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盤點!2019年度書畫高價拍品,未來書畫收藏風將吹向何方》一文中,回顧了2019年中國書畫拍賣市場的高光時刻。今天,透過這些過億的書畫作品來分析目前書畫藝術品市場行情。
首先來回顧一下,2019年8件億元的書畫作品都有哪些?
排名第一的趙孟《致郭右之二帖卷》依舊是穩定且飽受藏家歡迎的古代書畫
但高價上榜的前10幅作品來看,近現代書畫仍佔據半壁江山,具有高度的市場流通度。
位居第8位的崔如琢《冷碧清秋水 秀色空絕世》以1.38億成交,其作者崔如琢也是現今為止中國唯一一位作品破億的當代書畫家。
而縱觀整個榜單,上榜的當代在世書畫家僅有兩名,雖看似是「任重而道遠」但在如今的經濟形勢下,其還是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的。
此中看來,古代書畫,炙手可熱;近現代書畫,舉足輕重;當代書畫,嶄露頭角。
不同於普通商品那樣可以批量生產或是明碼標價,書畫藝術的唯一性和不可複製性決定出它的價值特殊性。書畫藝術帶給人的獨特魅力也是作者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雖然每年各大拍賣會都會出現天價書畫,但在對比之下卻無一雷同。
此外拍賣會是書畫市場中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每年各大拍賣公司所舉行的春拍與秋拍則是這個市場風雲再起的集中地。從拍賣會上的風雲湧現可以看出市場中哪些作品更為熱門,從而也從側面體現出這些書畫家的市場行情。
當然,拍賣會還有另一方面的作用。從拍品的原藏家到拍品的最終成交價,整個流程中都隱隱透露出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經濟狀況亦或是整個市場的發展大趨勢,由此來引申到股市與房市的行情。
在今年的拍賣市場行情中看,數量和成交總額對比2018年的都有明顯的不足,在內外局勢與經濟的影響下書畫市場已進入了相對冷靜的時期,而更多的人是選擇觀望與冷靜參拍。看似是市場的冷卻,但其更容易讓藝術回歸藝術本身。
震蕩之後的書畫市場將會洗牌,這對於未來的書畫市場將會有新的構建,當代書畫比重將會逐漸擴大,而近現代與古代書畫作品佔比將會收縮。
這個時期對於藏家跟買家而言是一個機會,在拍賣行與委託方不斷調整底價的同時,那些持觀望態度的買家也會有試探性的一步,而這樣的情況早在2018年初就已出現。2018年的億元天價書畫、創紀錄的拍品、網紅作品流出等頻繁曝光下,看似是一場精彩的拍賣表演,其結果也是令人深思的。
從大數據來看,中國書畫板塊的內部也在發生著變化。在中國書畫步入億元時代以來,今年也是億元書畫拍品最少的一年,而這也直接影響了各大拍賣行的成交數據。當然,億元書畫的空缺由千萬級書畫作品來補足,在未來看漲中這些千萬級別的作品將有可能突破八位數步入億元的行列。
2011年秋季拍賣是中國書畫拍賣的高峰,其中成交率與成交總額都達到了歷史空前水平。而後的書畫市場卻由上升而轉入回落趨勢,2015年開始又逐漸上升。書畫市場的熱度呈波浪線一般上下起伏,其背後的原因會有經濟環境的影響,亦有書畫市場的魚龍混雜。在這個行業流傳著一句話:「真的、好的、永遠是貴的」,其中也許有撿漏的時刻,但是好運氣不會總砸到你的頭上。
通過2019年的各大拍賣行的書畫板塊數據來看,其為最近幾年在過熱的書畫藝術市場澆了一盆涼水,曾經被金錢與功利蒙上的作品,在冷卻後回歸到藝術本身的狀態,而那些蒸發掉的泡沫會讓書畫市場喚起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