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號作者5個有關「巴黎聖母院失火」事件角度盤點

2020-12-05 騰訊網

  巴黎著名古蹟巴黎聖母院在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18時50分突發大火,造成教堂標誌性塔尖坍塌,屋頂結構遭到破壞。大火發生後,當地消防局對巴黎聖母院進行了緊急撲救。不幸中的萬幸是,「聖母院中所有的藝術品都被保存了下來,大教堂的寶藏是完整的。」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發布了有關聖母院大火的消息,稱他對此表示悲傷。馬克龍表示,巴黎聖母院起火,觸及到整個國家的情感。馬克龍還表示,「這座大教堂,我們將一起重建」。

  在這起著名古蹟大火發生之後,企鵝號的作者們紛紛從不同角度對此次事件進行報導,那麼號角君今天則帶領大家來盤點一下創作者們是如何從此次熱點中找到不同角度來進行創作的。

  

  角度一:#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

  關鍵詞:事實報導;追蹤報導;

  

  事件剛出現的時候,大部分創作者以事實報導作為最原始的第一波熱點追蹤,搶佔新聞的熱度,讓受眾在第一時間內能夠了解新聞,也通過事件本身的突發性、廣泛性等進行了第一波有效傳播,因此在短短時間只能文章的熱度急劇上升。

  因此在事件剛發生的時候,熱點的導向一般都是以事實報導以及追蹤報導為主,讓受眾能夠第一時間了解信息,從而傳遞信息,擴散內容。

  

  角度二:#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關鍵詞:《愛在日落黃昏時》;電影截圖;一語成讖;

  

  在第二波熱度來襲的時候,號角君發現創作者們將事件與電影片段進行結合,讓讀者產生一種一語成讖的感覺。創作者們將《愛在日落黃昏時》的一句臺詞:「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融合到了巴黎聖母院失火的事件中,引起受眾的興趣,進行閱讀以及轉發,在短時間之內也讓這句臺詞成為了一個熱門信息。

  所以在事件發生之後,能夠將受眾的情緒引導在一切有機聯合的信息點上,也同樣可以調動受眾不一樣的情緒,從而將信息點提升為一個熱門點。

  角度三:#巴黎聖母院和《巴黎聖母院》#

  關鍵詞:《巴黎聖母院》;雨果;命運;

  

  同時在後續的熱點當中,巴黎聖母院與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開始產生了聯合,大家開始將熱點的關注點聚焦在當年雨果創作《巴黎聖母院》上,此時熱點已經開始呈現多元化形式,創作者們通過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對本次熱點進行剖析。

  因此我們會發現熱點擴散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產生裂變。由原本的事實報導,追蹤報導,到後續的多元式報導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應熱點熱度的體現。儘管沒有在第一時間對熱點進行深度報導,但是後續的多元式裂變的時候,創作者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熟悉領域對本次熱點進行創作。

  角度四:#巴黎聖母院,該燒?#

  關鍵詞:負面新聞;正能量新聞;

  

  當熱點觸發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部分負面情緒以及負面新聞。而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受眾都會通過自己的自主判斷來引導新聞導向,這個時候部分創作者可以乘勝追擊,根據當前受眾的情緒,引導受眾往正能量方面轉變,往往這種類型的文章也會得到一個不錯的點擊量以及轉化量。

  所以當社會輿論出現分化的情況之下,創作者們不要太過於追求曝光度,應該根據正確的價值判斷以及價值選擇來進行正能量輸出,因為這種引起受眾情緒的文章往往伴隨大流量以及多元評論。

  角度五:#巴黎聖母院重建還得靠《刺客信條》#

  關鍵詞:《刺客信條》;跨界報導;

  

  《刺客信條》的這個傳播點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熱點角度,但是這裡能夠成為其中一個目前傳播的大趨勢也是因為跨界的緣故。當受眾看到兩個完全不同類型,且十分難結合在一起的信息點同時出現在熱點上的時候,就會產生獵奇心理,讓受眾點進文章進行閱讀。

  因此在熱點出現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利用跨界、跨領域的結合,讓受眾能夠產生好奇感,從而獲取高的點擊量。但是這裡號角君還是要和大家做一個深入分析,如果你找到的結合點是一個不是非常知名或不是大部分受眾都了解得的信息點時,就要注意如何將信息點變為受眾所了解的信息,從而更好的吸引受眾點進去閱讀噢。

  那麼以上就是本次號角君為大家分析的企鵝作者追巴黎聖母院失火熱點角度盤點,如果小夥伴們有什麼新的想法建議,也可以和我們分享噢。

  最後,關於此次事件,號角君想說的確一個文明被燒毀是一件十分令人遺憾的事情,但是儘管大火焚燒,可昔日的美好總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因此我們依舊保持初心,用文字、用圖片、用視頻記錄它曾經的美好,期待每一個美妙瞬間可以涅槃重生。

  -END-

  「企鵝號角」是「企鵝號」官方微信訂閱號,服務於企鵝號創作者,負責最新官方活動信息發布,獨家分享企鵝號平臺優秀案例。

相關焦點

  • 從建築學角度淺談巴黎聖母院失火是全世界共同的損失
    2019年4月16號早晨,地處東半球的中國人們像平時一樣起床,打開手機後,巴黎聖母院著火的消息鋪天蓋地的通過各種APP推送過來,漫天煙霧和通紅的火光幾乎擋住了塞納河畔的天空,手機前閱讀新聞的網友和照片上的法國人一樣震驚和意外。
  • 有關中國網絡上巴黎聖母院火災事件的探討
    有關中國網絡上巴黎聖母院火災事件的探討   漫漫歷史長河中,人類在傳遞舊文明和衍生新文明的過程中,用他們的智慧、知識、勇氣、憐憫、資源,甚至是暴力、貪婪等人的性格塑造了無數象徵人類文明的瑰寶。
  • 僑報觀察:巴黎聖母院失火 豈能看做圓明園的「報應
    巴黎聖母院不僅是法國的重要建築,也是全人民的財富,在這一點上,它和圓明園的意義和地位是一樣的。但巴黎聖母院與圓明園被損壞還是有區別的:巴黎聖母院為失火,是一種災難,更可以稱為是歷史的無奈;而圓明園是放火,是人為造成的對文明的破壞,如要追究,應追究犯罪者的罪行,而不是對文化遺產發難。所以,巴黎聖母院的失火,不能,更不該被稱作「報應」。
  • 網紅打卡聖地「巴黎聖母院」失火案例簡述
    巴黎聖母院起火濃煙滾滾巴黎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6:30(約北京時間16日0:30),法國著名景點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此次火災損失慘重,個別珍貴文物已被燒毀,被搶救出來的部分文物已轉移至巴黎市政廳及羅浮宮博物館。據美聯社4月16日報導,法國巴黎消防人員稱巴黎聖母院大火已完全被撲滅。
  • 巴黎聖母院失火,中國人應該幸災樂禍嗎?
    提起巴黎聖母院,很多人都會首先想起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在這本書中,那個人醜心善的卡西莫多曾說:每天我敲的鐘,是我的愛,是我的情。我要她們高歌,愛斯美拉達在何方?」,並且持這種態度的人還不在少數,好像巴黎聖母院這把火是他們親手點燃的一樣。
  • 巴黎聖母院失火,蔡英文當局卻又被罵了
    (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擁有85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失火,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臺灣網友指出,大家在為聖母院的失火毀壞傷心時,那「我們所在的島上」受破壞的文化資產是否也能被關注?
  • 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前夕日出靜謐如畫 修復工程暫停
    當地時間4月14日,法國巴黎,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前夕,朝陽照射在大教堂上。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標誌性塔尖倒塌,建築被嚴重摧毀。如今,事故發生一周年之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暫時被擱置。
  • 巴黎聖母院失火,為中國的古建築保護敲響警鐘 | 洞見
    就在昨天,鳳凰網文化推送了關於巴黎聖母院的文章,從歷史角度回溯了巴黎聖母院的損毀史,今天,我們繼續推送相關文章。本文由撰稿人宋晨希所寫,他從巴黎聖母院失火延伸開來,談談在歷史上,被大火毀掉的珍貴古建築物。防火並非小事,當中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夠影響一座古建築的命運。希望這次巴黎聖母院失火的悲劇,可以引起我們的重視,推進古建防火保護工作,不要讓悲劇再次重演。
  • 巴黎聖母院失火,藝術品被安全轉移,寶貴的搶救時間從哪來?
    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失火的消息牽動了全世界人們的心。當地時間4月15日18時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一小時後,火勢蔓延,巴黎聖母院教堂塔尖損毀坍塌。但幸而主體結構以及旁邊的兩座鐘樓未受太多損傷。4月16日凌晨,火勢終於得到控制。
  • 小評論|痛心巴黎聖母院失火,有話說
    #重拾敬畏#就在前天我們還在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和銀齡書院的老年人一起觀看電影《巴黎聖母院》,那莊嚴輝煌的建築,合著浪漫的情節、優美的畫面,深深的打動了我們。今天凌晨就聽到這樣痛心的消息:位於法國首都的巴黎聖母院,當地時間15日傍晚發生大火,造成巴黎聖母院塔尖倒塌。《北京晚報》報導:新華社記者在前往巴黎聖母院的路上看到,大量消防車、警車趕往火災現場,空中有救援直升機盤旋。火勢很大,數公裡外就能看到滾滾濃煙。在巴黎聖母院附近,數百人跪在地上禱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淚花。
  • 800年巴黎聖母院失火,川普蹭熱度被法國回懟,網友:幹得好
    註:本文由【娛樂是非劇場】作者獨家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800年巴黎聖母院失火,川普蹭熱度被法國回懟,網友:幹得漂亮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
  • 我為什麼在巴黎聖母院失火的日子提起火燒圓明園?
    有「法國國寶」之稱的巴黎聖母院15日晚突發大火,尖塔倒塌、屋頂坍陷,消防隊員正在加緊搶救館藏藝術品。截至當地時間16日凌晨3時(北京時間9時)左右,火勢大致撲滅。這座有著大約800年歷史的哥德式建築「保住了主體結構」,舉世聞名的兩座鐘樓得以保住。
  • 最美建築:巴黎聖母院
    前段時間巴黎聖母院著火事件在網上引起很多爭論,今天就帶你們領略一下巴黎聖母院的風採。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巴黎聖母院這個建築屬於哥德式建築,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是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座。巴黎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近6時左右,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失火區域集中在教堂中後庭正在施工修復的部分,塔尖在大火中坍塌後巴黎聖母院的所有木製框架都在燃燒。
  • 巴黎聖母院失火,要對狹隘的民族主義說不
    巴黎聖母院一場大火,令很多中國人扼腕。少數人曾登臨拜謁,還有少部分人讀過雨果筆下的小說,更多人只停留於「知道」,但不礙於其看到不可方物的歷史文化遺存被頃刻燒毀,仍然會悲痛於衷,不可不謂之遺憾。不管是亞歷山大圖書館、圓明園、巴西博物館,還是巴黎聖母院,大火將文明付諸一炬——一張紙引燃另一張紙,一塊琉璃融化另一款琉璃,就像熊熊燃燒的雙子塔扼住了世界的咽喉,閃著火光的塔尖也見證著從Relics(遺址)到Ruins(廢墟)的歸零。
  • 關於巴黎聖母院教堂失火原因?國際銅業協會「有話說」
    文/ 陳植 編輯/ 李伊琳儘管巴黎聖母院教堂失火原因尚未查清,但業界對此早已眾說紛紜。近日,國際銅業協會亞太區總裁徐弘在首屆中國國際銅業市場與發展高峰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業界對巴黎聖母院教堂失火原因的判斷,有可能是鋁電纜遇到火星導致失火,究其原因,由於巴黎聖母院教堂當時處於修復階段,因此不排除維修人員臨時拉來鋁電纜進行相關維修工作,但鋁電纜的發熱溫度較銅電纜低了不少,因此容易遇到火星容易引發火災。
  • 巴黎聖母院火災將拍劇!或採用多角色視角講述
    巴黎聖母院火災將拍劇!或採用多角色視角講述 時間:2019.10.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Dante 分享到:
  • 踢拳女子世界第一談巴黎聖母院大火事件:我們都有黑暗的一面!
    北京時間16號凌晨,法國巴黎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哥德式塔尖在大火中倒塌,教堂內的珍貴文物、彩色玻璃窗與藝術品損失慘重,此次火災事件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法國民眾群情激憤,紛紛跪地吟唱哀歌。
  • 巴黎聖母院失火,把這些事講給孩子
    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18時50分,巴黎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大火持續燃燒4個多小時,直至當地時間晚上10時許,火勢才逐漸減弱。    儘管聖母院內部重要文物得以救出,然而由於其主體建築是木質結構,屋頂在大火燃燒後崩落,玫瑰花窗也被燒毀。
  • 巴黎聖母院失火1周年,重建或超5年,設計方案卻腦洞大開
    這不,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這樣全球性的新聞,很多人也都忘記了。去年的4月15日,世界最著名的歷史建築之一「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當時火災非常迅猛,一直從底部燒到頂部。沒多久,塔尖便轟然倒塌。當這個消息公之於眾,全世界輿論一片譁然。
  • 留法中國學生 巴黎聖母院失火親歷記
    作者剛到法國不久,就前往巴黎聖母院參觀,輝煌的景象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遺憾的是,聖母院現在已經面目全非。4月16日,一名少女在失火後的巴黎聖母院前演奏。1991年,巴黎聖母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巴黎塞納河河畔(Paris,Banks of the Seine)」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