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古代的石阡屬於思州田氏土司,1413年思州田氏滅亡,改土歸流設置了石阡府,1992年被列為貴州歷史文化名城。現在石阡湯山鎮還保留有萬壽宮(江西會館),禹王宮,石阡府文廟、武廟、北塔寺、紅二·六軍團舊址等古建築群。
石阡縣,有泉都之稱,現已探明的溫泉出口共17處,是全國已探明的溫泉群水資源量最大的,因而石阡獲得了「中國溫泉之鄉」和 「中國礦泉水之鄉」榮譽稱號。石阡最負盛名的是城南溫泉,位於縣城南邊的松明山麓,其設施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是全國唯有、世界少有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飲用的天然礦泉溫泉。
在石固鄉凱峽河還有十分獨特的溶洞溫泉。位於石固鄉凱峽河南岸,距河面7.5米高的一白石炭巖穴中,河深1米,寬1.5米,長205米,洞內有冷泉熱泉各一眼,溫泉日流量為2635噸,水恆溫32℃,溢出冷熱水在洞內混融流出,故稱「地下熱水河」。
石阡有許多的自然風光,主要集中在佛頂山區,目前大多數沒有開發。佛頂山是貴州東部僅次於梵淨山的第二大高山,位於石阡縣西南緣,2009年成為「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2014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此山橫跨石阡、施秉和餘慶三縣,古代寺廟遺址坐落其中。山中瀑布成群,美麗壯觀,適合自駕遊和徒步穿越。
鴛鴦湖位於石阡縣中部,是國家溼地公園,包括鴛鴦湖和包溪河兩個片區,涉及楓香、五德、湯山、中壩、坪山5個鄉鎮9個行政村。鴛鴦湖狹長、水面寬100米至200米,湖水澄碧翠綠。由於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有2000多隻的鴛鴦生活在這裡,已經是全國最大的鴛鴦棲息地。
凱峽河漂流位於貴州省石阡縣石固鄉,長8公裡,落差8米以上,灘長不足50米的驚險處有20多處。最最驚險處落差6米,灘長僅10米,驚心動魄。 凱峽河峽谷幽深,灘多水急,瀑布水簾隨處可見。凱峽河還有許多的文物古蹟,尤其是「高橋」最為著名,「高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橋長15米,高10米,雄偉壯觀。
石阡縣國榮鄉樓上古寨位於佛頂山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佛頂山中罕見的明清古村落」。樓上古寨是石阡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弘治六年,江西富商周伯泉為避難,來到這裡買田置業,逐漸興起了以周氏家族為主的村落。整個村寨的選址依山就勢,錯層排開,集古樓、古屋、古巷、古橋、古井、古樹、古墓於一體,周圍蒼松翠柏環抱。
堯上村座落佛頂山東麓,石阡縣坪山鄉境內,主要居住著二千多仡佬群眾,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是當地傳統的「敬雀節」,那一天是堯上一年之中最熱鬧的一天,堯上仡家人及附近村民全部聚集在一起,祭祀神鷹,祭掃紅軍墓,集體舞毛龍,表演儺堂戲,唱山歌。
最後來說說石阡的特產和美食。石阡最有名的特產是苔茶。石阡多雲霧,少光照,恰恰適合茶樹生長,目前石阡茶園面積有42萬畝,茶葉加工企業140多家。將茶作為食品也是石阡的一個特色。石阡有將茶葉、茶油融入飯食的習俗,「全茶宴」便是傳承於石阡的一種獨特的宴席。以苔茶樹所產的茶葉製作的紅茶、綠茶,茶湯與雞、鴨、魚、肉、蛋及果蔬等食材製作成美味佳餚。
石阡縣的美食有綠豆粉、黃水粑、石阡皮蛋、神仙豆腐、豆腐乳等。所謂的神仙豆腐就是用當地的「神仙樹」之葉做的。將鮮嫩的神仙葉採集洗淨放入盆或桶中反覆揉搓,等綠瑩瑩的汁水流出後濾出葉渣,再將事先準備好的草木灰水點入其中,待自然冷卻後,即成天然翠綠色的神仙豆腐。將神仙豆腐切成小塊,憑個人喜好,伴以鹽、醋、香蔥、蒜泥、自製油潑辣子等佐料,一碗美味可口的神仙豆腐就做成了。
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是一位貴州旅遊通,熱愛宣傳貴州的文化、歷史、風景、民宿。我為大家推薦貴州最值得旅遊的景區,寫最好的風景介紹文章,做最有乾貨的攻略。我保證,看了我文章,絕對讓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