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惠藏」山水畫寫生中,筆墨語言都是來自畫家對自然山水的探索

2020-12-20 藝惠藏

人至山水處,寄情山水間。山為靜,水為動;山為情,水為性;動靜互生陰陽,天性淨化心靈;山水可滌躁心與凝靜氣,從而洗心養身。天地之美寓於生命,真正的美必合乎自然造化,如山川草木蓬勃風茂,似物外生機充滿勃鬱,內存堅毅,質樸無華,超然大度。

潘文良以墨為主點以淡綠,在傳統章法與布局下,橫豎有力的皴搽,給山石力能扛鼎的視覺感,點葉法寫出的幾棵松樹,有橫插蒼穹捨我其誰的氣勢,千巖競秀,妙筆神逸的山水氣韻生動,畫面布局的塊壘相間,彰顯自然的遠大寥廓。遠山歸人如淡淡漣漪,層層推進的水暈墨章百妙具臻。可謂:「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裡之遠。」暗示的是畫家心靈世界的無邊無際,給人的感受是極觀念的、極形式的大氣磅礴,也是極具哲學意味的「道法自然」。

山水畫寫生是繪畫藝術的重要課題,也是中國山水畫家的基本功。陸儼少在《山水畫的變法》中說:「山水畫傳統技法,都是前人在大自然中觀察提煉而成,不是靠某一個人而是積累多少人的智慧和創造實踐,才有今天這樣豐富的傳統技法。我們不能靠一個人從無到有白手起家,所以必須學習傳統。」

在山水畫寫生中,所有的筆墨語言都是來自畫家對自然山水的探索,他們通過對大自然的觀照、體悟後將其精準提煉出來。例如郭熙自創了捲雲皴與蟹爪法,對後世影響頗大。

他的作品《早春圖》中千巖層疊,雲氣磅礴,畫中早春景色千姿百態,雖繁複卻井然有序。還有巨然的長披麻皴、董源的短披麻皴、沈周的小釘頭皴、倪雲林的折帶皴、米芾的米點皴等都是對大自然語言的概括。這些筆墨語言並不是自然中真實的筆墨語言,而是古人通過寫生探索概括出來的,源於自然又不同於自然。這也正說明了傳統的筆墨語言是在大自然的基礎之上產生的,是與自然物象結合後呈現出來的,同時也體現了師法自然之道。

筆墨是中國畫的主要造型特徵,也是關於物象和傳情達意的繪畫藝術技巧。個時期的繪畫其時代氣息是不相同的,筆墨風格也是各異的。畫家在創作作品過程中通過筆墨技巧的運用能彰顯畫家的功力技巧、思想情懷、精神氣質、風格樣式與文化修養。

筆墨是山水畫主要的表現形式,也是重要的審美標準。我們在繼承傳統筆墨的同時如何將其融入寫生與創作中便成為山水畫藝術探索的重點。黃賓虹曾說:「寫生之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氣,還得閉目沉思,非領略其精神不可。」深以為此。有人面對自然景象無從下筆,或是畫面凌亂,見什麼畫什麼。

一是畫面把控和整合能力不足,欠缺對景象的取捨。二是功力不到,山石、樹木的皴法和安排缺少規律。偶爾有佳處竟是意外獲得,偶然為之,不能從根本上得其法。筆墨是山水畫家創作的載體,是表現山水大美的一種語言符號,筆墨技巧的訓練需要長期總結古人的技法加上自己在寫生中的領會,畫要筆筆寫出,筆與墨合,虛與實相生,墨韻才能生動,氣韻中含有古意。#藝惠藏#

「藝惠藏」一代名師鄭乃珖真正的藝術家,兒子鄭大幹也具大家風範

「藝惠藏」中國畫壇重要代表人物鄭乃珖及其兒子鄭大幹作品欣賞

書畫是高雅的藝術,假如國畫大師範曾去擺攤,你覺得丟人嗎?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顯唐宋之大氣

「藝惠藏」陳清泉山水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現唐宋之大氣

相關焦點

  • 「藝惠藏」在當代青綠山水畫家中,常瀟是一位新秀
    在當代青綠山水畫家中,常瀟是一位新秀。生活中,他溫文爾雅、外慧內秀;藝術創作上,他孜孜不倦,努力攀登藝術的高峰。他著眼傳統,反覆思忖題材、筆墨形式;又於繼承之中有探索,著意整合與重構自己的意象山水。山水畫是畫家將自然萬象融會於心,表達為主觀的心靈圖畫,而這種圖畫的本質與精神取向,是通過筆墨表現來實現的。
  • 「藝惠藏」王洪濤的山水畫氣勢磅礴、氣韻生動煙雲氤氳、意境深遠
    空靈清淨的自然山水,是遠離塵俗、祛除雜念,並給人以精神愉悅和啟迪的最好所在。《論語》中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可見,早在春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從山水中看到其蘊含的自然哲理並比附到人生的道德和智慧之中。魏晉時人在山水之遊中暢懷縱情,進而感受到人生的自由超然,從現實世界進入到審美世界,在自然美中找到了人生的寄託和精神觀照,正是對這種心靈和精神的新境界的追求導致了當時山水畫的出現。
  • 「藝惠藏」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薛永年對大寫意畫家張錄成的學術評價
    張錄成生長在絲綢之路重鎮酒泉,後紮根新疆三十餘年,期間遊學於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入研究絲路文化,探索出了表現絲綢之路蒼茫、博大、雄渾、悲壯的筆墨語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絲路繪畫風格,廣受名家高評,被譽為「在傳統繪畫筆墨語言、繪畫境界、繪畫美學三個方面有所突破的畫家」。
  • 「藝惠藏」張錄成:中國畫要與時代共振
    黃胄先生曾講他學習中國畫的體會,說他開始學畫時也是像大多數人一樣,依著老師的指點照摹古人的筆墨。但臨摹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自己仍不過是照貓畫虎,一點都不了解一幅山水畫為什麼要如此畫。直到後來才知道,古人畫中的筆法墨法,都是古代畫家們在與現實生活的接觸中摸索總結而出的,於是他便轉而到現實生活中寫生,去生活中「鬧」。
  • 「藝惠藏」畫家常瀟青綠山水畫,秀妍閒逸、清麗純淨、靜謐雅靜
    他用手中的畫筆書寫他胸中的一山一石、一樹一草、一澗一溪,近乎盡善盡美的每個細節都耐人品味,走進他編織的夢幻山水中,那一刻真的忘記了塵世間的嘈雜,城市的喧囂,那帶有絲絲禪味的夢幻山水,就是心靈的棲息所在,讓人流連忘返。 凡人皆能感受山川自然之美,作為畫家,常瀟的青綠山水,並非純粹的自然之境,而是將「眼中之山」不斷融為物我一體的「胸中之山」。有了胸中之山的構思,畫家「得之於心」並「應之於手」。
  • 「藝惠藏」畫家楊寶樹的山水畫似夢境猶如蓬萊仙境
    中國山水畫要表現出很大的空間,而要用在簡單的筆墨中,表現出幾十裡的深度,這真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藝惠藏」孫鴻展筆墨精微,構圖精巧,筆下花鳥栩栩如生「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筆墨精微氣韻生動,承古顯今
  • 「藝惠藏」潘文良的山水畫完美地詮釋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淡定於自然,安靜於生活的美好,心中有景,就能天高雲淡,就能花開春暖。心中若有天高雲淡, 水墨繪就晴空萬裡,坦然塑造清雅,和畫家潘文良相約,在天高雲淡的畫作中感受清新雅致的美麗,給您帶來山水中的詩情畫意。
  • 「藝惠藏」殿堂畫家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中華山川多雄奇》
    著名評論家、《美朮》雜誌主編尚輝說"他的學問、功底和膽識要高於一般畫家,因此他對現代中國山水畫有獨到思考和探索,並形成黃家圖式,在當今山水畫壇獨樹一幟″。他就是當代傑出的山水畫大家、美術理論家、我國新南派山水畫的開創者黃廷海先生。
  • 「藝惠藏」黃廷海傑出的國家殿堂畫家和中國新南派山水畫開創者
    使畫中既有南方的小橋流水人家,煙雲平巒的陰柔之美,又有北方的峭壁奇峰,雄壯險峻的陽剛之美。(2)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以傳統的筆墨和審美內涵,揉入現代構成元素和造型手法,使之既是正宗的中國山水畫,又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3)東方與西方的融合。
  • 「藝惠藏」國禮畫家胡夢道境畫第一人
    在主題思想和草稿都確立了以後,畫家就可以運用適當的技法,賦予藝術造型,使畫面既表現出真實的形象,又能傳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很多時候,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會有新的想法,有新的觀念產生,創作也會隨著念頭發生變化,甚至於作品完成後已經與草稿階段的想法大相逕庭了。
  • 「藝惠藏」周尊聖其天山紅作品盡顯蒼茫之美、高古之美、陽剛之美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新疆的自然山川、風物人情、絲綢古道進行深入探索研究。歷經二十幾年二十幾次走進新疆,在文化與傳承、藝術與創造中創立了「天山山水畫」的獨特風格,拓展了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新領域。其作品追求悲壯之美、蒼涼之美、雄強之美、陽剛之美。
  • 「藝惠藏」畫家張錄成——當代中國畫壇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
    張錄成是當代中國畫壇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被譽為「在傳統繪畫筆墨語言、繪畫境界、繪畫美學三個方面有所突破的畫家」。他紮根於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放眼於中西方文化的參悟,使作品兼容並蓄、富有時代精神。他的創作追求大樸大美的東方神韻,注重生活體驗。作品表現手法隨意而生,妙造自然,神韻天成。他的大寫意作品在現實生活中提煉新的寫意圖式,為寫意的新變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 「藝惠藏」這六位古代大師的山水畫,每幅都價值連城
    其創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為基礎,以宋初北方畫派的筆墨為主體,參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吳鎮及沈周等人的筆風墨韻,同時結合自己對自然山水的觀察和感受,形成了渾樸中見秀逸的積墨法,不同於清初以王時敏為首的「四王」所倡導的筆筆有古意的創作格法。作品多寫金陵山水,長於用墨。賞清代畫家. 龔賢作《書齋古峰圖》。
  • 「藝惠藏」神韻天成 邊塞詩思——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張錄成
    張錄成生長在絲綢之路重鎮酒泉,後紮根新疆三十餘年,期間遊學於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入研究絲路文化,探索出了表現絲綢之路蒼茫、博大、雄渾、悲壯的筆墨語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絲路繪畫風格,廣受名家高評,被譽為「在傳統繪畫筆墨語言、繪畫境界、繪畫美學三個方面有所突破的畫家」。
  • 「藝惠藏」陳清泉推陳出新,獨創陳家山水畫意境蒼莽新奇
    陳清泉先生立足傳統推陳出新,獨創陳家山水畫,常以清逸瀟灑、恬淡精緻示人,畫中的品格總是很高,觀者如觀美玉,其在於他的墨色簡淡而不失層次,筆法蒼力卻不失婉轉,筆墨收放自如,畫中自然岡巒清潤、林木秀逸;遙岸縈迴之間,頓生文人情愫。遊藤可寓畫,飛瀑能催詩,畫家或行走其間,或一坐傾想,文思即被叫醒,靈感油然而生。
  • 「藝惠藏」國禮畫家胡夢師承名門,推陳出新獨創胡氏道境書畫
    大氣恢宏,磅礴秀美他的山水畫作品大氣恢宏,磅礴秀美,沉鬱雄深,古風古韻,給人帶來了一股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胡夢老師在大自然中陶冶、追求、領悟,取之自然,妙造自然,達到物我兩化之境界,把大自然的山川精髓和靈氣,融進他的寫意山水畫中,再經過畫家內心的感悟加工提煉出來。
  • 「藝惠藏」國寶級藝術家作品欣賞
    其父系文人,能書善畫,家中亦有書畫收藏,受其薰陶,胡佩衡自幼喜愛繪畫,10餘歲始學山水畫,勤於用功,進步較快。15歲後的西陵山水畫家李靜齋指點,由臨摹明清畫家作品入手,繼之涉獵宋元山水,於吳鎮、王蒙、石濤、王翬等人用功尤深,使他打下了深厚的筆墨功底。同時又與姜穎生、林紓等人往來,交流作品,切磋畫藝,進而以傳統技法對景寫生,練習創作,畫藝大進。
  • 「藝惠藏」瀚海苦行僧———絲路畫家張錄成寫意駝馬作品讀後
    張錄成生長在絲綢之路重鎮酒泉,後紮根新疆三十餘年,期間遊學於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入研究絲路文化,探索出了表現絲綢之路蒼茫、博大、雄渾、悲壯的筆墨語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絲路繪畫風格,廣受名家高評,被譽為「在傳統繪畫筆墨語言、繪畫境界、繪畫美學三個方面有所突破的畫家」。
  • 「藝惠藏」絲路畫家張錄成的大寫意畫——天地大美 絲路豪情
    張錄成生長在絲綢之路重鎮酒泉,後紮根新疆三十餘年,期間遊學於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入研究絲路文化,探索出了表現絲綢之路蒼茫、博大、雄渾、悲壯的筆墨語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絲路繪畫風格,廣受名家高評,被譽為「在傳統繪畫筆墨語言、繪畫境界、繪畫美學三個方面有所突破的畫家」。
  • 「藝惠藏」高寬的潑墨山水畫煙雲氤氳意存高古,清奇詭美大氣磅礴
    師從著名畫家理論家餘潤德老師,著名畫家戴順智老師,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徐恩存老師。並受教於著名畫家梅墨生.俞文杰.靳文藝老師。現為自由藝術家,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主攻當代潑墨巖彩藝術形式研究與創作。崇山楓葉紅,歧路隱雲中。危橋臥天塹,流泉吟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