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夏洛蒂教給女人的三個人生哲學

2020-12-18 書影生香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847年。

夏洛蒂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五歲時母親便過世了。她做過家庭教師,還嘗試過創辦學校。

夏洛蒂和兩個妹妹在同一年各發表了一部文學小說,分別是夏洛蒂的《簡愛》、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和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

《簡愛》一經發表就在文學界引起轟動,夏洛蒂在書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簡猶如一棵小草,看起來很不起眼,卻擁有異於常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

在跨越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簡愛》儼然已經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精神象徵。

再次重讀,感觸最深的無非是以下三點。

01幸福還是不幸,取決於你對待生活的態度

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所謂生活的真相無非是指人生會有跌宕起伏,會有順境與逆境。

身處順境,能春風得意者不足為奇;身處逆境,面對磨難,不屈不撓,能在不幸之中發現幸福因子,化逆為順,化苦為甜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

故事中的簡愛就是這樣的人。

簡愛的前半生堪稱一部苦難史。

她自幼失去雙親,寄人籬下,受人欺凌,被送到慈善學校以後,受到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摧殘,食不果腹,嚴寒難耐,還被罰站在恥辱臺上。

日子雖然艱苦,可簡愛從沒有放棄過生的希望。她始終抱有一種把日子過得更好的信念,所以她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力,努力地學習、讀書,一點點贏得了別人的認可,還在學校做了兩年老師。

所以說,路是走出來的,人生是闖出來的。遇到一點小坎坷小挫折就怨天尤人的人,終究過不好這一生。只有內心足夠強大,敢於挑戰不幸的人,才能開闢出人生的新局面。

02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價值對等

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最好的關係,是價值對等。那麼,愛情中的勢均力敵到底是指什麼呢?

夏洛蒂通過簡愛與羅切斯特這對戀人,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羅切斯特在遇到簡愛之前,遊遍了歐洲大陸,為的就是尋求生命中的靈魂伴侶。

他見過形形色色的女人,這其中不乏英格拉姆那樣多才多藝的大家閨秀。他也養過情婦,只要肯付錢,他能輕而易舉得到那些女人。

但是,這些都不是羅切斯特理想中的伴侶,那個相貌平平瘦弱矮小的簡愛才是。

只有簡愛是純粹愛著羅切斯特本人的,這種愛情無關乎他有多少財產,無關乎他有多麼崇高的社會地位。

她愛他,因為他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不謀而合;她愛他,因為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看穿他的喜怒哀樂,就能讀懂他心裡的潛臺詞。

故事的最後,雖然羅切斯特又瞎又殘,簡愛依然選擇用餘生去守護他,為他讀書,陪他散步,共度清晨日暮。因為容貌上的瑕疵與肢體的殘缺,並不影響兩個人進行靈魂的對話,他們依然是平等的。

其實,感情中的勢均力敵不是指情感雙方在容貌、財富、地位或者權勢方面不相上下,它是指兩個人要有契合的三觀,能在思想層面進行良性的溝通和交流。

所以說,最好的愛情就是找一個與你三觀相合,頻率相同,既懂你又願意寵你的人。

03放下過去,讓心平靜,才能輕裝上陣

每個人都有過去,因為我們都是從昨天一步步走到今天,又把昨天變成了越來越遠的一個縮影。

但說真的,有幾個人有勇氣面對逝去的時光呢?尤其是過往裡的那些灰色調。

對簡愛而言,在蓋茨黑德度過的10年寄人籬下的生活,曾是她不願回望的時光。

那段日子裡,她生活得很壓抑,表兄妹欺負她侮辱她,舅媽還把過錯都推在她的身上,她的地位比傭人還低下。她厭惡那群冷漠無情的人,也厭惡蓋茨黑德。

可是,就像海倫彭斯說的:「生命太短暫了,不應用來結仇和記恨。人生在世,誰都會有一身罪過。」

時間淡化了從前種種,簡愛也學會了寬恕和放下。

多年以後,當她再次回到蓋茨黑德時,看著物是人非的景象,聽著舅媽臨終前道出的真相,她竟能心平氣和地對待。

簡愛在蓋茨黑德待了一個多月,料理完了舅媽的後事,又等兩個表姐妹收拾妥當,各自踏上新的徵途,自己才回到桑菲爾德。

人終其一生,要學會寬恕。寬恕別人的過錯,放下心裡的仇恨與敵視,讓往事隨風蕩去,讓心清零,才能輕裝上陣,才能留出空間裝下新的風景。

我一直覺得,讀書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投資,閱讀能增加生命的厚度,能充盈精神的花園,能讓我們在瑣碎的柴米油鹽中看到生活的另一番景象。

可是,每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有限,讀書應該有所選擇。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包含十本世界名著的套裝,10本的總價格是36.8元,包郵到手,性價比很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橫條去看一看,希望你能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過更好的生活:

套裝中包含以下10本書目: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簡愛》:夏洛蒂教給女人的三個人生哲學,早明白早受益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最廣為流傳的作品,發表於1847年。《簡愛》離我們很遠,因為它和我們隔著150多年的久遠時光。《簡愛》又離我們很近,因為書中所傳達的價值理念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適用。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夏洛蒂的《簡愛》,去字裡行間讀一讀她的人生哲學。01磨難是生活的必修課,不屈不撓才能乘風破浪如果要用一種味道來形容人生,我想是苦味。人活於世間,不可避免地要和許多人產生聯繫,也不可避免地要去經受艱難困苦。只有在困境面前不屈不撓,不放棄希望的人才有機會迎來轉角處的柳暗花明。
  • 夏洛蒂《簡愛》:遇見只需一瞬,愛你用盡餘生
    在夏洛蒂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倔強的,勇於追求自由、平等與獨立的女性形象,也見證了一段歷盡曲折終得圓滿的浪漫愛情故事。01夏洛蒂•勃朗特及《簡愛》的誕生1816年,夏洛蒂出生於英國一個牧師家庭,排行第三,姐弟妹一共六個。夏洛蒂五歲的時候,母親去世。
  • 夏洛蒂《簡愛》:遇見只需一瞬,愛你用盡一生
    01夏洛蒂勃朗特及《簡愛》的誕生1816年,夏洛蒂出生於英國一個牧師家庭,排行第三,姐弟妹一共六個。夏洛蒂五歲的時候,母親去世。父親把包括夏洛蒂在內的四個孩子送進了慈善機構創辦的寄宿學校。與此同時,父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弟弟開始酗酒和吸毒,經濟的重壓便落到了三姐妹肩頭。在這種極其艱難的境況下,三姐妹開始了文學創作。1847年,姐妹三人用筆名各發表了一部作品,分別是《簡愛》《呼嘯山莊》和《艾格尼斯格雷》。
  • 《簡愛》告訴我們的三個人生道理,女人如何過好這一生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最廣為流傳的作品,發表於1847年。《簡愛》離我們很遠,因為它和我們隔著150多年的久遠時光。《簡愛》又離我們很近,因為書中所傳達的價值理念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適用。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夏洛蒂的《簡愛》,去字裡行間讀一讀她的人生哲學。01磨難是生活的必修課,不屈不撓才能乘風破浪如果要用一種味道來形容人生,我想是苦味。人活於世間,不可避免地要和許多人產生聯繫,也不可避免地要去經受艱難困苦。
  • 《簡愛》:夏洛蒂·勃朗特筆下兩性關係的平等與不平等
    在十九世紀的英國文學界中,有這樣一個稱呼——「勃朗特三姐妹」,它是勃朗特家族三個姐妹的合稱,同時這個稱呼也代表著文學界的一個奇蹟,她們的出現不僅如群星閃耀,同時每一個人都能夠單獨作為一個文學巨星而發光。三姐妹中,大姐夏洛蒂的《簡愛》、妹妹艾米莉的《呼嘯山莊》與三妹安妮的《艾格尼絲·格雷》相繼出版之後,便引起了英國文壇強烈的轟動。
  • 《簡愛》序言:夏洛蒂和薩克雷的隱妙關聯——天才間的惺惺相惜
    他這樣說:《簡愛》使我非常感到,我無比喜愛它。它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此時36歲的薩克雷雖然還未身居文壇泰鬥之位,但早已名顯文壇,他對《簡愛》如此的肯定,必然為夏洛蒂提供強力的精神支持。因為,《簡愛》一書巨大的影響,也必然招到同等的攻擊。
  • 夏洛蒂﹒勃朗特上學時戀上老師,借《簡愛》寫自己的上位野心
    夏洛蒂﹒勃朗特暗示讀者,簡愛的媽媽因追求真感情不顧一切嫁給了窮苦的父親,失去了財產的繼承權,簡愛的舅舅拿走外公所有遺產,這也就意味著舅媽其實是用簡愛媽媽的那一份財產來養育簡愛,因此,舅媽沒資格區別教養她。作者這樣寫,總感覺那裡不對,這其實是簡愛媽媽明知道這麼個結果,已經放棄了的啊。
  • 《簡愛》女人不得不看的人生道理
    《簡愛》留給我們一個啟迪:一個卑微的女子,不漂亮,不富有,甚至沒有很好的才華,但普通平凡如我們,想要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應該向簡愛學習,拂去繁雜,用人格魅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定追求,去換取幸福的生活。」
  • 《簡愛》:愛情最好的模樣是勢均力敵,價值對等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847年。夏洛蒂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五歲時母親便過世了。她做過家庭教師,還嘗試過創辦學校。夏洛蒂和兩個妹妹在同一年各發表了一部文學小說,分別是夏洛蒂的《簡愛》、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和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
  • 經典名著《簡愛》告訴我們灰姑娘逆襲的關鍵是……
    《簡愛》這部小說,其實是一部具有作者夏洛蒂自傳色彩的作品。小說講述了從小失去雙親的孤兒簡愛,飽經磨難,卻又自尊自立自強,最終經歷重重磨難,與男主人公羅切斯特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幸福。乍一聽,有點灰姑娘童話的味兒,可你看了小說細緻入微的描寫,就知道簡愛的逆襲靠的不是命運的垂青和作者大開金手指,而是她自身的選擇和頭腦的清醒。那麼,成為如簡愛這般獨立、自信,愛情生活兩手抓的女人,究竟需要怎樣的條件呢?我將從三個關鍵點出發,和大家探討一下。
  • 看《簡愛》,品人生——做一個真誠、善良、體貼與大度的有愛之人
    《簡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的文學巨著,是我的最愛。在《簡愛》中,我追尋著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這位英國女作家的腳步,一起遨遊在文學的世界中,知識的海洋裡。一、夏洛蒂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夏洛蒂·勃朗特與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國文學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 《簡愛》背後,是作者不到幾個月的愛情
    《簡愛》裡有這樣一段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這些話是在說簡愛,也是同時在說《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郎特。我們都知道《簡愛》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愛情經典,它講述了一個相貌平平,出身微寒的女主人公,用自己獨特和堅忍的個性最終克服了無數困難,獲得了幸福。
  • 《簡愛》:靈魂不分高低貴賤,愛情無關財富地位
    在夏洛蒂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倔強的,勇於追求自由、平等與獨立的女性形象,也見證了一段歷盡曲折終得圓滿的浪漫愛情故事。01夏洛蒂•勃朗特及《簡愛》的誕生1816年,夏洛蒂出生於英國一個牧師家庭,排行第三,姐弟妹一共六個。夏洛蒂五歲的時候,母親去世。
  • 一個家庭培養出三名女作家,揭秘經典小說《簡愛》創作背後的故事
    夏洛蒂·勃朗特,19世紀英國文學家,是三姊妹裡年齡最大的。上過教規嚴厲,生活條件惡劣的寄宿學校,後當過家庭教師。翻閱過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這部作品的讀者,都被簡愛身上所表現出的的女性傲骨的尊嚴所欽佩。
  • 簡愛和曹七巧:中西女人同命不同運,什麼在主宰「命」、「運」?
    這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書寫的《簡愛》中最著名的一段文字。她所創作的《簡愛》,為我們塑造了文學史上一個敢於反抗壓迫,追求獨立平等的女性形象。《簡愛》其實是夏洛蒂·勃朗特自傳性質的一部小說。在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男權中心主義是神聖而不可動搖的。
  • 《簡愛》:結局太過圓滿,竟是此書的「敗筆」?
    這是在夏洛蒂在《簡愛》中對校園生活痛苦描述的原因。回到家裡後,夏洛蒂開始了創作,寫了許多小說。在家的學習與創作為她成長以後寫出驚世的作品積蓄了力量。長大後,她當上了教師,掙錢供她的弟弟妹妹們去學校讀書。她在教書上課的同時,一邊繼續創作。有一次她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幾首短詩寄給仰敬的桂冠詩人。然而得到更加不公的回覆:「不要躋身詩的行列,這裡沒有女人。」
  • 書評《簡愛》(原創)
    親人的遺棄,朋友的逝世,令年幼的簡愛倍嘗心酸…… 然而悲慘的童年與世事無常的顛簸並沒有把她拉到泥濘裡,反正滋生出她自立自強,爭求平等的獨立人格特徵。簡愛在桑菲爾德莊園遇到羅切斯特先生,他富裕,有涵養,深受上流社會女人的青睞。而簡愛長相併不出眾,因為不富足,社會地位與羅切斯特先生有明顯的差別。但簡愛同他講:「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
  • 《簡愛》:每個追求獨立的女人心裡,都有一個「瘋女人」伯莎
    人的一生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於是內心總經受著煎熬,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簡愛》《簡愛》自問世至今,激勵了無數女性,主人公簡愛也成為獨立女性的代名詞。按照黑格爾的辯證法邏輯,事物的進步遵循辯證法的三個階段:正題-反題-合題。每個正題都會遭遇它的對立面——反題,而更高一層的合題則是正題與反題的衝突最終形成的和解,也可以理解成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
  • 世界名著《簡愛》:無論身處何種困境,保持自尊自愛的獨立人格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 勃朗特夏洛蒂勃朗(下文統稱:夏洛蒂)在描寫簡愛時加入了一些自身經歷。夏洛蒂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夏洛蒂行三。母親去世後,父親將夏洛蒂和她兩個姐姐送進了一所女子教會學校。這所學校是羅伍德學校的原形:對學生過分嚴格,生活條件惡劣。夏洛蒂的兩個姐姐在離開學校不久後去世了。
  • 《簡愛》:守住「人生低處」的女人,才配擁有高貴的人生
    這句話的意思解釋起來,是說大約每個人都有一些過於誇大自己承受的苦難,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人生的得與失趨於公平。只是不知道,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中的簡姑娘,是不是也這樣認為。簡的人生起步沒有一點優勢可言,但她卻能憑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韌勁,最終為自己拼得一個美好的人生。細品起來你會發現,真正高貴的女人,都是能守住自己底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