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的家院可算是一個微型的園林景觀,有小橋流水、曲徑迴廊、雕欄玉柱,有南方園林的小巧別致。從這個納西族尋常百姓的大門進去就是木府家院了,這是木氏土司的生活區。進到裡面是寬闊的一進三院式的住宅,有的房間還保持著原貌,比如木家小姐少爺和僕人的房間,還有土司夫婦的房間等。有的房間已闢為陳列室或展室。
大門口的這棵柳樹其實早年就已經枯死了,但在1996年麗江七級地震後又奇蹟般的長出新芽,名副其實的「枯木逢春」,一直常青到現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老虎是納西族的門神,據說這家院曾有一條白虎守門,一直都是木老爺在餵食,但後來隨著年齡的長大慢的死去了。據說這條白虎死後就化成了門前的這一坐石頭,這門口的石頭特別像一隻臥虎。
電視連續劇《木府風雲》在木府拍攝,歌頌了我們的一代納西族的女兒,即木氏土司木增的妻子阿勒邱,《木府風雲》是一部麗江的「宮鬥劇」。阿勒邱是一個能幹美麗又善良的納西族姑娘就是木增的老婆,而我們左手邊的這一間閨房也就是阿勒邱的臥室,阿勒邱相夫教子集美麗與智慧於一身,深得納西人民的愛戴,直到今天,人們喜歡把賢惠能幹的婦女比作阿勒丘,納西語是叫做海密金,意思就是金鑰匙。
最後一個小院是土司的住所,其實就宛如一戶漢族大戶人家老爺的住處,從擺設布置可以看出很濃的漢族文化,掛在牆上的書畫墨寶、裝飾的瓷器瓶罐、臥室的木箱床和床品、以及堂屋裡的會客桌椅等,都不似傳統納西族的家居裝備,這也可以說明木土司推崇漢文化的表現。
從正房都來從廂房出去,也可以通到外面的議事大廳,極大的方便了木土司辦公,也能兼顧家居生活與休息。我們從這個家院可以感受到其實木氏土司並非為權霸一方,所以生活奢侈靡華,反而是處處透出樸素節儉的生活作風,這才是真正的貴族!
真正從政治歷史角度來看,木氏土司為維護邊疆的安定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歷代對周邊少數民族團結友愛,臣服中央忠君愛國。木氏土司為代表的納西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在文化上兼容並蓄、廣納博採,使麗江成為一個多元文化區域,是一個在 地緣中生存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