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2月10日,由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市民考察團·2020」如期舉行新一期活動。當日上午,由普通市民、黨校教師等組成的市民考察團走進智慧開封綜合指揮中心和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杏花營辦事處,實地考察我市「一中心四平臺」(綜合指揮中心,綜合治理平臺、執法監管平臺、便民服務平臺、綜合監督平臺)運行情況。
201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創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一中心四平臺」建設,逐步構建起「黨建引領、網格為基、技術支撐、資源下沉、哨響人到」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形成「統籌指揮、協調聯動、即時響應、有效處置、精準考評」的運行機制。兩年多來,我市以「一中心四平臺」為載體,在為民服務的治理過程中不斷創新和探索,形成了具有開封特色的基層現代化社會治理模式,有力提升了市域社會治理質效。
一種全新的基層治理模式
「這一段路,原先存在佔道經營情況,經常發生擁堵。我們不知道咋向有關部門反映,現在有了『一中心四平臺』,問題得到了迅速解決,俺們老百姓發自內心地為『一中心四平臺』點讚。」12月9日,提起「一中心四平臺」帶來的好處,家住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榆園社區的李大爺滔滔不絕。
在鄭汴路榆園段,道路兩側曾經存在佔道經營情況,嚴重影響這裡的交通秩序,給附近老百姓出行帶來不便。榆園社區網格員何思雨在巡查中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通過「一中心四平臺」上報至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杏花營辦事處指揮中心,由指揮中心將該案事件橫向流轉至城管部門。城管部門迅速採取措施,這段道路的佔道經營情況得到有效整治,受到附近群眾的好評。
什麼是「一中心四平臺」?它在我們生活中如何發揮重要作用?
根深方能葉茂,基層治理是長治久安的壓艙石。「上面千根線,群眾萬般事」,城市基層治理的壓力越來越大,社會創新治理的呼聲越來越高。201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創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一中心四平臺」建設,逐步構建起「黨建引領、網格為基、技術支撐、資源下沉、哨響人到」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形成「統籌指揮、協調聯動、即時響應、有效處置、精準考評」的運行機制。
「一中心」即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綜合指揮中心(室);「四平臺」即統籌黨建、宣傳、綜治、公安、司法、信訪、城管、環保、應急等部門力量的綜合治理平臺,統籌政務服務、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民政救助等部門力量的便民服務平臺,統籌基層哨(網格上報)和交辦哨(上級交辦)雙循環的雙向交辦平臺,統籌人大、政協、紀委、督查、媒體、群眾等監督力量的綜合監督平臺。
市級綜合指揮中心是「一中心四平臺」的大腦和中樞,發揮著綜合指揮、統籌協調、輔助決策的作用。依託「智慧開封」網絡大數據平臺建立,融合了綜治、應急、數字城管、政務服務、紀檢監察網,打通信息孤島,有效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四平臺」融入統一的綜合信息系統,打造統一的工作網格,共用一套政務數據,形成統一的領導機制和協同工作機制,實現對基層治理事項的共同管理。
當日考察的首站是智慧開封綜合指揮中心。考察團成員認真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介紹,並實地觀摩了指揮中心的工作流程。考察團一行觀看了《大美開封智創未來》宣傳片,工作人員介紹了「一圖十景」智慧應用、開封市基層社會治理「一中心四平臺」建設情況。
考察團一行了解到,「一中心四平臺」的建設目的是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拓展各界參與渠道,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社會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一中心四平臺」為解決治理資源有限、治理活力不足問題,創新實行「雙向吹哨雙向報到」,提升基層動員能力。工作中,吹好「基層哨」,讓網格問題「浮」上來。專兼職網格員和群眾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上報平臺,各級指揮中心(室)分析研判、智能派單、分流轉辦、實時監控,確保問題快速處置。作為市委、市政府社會治理「一號工程」,市、縣、鄉三級均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市、縣兩級還分別成立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保障中心,由黨委政法委管理,專門負責「一中心四平臺」建設運行。
我市以全科網格為基礎,形成了具有開封特色的精細化、精準化管理網格體系,重在提升基層「共治」能力。目前,4198個一級全科網格、9270個二級網格和649個涵蓋老舊小區、單體樓、鄉鎮管區的連片區域網格的構建,使我市實現了地域空間無縫隙、服務治理全覆蓋。
為解決基層基礎弱化、鄉街權小事大問題,「一中心四平臺」強調黨建引領,並以提升體系構建能力為重點,創新推動形成了黨建網格與平安網格「雙網融合」、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互促互進的良好局面。我市各鄉鎮(街道)綜合指揮室作為基層社會治理一線的「總指揮」,明確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管理邊界;對於群眾反映的一些焦點問題,各相關部門實行聯動、形成合力,儘快給出令居民滿意的答覆。通過「雙網融合」,目前全市有以村(社區)「兩委」黨員幹部為核心的專、兼職網格工作者約3.2萬人。
「通過實地考察,我真切感受到,我市主動適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和城市治理的新需求,探索『網際網路+基層治理』新模式,將工作重心不斷下移,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水平。」考察團成員李樹友告訴記者,「一中心四平臺」打造了數位化轉型背景下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開封樣板」。
「一中心四平臺」激發基層活力
在結束對智慧開封綜合指揮中心的參觀考察後,考察團一行來到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杏花營辦事處,實地參觀考察這裡的「一中心四平臺」建設情況。
「『一中心四平臺』幫了俺家大忙。」杏花營辦事處棗林社區居民徐順利說起他被政府救助的事,十分感動。徐順利因生病導致家庭陷入困境,網格員上門走訪後,立即把他的家庭情況上傳至「一中心四平臺」。杏花營辦事處民政所接到指揮中心的指令後,通過「綠色通道」僅用3天就給他辦理了低保,同時還為他申請了臨時救助。
在這裡,通過「一中心四平臺」得到救助的還有李砦社區的居民老李。老李的老伴已經去世,他本人因股骨頭壞死喪失了勞動能力。兒子患有白癜風需要長期服藥,兒媳存在智力障礙,兩個孫子生活艱難。社區「兩委」成員和網格員張建平在走訪中了解到老李一家的情況後,迅速通過「一中心四平臺」進行上報。在短時間內,老李一家得到了救助。
杏花營辦事處的「一中心四平臺」自2018年8月開始籌建,2019年3月開始運行。該辦事處按照不留空白區域、不得交叉重疊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為13個網格和若干子網格進行管理,每個網格按照「1+26+N」的模式配備,「1」即一個總網格,「26」即26名專職網格員,「N」即N名兼職網格員。通過「1+26+N」網格制度的推行,該辦事處做到工作下沉、重心下移、精準指導、全面覆蓋,有效豐富了街道各部門開展治理工作的手段,提高了基層處理矛盾問題的能力,加快了便民服務向基層延伸的速度,也為黨委、政府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了更多數據支撐,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杏花營辦事處「一中心四平臺」便民服務大廳,考察團成員實地察看了便民服務大廳的建設情況,該辦事處黨委副書記石本龍向考察團成員介紹了利用「一中心四平臺」「1+26+N」開展的新工作模式以及網格員的工作職能、工作範圍及網格員上報的事件解決辦法。
杏花營辦事處「一中心四平臺」以科技為支撐,依託現代化設備,致力於構建網格神經系統,匯聚和處理來自基層社會治理的各種數據和問題。綜合指揮中心建成了16.7平方米的LED大屏,軟體系統實現了與區綜合指揮中心的同步完善和調試。為了保證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開展,該辦事處指揮中心實行多網聯動機制,接入了便民服務平臺、社情民意平臺、雲視訊、小魚易連、視頻監控系統,為高效高質開展好各項中心工作提供強有力支撐。
「你好,侯亞楠,請匯報一下你目前所在網格的巡查情況。」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與正在網格巡查的安墩寺社區網格員侯亞楠進行現場連線。「好的,指揮中心。我目前正在和社區『兩委』幹部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在進行的是社區垃圾清理。」聽到指揮中心的指令後,侯亞楠向市民考察團成員介紹了她的工作情況。石本龍告訴考察團一行,通過現代化科技手段,指揮中心能夠隨時了解網格員的工作狀態和案事件處理情況,也可以對網格員實時下達工作指令或調整工作方式。遇到緊急工作任務時,通過科技手段的運用,可以同時召開13個網格的視頻會議,研討部署中心工作,節約了時間並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石本龍介紹,通過信訪系統可以辦理各類信訪案件。藍天衛士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全域範圍內的秸稈禁燒工作。目前,該辦事處共接入234路探頭,每個自然村保證4路以上,每個行政村保證6路以上,覆蓋全街道的角角落落,提升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該辦事處利用科技手段創建「網際網路+」「智慧網格」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達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標。通過網格員巡訪排查發現問題,對轄區進行全方位管理,確保轄區內各種問題和各項事務得到有效防止和及時處理,保障轄區秩序穩定和公共安全。網格員通過VPN軟體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通過系統指派至各個部門,使居民的問題更快更好解決。
自「一中心四平臺」運行以來,杏花營辦事處的基層社會治理正逐步從粗放式﹑單一式向精細化﹑數據化轉變。「通過實地參觀,我看到全市上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一中心四平臺』建設,及時解決群眾關切的『八需八難』等各類問題。『一中心四平臺』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考察團成員李世君感慨地說。
打造社會治理
現代化的「開封樣板」
「一中心四平臺」建設是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暨市委工作會議確定的17個出彩點之一。我市主動適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和城市治理的新需求,探索「網際網路+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網格化管理+數位化治理」促使黨政工作重心不斷下移,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能力中給出了開封答卷。
截至11月底,全市已累計辦理綜治平安、風險防範、惠民服務等各類事件784.2萬件,化解矛盾糾紛4.9萬件。去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指數增幅居全省第1位。
今年7月28日,在中央政法委第五次新時代政法工作創新交流會上,開封作典型發言,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充分肯定了我市「一中心四平臺」的實踐探索,強調要借鑑河南省開封市「一中心四平臺」統一指揮、協調聯動的經驗,推動各主體、各部門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解決好層級過多、貫通不暢的問題,構建扁平化治理模式,提高快速響應、精準落地能力。
「市民考察團」活動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運用分眾化、互動化方式讓黨的理論「走心」的創新舉措。通過市民看變化、幹部談政策、專家講理論,凝聚民心,打通了黨的創新理論通向基層的「最後一公裡」,匯聚推動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的強大合力。考察中,市委黨校教師方方和李孟堯從社會治理角度,分別向市民考察團成員講述了「一中心四平臺」建設的重大意義。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提出了創新社會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對於我們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方方說。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利用好網際網路和網絡信息技術,提升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而我市的『一中心四平臺』建設,打通了信息孤島,構建了智慧應用平臺。」方方表示,「一中心四平臺」建設是基於我市「智慧城市」建設取得的成果,其運行的核心就是高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對各層級、各部門的信息疊加和系統整合有較高的要求。我市「一中心四平臺」建設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順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的具體舉措,實現了基層治理從粗放型到精細化、數據化的轉變,提高了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方方認為,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基層治理遇到多種多樣的難題,其根源在於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沒有完全發揮。「一中心四平臺」建設運行的實踐證明,只有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有效調動廣大基層群眾的力量,才能激發基層活力、創新社會治理、提升服務效能,形成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新路徑新模式,做到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去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指出,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更精準、更便捷的服務。」李孟堯說,市委、市政府建設「一中心四平臺」,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參與度、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
開報集團全媒體記者:康冀楠
圖片:開報集團全媒體記者呂樹建
視頻:開報集團全媒體記者李天
配音:開報集團全媒體記者劉銍雯
原標題:《【市民考察團】「一中心四平臺」打造基層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市民考察團·2020」「一中心四平臺」考察活動紀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