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在北方的山東、河北、河南地區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一直流傳了幾百年。山西洪洞這個地方在歷史上是很多移民的故鄉,曾經有812個姓氏的移民由這裡遷往各地,分布在30個省市2217個縣市,說不定你的祖先就來自這裡。
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有一個尋根祭祖園的景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明代遷民遺址,成為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每年有20餘萬人前往景區尋根祭祖。這個景區讓遊客了解到發生在明朝時期的那段移民歷史,也許自己的祖先也是來自於這裡。
走進景區,過木牌坊不遠處有碑亭一座,內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古大槐樹處」五個字,這就是大槐樹生長的地方,如今也長出第二、第三棵樹了,年年枝繁葉茂。這棵大槐樹就是數百年來億萬人的「故鄉」,一棵槐樹怎麼就成了億萬人的故鄉了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吧。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當時的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山東、河南、河北受戰爭破壞最為嚴重,很多地區人煙稀少。明朝建立之後,情況也得不到改善,明太祖朱元璋決定了移民屯田的戰略決策,當時,山西受戰爭破壞較小,人丁興盛,明洪武、永樂年間,大量從山西南部遷民到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從現有史料來看,明初從山西遷民共有6次,遷徙長達50年之久,當時不管百姓身在哪裡,一律都要先集中到洪洞縣去,再由此處編隊遣送到全國十幾個省市,大槐樹下就發生大規模官方移民18次。移民們拖兒帶女,人人悲傷,有的拿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幾片槐樹葉,三步一回頭,五步一轉身離開洪洞大槐樹。
幾百年來,全國各地以及很多國家都有大槐樹移民的後裔,一代一代把洪洞大槐樹、老鴰窩的故事流傳給後代。幾百年來每年都有很多人想方設法,不辭勞苦地回鄉祭祖,大槐樹早已在移民心中深深紮下了認祖歸宗之根,是他們心中的家,心中的祖,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他們追憶歷史的好地方。
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作為移民歷史的見證,景區分為移民古蹟區、祭祖活動區和民俗體驗區三大部分,60餘處風景文化景點 ,節假日為廣大遊客免費上演大型實景演出《大槐樹移民情景劇》。不管你是不是大槐樹移民的後裔,這個地方真的值得大家來看看,緬懷一下歷史。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問我老家在哪裡?山西洪洞老鴰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