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間隨份子,一定牢記這3個原則,否則吃虧還不討好!很現實

2020-12-13 傅一聲

同事之間隨份子,必須得記住這3點,否則自己吃虧,還得罪人!

同事之間隨份子,一定牢記這3個原則,否則吃虧還不討好!很現實

在職場人際交往中,隨份子也是打點人情世故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如果同事有什麼事通知到你,如果你不去的話,那也很容易得罪人。

但是有時候,隨份子雖不好也容易出事。

比如說我表妹就遇到過這樣一個事情。

當時我表妹在一個外貿公司上班,她人平時非常隨和,兩年隨兩次份子。和大家關係也都不錯。

後來辭職回家結婚,臨走前出納還說,結婚時說一聲。

結果沒走一周,我這位表妹就被踢出了群。她第一次隨的份子就是這位出納,

這位出納是微信群主,而且那個群也不是工作群,以前離職的同事也還在裡面。

我表妹因為這件事非常傷心,後來決定同事的份子再也不隨了。

其實這種事情在職場上很常見,一旦同事結婚或者其他紅白喜事,我們到底要不要隨禮呢?

其實牢記這三個原則,自然就不會犯錯了.

1. 根據關係親疏來決定要不要隨

不管是不是同事隨禮,第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看遠近親疏來隨禮。

如果是那種曾經在職場上幫過你很大的忙的那種同事或者前輩,這個時候一定要隨禮,而且這個時候不要吝嗇。可以包一個600以上的大紅包以表感謝。

要知道,在職場上肯真誠幫助別人的很少,

如果你有同事曾經真誠的幫過你的忙,或者認真的培養過你,我們要學會感恩,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那邊發請柬的同事,自己曾經那麼認真的幫過你,結果你連隨禮都不隨,這樣給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會讓人覺得你是餵不熟的白眼狼。以後也不會再幫你。

這樣貪吝小財,好似是佔便宜,但未來在職場上是走不遠的。

但相反,在職場上,如果是幾乎不認識的同事給你發請柬,切忌千萬不要隨禮。

因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同事給很多人不管熟不熟都發了請柬,

這個時候如果你去隨禮,一是不熟,自己很尷尬,二是你這個時候隨禮,給的多了也不是,給的少了人家還嫌棄你,覺得你摳門。

而這個時候你不去其實也沒什麼打不了,人家可能壓根不記得給你發過請柬,這樣無功無過,起碼不得罪人。

而且像這種不熟的同事,他毫無理由的給你發請柬,本來就顯得動機不純,

大概率就是為了圈錢,所以這個時候最後不要去摻和,省的自己憋屈還不討好。

最後,如果是同一個部門,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那種同事,那該去還是要去的,這個時候可以偷偷問一下身邊的其他同事,跟大家隨個一樣的金額就可以。

這樣大家都一樣,人家也不好說什麼,也不至於自己隨的多讓其他隨的少的同事感覺尷尬。

2. 看對方的人品再決定

所謂看對方的人品也是看這個人值不值得你去交往,

我以前辦公室裡有個同事小王,印象中對他很深刻。

有次他過生日請大家吃飯,

然後下班之後把我們部門好幾個人都帶了過去,

我們雖然沒給買禮物但是都在微信上發了紅包。

結果飯吃到最後結帳的時候,他就偷偷跑到衛生間打電話,半天也不回來,

最後沒辦法我就只能先給墊付上錢,

然後其他同事就幫我要這個錢,然後小張平時和他關係最好,

過去和他說「昨天你喝醉了,是小王幫你交的錢,

你記得還給他」,然後這傢伙說了一句「我過生日我掏錢?」

好在最後其他同事都和我AA了。

我們權當是出去聚了個會,上個月他結婚發請帖,

我們一個人都沒給包紅包。

所以隨份子這種事,也要看同事的人品來決定。

像上面這種喜歡佔小便宜,沒原則沒底線的同事,沒必要慣著他。

這種人你跟他交往,最後吃虧的也一定是自己,不如乾脆敬而遠之。

3. 看個人的實際能力和實際情況隨份子

同事之間說到底還是不同於親戚之間。

職場上的關係,雖然可以大家看上去表面上不錯,但說實在的也就是點頭之交。

今天大家同在一個屋簷下可能稱兄道弟,明天你辭職了可能大家今生都未必再有機會見。

所以我們最後還是要有平常心對待隨禮這件事。

之前在貼吧上看到些段子,有些地方竟風氣不正到

隨個份子都互相攀比,這個完全沒有必要。

最好的情況就是大家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來決定到底隨多少

如果眼下手頭確實困難,沒有必要非打腫臉充胖子,

可以私下裡跟同事講自己最近困難,或者自己當天太忙沒時間參加,在微信上發個稍微大一點的紅包,這件事就算結束。

包括說,如果是那種員工流動性很大的單位,像這種隨禮其實不去也完全沒問題。

畢竟誰知道你今天隨禮的人會不會下個月就辭職呢?

把心態放寬,別強求自己,這樣不至於讓自己太肉疼,

也包括說現在很多氛圍好的團隊都只把這個當成一個流程一個形式,

大家有商有量的彼此都不搬在明面上。

給多給少,差不多就行,反正這都是你來我往的事,

你給的少了,自己辦婚禮人家到時候給的也不會多,大家相視一笑,也未嘗不可。

如果遇到哪些你給錢給少了或者你不隨份子就敵視你的同事,

那我恭喜你認清了身邊這類最不值得深交的人。

關於職場隨份子先得學會這3點,

這也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別在這件事情上得罪人。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歡迎您的關注和轉發!

相關焦點

  • 同事之間隨份子,牢記這三點原則,自己不吃虧也不會得罪人
    文/夏至情感同事之間隨份子,牢記這三點原則,自己不吃虧也不會得罪人自從開始流行「隨份子」以後,相信不少人都和Summer一樣吧。有時候真的是隨份子隨到吃土的份上,今天有同事結婚,明天有同事生孩子,後天哪個同事又過生日,再加上家裡的親戚和自己的朋友,有時候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隨份子。關鍵是「隨份子」隨的不好還容易得罪人,影響兩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同事之間隨份子,只要牢記這3點原則,就不會吃虧,也不會得罪人。
  • 職場人情往來,同事隨份子把握4個原則,避免吃虧,還不得罪人
    有時候真的很想問,到底是誰發明的隨份子這個社交習俗的,真的是隨到吃土。有部分年輕人說自己結婚都不想擺酒席的,只想去蜜月旅行。可是的父母不同意,因為這麼多年父母給出去的彩禮錢就等著現在收回來呢。其實隨份子本來是表達祝福或者是安慰的,現在卻慢慢變了味成了攀比,甚至影響雙方關係。
  • 同事結婚該不該隨份子錢?不懂這2個原則,只會吃力不討好
    這已經是小王收到的第二份結婚邀請了, 她實在是感到非常無奈:自己也是剛進入職場沒多久的新人,工資也不高,這如果要是隨份子錢就要隨掉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這可怎麼辦啊?不隨份子錢又顯得小氣,容易造成同事關係不融洽。自己那點兒可憐的工資不僅僅花在自己身上,還有拿來維持各種人情關係。考慮到自己以後的職場發展,她雖然不去參加婚禮,但還是及時送上份子錢。
  • 親戚之間隨份子,必須得記住這3點,否則自己吃虧,還得罪人!
    很多時候也就涉及到隨份子,上禮金,當然在職場上給朋友隨份子算是人情世故,但是給親戚隨份子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多去考慮一些其他問題了!我們和同事之間或許只是單純的友情同事關係,但是我們和親戚之間就不一樣了,還有一層特殊的血緣關係。
  • 職場中隨份子,弄明白這四個原則,不僅能避免吃虧,還不得罪人
    現實的職場中,同事之間隨份子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不管同事結婚、還是生孩子,同事之間都無法避免隨份子;雖然很多公司明令禁止,同事之間互相隨份子,但是隨份子可以增加同事之間的人情往來,也有不少的人在私下裡隨禮;很多朋友在進入職場之前,根本不知道在職場打拼,還要隨份子這種現象,等到參加工作後
  • 同事之間隨份子,弄清楚這3點後,不僅能避免吃虧,還不得罪人
    朋友結婚要隨禮,同事結婚要隨禮,孩子出生要隨禮,孩子滿月要隨禮,二胎孩子要隨禮,很多人都害怕多年不聯繫的同學或者朋友,突然給你發信息或者打電話寒暄往事,那麼不是隨份子就是借錢。本來房貸車貸壓得這一代年輕人喘不來氣,卻又要為隨份子而發愁,辛辛苦苦埋頭苦幹工作一年,隨了半年的份子錢。而現在的職場中隨份子也好像變成了一種人情債,成了職場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 同事間隨份子錢,記住這四個原則,自己不吃虧也不會得罪人
    我們國人講究一個人情世故,以前辦酒席,都是親戚,族人,現在最多的客人反而是同事、朋友。人情往來,遇到紅白喜事,各種酒席,隨份子隨多少?怎麼隨?都是有一定的講究。職場上想必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隨份子的事情,但是,在同事間隨份子的時候,這些原則一定要記得,否則你可能就吃虧並且還得罪人。1、同事之間隨份子錢看關係如果對方是你平日工作經常需要打交道的同事或者是私下關係很要好的朋友,這個時候你就一定要隨上份子錢。
  • 同事之間隨份子有講究,記住這4點,既不吃虧也不得罪人!
    職場中,難免會遇到同事、領導辦紅白事。這個時候如何隨份子是一個學問,隨多少,怎麼隨,都有一定的講究。很多朋友在進入職場之前,根本不知道在職場打拼,還要隨份子這種現象,等到參加工作後,發現這是經營人情的重用途徑。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同事之間隨份子,需要明白的四個原則。
  • 同事之間隨份子,必須得記住這3點,否則自己吃虧,還得罪人!
    前些天表妹部門裡面真實的發生了這件事,同事劉媛突然在部門聊天群裡通知她下個月結婚,然後還發了電子邀請函,隨後也給表妹他們每個人都發了請帖。根據關係來決定如果你和某個同事原本就有來往,彼此在工作上也有一些交涉,打打人情自然就能促進你們發展成為良好的人脈資源。如果是那種從來連個照面都不打的,平時一點來往都沒有的,這種份子你不隨也罷。
  • 親朋好友之間隨份子,謹記這四點,既不吃虧,也不得罪人!
    可是很多時候對於我們來說,隨份子這也是一件煩心事,隨禮隨多了,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不滿,少了又覺得拿不出手。隨份子錢,這是大家普遍感到頭疼的事,但是這個事又不能不做,是關係到親朋好友之間關係的重大的事情。
  • 和你不熟的同事給你送請柬,隨份子記住三原則,不吃虧更不得罪人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當代年輕人的工資都去哪裡了?底下有個高贊評論:「我的工資都給了份子錢,關鍵是還要不回來!」國人是很看重隨份子的,特別是有的地區隨份子都有攀比心,深怕送少了落人話柄。1、和你不熟的同事給你送請柬,應該隨份子嗎?朋友惠子就和我說了她最近的苦惱:「隔壁部門的同事,沒說過幾句話,我連她的臉都還沒認全,名字都叫不上來,但是上個星期他卻給公司所有人都發了請柬我也不例外,你說我該送份子錢嗎?」
  • 同事之間隨份子有講究,記住這七個原則,不花冤枉錢,效果還好!
    本文共1080字,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同事之間隨份子有講究,記住這七個原則,不花冤枉錢,效果還好!我們國人講究一個人情世故,以前辦酒席,都是親戚,族人,現在最多的客人反而是同事、朋友。人情往來,遇到紅白喜事,各種酒席,隨份子隨多少?怎麼隨?都是有一定的講究。
  • 親戚之間隨份子,這三點一定要記住,不然自己吃虧,還容易得罪人
    親戚之間隨份子,這三點一定要記住,不然自己吃虧,還容易得罪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十分悠久,而且我國也是一個禮儀大國,像現在的隨份子自古就有,也算是文化的傳承吧。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很注重人情往來,這也是人情往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古代剛開始的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到後來越來越注重送的東西是什麼,發展到現在的隨份子,就是直接給紅包,上人情。而且現在隨份子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了,在職場上要給同事隨份子,生活中要給同學,朋友,親戚隨份子。
  • 職場中怎麼隨份子:同事之間隨禮別搞另類!
    一、同事之間隨份子很特殊同事之間也有騙紅包的接著說同事之間,隨份子怎麼隨。我們得分析一下同事之間的關係,看明白的,想明白了,你就知道這份子該怎麼隨。首先,同事,本來就是為了共同工作,而臨時催生的不穩定關係,一旦自己和同事有一方要離職,以後可能再沒交集。所以你得做好,要真隨份子,有去無回,也得做好這個準備。就聽過一件很奇葩的事,有個女職工啊,在公司工作了一年,結婚時給全公司人都發了請帖。同部門當然要去,那不同部門,礙於面子也不得不去。結果結婚當天給光同事呢,就做了三四桌,得有三四十人。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結婚完,說是婚假嘛。
  • 親戚之間隨份子,這3點應該記住,不然會吃虧,而且還得罪人!
    親戚之間隨份子,這3點應該記住,不然會吃虧,而且還得罪人!其實,在現如今為之這也是一門大學問,尤其是在人情往來上面,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及人情往來,小編在此就不得不說隨份子這件事情了!現如今的無論是對於朋友的人際交往,或者是親戚的往來上面,或許或少都會隨一些份子錢,畢竟這也是另一種方式上的關係培養。所以,在親戚之間隨份子,這3點就應該記住,不然的話會吃虧,而且還容易得罪人!
  • 親戚之間隨份子,這三點必須得記住,否則自己吃虧,還得罪人!
    在大家隨份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於很多人來說,估計都有這樣的煩惱。比如在給親戚隨份子的時候,儘管自己每月拿著不多的工作,但是礙於情面卻不得不進行中國式的禮尚往來,尤其是一些工資低到可憐的人,每天辛苦上班卻是掙著隨份子的錢,有時間甚至還得和別人借錢來隨份子。
  • 同事之間隨份子,明白這三點,不吃虧,不得罪人,對自己還有好處
    在職場人際交往中,隨分子也是打點人情世故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如果同事有什麼事通知到你,如果你不去的話,那也很容易得罪人。那麼,隨分子應該怎麼隨,隨多少錢合適,如何用隨份子維繫自己的人脈,養成良好的社交關係呢?
  • 和同事相處請牢記,有三種幫忙一定要拒絕,出力還不討好!
    在職場中你要靠領導,也要靠同事。同事之間的幫助,領導對你的提攜能夠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只有相互幫助,大家都才能混得越來越好。其實選擇幫不幫同事也要看情況,同事之間存在相關利益的競爭,作為職場人一定要有所防範,也許你好心幫同事,卻幫成了倒忙,甚至背了黑鍋。和同事相處請牢記,有三種幫忙一定要拒絕,出力還不討好!
  • 怎麼和同事愉快的相處?牢牢記住這3個要點,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怎麼和同事愉快的相處?牢牢記住這3個要點,否則吃虧的是自己同坐一間辦公室,同事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這在職場中是很正常的現象。那麼,怎麼和同事愉快的相處?牢牢記住這3個要點,否則吃虧的是自己。1、管住嘴,不要亂聊八卦管住嘴,是很多人都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可能你下意識的一句話,就會引來同事的不滿,從而造成兩個人的關係出現裂縫,進而上演辦公室大戰。
  • 入職一個月收到同事的請柬,要不要隨份子?職場老油條這麼做!
    中國是個講人情的國家,份子錢是人際往來不可忽視的存在。廣大成年人發出一致的心聲: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要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人情世故的「份子錢」!小劉剛入職一家公司一個月,就接連收到了三份結婚請柬,而且還都是自己部門裡的同事替別人送過來的,大家彼此都還不熟,小劉拼命想這些請柬上的名字,卻怎麼也不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