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大學學費繳多少 復旦比北大貴一倍

2020-12-10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民國時期大學學費繳多少?

  1932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內

  2013年的新生很快就要開學了,如今的學費,動輒萬元的學校並不少見;

  那麼,在民國的大學生,是怎樣考大學,上大學又需要繳納多少學費呢?

  1

  考生要來回奔波到各個大學參加入學考試

  民國沒有全國統一高考,想讀大學,直接去你想要就讀的大學報名就行了。報名的時候,要拿著中學的畢業證書、四寸的半身近照三四張,如果想讀師範大學或者教育學院,還得拿著你籍貫所在地教育局的介紹信。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報名費一般是三五塊大洋。例如,1930年北大招收新生,報名費就是三塊大洋;同年,中山大學招收新生,報名費也是三塊大洋。

  交上了報名費,而後先填志願,接著再參加體檢和考試,那三五塊大洋的報名費,實際上就是體檢和買試卷的費用。

  幾塊大洋的報名費,聽起來好像可以忽略不計,其實不然。因為民國由各大學自由安排入學考試時間。例如,1931年中央大學(今日南京大學與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前身)的入學考試時間是7月6日到8日,而南開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卻安排在7月下旬(見盧紹稷《大學投考指導》)。

  考生們為了提高被大學錄取的機會,往往會報考好幾所大學,然後挨個參加入學考試,這樣一來,不光報名費要交好幾份,而且還得花很多差旅費和住旅館的費用。

  2

  私立大學和教會大學收費奇高,名目繁多

  如果你被錄取了,開學那天,你要繳納學費。各個大學的學費是不一樣的,北洋政府時的北京大學,第一個學年要繳六十塊大洋的學費;而清華大學,只繳四十塊大洋就可以了。

  私立學校的學費很貴。上世紀二十年代,南開和復旦每年的學費都是一百塊大洋, 比北大和清華貴一倍左右,而同濟大學的學費則高達兩百塊大洋,是清華的五倍(見《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

  在民國,教會學校和醫科大學的學費是最高的,收費項目也很多。例如設在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學,這是一所教會學校,在五四運動那年,每學年學費高達兩百塊大洋,此外還要收取二十塊大洋的書籍費、十塊大洋的校服費,學生去實驗室做試驗,還要繳納二十四塊大洋的試驗費,去圖書館查閱圖書,也要花十塊大洋辦一張借閱卡。教會學校收費雖高,校園環境和教學質量也相當優越。

  首先是住宿條件好。在北洋政府時,北大的學生六個人一間宿舍,宿舍樓裡連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冬天沒有熱水供應,學生凍得發抖;而教會學校燕京大學,兩個人一間宿舍,每間宿舍都配備了浴缸、電話、飲水器和洗衣設備,學校不間斷供應熱水,每個樓層都有一個小廚房,嫌大夥房飯菜不合口味的學生還可以在小廚房裡自己做飯吃。

  其次,教會學校的英語教學是一流的,大多數教科書都用英文編寫,任課教師也多為外籍教授。如上海浸會大學,全校五十名教授,其中二十二個是美國人,老師用英語講課,學生用英語交流,學生的口語水平非常高。

  3

  窮人家的孩子要想上大學,只能報考師範

  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民國文壇大腕,很多都讀過大學,甚至在國外留過學,他們的家庭出身,大多非富即貴,至少是中產之家。

  冰心的父親是海軍部次長,徐志摩出身海寧望族,鬱達夫的哥哥是大律師兼大法官,錢鍾書的父親是教授,茅盾的父親是鄉紳,臧克家的父親是地主,魯迅小時候雖然家道中落,他母親畢竟還拿得起八塊大洋的盤纏,使他得以考入江南水師學堂,進而趕上清朝末年的留學潮,獲得公費留學日本的機會。

  上世紀三十年代,北京大學的女生流傳一句話:「北大老,師大窮,唯有清華可通融。」意思就是說北大的男生暮氣沉沉,北京師範大學的男生則大多沒有錢,只有清華大學的學生既有錢,又有活力,適合做男朋友。

  無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窮人家的孩子都是讀不起的。因為民國時代普通百姓的收入,低得可憐。1932年,燕京大學的學生在北京頤和園附近的掛甲屯做調查,發現當地居民家庭年收入不到兩百塊大洋。一年到頭最多只能攢下十幾塊大洋,碰上年成不好的時候還得欠債。(見李景漢《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

  老舍先生筆下的駱駝祥子,在北京城裡拉人力車,小夥子省吃儉用,掙一文攢一文,可是他一年到頭不休息,最多才能攢下五六十塊大洋,假如他和虎妞生下一男半女,能供得起孩子讀大學嗎?絕對不能。

  所以,民國窮人家的孩子考大學,一般會選擇師範院校,例如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以及各省的省立師範學校,都是不收學費的,很多師範院校還免費給學生提供食宿。

  當年毛澤東在長沙報考大學時,正是因為家裡不再寄錢給他,他才不得不報考了學雜費全免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見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

   (李開周)

相關焦點

  • 民國上大學花多少錢:1930年北大報名費三塊大洋
    在民國上大學得花多少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大學跟大學不一樣,有的大學收費高,有的大學收費低;學生跟學生也不一樣,有的學生比較浪費,有的學生比較節儉。 咱們先來算算那些最基本的開銷。 ■1930年北大招收一年級新生,報名費三塊大洋 首先,在民國上大學得交報名費。
  • 如果穿越到民國,你該怎麼去考大學,學費到底貴不貴?
    在民國怎麼考上大學?正常來說,首先你得中學畢業,拿到了畢業證才有資格考大學,因為大學報名時需要看你的中學畢業證。然後就是選一所你心儀的大學了,民國時候大學招生不是全國統考,比如1931年中央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安排在7月份的6日到8日,而南開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卻安排在7月下旬。當然,你得在公布報名時間內,去想考的學校報名,交三塊(大洋)報名費。報名費不等於學費,只是用作買試卷和體檢的費用。交了報名費後的流程大概是填志願,體檢和筆試,口試。
  • 民國時期上大學要花多少錢?
    民國時期大學的學費是不一樣的,從幾十塊大洋到二、三百塊大洋不等。    1932年,北京頤和園附近掛甲屯的居民,家庭年收入不到兩百塊大洋,最基本的飲食開銷就要花掉一百零五塊大洋,一年到頭最多只能攢下十幾塊大洋,供孩子讀中學都讀不起,何況讀大學?
  • 民國時期上大學要多少錢?--中國數字科技館
    民國時期上大學要多少錢?在民國上大學得交報名費。民國沒有統一高考,你高中畢業了想讀大學,直接去你想要就讀的那所大學報名就行了。報名的時候會讓你繳納報名費,一般是三五塊大洋。不管最終是否取得入學資格,報名費是不會退的。
  • 民國時期上大學有多難?普通家庭的一家人,根本供不起一個大學生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初小、師範、高等師範免收學費,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國家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即便是有這樣的規定,但是,和如今的大學一樣,民國時期的大學也是需要劃分三六九等的。
  • 北大青鳥學費跟達內相比哪個貴?
    俗話說:貨比三家,家長和學員在學員的時候也會在價格上進行比較,每個培訓學校的上課環境、教學質量、師資團隊、學校建設等都不一樣,在學費方面自然也有所不同。北大青鳥和達內同屬於IT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那麼在學費上,北大青鳥學費跟達內相比哪個貴呢?學費貴不貴不能只看眼前的付出。學費兩萬畢業後薪資能夠達到6k-10K和學費一萬五畢業薪資4K-6K,你覺得哪個消費更有價值。
  • 民國時期是怎樣高考的?在民國上大學是怎樣的感受?
    說起民國時期的文人騷客,可以說是非常的多,民國時期雖然是亂世,但也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魯迅、胡適、老舍、冰心、林徽因都活躍在那個時代,既然出了這麼多的人才,那麼民國時期的教育想必也是非常的強大的,那麼民國時期也像我們現在一樣,需要高考才能上大學嗎?
  • 看了民國時期的一流高校,才知道復旦大學為何不敢提1949年之前
    看了民國時期的一流高校,才知道復旦大學為何不敢提1949年之前!一種觀點認為,民國時期,一流高校為私立的教會大學,二流高校為國立大學,三流高校為民族的私立大學。
  • 進入北大要交多少學費,每個月又要多少生活費?答案沒有想到
    進入北大要交多少學費,每個月又要多少生活費?答案沒有想到相信很多小夥伴小時候都有一個考北大清華的夢,北大也就是北京大學,作為在我們普通人眼裡象徵著最高學府的大學之一,一直都被人們嚮往。很多人都對北大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北大有著一流的教師資源、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美麗的校園環境等等。但是大家只是知道北大很出名很好,但是卻不一定知道去北大上學要交多少學費,同時每個月又要多少的生活費,那麼小面就由校長來為大家解答吧。在上學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 陳其祿:穿越回民國,你還能考上大學嗎
    考數學卻被英語虐比起現代動輒好幾頁的高考試卷,民國時期的考卷多半短小精幹,甚至只有幾道題。民國時期,高校自主招生方興未艾,政府在管理制度上也是十足的「彈性」。除各地國立、省立的公辦大學,還有各種各樣的私立大學,既有復旦、輔仁一類的佼佼者,也有不少你絕對沒聽過的「野雞大學」,情況最嚴重的就是北洋時期的北京。
  • 北大專業碩士學費過高引發爭議(圖)
    他說,1.6萬元的學費是「啃老」啃來的,由於家在農村,父母出這筆錢很吃力,「但第一年,就這樣了,剩下的靠自己。」  還有比法律碩士學費更高的專業。據了解,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招收的國際法律碩士的學費達到每年5萬元。而復旦大學今年新設的金融學(基金管理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費,也達到了3年10萬元。
  • 歷年復旦大學EMBA學費一覽表
    【MBA中國網訊】復旦大學EMBA項目連續3年在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排名中穩居前40名。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目前是國內擁有國際合作項目最多的商學院之一,合作交流院校包含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法國ESSEC商學院、 法國CCIP/HEC商學院、西班牙IESE商學院、韓國高麗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管理學院
  • 民國時期的大學真的獨立自由嗎?
    近年來,隨著「民國熱」的升溫,民國大學成為學者和作家們熱烈追捧的對象。這些論述的集中點莫不是:民國大學兼容並包,學術獨立,民國時期可謂中國教育史上的黃金時代。其言外之意是與今天的情況相對比,借歷史的「輝煌」以突出當下的不足之處。
  • 民國時期前十大學排名,復旦沒上榜,這所大學的排名卻高得驚人
    大學的排名沒有最公正與最權威,雖然排名飽受爭議,但是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它對於大部分高校來說確實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我們知道如今的大學綜合排名中,清華,浙大與北大位列前三,上交,復旦與南京大學緊隨其後,但是在民國時期復旦大學的排名並沒有進入前十,而且有一所大學的前身排名位列第一,並且是當時亞洲的第一學府,那麼民國時期的具體排名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夢回民國高考:用英語出數學題 就問你膝蓋疼嗎
    你知道在民國考大學到底比現在難多少嗎?現在就帶你穿越回去。  民國時期,高校自主招生方興未艾,政府在管理制度上也是十足的「彈性」。除各地國立、省立的公辦大學,還有各種各樣的私立大學,既有復旦、輔仁一類的佼佼者,也有不少你絕對沒聽過的「野雞大學」,情況最嚴重的就是北洋時期的北京。
  • 清華、北大名聲和影響力超過復旦、上交大,有4個原因
    大學在好的城市,大學就好,差一點的城市大學就差一點。很多人老是說,中國的大學拜金,應該學美國大學,到人煙稀少的大農村去辦學。這點在中國還真不靈。看看中科大就知道了,中科大在北京時,跟清北齊名,現在總歸要差一些,已經在復交的後面了。在民國時期, 原南京大學比清北都要厲害。
  • 清華、北大、人大、復旦大學這四所大學的校徽,你知道多少?
    圖片來自網絡02北京大學1917年8月,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請魯迅先生設計了北大校徽,標誌中心「北大」二字由三個人形圖案組成,象徵著學校乃育人之所。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現在的北京大學標誌由魯迅先生的設計稿豐富和發展而來,標誌中心「北大」二字飽含篆刻風 韻,由三個人形圖案組成。
  • 國家開放大學學費是怎麼收取的?貴不貴?
    國家開放大學學費是怎麼收取的?貴不貴?2020-12-1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國家開放大學學費是怎麼收取的
  • 廣東開放大學學費多少錢
    廣東開放大學學費是按照專業來收費的,專業不同,學費也不相同,2.5年的總學費大概在七千至八千左右。廣東開放大學學費貴嗎?陳老師覺得要結合個人的報讀專業和經濟實力來看,其實,現在不管哪一種提升學歷方式,從報名至畢業的費用都要一萬左右。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到清末,清政府跟外國的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清政府自己開始製造銀元,民國時銀元作為貨幣流通達到鼎盛,最為人們熟悉就是袁大頭,也就是民國時期發行的刻印袁世凱頭像的一圓銀元,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1912至1927年間又發行了刻印孫中山半身像的一圓紀念幣,又稱孫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