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母慶壽地主故作高深寫對聯,上聯天增歲月媽增壽,下聯卻很搞笑
文/愚人
對聯可以說是我國獨有的文化。在人們對對子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極有意思的故事,為我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趣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兩個有趣的對對子故事。
古代的文人都很喜歡遊山玩水,美其名曰遊學。有一次,一個秀才遊覽山水到了桂林有名的鬥雞山。
只見眼前一片碧水青山,好一幅天然的山水畫,秀才的心情不由地大好,腳下登山的步伐也不自覺地輕快幾分。
說來也巧,在上山的路上,秀才恰好遇到兩隻山雞正在樹叢下鬥得火熱,掉下的雞毛灑落了一地。
眼前的此情此情刺激了秀才的靈感,他脫口而出一個對子的上聯:鬥雞山上山雞鬥。
這個上聯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卻自有一番妙趣。無論是正著念,還是反著念,句子的發音和含義都是相同的。出了這樣一個精彩的上聯,秀才的心裡十分地滿意,一路上都在努力思考著,想為這個上聯對一個同樣精彩的下聯。但不論怎麼想,還是沒有對上。
就這樣邊走邊想,忽然秀才遇到了一個滿頭白髮的老爺爺。老爺爺看見秀才愁眉緊鎖,一副思考的苦狀,就走上前和秀才搭話:「你既然選擇來這裡遊玩,就應該開開心心地玩,為什麼要作出一副滿腹愁腸的樣子?」
聽到白髮老爺爺的問話,秀才急忙上前行禮問候,然後和他解釋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聽完秀才的話,老爺爺捋著鬍子思考了幾秒鐘,然後忽然想到了什麼似的,對秀才說:「我剛剛去了龍隱洞,你為什麼不拿它來對這個下聯呢!」秀才聽了,嘴裡不斷呢喃著老人說的龍隱洞,接著就對出了下聯:「龍隱洞中洞隱龍。」
聽到這個下聯,白髮老爺爺不由地開懷一笑說:「這是上蒼安排你和我在這裡相遇,來成就這個千古絕對啊!」秀才如願對上了下聯,心裡也十分激動,連忙恭身向白髮老爺爺道謝,之後二人分手各自上路了。
不知名的白髮老人和秀才無意中留給後世一個非常好的對聯,但是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故事卻恰恰相反,留下的對聯讓人看了就想笑,是什麼對子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古時有一個十分有錢的地主,家裡財產豐厚,但是為人卻很吝嗇。他粗通文墨,但卻十分喜歡故作高深,跟著文人們附庸風雅。
他老母親不久就要過八十大壽了,他想張燈結彩、開筵為老母親慶祝,因此也需要有個人寫副對聯在做壽當天掛門口應景。不過他並不想花錢來做這件事,所以就叫來了自家管帳的先生,並告訴了他叫他來的目的。
這個管帳的先生雖然可以管帳,但是肚子裡也沒有多少學問,勉強在老闆的催促下寫出了一副賀壽的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這個地主並不是很懂,讀了讀也覺得很上口,所以就定這句用了。
不過,就在帳房先生準備落筆寫的時候,地主的老毛病又開始犯了。他非要改一改把上聯改成:「天增歲月媽增壽」,還說這樣更切題。上聯修改了,下聯也要做相應地改動,忽然他靈機一動,叫帳房先生把下聯改成:「春滿乾坤爹滿門」。
聽完改後的對聯,帳房不自覺地笑出了聲,還好心好意地提醒地主:「這麼改會鬧出笑話。」但地主依舊十分固執,還得意地罵帳房,認為自己「爹」對「媽」很工整。
做壽的當天,所有能看懂這個對聯的賓客都不厚道地笑了,但在主人大喜日子的當天,也不好意思和他說破。地主以為他們是覺得這個對子好,心裡也更加得意了,卻不知那些賓朋心裡完全不是那樣。
讀了這兩個故事,你就會明白自知之明的重要性。無論做什麼事,懂的話可以說,不懂得話一定不能裝懂,否則可能會鬧出笑話。
懂得人對對子那是文雅的趣味,會給參與的人的形象加很多分;不懂的人對對子卻會在無意之中鬧出許多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