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面臨的困局,EUV光刻機引進難度大,技術依賴性太高

2020-12-21 騰訊網

這可能是國內半導體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內地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未來該怎麼辦?在高度依賴海外技術的情況下,加強自主化將成關鍵。

「沒有人比華為更懂制裁之痛,沒有人比中芯國際更懂技術依賴性」,面對極具技術含量的晶片行業,國內技術水平還遠遠不夠。雷軍曾在發布會上說過「晶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擁有晶片研發能力就會有更高的話語權,可是原本就起步晚的國產企業在本來正在快速崛起的時代卻遭到了無情打壓。就連中芯國際,也沒有逃過這一劫。

內地市場也有幾家不錯的晶片廠商,在研發設計領域,華為海思半導體可以說是國內最強的;在晶片代工生產領域,中芯國際無疑是目前內地的最高水平。大家都已經見識到了海思麒麟晶片的性能,在被制裁後中芯國際也曾為華為生產過14nm的麒麟710A晶片。原本以為它能緩解華為的危機,但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中芯國際自己也出了很多問題。

近日,中芯國際麻煩重重,被爆出「內鬥」後梁孟松選擇了離職,更換了新的領導人。緊接著,據最新的聲明稱中芯國際以及其它60多家企業被列入了「實體名單」。後續如果想要繼續給中芯國際提供技術服務,將會遭到重重限制,這對內地半導體行業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目前的中芯國際還是主要依靠MG的技術,生產線上還無法做到全面去除。

面對這種十分不利的局面,中芯國際新任董事長蔣尚義正在積極地推動與世界頂級的阿斯麥(ASML)探討合作,為引進先進的EUV光刻機做準備。若是成功引進,中芯國際就可以生產7nm工藝先進位程的晶片,也能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不過,目前這條消息並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從多個角度來講,中芯國際想要引進EUV光刻機是非常艱難的。

ASML的光刻機是全球最頂尖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可它並不是一個國家的技術就能打造出來的,特別是這種先進的EUV工藝。中芯國際想要引進這臺機器首先就需要避開MG,但是這裡面也有它們的技術所以肯定不會輕易讓阿斯麥和中芯國際合作的。國產的光刻機技術還比較落後,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這種情況下是中芯國際最難受的。

對於外來技術具有高度的依賴性,一旦被限制就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中芯國際也很無奈。沒有先進的光刻機支持,自己去突破7nm工藝晶片是難上加難,這也是整個國內晶片產業很現實的問題。晶片製造業本身就要求非常嚴格,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這個需要多家企業共同合作。人多力量大,技術限制是暫時的,如果不去發展那才是最擔心的。

原來越多的國產高科技企業被制裁其實從側面也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更能激發國產企業的團結精神和研發精神。這麼多現實告訴大家,只有掌握技術主動權,才能不被牽著鼻子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的N+1工藝,就是7nm晶片技術,但不需要EUV光刻機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網友有感慨,稱中芯國際現在才14nm,別說5nm,什麼時候能夠進入到7nm就好了,這樣國內晶片設計企業們,也就有了底氣了。但事實上,不同的廠商,對於晶片工藝節點的叫法是不同的,並且不同的廠同一工藝節點的指標也是不同的。
  • 中芯獨缺EUV光刻機,官方喊話荷蘭,國產晶片能否迎來新臺階?
    如今,晶片行業已經來到5nm節點,DUV光刻機已經難以勝任,需要用到目前最頂尖的EUV光刻機。然而,ASML對向我國出口EUV光刻機一事,卻遲遲不鬆口,制約了國產晶片產業的發展。但在被問及是否有向中國出口EUV光刻機打算時,他表示,我們還在等荷蘭政府的出口許可。也就是說,我國一時半會仍無法進口EUV光刻機,這令人十分遺憾。近幾年來,中芯國際的晶片製程工藝進步迅速,第二代N+1工藝正在小規模試產中,該工藝與7nm製程相近。
  • 中芯國際再尋ASML談判,能否順利購回光刻機?
    就立秋先生而言,我認為中芯國際大可不必邀請蔣尚義這一「大將」,因為,在其未進入中芯國際前,梁孟松先生就為中芯國際做到了:從28NM到7NM的跨代研發,正常而言,這一科研進度需要花費近十年之久,而梁孟松先生僅用了三年。
  • 光刻機,打破ASML壟斷還要多久?|阿斯麥|euv光刻機|半導體|光刻機
    業界有種說法:「得晶片者得天下」,而光刻機對晶片製造工藝的進步至關重要。光刻機被譽為半導體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研發成本和製造難度巨大,高端的EUV光刻機更是光刻機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目前,全世界只有ASML(阿斯麥)一家廠商可生產EUV光刻機,EUV光刻機全球出貨量已達57臺。這種一家獨大的情況是否正常?其他廠商距離打破ASML高端光刻機的市場壟斷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 失之千裡差之毫厘,突破光刻機技術有多難?「中國芯」已經強勢崛起
    ,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想要真正突破晶片的封鎖,最重要的是光刻機技術,而高端的光刻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在前不久,荷蘭ASML公司的總裁曾說,中國永遠也製造不出最高端的光刻機!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設備,但是我國目前在光刻機技術上比較依賴於外國進口。因此,我國想要在晶片技術上有所突破,首先就要突破光刻機技術。
  • 「國家隊」攻克光刻機,中芯國際宣布:又一高端晶片有望年底試產...
    美國新規正式生效後,中芯國際的晶片生產進程成了外界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據IT之家9月21日最新報導,在部分客戶問及中芯國際N+1、N+2等先進工藝的晶片量產進展時,該司對此表示,第二代 FinFET N+1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預計有望在2020年底實現小批量試產。
  • 中芯國際,幹掉臺積電只是時間問題。
    近日,美國商務部把中芯國際列入出口管制,給本就艱難的中國晶片產業又撒了一把鹽。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晶片領域的扛把子,一路發展的很是艱難。所以我們得感謝臺積電,梁孟松2016年來到了中芯國際,2017年加入,僅僅300天,就帶領中芯國際攻克了14nm技術難關,雖然比三星晚了差不多9年,加上上海微電子宣布實現了28nm光刻機技術突破,中國差不多在所有領域都不會擔心被卡脖子了,畢竟在物聯網,在工業中,在很多領域,28nm就足夠用了。有些人說臺積電都5nm馬上3nm了,美國禁令下來怎麼能不卡中國脖子?
  • 剛買入700臺光刻機,中芯國際就傳來了好消息,網友:白買了
    於是為了壓制華為,美國就多次修改規則,第一個規則就是不允許美國的企業和華為進行合作,後來就變成了不允許使用了美國晶片技術的企業和華為合作,也限制了他們關於5G晶片的自由出貨,同樣使用了美國技術的光刻機也是無法出售給中國的。
  • 13臺EUV光刻機進入中國,中科院入局後,臺積電坐不住了
    中國芯的軟肋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與9大高校校長交談時表示,中國擁有世界頂尖的晶片設計能力,卻造不出華為所需要的晶片,究其原因,高端光刻機被「卡脖子」了!正如任正非說的那樣,我國擁有很多優秀的晶片設計企業,如華為海思、紫光展銳,晶片製造方面也有中芯國際這個世界頂級的晶片代工企業。然而,在美國揮動半導體「大棒」時,華為幾乎無還手之力。
  • 四部委力挺國產晶片,EUV光刻機也迎來轉機
    中芯國際談判EUV光刻機其實其他的問題都還好解決,重點是EUV光刻機,目前全球僅ASML公司一家可以生產,這是一個大難題。不過就在近日,EUV光刻機似乎迎來轉機了,就在12月18日,中芯國際突然被曝出將與ASML公司進行EUV光刻機談判。
  • 中芯國際成功進口光刻機,國產7納米晶片時代即將來臨
    這一句話適用於各個領域,尤其是在處於現如今競爭異常激烈的科技發展中,在科技發展過程中總會有興有衰,可能在一般領域中並沒有那麼的明顯。在國家核心發展領域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感知到其中殘酷的競爭,因為西方國家對於我國發展的忌憚和阻擊都是明裡暗裡都採取手段的。
  • 不再需要光刻機,中國企業攻克量子芯,專家:華為,再堅持一下
    在晶片製造方面,光刻機是必須設備。而目前國內最頂尖的光刻製造商所生產的光刻機,只能達到28nm的工藝水平,與華為5nm的晶片需求完全不匹配。不少網友表示,既然我們每年花3千億來進口晶片,難道還不捨得一臺光刻機的錢?
  • 中國芯一口氣實現3重突破!光刻機終於來了,美國卻傳出不好消息
    中國芯一口氣實現3重突破!光刻機終於來了,美國卻傳出不好消息。進入2020年,一直飽受詬病的「中國芯」終於也出現了眉目,據中芯國際CEO梁孟松透露,中芯國際目前已經成功掌握14nm製程工藝,並且已經實現了14nm中端晶片的量產,另外,近段時間中芯國際還在7nm高端晶片上實現了技術突破,梁孟松表示,今年年底,中芯國際有望將7nm晶片投入量產。據媒體報導,中芯國際於3月6日接到一臺來自荷蘭的光刻機,這表明中芯國際的產能又將得到大幅提升。
  • 中國芯再上一層樓,沒有ASMLA光刻機,也能造出7納米晶片
    而在晶片製造上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光刻機的研製,畢竟它能夠實現晶片的量產,現在主要就是指以13.5納米的紫光光線光源,來產生一些7納米以及以下的一些製造工藝,這樣的EUV光刻機算是目前來說光刻機製造的一個巔峰作品。
  • 均與荷蘭ASML光刻機有關,助力中國芯步入快車道
    像上海微電子國產28nm光刻機今年就要交付,中微半導體5nm蝕刻機去年已供貨臺積電,百萬伏離子注入機也已經突破。但晶片製造所需設備較多,需要逐個突破。近日好消息傳來,國產塗膠顯影機也實現大突破!據媒體報導,芯源微公司的前道塗膠顯影機與國際光刻機聯機的技術問題已經攻克並通過驗證,可以與包括荷蘭ASML、日本佳能等國際品牌以及國內的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聯機應用。
  • EUV光刻機壟斷者阿斯麥(ASML.O)到底有多強?
    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在國內的半導體行業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但是在全球的半導體行業裡,這兩家公司還沒那麼出名。全球有名氣的、有影響力的三大半導體巨頭是美國的英特爾、臺灣的臺積電、韓國的三星,這三大巨頭在技術上和業務上是彼此競爭的關係。
  • 國產光刻機背後的希望
    ▲上海微電子SSX600系列光刻機直到今年,中國光刻機研發工作似乎出現進展。今年早些時候曾傳出消息,稱上海微電子已經研發出可用於22nm晶片生產的光刻機,但並未透露相關光刻機型號,芯東西也未找到確鑿的信源。相比之下,上海微電子突破28nm晶片製程用光刻機技術壁壘的消息更為可信。
  • 中芯國際正式宣布:投入500億開始研發光刻機,7nm晶片蓄勢待發
    近年來,中國的技術發展非常迅速。最直觀的體現是華為的5G技術和設備。正如專家所說,華為5G技術至少比歐美領先3-5年。這使美國技術霸主的地位不保,美國也將失去在5G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於是乎,美國開始限制競爭者並幹擾企業發展。
  • 華為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真的要自研光刻機?
    近日,有媒體爆料,華為方面已經開始自建晶片晶圓廠,華為方面已經正式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要求全職、不限經驗,工作地點在東莞松山湖2ICednc有微博網友截圖表示:「華為太難了,擁有最強的國產晶片設計團隊海思還不行,還要琢磨研究光刻相關技術...國內產業鏈在這些方面幫不上華為,華為只能自己來了
  • 2年造出光刻機?華為涉足光刻領域,到底是真實力還是自欺欺人?
    至於中芯國際的問題也不小,技術和設備都有美國的,而且中芯國際的製程技術滿足不了華為。韓國三星作為競爭對手,並沒有表示要和華為合作。面對這些阻礙,華為除了購買聯發科的晶片以外,就只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打造國產供應鏈,從晶片設計、製造、封裝等環節,全部自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