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4字機智回懟,蘇軾老臉一紅

2020-12-04 今人大力說古史

關於蘇東坡,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奇才與全才了。他不僅對宋朝文壇影響深遠,直至今日,他的試問風格和人生態度依舊符合當下網際網路的審美需求。

蘇東坡和其他那些憂國憂民唉聲嘆氣的詩人不一樣,他特別喜歡研究吃的玩的,很多流傳到現在的菜都是因他而傳下來的,就像梅菜扣肉,東坡肉等等,在研究吃的這一方面,蘇軾都快成一位廚師了,這樣一個隨性灑脫的人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因為蘇軾十分接地氣,性格又豁達詼諧,因此他的朋友類型比他涉獵的領域類型還要多:有朝廷官員、文學才子、販夫走卒,甚至青樓歌妓、平民百姓,都能跟蘇軾交朋友,就連僧道也不例外。

在蘇東坡的僧道朋友中,有一位最有名,即佛印和尚。

佛印和尚與蘇軾是至交,一個是有名的才子,一個是有名的得道高僧,二人來往日漸密切,時間久了他們就非常的熟悉了,對於世俗禮節也就不那麼注意,經常開彼此的玩笑。兩人在一起的時候,除了談論學問、參禪之外,就是天天"打嘴仗"。

有一日,蘇軾邀請佛印乘船遊玩。在遊船上,佛印大師拿出一把提有蘇軾詩詞的扇子,蘇軾以為佛印是欣賞自己的才華正得意之時,佛印將扇子扔到河裡,並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屍)!"蘇軾明白這是佛印在捉弄自己。

蘇軾想著如何回擊佛印時,看到有狗正在啃食骨頭,於是他靈感乍現,笑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出的上聯非常巧妙,蘇軾對的下聯也毫不遜色,以至於他們的對子被當時的人們津津樂道。蘇軾和佛印就像這樣經常用詩對來調侃彼此,但二人沒有因為玩笑傷了感情,反而感情越來越深厚。

還有一次,蘇軾前去廟中找佛印,結果佛印並不在,出來開門的是一個小和尚,蘇軾一看佛印也不在,就出來一個小和尚,懟不著佛印罵罵你總行吧。

所以就對著小和尚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亦不甘示弱,回覆:"東坡吃草"

蘇軾聽罷大為吃驚,沒想到佛印座下一個小沙彌也是如此伶牙俐齒。

不得不說,小和尚回的這4個字實在巧妙,蘇軾原本想說的是佛印是"驢",經過小和尚的巧妙回答後,卻變成了自己是"驢"。

而蘇軾和小和尚的這一問一答成就了一段文壇佳話,這兩句話後來也都成了千古絕對。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能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豁達。

《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蘇軾進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回懟4個字,讓蘇軾老臉通紅
    蘇軾與佛印二人可以說是在世俗中唯一可以暢談的真心朋友,二人相處起來也比較有趣,蘇軾總是喜歡調侃佛印叫他「禿驢」,佛印也總是笑笑並未反駁。有一次,蘇軾偶得一好東西,想要趕緊讓自己的好友佛印看一看,便急匆匆地來到寺廟,還沒進入禪房就安奈不住興奮大喊了一聲「禿驢何在?」
  • 蘇軾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4個字機智回懟,蘇軾老臉一紅
    蘇軾喜好交友,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是和尚佛印。蘇軾與佛印和尚也是一對歡喜冤家。佛印自幼就誦讀諸子百家,而且擅長作詩答對,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其禪法造詣也是登峰造極。蘇軾經常到寺廟與佛印談經論法,兩人成為最要好的朋友。
  • 蘇軾去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機智回了4個字,成千古絕對
    蘇軾去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機智回了4個字,成千古絕對對聯大家熟悉不過,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因為房屋布局的原因城市裡相對農村來說貼對聯的會少一些,但是在農村家家戶戶的門口一年四季都貼著對聯,對聯在古代的地位很高,也是文人墨客間的一種文化傳遞
  • 蘇軾進入佛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回4個字,蘇軾老臉通紅
    板上分別寫上神荼和鬱壘四個字,他們是我國最早的門神。 後來到了三國時期,桃符上的門神名字逐漸演變成了祝願的話語,對聯由此誕生。據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江西廬陵這個地方出土了一幅三國時期吳國的對聯,上面寫的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這也是我國出土的最早對聯。
  • 蘇軾進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巧回4個字,成為千古絕對
    北宋著名的詩人蘇軾就是這樣的存在,作為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蘇軾的一生都值得後人去感慨。蘇軾自然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古代關於蘇軾的故事也不少,其中一個便是蘇軾進寺廟大喊「禿驢何在」,結果小和尚巧回4個字,就此成為千古絕對。二. 蘇軾與佛印的結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蘇軾與李白其實是非常相似的人,他們都有著非常出眾的文採,是文壇上的大家。
  • 蘇軾進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機智答4字,讓蘇軾老臉通紅
    蘇軾生於北宋仁宗年間,錯過了與李白、杜甫一較高下的舞臺,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在蘇軾因事被皇帝貶到瓜州的時候,佛印恰好在附近的一座寺廟當主持,蘇軾這個人本不喜歡和尚,可是當他一來二去和佛印鬥嘴之餘
  • 蘇軾進廟調侃:「禿驢何在?」小和尚4字回懟,成為詼諧妙對
    據傳,佛印其人有含容三教的氣質,他不戒酒不戒葷,酒肉從腸過,佛祖留心中,更是有著道家的風骨在,更奇特的是佛印在仙風道骨,看破紅塵中有夾雜著儒家學問,如此之人也難怪可以與蘇軾打得火熱。有一次,東坡去寺裡找佛印,一進門,東坡就喊道:「寺中禿驢何在?」結果遭小和尚霸氣回懟,蘇軾臉都紅了。
  • 蘇軾去金山寺找佛印,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答了4字,太機智
    宋朝著名的詞人以及文學家蘇軾是排在第一梯隊的人。他的詞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已經成為了千古名句。蘇軾喜好交友,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是佛印。佛印是宋代僧人,法名了元。因為宋神宗欽仰他的道風,因此贈號「佛印禪師」。佛印別的愛好沒有,就是喜歡吃。每次蘇軾設宴請客的時候,佛印都是不請自來。有一次,蘇軾邀請黃庭堅一起去西湖泛舟飲酒。
  • 蘇軾去金山寺找佛印,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答了4字,太機智!
    每次蘇軾設宴請客的時候,佛印都是不請自來。有一次,蘇軾邀請黃庭堅一起去西湖泛舟飲酒。遊船離了岸邊,蘇軾還對黃庭堅說,「只有我們兩個人,佛印沒有來,這下可清淨了」。 蘇軾和黃庭堅定睛一看,不是別人,正是佛印和尚。原來佛印早就知道兩個人要泛舟西湖,所以他早二人一步藏到了船板之下。蘇軾沒有想到這樣都能被佛印找到,遂三人一同飲酒作對。
  • 蘇軾「調戲」小和尚,「禿驢何在」?小和尚的下聯讓他老臉通紅!
    近現代也有這樣的人物,公認的大文豪有兩位,一男一女,分別是有民族之魂的魯迅先生,和高傲的女作家張愛玲。其實,近現代,除了這兩位,「郭茅巴老曹」這幾位也都是大文豪。當然,還有一位常被忽略的天才作家,錢鍾書先生。下面要說的則是中國歷史上,最全能的、集大成的大文豪,蘇軾!他曾「調戲」過一個小和尚,「禿驢何在」?小和尚的下聯讓蘇軾老臉通紅!
  • 蘇軾推開廟門,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怒回4字,如今成千古絕對
    蘇軾想著如何回擊佛印時,看到有狗正在啃食骨頭,他便笑著說道:"狗啃河上(和尚)骨!"蘇軾和佛印就像這樣經常用詩對來調侃彼此,但二人沒有因為玩笑傷了感情,反而感情越來越深厚。蘇軾推開廟門,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怒回4字,如今成千古絕對有一次蘇軾喝著酒來找佛印,登上聖山寺的大門就開始敲門,不巧的是,這一天佛印剛好不在,門口是個小和尚在掃地。蘇軾非常驚訝,竟然不是佛印。於是蘇軾直接就問:"禿驢何在?"
  • 蘇軾進門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答覆4個字,蘇軾噎住
    總共才6道菜,4葷2素,6名舉人全拿走了,一道菜都不給蘇軾留下,難道蘇軾要喝西北風了?只見蘇軾不緊不慢,蹦出6個字:「嬴政併吞六國」。說完,把所有的菜全部放在自己的桌前,6名舉人全部傻眼。瞧瞧,這6名舉人本想在蘇軾身上討個便宜,沒想到,最後被蘇軾戲耍一番,吃不到菜,還憋著一肚子氣。不過,別看蘇軾現在這麼威風凜凜的,他也有吃癟的時候,而且不止一次。
  • 蘇軾進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回4字,後成千古絕對
    蘇軾的性格,註定了他無論在哪裡都會受到歡迎。用現在的話來說,蘇軾簡直就是一位天生的段子手。特別是在蘇軾晚年的時候,更加顯得的童心未泯。比如,蘇軾有一位好友名叫張先,在80歲的那年還娶了一位18歲的小妾。蘇軾看到新郎官春風得意的模樣,忍不住有意打趣一番,於是留下了「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千古名句。
  • 蘇軾去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答4個字,蘇軾趕緊低頭認錯
    佛印和尚法號元,是個神童般的人物,他從小修讀的是儒家經典,三歲就能夠誦讀《論語》,五歲的時候已經能夠背誦三千多首詩,十九歲的時候進入空門修佛,可以稱之當地的大名人,宋神宗聽說後,親上金山寺拜訪佛印和尚,對他的才情讚賞有加,於是親筆寫下「佛印禪師」4個大字賜給他。因為蘇軾和佛印和尚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 蘇軾進門就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巧回4個字,成千古絕對流傳至今
    說起宋代的文人,大家是必提的一個人物,就是大文豪蘇軾。蘇軾此人雖然一生多次被貶,但是為人非常的樂觀豁達,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幽默。例如曾經他到寺廟裡去找好友,進門就大喊一聲:禿驢何在?小和尚回了四個字,竟然成了一千古妙對。
  • 蘇軾進廟大罵佛印「禿驢」,小和尚巧用4字回懟,蘇軾老臉通紅
    佛印,是北宋的一名僧人,本姓為林,就連宋神宗都很佩服他,特賜給他「佛印禪師」的稱號,他也是一個高人,在三歲的時候就可以把《論語》讀下來,五歲的時候就能把三千首古詩讀下來,這絕對是一個天才了,幾歲的時候就被送到寺廟去學禪法,在後來幾十年當中他去過很多寺廟,所以名聲也就越來越大。
  • 蘇軾進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回4字,讓蘇軾羞愧難當
    作為豪放派詞人的蘇軾,人也和自己的作品一樣,跟隨著蘇軾一生的也是開闊的胸懷。一天,蘇軾去聖山寺中找好友佛印大師,在敲門之後,開門的不是佛印大師,而是一個小和尚,十分喜歡調侃的蘇軾直接問了一句「禿驢何在?
  • 蘇軾進寺廟大喊一聲「禿驢何在」,小和尚回了4個字,成千古絕對
    其實最早的對聯又叫桃符,是一種刻在木頭上的文字,後來人們嫌這種方法太過的笨拙,於是改用紙張,所以一開始的對聯叫楹聯。對聯講究很高的文學造詣,不僅僅對仗要求工整,字數要求對等,而且平仄也要協調。對聯在字數上沒有限制,上聯可以是任意字數,但是確定好了上聯後,下聯需要與之一一匹配,不能多字和漏字。
  • 蘇軾推開廟門,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回4字,如今成千古絕對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為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 蘇軾對和尚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回復4個字把蘇軾噎住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你看完你就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一次,蘇軾去找佛印切磋禪理,一進門,看見一個小和尚,蘇軾口無遮攔,張口就來了一句:禿驢何在?要是換作其他人,小和尚估計早就掄起笤帚將此人趕出去了,可這人是蘇軾,也就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