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成年人的閱讀年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今年4月23日,第14個「世界讀書日」那天,有關方面確定,2009年4月23日至2010年4月23日為「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少年兒童閱讀年。以一年為時間段,以少年兒童為年齡段來特別營造一個讀書的「生態環境」,雖然略有「侷促」「應急」之感,但在全世界的閱讀率逐年下降的今天,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且已擁有3.7億未成年人的今天,設定這樣的讀書形態就顯得彌足珍貴,意味深長。如何使短暫的一年產生長久的影響力,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恐怕還有不少需要成年人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不讀書的家長,不理想的課外閱讀現狀

  第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公布的結果顯示, 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閱讀率為81.4%,其中9-13歲少年兒童的閱讀率為93.5%,遠遠高於49.3%的成人圖書閱讀率。成人圖書閱讀率比少年兒童閱讀率低了近一半,這個數字背後的情形很值得關注。49.3%之外的那一大半的人群是否身為家長呢?如果身為家長,他們如何保障自己的孩子獲得足夠時間和足夠質量的課外閱讀呢?

  各種信息表明,近年我國少年兒童課外閱讀的現狀並不十分理想,課外閱讀的時間常常得不到保障,內容也常常出現選擇上的困惑。這些問題在相當程度上與家長們閱讀率的高低有關係。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成年人,他可能體會不到,「一個晚上用來閱讀名著對心靈所受的益處,就好像一個假日用來遊山玩水對身體所受的益處一樣。」([法]安·莫洛亞:《書卷長留伴一生》)更體會不到赫胥黎所表達的那種深層境界——「每個知道讀書方法的人,都有一種力量可以把自己放大,豐富他的生活方式,使他的一生內容充實,富有意義,而具興味。」讀書如此有魅力,不讀書真是件遺憾事。當下一代提出更高的閱讀要求時,閱讀率低的家長們可能會遇到較多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許多少年兒童渴望聽憑心靈召喚的閱讀,他們會想方設法看到他們想看的圖書;一些家長又非常反對他們的課外閱讀,認為讀那些閒書是浪費時間,分散精力,還影響學習成績。為此有些家長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書包、抽屜、衣櫃等,將教材教輔之外的圖書統統沒收,而且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不讓孩子有一點自由閱讀的機會。很多少兒對父母的這類做法很無奈。某刊「老編熱線」每周末都會接到孩子們抱怨的電話,責備家長的「無知」,「自己不讀書,也不讓我讀書」。做父母的也有苦衷,「我們沒上過大學,又不能給孩子輔導作業,如果不緊盯著他們的學習,成績上不去,大學上不了,那我們的辛苦不是白費了嗎?」為了能讓孩子比自己有出息,這些家長往往自覺地成為應試教育的擁護者和實踐者,也不自覺地剝奪了孩子們課外閱讀的權利,耽誤了少年兒童時期培養閱讀習慣的大好時機。他們認識不到「書籍對兒童是多麼重要,一本好書能改變他們的一生,影響他們對於事物的感覺和看法。」「好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能帶來樂趣,同時能激發兒童的想像力,增進他們對周圍世界和人們的認識。」( [美]福德曼:《改變孩子的一生》)許多孩子深知其中大意,許多家長卻未必明白這個道理。當各界努力營造有利於少年兒童培養閱讀習慣的方方面面時,如何使家長成為少年兒童閱讀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也應該進入活動組織者的視野,並制訂配套的讀書計劃,互動的項目設計,以使少年兒童在家長的支持下獲得真正自由寬闊的讀書空間,否則,來自於家長的「不配合」將成為某些少年兒童課外閱讀的重大障礙。

  家長讀書,才能給孩子選好書

  第二種情況就是選書,這是家長和孩子們都很看重的大事,它檢驗的正是家長的閱讀功底和對圖書的判斷力。有些家長有長期讀書的積累,對所需書目已具備了特殊的敏感度和自信心,他們一般不會受各色圖書廣告的誘惑,對專家的推薦也僅只作為參考,在該讀什麼書和想讀什麼書的問題上又常常與孩子們溝通商量,因此在為孩子選擇書目時把握就大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也高一些。曾經與一位家長探討過選好書的問題,他說《尼赫魯家書》中有段話對他很有啟發性:「關於推薦好書,我樂意為之。……一般規律是應該避開新書。很多書乍看起來很吸引人,但只是一時轟動,而後便被遺忘了。能夠接受時間檢驗的書才可能是好書,成為經典。」如果有人要選好書,這段話不妨作為參考。

  還有一些家長自己不太喜歡讀書,也不太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應該閱讀什麼書,他們在為孩子選書時就容易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要麼順著孩子的興趣走,要麼順著專家或者老師的推薦走,還有跟著廣告誇大其辭的推銷走的。嚴格地講,這類家長實在沒資格為孩子選書,即使「選」出書來,也根本靠不住。難怪有的同學談到父母為他們選書就很難為情,「我的書還是我自己選吧,不難為他們了。」這些孩子何嘗不希望在巍巍壯觀的書山面前,父母是比自己更高明的挖掘者呢。

  在此我們先撇開專家的推薦、老師的要求和七七八八的廣告不談,就說當事人自我對圖書的基本認知和選書的能力。前一種家長的優勢擺在那裡,後一種家長的劣勢也擺在那裡,讀書多少,將直接作用於對孩子的影響和薰陶,更直接作用於為孩子提供的各種幫助和啟迪,是少年兒童能否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一個關鍵促動力。正是基於這點認知,我們十分願意看到,那些尚不習慣讀書的家長也能有所行動,不妨借著「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的東風,給自己也制訂一個讀書計劃,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到時再去選書自然會多了一份自信和自在。當然,讀書是一個伴隨終生的事情,一個閱讀年不過是一個起點而已。

  讀書也要勤動筆

  不少少年兒童不拒絕讀書,但卻不太願意動筆。光靠眼睛去「讀」書,快是快了,趁著年輕也能記住一些錦言佳句,但時間一長也會變成過眼雲煙,無影無蹤的。所以一點不動筆的讀書總是不太靠譜,該記的東西不會記得那麼長久,該用的時候還會提筆忘「字」,不能及時發揮讀書的功效。這種讀書方法其實更適合於讀那些「一時的書」,圖的也是「一時的轟動」,一時的滿足。還有一種學習方法是梁啓超提供的:「這方法是極陳舊的,極笨極麻煩的,然而實在是極必要的。什麼方法呢?是抄錄或筆記。」這種方法也是歷代學有所長的學者最喜歡的讀書方法。俗話說:口過心過,不如手過。

  動筆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對書中的精彩句子、重要思想做摘錄,然後分類歸納,以利於日後作文時選用。另一種是寫讀書筆記,這就是帶有個人感受和獨特認知的功夫文字了,它比摘錄等有大大的提升,是讀書對讀書人心靈的直接交流,是活讀書、讀活書的真實反映。常能做出讀書筆記的人才是讀出書中真滋味的人,是具有紮實閱讀能力的人。動筆的讀書方法更適於閱讀那些「永久的書」,適於那些「讀過一次之後還想再讀,甚至再三地讀」的經典作品。

  「第一能專心,第二能勤筆,這一定有許多成效。」蔡元培先生的這兩點讀書體會對我們今天的讀書人仍有教益。這種方法越早應用於少年兒童的閱讀生活之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也會越明顯,越奏效。因此,當我們提出少年兒童「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時候,千萬不要只顧「讀」字的重要,忽略了「寫」字的功能,一旦讀寫科學合理地結合起來,「閱讀」的生命力才會更持久。

  孟芊芊

相關焦點

  • 到這裡來,體驗不一樣的親子閱讀!天府書展親子閱讀活動暨成都市少年兒童閱讀基地授牌儀式舉行
    知識是一個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閱讀就是獲取這種財富的最佳途徑,如何讓孩子們在人生最初的階段擁有最棒的閱讀體驗,文軒親子書店將告訴我們答案。10月18日上午,天府書展親子閱讀活動啟動儀式暨成都市少年兒童閱讀基地授牌儀式在文軒親子書店(仁和新城店)順利舉行。
  • 少年兒童數字閱讀現狀調查 網絡小說成癮需警惕
    另外,有三成多少年兒童喜歡娛樂新聞、經典文學作品、網絡小說、星座命運等內容;有兩成多少年兒童喜歡時事政治新聞、軍事類文章、戲劇詩歌散文等內容;16.6%的少年兒童喜歡貼吧上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喜歡閱讀網絡小說的少年兒童僅較喜歡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少2.1個百分點。可見,網絡小說與經典文學在少年兒童數字閱讀中幾乎難分伯仲。
  • 行業大伽齊聚2020年兒童閱讀大會 共議兒童閱讀未來發展
    2020年10月12日,由中國出版協會指導組織的2020年「兒童閱讀大會」在中國童書博覽會現場舉辦,眾多出版界、閱讀界、教育界以及圖書發行、新媒體等領域的國內、國際行業大伽齊聚一堂,共議兒童閱讀未來發展。
  • 「全民閱讀 共建書香河南」 河南省文旅廳端上閱讀「大餐」
    近日,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發布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成年人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2本。一時間,2018年讀了幾本書、有沒有拖後腿等話題引發網友熱議。2018年全國成年人對個人閱讀數量評價中,只有2.1%的人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多,41.5%的人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針對一些閱讀活動,有67.3%的成年人認為有關部門應當舉辦讀書活動或讀書節。  大河網記者獲悉,在第24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河南也奉上了"閱讀大餐"。
  • 讓優秀少兒報刊浸潤孩子心靈·讓閱讀陪伴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宣部出版局、傳媒監管局要求加大力度開展「少兒報刊閱讀季」活動,並由中國期刊協會和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聯合發文,組織推廣2019年「少兒報刊閱讀季」。活動將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為主題,達到充分發揮優秀少兒報刊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引導作用,引領廣大少年兒童共慶祖國華誕、共享偉大榮光、共鑄復興偉業,幫助少年兒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 上海少年兒童的閱讀面穩步擴展
    最新出爐的《2018上海市少年兒童閱讀報告》給出答案。報告顯示,最受歡迎的圖書類別仍然是文學類圖書,但與2016年統計數據相比,藝術類、歷史地理類、天文學地球科學等類別的圖書佔比均有上升,這反映了上海少年兒童的閱讀面在擴展,「全學科」力量穩步抬頭。
  • 2018年國民閱讀報告發布,未成年人閱讀率明顯下降,深圳閱讀指數...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的綜合閱讀率保持增長勢頭,人均紙質書閱讀量4.67本。從該報告可以看出國民閱讀量不足,尤其表現在未成年人。0—8周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68.0%,低於2017年的75.8%。此外,2018年全國閱讀指數為68.67點。
  • 守護鄉村兒童閱讀夢,青少年閱讀公益活動啟動
    12月27日,由中國出版協會少年兒童讀物工作委員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未來網、青晉·青悅文公益平臺承辦的"情暖童心 閱享未來"青少年閱讀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總經理馬興民在致辭中表示,實現2035年文化強國戰略目標,農村孩子的閱讀仍是薄弱環節。據了解,此次公益活動的目的是資助"希望書屋"建設,守護農村兒童的閱讀夢。
  • 2018年中國兒童數字閱讀報告:人均閱讀量遠超美國
    5月8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與兒童數字內容平臺KaDa故事聯合發布《2018中國兒童數字閱讀報告》。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兒童人均的年閱讀量已達到 40 本,遠超全球最大童書出版社Scholastic調研公布的美國兒童人均每年23本的閱讀量。
  • 郭喜林:讓兒童超前閱讀《紅樓夢》不僅是拔苗助長
    超前閱讀對少年兒童未必有益,還會影響閱讀習慣的培養。許多名著只適合成年人閱讀,而不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特別是從傳統社會流傳下來的名著,固然有其地位和價值,但只有具備一定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的成年人才有可能鑑別其中的糟粕,理解其深刻內涵(人民網2020年1月28日)。這是作者肖巖先生發表在人民網和人民日報上的評論文章,題目是《兒童超前閱讀需謹慎》。
  • 2020年兒童閱讀大會亮相中國童書博覽會
    中國童書博覽會自2020年10月4日開展以來,可謂精彩紛呈,驚喜不斷。各種各樣新鮮有趣的互動活動更是燃爆現場,引得大小朋友流連忘返!由中國出版協會指導組織的2020年「兒童閱讀大會」於10月12日在中國童書博覽會現場舉辦,眾多出版界、閱讀界、教育界以及圖書發行、新媒體等領域的國內、國際行業大伽齊聚一堂,共議兒童閱讀未來發展。
  • 寒假閱讀嘉年華即將來臨!2021年《全國小學生寒假閱讀書目》
    1月8日,青島出版集團透露,一份由全國一流語文名師共同發起的《全國小學生寒假閱讀書目》(2021年版)近日正式發布。這份書目是由語文名師張祖慶的微信推廣平臺「祖慶說」和在線閱讀推廣機構、中華兒慈會童緣聯勸項目成員「百班千人」聯合研製,共有68位語文名師參與選書。這是進入到2021年以來,閱讀、教育界最受人關注的大事之一。
  • 2021年《全國小學生寒假閱讀書目》發布
    近日,一份由全國一流語文名師共同發起的《全國小學生寒假閱讀書目》(2021年版)正式發布。這份書目是由語文名師張祖慶和在線閱讀推廣機構、中華兒慈會童緣聯勸項目成員「百班千人」聯合研製,共有68位語文名師參與選書。這是進入到2021年以來,閱讀、教育界備受關注的大事之一。這不是第一次發布假期書單。
  • 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獲獎名單來啦!
    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獲獎名單來啦!,大力開展主題閱讀、徵文寫作、書畫徵集等少年兒童樂於參與的文化活動。通過開展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面向轄區中小學徵集書畫、手抄報、徵文等作品,轄區少年兒童積極參與,表達愛國熱情、家國情懷,推動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第十七次國民閱讀調查報告出爐,蜂蜜閱讀助力青少年學會高效閱讀
    4月20日上午10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在線發布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成果顯示,2019年全國閱讀指數為70.22點,較2018年的68.67點提高了1.55點。報告中,一組數據引發關注:在0—8周歲兒童家庭中,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讀書的習慣,這比2018年增加了1.3個百分點。
  • 獻縣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獲獎...
    獻縣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獲獎名單出爐了 2020-11-10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全國國民閱讀報告發布,我們離閱讀大國還有多遠?
    自1999年起,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已持續開展了十五次。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從2017年7月開始全面啟動,2017年7月至8月開展樣本城市抽樣工作,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入戶問卷調查執行工作,2018年1月至2月開展問卷覆核、數據錄入和數據處理工作。現在完成初步分析報告。
  • 唯閱讀與少年不可辜負
    同時以「捐書+」為主題的活動也將在平安全國分公司展開,通過門店圖書角的好氛圍,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募捐。幕天捐書,撐書撐少年在過往20年裡,平安人壽建立的100餘所希望小學和配套的愛心廚房,從硬體上幫助了鄉村孩子獲得求學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但在物質基礎逐漸完善之後,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日益凸顯。
  • 2020中國百城兒童閱讀嘉年華啟動 關注少兒閱讀
    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獲悉,由中國出版協會主辦,中國少年兒童閱讀推廣聯盟協辦的「2020中國百城兒童閱讀嘉年華」近日在北京正式啟動。據主辦方介紹,各方將攜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百城聯動一體化兒童閱讀推廣計劃,組織「中國百城兒童閱讀嘉年華」落地活動。
  • 2019年全國人均閱讀7.99本書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從各大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閱讀量持續上升,而數字閱讀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到7.4億人。隨著網際網路用戶紅利的消失,各大網文平臺正在通過布局全場景生態流量以觸達更多下沉市場用戶及年輕一代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