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2020-11-24 騰訊網

在公元1910年,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社會清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當時的北洋政府也廢除了以前的計量單位:銀兩,而是採取了一種新的貨幣單位:大洋,當然由於這塊大洋之上有袁世凱的頭像,所以當時又可以稱之為袁大頭。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而在民國時代,由於長年戰亂,所以人們也不會要求太多,只要求能夠每天吃飽穿暖也足夠了,因此就拿這兩點來做比較。

比如我們常說的魯迅先生,當時他任教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60塊大洋,後來隨著年限的提升漲到了350塊大洋,後來憑藉著這筆錢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從這就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在當時絕對是屬於高收入人群。

而普通人則沒有這麼高工資了,1917年聖約翰大學的學生曾經做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工人支持五口之家月薪15元」;「常見男工謀10元,女子作絲廠每月所入亦如此。」

從這就可以看出,當時一個月開銷要在15塊大洋左右,而人均需要三塊大洋,《大染坊》之中陳六子初到上海時也明確了這一點,比如陳六子和林氏家族的員工聊天時就提到了當時社會的平均現狀:

普通工人大概在1塊到1塊半,五個最好的是在4塊半到6塊大洋之間。

當時的上海是遠東第一大都市,普通工人的現狀就是如此,可見當時民生之艱難。

民國一塊大洋大概多少錢?

現在人們常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的確在當時普遍只有兩三塊大洋的時代,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350塊大洋的確可以稱得上年薪百萬了,當時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收入能有幾十塊大洋的人,這日子絕對是過得很好的。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通常是多少呢?其實現在很多人換算這種方式都是按照兩種方式,一種是按金價,一種是按物價,可是這兩種都並不怎麼合適,因為民國時期正處於世界大戰時候,那個時候動不動就會通貨膨脹,由於世界都在大戰之中,所以造成了時局動蕩。

就拿黃金來說吧,1914年一戰爆發,由於中國沒有牽連其中,那個時候國內還算太平,所以黃金和大洋比例就是1:15,然而一戰結束後世界回歸了太平,所以金銀比則變成了1:40。

當然,我們這邊暫時放棄通貨膨脹的考慮,就按照銀元之中金銀比的價格來換算,當時一塊銀元之中有24克純銀,而平時金銀比的價格就是在20到30左右,也就是說1塊大洋約等於1克黃金,按照現在的價值來算的話,一塊銀元大約等同於如今的350人民幣。

而拿物價來算的話,這換算比例又不一樣了,當時市面上除了流行大洋之外,同時還流通著銅板,由於當時大洋發行量極少所以價值極高,故而人們日常交易還是以銅板為主。

比如《賣報的小女孩》之中唱的:「七個銅板就賣兩份報。」

而銅板和大洋換算比和古代也是一樣的,1個大洋等同於1000個銅板,而當時兩個銅板就能買1個包子,如今的市面上1塊錢也能買1個包子,所以我們按照這個來換算的話2個銅板約等於1塊錢,所以1000個銅板約等於500塊,也就是說當時的一塊大洋和現在的500元人民幣差不多。

所以綜合以上來論述的話,當時一塊大洋的價值按照如今的人民幣來換算的話約等於350元至500元人民幣不等。所以也難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百萬,按照比例來計算的話確實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別不信
    大家好,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不是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看完小編我的文章後,如果你有和小編不同觀點一定要說出來,這是對小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謝謝!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塊大洋在現在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呢?民國時期,1大洋為1圓,30斤裝的一袋的洋麵粉,是1.5大洋。 3 一塊大洋能買多少東西,放到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呢? 一個銀圓等於0.80到0.90兩銀子,如果用這個價格等效現在的實物價格的話,一兩銀子的價值應該在100元以上,以民國初期算,一塊大洋大約值250元左右。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大家都知道嗎?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這小小的一塊錢了。但是,在民國小小的一個大洋卻是值很多錢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塊大洋」究竟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從市場買回來多少東西吧。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在民國時期,我們所看到的「大洋」主要就是袁大頭,而他可是民國時期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之一。出現這種貨幣,是在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為了統一全國的貨幣而制定出來的,在民國過三年的時候頒布《國幣條例》之後,北洋政府就決定使用銀來作為貨幣的製作材料。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其實,當你點進來時,你已經輸給小編了,小編肯定有某種神奇的魔力,把你勾引了進來,請給小編一個繼續勾引你的機會,麻煩你點點關注和評論,小編也會記在心裡呢。   有時大家可能想,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對於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貨幣的換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參照物來進行對比計算,不過這不是絕對準確的。而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貨幣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銀元的來歷大家都清楚了,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一塊大洋當時 的購買力到底如何,相當對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錢?相關資料顯示:1911年-1919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30斤大米或者8斤豬肉。但一個會餓死人的年代的米價能夠與現在太平盛世的米價相比嗎,這不是把袁隆平老先生的貢獻給抹殺嗎?真正能夠說明一塊大洋的價值應該參照是黃金,因為黃金才是真正保值物品。根據1948年國民黨金元卷改革, 1塊銀元折合金元卷2塊,1美元折合金元卷4塊,也就是二塊銀元兌換1美元。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現在價值多少錢答案令人很難相信
    全網追蹤】   我們在中學學習歷史的時候,老師都會講到關於民國的歷史,這段歷史是中華民族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民國的成立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為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如果中國的歷史中沒有民國的出現,很難想像我們現在會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生活,這段歷史給我們帶來了太多故事,如果你有時間慢慢觀看這些故事,絕對能發現很多好玩的事。
  • 民國時期的1000大洋,放現在是多少人民幣?說出來你別不信
    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貨幣的面值等方面也在發生變化,曾經市場上流通的一元紙幣,現在我們發現已經出現的越來越少,這主要是因為國家開始回收的原因,因為一元紙幣用到的越來越少,並且很容易損耗,而一元硬幣不用擔心損耗的問題,所以才會繼續的頻繁使用。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多少錢?說出來別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而在民國時代,由於長年戰亂,所以人們也不會要求太多,只要求能夠每天吃飽穿暖也足夠了,因此就拿這兩點來做比較。比如我們常說的魯迅先生,當時他任教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60塊大洋,後來隨著年限的提升漲到了350塊大洋,後來憑藉著這筆錢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從這就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在當時絕對是屬於高收入人群。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雨果 作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大洋」在民國不同年月,購買力也有差異。若論「民國初期」,那值得說說的,就是北洋時代(1912—1927)。 「北洋時代」的「一塊大洋」有多值錢?經典民國劇《大宅門》裡,就有生動呈現:作為老北京土豪的男主角白七爺「縱驢行兇」,放任自家毛驢吃了包子鋪八籠包子,氣的包子鋪老闆哇哇大哭。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民國時期上海的物價比北京(1928年以後稱為北平)高出大約10%-20%,一般說來,南方的物價比北方高些,城市的物價更比鄉鎮要高得多。1918年(民國七年)清華學校的外國教員狄登麥(C. G. Dittmer)在北京西郊第一區調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為漢族人、95家為滿族人。從這個調查結果,狄登麥計算北京市郊平均五口的人家,每年至少需收入100銀圓,才能維持最低生活。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九一二年,隨著滿清政權的衰落,民國逐漸走上歷史舞臺。到了民國,當時使用的貨幣是銀元,也就是所謂的「洋錢」,那麼,當時的「洋錢」,如果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呢?一九一四年,民國政府頒布國幣法令,正式實行「銀本制」。「圓」的單位,在《幣制條例》中有正式的定義,當時,銀幣一圓,重七錢二分,是無限法償的本幣。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大洋實際上就是生活中平常的銀元,而它鑄造成圓片的形式,來自於外國,明朝期間,西班牙人在美洲菲律賓等殖民地開採出大量的銀礦,從而鑄造成銀片,隨著貿易而大量流入中國,因為銀元上印有西班牙皇室徽章的鷹,加上他們被視為洋人,因此民間將這種錢幣稱之為「鷹洋」或者是「大洋」。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
    我們管民國時期的大洋叫「袁大頭」,是非常值錢的硬通貨。現在有一些流落民間的大洋,很受收藏愛好者的歡迎。大家都很好奇: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呢?這可以根據民國時期人們的工資和吃穿用度來衡量。溫飽需要多少大洋?1918年,有一位名叫狄登麥的外國人對北京西郊的195戶居民做了社會調查。調查顯示:一個五口之家月收入大約是10塊大洋。這10塊大洋讓這五口人保持什麼樣的生活呢?溫飽是足夠了——食物雖粗而劣,總可以充飢;房雖矮而陋,總可以避風雨。
  • 一塊「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民國的人將其當寶
    「大洋」是民國時期出現的一種新式貨幣,在清王朝滅亡後,原本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錢莊、銀票等舊的貨幣系統已經崩潰,轉而代之的是更為西方式的銀幣系統和銀行系統。答案說了你可能不信。一般而言,在對比古今貨幣購買力的時候,通常會將糧食價格作為基本的參照,但是考慮到今天的糧食生產力和以前的糧食生產能力比較,這種方式顯然有所貶低,另一種如果將不動產價格作為比較的話,今天的房價其實也不具備可比性,因此我們就將相對來說比較直觀的工資水平作為最後的比較對象。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在民國時期,已經很少有人再將碎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了,隨著錢莊制度的倒閉,所以銀票基本上也就都沒有人用了,反而被一些相對先進的銀行兌換券所取代。當時市面上所流通的大洋有很多種,有墨西哥鷹、日本龍洋、袁大頭等都稱之為大洋。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12年,隨著滿清政權的沒落,民國逐漸走上歷史的舞臺。在民國時期,當時所用的貨幣是銀元,又稱作是「大洋」,那麼,當時的一塊「大洋」,如果放到現在的話,價值多少呢? 所以,結合現在的物價來看,民國時期的1個銀元就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250元。
  • 民國初年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首先金價,其不同時期的價格波動是非常大的。就拿民國時期來說,因為戰亂其不同時期的金銀兌換比例差別是很大的。比如一戰時期,列強都打架去了,國內形勢不錯,白銀暴漲,金銀比是1:15,當時民國那些有錢人個個身價暴增啊,什麼民族企業都還發展得不錯,好多大資本家都是這時候發的家。
  • 魯迅「月薪」350塊大洋,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說了別不信!
    魯迅「月薪」350塊大洋,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說了別不信!文|紳士說歷史民國時期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期,更是一個新思想崛起舊思想落幕的時期,那是一個好的時代,卻也是一個壞的時代。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造就了許多的傳奇故事。或是文人墨客,或是才子佳人,或是軍閥首領,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會使得那個年代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大家好,我是紳士說歷史,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起追溯民國歷史,見證歷史的傳奇!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俗話說"財不露白",越有錢的人越低調,或許走在路上在你邊上的就是一個億萬富翁,而你卻絲毫也察覺不到。所謂"財不露白"中的"白"說的就是銀元,而銀元便是過去人們常說的"大洋"。在民國的電視劇裡,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計錢單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靠幾塊大洋便可以餬口度日,而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幾百大洋……對於錢,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這所謂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錢呢?之前的一塊大洋有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