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去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機智回了4個字,成千古絕對
對聯大家熟悉不過,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因為房屋布局的原因城市裡相對農村來說貼對聯的會少一些,但是在農村家家戶戶的門口一年四季都貼著對聯,對聯在古代的地位很高,也是文人墨客間的一種文化傳遞,有的對聯是為了展示風雅,這種多見於書房用來裝飾屋裡作點綴,有的也描寫景象或者抒發壯志情懷表明志向,也有的是贈予友人,還有一種風趣幽默。清朝的梁章鋸把對聯分為了十種類型,故事、應制、廟寺、廨宇、勝跡、格言、佳話、輓詞、集句、雜綴。
比如蘇東坡早年書房裡掛著一幅「發奮之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這樣的就屬于格言,細細品味這副對聯,難怪他日後之所以難成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其真諦源於此。蘇東坡性格放大為人率真豪爽,又喜歡遊山玩水結交朋友,即便是入朝為官了也是如此,治平三年的時候因家事他回了老家,過了三年再還朝的時候朝政變化頗大,當時宰相王安石變法開始,因為反對新法和宰相的政法思想不合,在議會上司馬光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所以被迫離開京城,後來被貶到瓜州。
瓜州現在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最南端,在這裡蘇軾心裡苦悶多日,有一日聽下屬說這個有一座金山寺裡面的和尚名氣大,據說自幼學習儒家經典,三歲就會背誦《論語》,五歲就會三千餘首詩歌,而且寫了一手好對聯。第二天便跑去看看這個和尚是否真的像大家說的那樣博學多才,還是說在這裡騙百姓香火錢的,蘇軾去到寺廟並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與和尚閒聊起來。
蘇東坡從朝政開始滔滔不絕的一直說到佛法,而眼前的和尚一直默不作聲靜靜地聽他說每一個字,最後蘇東坡忍不住自己心中所想罵對方根本就是一個故弄玄虛的騙子,氣急敗壞地回家了,又過了幾日蘇東坡覺得自己的行為不妥又來到寺廟中,見其在林中打坐不好打擾,便在一旁等,就這樣一來二去兩人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和尚本是江西景德鎮人,俗姓林,後來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
兩人成為朋友之後蘇東坡常常上山,而且也跟著佛印去林中打坐,佛印比較老實,常常被友人耍弄,而蘇東坡大才子又比較調皮,兩人剛坐下蘇東坡和佛印正好面對面看著對方,東坡又打算捉弄和尚一番問,「你眼裡有什麼啊」,和尚不假思索的回答「佛」,和尚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蘇東坡看著他哈哈大笑說「牛糞」,回家了還跟小妹炫耀這件事,小妹不屑說「心中有佛,眼中有佛。你心裡是牛糞,所以眼裡是牛糞」。看來東坡不小心自己愚弄了自己。
這天蘇東坡和往常一樣閒來無事跑去找佛印,天氣晴朗東坡一路心情愉悅跑到寺廟門口,本想嚇唬嚇唬寺廟的和尚來著,一推門就大聲叫到「禿驢何在」,幾個小和尚都扭頭看向他,其中一個小沙彌手指著旁邊的小山坡機智地回答道「東坡吃草」。其他小和尚都大笑起來,和尚因為沒有頭髮東坡便戲稱為禿驢,而小和尚不甘示弱覺得他對師傅不尊重,乾脆說驢上東邊的山坡上吃草去了,正好東坡是蘇軾號為「東坡」,蘇軾臉憋得通紅恭恭敬敬地問「你們師傅在何處呢?」因為這4個字回得實在太巧妙了,成為千古絕對所以被人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