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多少錢?說出來別不信

2020-12-09 小閔學歷史

在原始社會,人們對於經濟還沒有一個概念,那個時候也沒有買賣一說,那個時候各家想要換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大多都是以物換物,在當時來說是極為不方便。

隨著社會秩序的有序進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便不再提倡這種方式了,而是採用貨幣交易的方式,根據現在發現的商代遺址,人們在裡面發現了海貝等物,由此可以推斷在商朝乃至夏朝時期人們已經開始採用貨幣的方式來進行交易了。

然而,那個時候由於還是分封制的形勢,所以彼此之間貨幣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直到秦始皇一統六國並以秦半兩為全國通用貨幣,中國貨幣發展歷史進入了正軌。

在公元1910年,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社會清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當時的北洋政府也廢除了以前的計量單位:銀兩,而是採取了一種新的貨幣單位:大洋,當然由於這塊大洋之上有袁世凱的頭像,所以當時又可以稱之為袁大頭。

在當時銀元一直是主流交易方式,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袁大頭才算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而人民幣則登上了歷史舞臺。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而在民國時代,由於長年戰亂,所以人們也不會要求太多,只要求能夠每天吃飽穿暖也足夠了,因此就拿這兩點來做比較。

比如我們常說的魯迅先生,當時他任教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60塊大洋,後來隨著年限的提升漲到了350塊大洋,後來憑藉著這筆錢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從這就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在當時絕對是屬於高收入人群。

而普通人則沒有這麼高工資了,1917年聖約翰大學的學生曾經做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工人支持五口之家月須15元」;「常見男工謀10元,女子作絲廠每月所入亦如此。」

從這就可以看出,當時一個月開銷要在15塊大洋左右,而人均需要三塊大洋,《大染坊》之中陳六子初到上海時也明確了這一點,比如陳六子和林氏家族的員工聊天時就提到了當時社會的平均現狀:

普通工人大概在1塊到1塊半,五個最好的是在4塊半到6塊大洋之間。

當時的上海是遠東第一大都市,普通工人的現狀就是如此,可見當時民生之艱難。

民國一塊大洋大概多少錢?

現在人們常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的確在當時普遍只有兩三塊大洋的時代,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350塊大洋的確可以稱得上年薪百萬了,當時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收入能有幾十塊大洋的人,這日子絕對是過得很好的。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通常是多少呢?其實現在很多人換算這種方式都是按照兩種方式,一種是按金價,一種是按物價,可是這兩種都並不怎麼合適,因為民國時期正處於世界大戰時候,那個時候動不動就會通貨膨脹,由於世界都在大戰之中,所以造成了時局動蕩。

就拿黃金來說吧,1914年一戰爆發,由於中國沒有牽連其中,那個時候國內還算太平,所以黃金和大洋比例就是1:15,然而一戰結束後世界回歸了太平,所以金銀比則變成了1:40。

當然,我們這邊暫時放棄通貨膨脹的考慮,就按照銀元之中金銀比的價格來換算,當時一塊銀元之中有24克純銀,而平時金銀比的價格就是在20到30左右,也就是說1塊大洋約等於1克黃金,按照現在的價值來算的話,一塊銀元大約等同於如今的350人民幣。

而拿物價來算的話,這換算比例又不一樣了,當時市面上除了流行大洋之外,同時還流通著銅板,由於當時大洋發行量極少所以價值極高,故而人們日常交易還是以銅板為主。

比如《賣報的小女孩》之中唱的:

「七個銅板就賣兩份報。」

而銅板和大洋換算比和古代也是一樣的,1個大洋等同於1000個銅板,而當時兩個銅板就能買1個包子,如今的市面上1塊錢也能買1個包子,所以我們按照這個來換算的話2個銅板約等於1塊錢,所以1000個銅板約等於500塊,也就是說當時的一塊大洋和現在的500元人民幣差不多。

所以綜合以上來論述的話,當時一塊大洋的價值按照如今的人民幣來換算的話約等於350元至500元人民幣不等,不過由於那個時候戰爭頻繁,物價極為不穩定,所以有時候也有特例,在14年抗戰時期1塊銀元的價格放到現在等同於將近800元人民幣。

所以也難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百萬,按照比例來計算的話確實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別不信
    大家好,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不是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看完小編我的文章後,如果你有和小編不同觀點一定要說出來,這是對小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謝謝!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一塊大洋大概多少錢? 現在人們常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的確在當時普遍只有兩三塊大洋的時代,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350塊大洋的確可以稱得上年薪百萬了,當時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收入能有幾十塊大洋的人,這日子絕對是過得很好的。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通常是多少呢?
  • 魯迅每月工資500塊大洋,折合人民幣是多少錢?說出來你別不信!
    魯迅每月工資500塊大洋,折合人民幣是多少錢?說出來你別不信! 魯迅的最開始的名字,就叫做周樟壽,是後面改名為周樹人。魯迅早年就到日本留學。在後面時候,慢慢發現學醫只是能夠醫治中國人的身體,可是對於思想和靈魂來說,卻是沒有用的,於是魯迅就決定放棄從醫,使用筆名魯迅開始創作文學。
  • 魯迅「月薪」350塊大洋,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說了別不信!
    魯迅「月薪」350塊大洋,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說了別不信!文|紳士說歷史民國時期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期,更是一個新思想崛起舊思想落幕的時期,那是一個好的時代,卻也是一個壞的時代。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造就了許多的傳奇故事。或是文人墨客,或是才子佳人,或是軍閥首領,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會使得那個年代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大家好,我是紳士說歷史,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起追溯民國歷史,見證歷史的傳奇!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大家都知道嗎?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這小小的一塊錢了。但是,在民國小小的一個大洋卻是值很多錢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塊大洋」究竟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從市場買回來多少東西吧。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在民國時期,我們所看到的「大洋」主要就是袁大頭,而他可是民國時期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之一。出現這種貨幣,是在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為了統一全國的貨幣而制定出來的,在民國過三年的時候頒布《國幣條例》之後,北洋政府就決定使用銀來作為貨幣的製作材料。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塊大洋在現在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呢?而一文錢就是一個銅板,它與銀元的換算比較接近與1000文兌換一大洋。民國時期,1大洋為1圓,30斤裝的一袋的洋麵粉,是1.5大洋。 3 一塊大洋能買多少東西,放到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呢?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對於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貨幣的換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參照物來進行對比計算,不過這不是絕對準確的。而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貨幣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 民國時期的1000大洋,放現在是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別不信
    我國的貨幣有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銀元,在民國時期所盛行的貨幣。看過電視劇中民國時期的影片或者電視劇的人,應該都知道在這裡面通常將銀元稱為「大洋」,那時候動不動就看到一些大軍閥獎勵部下是個大洋。在裡面尤其是賞賜100大洋那簡直就是磕頭都無法表示激動了,那麼民國時期的1000大洋,如果放到現在又是多少的人民幣呢?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 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由於話題的深入,民國時期的相關歷史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大洋就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我們不難發現,民國劇中出現最多的貨幣也就是大洋,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社會底層,使用最多的貨幣也無非就是大洋。可以說,大洋已然成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
  • 民國時期的「一萬大洋」,到底有多少購買力?可換算多少人民幣?
    貨幣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換中介,可以說貨幣的發展史是貫穿的整個人類的發展史的。在封建社會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使用的大多是銅幣或者金銀這樣的貴重金屬來作為標準貨幣,不過隨著清政府的覆滅,這樣的情況也得到了改變。
  • 一塊「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民國的人將其當寶
    「大洋」是民國時期出現的一種新式貨幣,在清王朝滅亡後,原本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錢莊、銀票等舊的貨幣系統已經崩潰,轉而代之的是更為西方式的銀幣系統和銀行系統。,我們以一種相對常見的食物作為比較,以饅頭這種平穩時期價格波動不大的產品來說,民國時一個饅頭大概1-2文錢左右,一個銀元可以兌換1000文錢,折合到今天饅頭價格按一塊錢計算,一塊銀元大概相當於500-1000元人民幣。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在民國時期一個"袁大頭"能買多少東西,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由於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不斷,因此物價並不太穩定,根據民國時期各地各時間的對比都會有所出入
  • 魯迅月收入300塊大洋,那民國大洋,在現在應該換成多少錢?
    在我們現在所觀看的影視劇中,經常會了解到關於民國方面的知識。而民國時期流通的貨幣,那就是人們所通俗稱的"袁大頭"了,那就是民國的銀元,也可以說是民國大洋了。而一塊大洋究竟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呢?大家想必也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就主要來談一談民國時期的大洋,放在如今究竟能價值多少人民幣。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大致了解了。
  • 韓國房價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韓國房價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我們都知道,近年來擺在中國年輕人身上的兩座大山,一座是房價,一座是結婚的禮金。但是如果仔細一想,我們中國實際上並不缺房子。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有時大家可能想,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民國時期的大洋是個統稱,包括:袁大頭、孫小頭,船洋、大漢、北洋造、江南省造、大清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現在價值多少錢答案令人很難相信
    很多作品中都曾有過它的出現,像在某部抗戰作品當中,裡面男主角胸口懷揣著的大洋還救了他的一命。雖然有一些誇張的成分,但間接的向我們展示了大洋在民國時期有多麼的重要了。對於大洋有很強好奇心的小夥伴都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民國時期的「大洋」,現在到底價值多少錢?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銀元的來歷大家都清楚了,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一塊大洋當時 的購買力到底如何,相當對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錢?相關資料顯示:1911年-1919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30斤大米或者8斤豬肉。真正能夠說明一塊大洋的價值應該參照是黃金,因為黃金才是真正保值物品。根據1948年國民黨金元卷改革, 1塊銀元折合金元卷2塊,1美元折合金元卷4塊,也就是二塊銀元兌換1美元。當時1兩黃金折合金元卷200塊,參照現在金價400人民幣一克,1美元等於7人民幣,最終計算結果是1塊大洋折現今人民幣2400塊。
  • 民國時期一枚大洋,放到今天相當於多少人民幣?看完漲知識
    大洋是民國時期使用的通行貨幣,在中國的近代經濟史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大洋還有個名字,因為其是由白銀製成的,所以在諸多影視劇中所謂的"銀元",就是大洋。大洋在當時的價值是七錢二分,,那在今天的新貨幣時代,一塊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呢?
  • 武松一年能拿多少工資?換算成人民幣是是多少?說出來別不信
    其中行者武松是讀者們非常喜愛的人物,都頭的職位相當於地方公安局刑警隊長,那麼武松一年能拿多少工資?換算成人民幣是是多少?說出來別不信。在現在看來,這樣的一個職位是非常不錯的,在當時,武松每年能夠拿到45貫錢的俸祿。由於年代久遠,價值很難衡量,大概也就是16000元人民幣左右。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
    我們管民國時期的大洋叫「袁大頭」,是非常值錢的硬通貨。現在有一些流落民間的大洋,很受收藏愛好者的歡迎。大家都很好奇: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呢?這可以根據民國時期人們的工資和吃穿用度來衡量。溫飽需要多少大洋?1918年,有一位名叫狄登麥的外國人對北京西郊的195戶居民做了社會調查。調查顯示:一個五口之家月收入大約是10塊大洋。這10塊大洋讓這五口人保持什麼樣的生活呢?溫飽是足夠了——食物雖粗而劣,總可以充飢;房雖矮而陋,總可以避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