.9,不過是一頓消遣飯錢 ,卻可以點亮你的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