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上大學要花多少錢?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民國時期大學的學費是不一樣的,從幾十塊大洋到二、三百塊大洋不等。

    1932年,北京頤和園附近掛甲屯的居民,家庭年收入不到兩百塊大洋,最基本的飲食開銷就要花掉一百零五塊大洋,一年到頭最多只能攢下十幾塊大洋,供孩子讀中學都讀不起,何況讀大學?

   考試費用

     首先,在民國上大學得交報名費。民國沒有統一高考,你高中畢業了想讀大學,直接去你想要就讀的那所大學報名就行了。報名的時候會讓你繳納報名費,一般是三五塊大洋。例如1930年北大招收一年級新生,報名費就是三塊大洋,同一年中山大學招收新生,報名費也是三塊大洋。不管最終是否取得入學資格,報名費是不會退給你的。

      幾塊大洋的報名費,聽起來好像可以忽略不計,其實不然。因為民國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各學校自由安排入學考試的時間。例如1931年中央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安排在7月份的6日到8日,而南開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卻安排在7月下旬。民國的考生們為了提高被高校錄取的機會,往往會同時報考好幾所大學,然後挨個參加每一所大學的入學考試,這樣一來,不光報名費要交好幾份,而且還得花很多差旅費——剛在南京考完,又趕緊坐火車跑到上海參加另一所大學的入學考試,肯定得花錢買車票以及住旅館。

    窮人的孩子讀不起

    各學校的學費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被北洋政府時期的北京大學錄取,第一個學年要繳六十塊大洋的學費,而如果被清華大學錄取,只繳四十塊大洋就可以了。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在當時都是私立學校,沒有政府的補貼,學費很貴。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南開和復旦每年的學費都是一百塊大洋,而同濟大學的學費則高達兩百塊大洋!

     無論是每學年幾十塊大洋學費的公立大學,還是每學年一兩百塊大洋學費的私立大學,窮人家的孩子都是讀不起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民國時代普通百姓的收入實在是低得可憐。

      1932年燕京大學的學生在北京頤和園附近的掛甲屯做調查,發現當地居民家庭年收入不到兩百塊大洋,基本的飲食開銷就要花掉一百零五塊大洋,剩下的錢刨去看病、買估衣(不捨得買新衣服)、走親戚、隨份子,一年到頭最多只能攢下十幾塊大洋,碰上年成不好的時候還得欠債,供孩子讀中學都讀不起,何況讀大學?

   1931年,蔣介石的筆桿子、國民黨機關報《中央日報》的主筆陶希聖感嘆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幾層等級,逐漸把貧苦子弟剔除下來,最貧苦的農工子弟們沒有受初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升入中學的少數青年,大抵出於中資或富裕的工商業、地主、官僚家族,大學則是所謂的上層社會,即大地主、金融資本家、工業資本階級的領域,他們的子弟是最能住進大學的。」

      事實上,即使窮人家的孩子硬撐著上了學,最後可能還是會因為家裡接濟不上而被迫退學。1935年寒假,著名詩人臧克家收到他的一個農村學生的來信,信上說:「今年旱災、蟲災,弄得五穀不收,我家經濟破產,下學期我爸不讓我再上了,我一直哭了三天也沒法,老師,你想想這是個什麼世界啊!」

    不一樣的學費

  當然,也不是說家庭條件不好就一定沒有出路。在民國,窮人家的孩子如果考大學,一般會選擇師範院校,例如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以及各省的省立師範學校,都是不收學費的,很多師範院校甚至還免費給學生提供食宿。當年毛澤東同志在長沙報考大學時,正是因為家裡不再寄錢給他,他才不得不報考了學雜費全免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在民國所有高校當中,教會學校和醫科大學這兩類高校的學費是最高的,而且收費項目也很多。例如設在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學,這是一所教會學校。在「五四運動」那年,每學年學費高達兩百塊大洋,此外還要收取二十塊大洋的書籍費、十塊大洋的校服費,學生去實驗室做試驗,還要繳納24塊大洋的試驗費,去圖書館查閱圖書,也要花10塊大洋辦一張借閱卡。但是物有所值,教會學校收費雖高,校園環境和教學質量也相當優越。

     首先是住宿條件好。在北洋政府時期,北大的學生六個人一間宿舍,宿舍樓裡連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冬天沒有熱水供應,學生凍得發抖;而身為教會學校的燕京大學,兩個人一間宿舍,每間宿舍都配備了浴缸、電話、飲水器和洗衣設備,學校不間斷供應熱水,每個樓層還都有一個小廚房,嫌大夥房飯菜不合口味的學生還可以在小廚房裡自己做飯吃。

  其次,教會學校的英語教學是一流的,大多數教科書都用英文編寫,任課教師也多為外籍教授。例如,上海浸會大學全校50名教授,其中22個是美國人,老師用英語講課,學生用英語交流,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口語水平高得嚇人,只學一兩年英語,就能跟老外順利交流。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上大學要多少錢?--中國數字科技館
    民國時期上大學要多少錢?在民國上大學得交報名費。民國沒有統一高考,你高中畢業了想讀大學,直接去你想要就讀的那所大學報名就行了。報名的時候會讓你繳納報名費,一般是三五塊大洋。不管最終是否取得入學資格,報名費是不會退的。
  • 民國上大學花多少錢:1930年北大報名費三塊大洋
    在民國上大學得花多少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大學跟大學不一樣,有的大學收費高,有的大學收費低;學生跟學生也不一樣,有的學生比較浪費,有的學生比較節儉。 咱們先來算算那些最基本的開銷。 ■1930年北大招收一年級新生,報名費三塊大洋 首先,在民國上大學得交報名費。
  •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文/老揚歷史說俗話說得好:「兩種東西最值錢,盛世的古董和亂世的黃金」,動亂時期,貨幣往往容易貶值,而黃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值錢,尤其是在動亂時期。想必大家平時沒少看和民國有關的電視劇,小編經常看到這種情節:在軍火交易的時候,往往用成箱的金條。金條和貨幣相比,自然是不方便攜帶,但它的價值高並且穩定,這一點是貨幣不能比的,所以民國時很多有錢人會在家裡的保險柜裡藏著金條,以備不時之需。金條其實就是指「黃魚」,這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什麼又是「大黃魚」和「小黃魚」呢?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 民國時期大學學費繳多少 復旦比北大貴一倍
    原標題:民國時期大學學費繳多少?,是怎樣考大學,上大學又需要繳納多少學費呢?因為民國由各大學自由安排入學考試時間。例如,1931年中央大學(今日南京大學與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前身)的入學考試時間是7月6日到8日,而南開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卻安排在7月下旬(見盧紹稷《大學投考指導》)。   考生們為了提高被大學錄取的機會,往往會報考好幾所大學,然後挨個參加入學考試,這樣一來,不光報名費要交好幾份,而且還得花很多差旅費和住旅館的費用。
  • 民國時期買輛轎車要花多少錢?不吃不喝攢二十年,加一升油這麼貴
    民國時期買輛轎車要花多少錢?不吃不喝攢二十年,加一升油這麼貴現在我們國家的輕重工業都發展起來了,很多人都買得起轎車了,一輛簡簡單單的代步車三四萬就能買得到,開車再也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那麼在一百年前的民國時期,買輛轎車要花多少錢呢?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現在價值多少錢答案令人很難相信
    全網追蹤】   我們在中學學習歷史的時候,老師都會講到關於民國的歷史,這段歷史是中華民族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民國的成立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為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如果中國的歷史中沒有民國的出現,很難想像我們現在會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生活,這段歷史給我們帶來了太多故事,如果你有時間慢慢觀看這些故事,絕對能發現很多好玩的事。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多少錢?說出來別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大家都知道嗎?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這小小的一塊錢了。但是,在民國小小的一個大洋卻是值很多錢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塊大洋」究竟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從市場買回來多少東西吧。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在民國時期,我們所看到的「大洋」主要就是袁大頭,而他可是民國時期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之一。出現這種貨幣,是在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為了統一全國的貨幣而制定出來的,在民國過三年的時候頒布《國幣條例》之後,北洋政府就決定使用銀來作為貨幣的製作材料。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有時大家可能想,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民國時期的大洋是個統稱,包括:袁大頭、孫小頭,船洋、大漢、北洋造、江南省造、大清
  • 民國時期,一條「小黃魚」在今天值多少錢?
    民國時期,中國處於動蕩之中,如果你去做生意,對方願意提供幾種支付方式,你會選擇哪種呢? 動蕩時期,老百姓最不敢持有的就是紙幣,即便是有,也恨不得馬上花出去。
  • 老爺車︱在民國打車要花多少錢
    老爺車︱在民國打車要花多少錢 李開周 2016-01-0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1917年時,北大新入職的青年教授,哪怕每頓都吃「兩碟菜一碗湯」的精品餐,每月也花不到九塊大洋。甚至北洋時期的北京,六個人去東來順涮頓火鍋,也就花一塊大洋。 所以也就能明白,為什麼《大宅門》裡,收了白七爺一塊大洋的包子鋪老闆,為什麼立刻樂得滿臉開花:八籠包子賣出一頓「精品套餐」的錢,擱誰不得樂?
  • 民國時期是怎樣高考的?在民國上大學是怎樣的感受?
    說起民國時期的文人騷客,可以說是非常的多,民國時期雖然是亂世,但也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魯迅、胡適、老舍、冰心、林徽因都活躍在那個時代,既然出了這麼多的人才,那麼民國時期的教育想必也是非常的強大的,那麼民國時期也像我們現在一樣,需要高考才能上大學嗎?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對於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貨幣的換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參照物來進行對比計算,不過這不是絕對準確的。而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貨幣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大家都知道黃金是一種稀有貴金屬,古往今來,金子一直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在上世紀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發行了一種被稱作「黃魚」的金條 ,我們在現代的一些反應民國軍閥時期的影視作品裡面,時不時的會看見土匪軍閥為了賄賂高官,給他們送的一箱一箱的金條,就是大家熟稱的「黃魚」。那麼這是一種啥樣的金條?它現在的價值又是多少呢?
  • 民國時期上大學有多難?普通家庭的一家人,根本供不起一個大學生
    即便是有這樣的規定,但是,和如今的大學一樣,民國時期的大學也是需要劃分三六九等的。這其中,有的大學花費幾十塊大洋就可以讀,而有的大學則需要兩三百塊大洋才有資格去讀。民國時期還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假如你想要讀大學,那麼,首先你要達到高中畢業的水平,然後,就可以選擇喜愛的學校前去報名。報名也需要交錢,不過不多,一般都是三到五塊大洋。就拿一九三零年舉例,當年,各大學招收大一新生時,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報名費都是三塊大洋。當然,不管最終是否取得入學資格,報名費是不會退給你的。
  • 民國初期,一塊銀元抵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民國時期是一段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時期,特別是初期軍閥混戰,催生了太多太多的名人。從孫中山建立國民政府開始算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前結束,民國應該有38年的時間。民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而民國初期公認為是從1912年民國成立到1927年蔣氏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期間。算起來有16年光景。
  • 民國初期一塊銀元抵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民國時期是一段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時期,特別是初期軍閥混戰,催生了太多太多的名人。從孫中山建立國民政府開始算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前民國應該有38年的時間。民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而民國初期公認為是從1912年民國成立到1927年蔣氏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期間。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而且袁大頭的成色比較好,所以在亂世中,都被作為一種財富而收藏起來了,從而導致袁大頭的價格上漲,在加上現代社會上興起的收藏熱,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抬高了袁大頭的價格。 袁大頭有不同時期以及類型的,不同的袁大頭作為古董的價值差別很大,但在民國時都是作為銀幣,除了一元,還有角幣。當時錢幣的換算關係和人民幣一樣,以十進位,1元等於十角,一角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