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紀錄片《棒!少年》上映,豆瓣評分8.7,獲得了超高的口碑。
影片講述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兒童,被選入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一隻特殊的棒球隊,一路披荊斬棘,最後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頂級賽場的成長故事。
主角馬虎:大家好,我叫馬虎,來自十字路口。走丟了,讓愛心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教練孫嶺峰:我自己願意付出我10年的時間,把這些孩子真真正正培養成頂級人才。導演許慧晶:希望我們的影片能給孩子們帶來真正的幫助,有更多的人可以關照他們的成長。
這些質樸的語言,傳遞出愛心和堅定信念,激發起滿腔的感動和善意。
影片的主題是棒球,也是扶貧公益。
透過導演的鏡頭,我們看到,15位原本被「放養」的貧困少年,因為愛心公益,得以叫板命運。同時,我們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方式,能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
對於「棒少年」這群困境兒童來說,這種方式的公益,可能比直接給錢的公益,更有價值。有同學問我如何看待。
要談論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理解,到底什麼是公益?這需要從整個社會的基本運轉邏輯說起。
—1—
第一次分配
整個社會的運轉,依賴三個「部門」。社會是如何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的?
三次分配。分別由三個部門來完成:商業、政府和公益。
商業,是最基本的部門,也稱第一部門,創造財富,提供服務,提高整個社會的總福利。
什麼是商業?
商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為人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活動。比如,汽車、手機、家電是有形的產品,它們是商品;教育、醫療和旅遊,是無形的產品,它們屬於服務。
商業的本質是什麼?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並且參與交易的各方都期望從中獲得報酬或利益,通過貨幣和商人這兩大媒介來促成交易。
那,商業如何創造財富?
所有美好生活,首先來自於勤勞創造。比如,企業通過生產並售出產品賺錢,個人用勤勞的雙手獲得收入,這都是在商業的土壤裡,通過勞動創造財富。
財富,是在「交換」的強烈刺激下,用越來越高效的「勞動」,創造出來的。
所以,商業是整個人類財富的第一次分配。
—2 —
第二次分配
但是,在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的過程中,僅通過商業部門來分配,可以做到完全公平嗎?
不一定,分配機制總有不完全公平的地方。
因為商業部門的規則有時是不完備的,不一定完全公平。有些人付出同樣的努力,卻沒得到合適的財富分配。
先天佔據優勢的,就會獲得更多;而出生、身體狀況、教育程度,都會導致機會不平等。
比如,像紀錄片裡馬虎、小雙一樣的少年,出生在貧困地區,相較於富裕地區,他們起點低,一開始能獲得的機會更少。如果不是這次機會,他們很可能一直做著留守兒童。
這時,就需要政府,這個第二部門。
政府做什麼呢?
行使「再分配」職能。通過稅收、收費、補貼、救濟等方式,在商業部門的第一次分配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配,提高整個社會的公平性。
比如,通過徵收個人所得稅和繳納五險一金的方式,政府先把錢收走,再分配給其他人。
你可能會想,我努力賺的錢都是我的啊,憑什麼給別人?
因為,你賺的錢來自你的努力,但不完全。有些可能是時代給你的,也可能是因為你擁有不公平的先天優勢。
所以,政府通過再分配的方式,把財富從一部分人手中,轉移給另一部人,來緩解和調節社會不公平的問題。
—3—
第三次分配
然而,政府的再分配機制再完美,也可能會有遺漏的地方。經過第一部門和第二部門的兩次分配之後,可能依然有不公平的地方。
比如,教育這件事,就很難說什麼是真正的公平,因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
於是,無數的人自發地投身到公益事業、慈善事業中,用行動和智慧來對財富進行再一次分配。
公益,就是第三部門。
社會自發的慈善力量,分散在社會的毛細血管,根據自己的資源、智慧、影響力,對前兩次分配的結果,進行第三次分配,查漏補缺,潤滑社會的運轉。
強棒天使隊,僅僅是貧困兒童群體的縮影,像他們這樣的困境少年還有很多。愛心基金會、協會、慈善機構的存在,就是凝聚資源和智慧,來找到他們,並且幫助他們的。
所以說,公益,是對社會財富、社會資源的再分配。而做好公益,需要善用資源、選對方式,方能事半功倍。
做公益的方式很多,比如傳統的捐贈錢、物和時間的方式。時間、錢和物,這些都是資源,但是,也許更好的資源,是機會。
今天,相比直接給錢的公益,「棒球隊」式的公益,或許能發揮更大的能量和價值。
最後的話
洛克菲勒,十九世紀美國的「石油大王」,是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慈善家。他曾說過:我一直財源滾滾,如有天助,因為上帝知道我會把錢返還給社會的。
他返還給社會的方式,就是做公益。那他是直接給錢嗎?
不是。因為,他還說過:我不會隨便給人一點點好處,除非我能完全保證,這是我花這筆錢的最好的方式。
什麼是他認為的最好方式?
能看到成果、有效率的方式,並且最好能帶動其他人。於是,他找到自己擅長的教育和醫療領域,捐助了芝加哥大學,捐助成立了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也就是後來的洛克菲勒大學。
他從商業部門的第一次分配裡,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然後通過公益事業,對他的財富資源進行了有效的再分配。
對普通人來說,可能捐贈是最容易觸及的公益方式,那麼,我們也可以有選擇性的,把錢捐給那些能善用資源、會有效「花錢」的機構,為社會持續輸血。
分配財富,一次分配是不夠的,需要搭建一套系統化的分配方式。
做好公益,一種關懷是不夠的,可以探尋更加多樣化的公益模式。
直接給錢的公益,不一定是好公益。善用資源,選對方式,方能事半功倍。
善用資源,助困境少年勇敢逆風揮棒,叫板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