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資源,讓更多「棒少年」可以「叫板命運」

2021-01-21 劉潤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棒!少年》上映,豆瓣評分8.7,獲得了超高的口碑。

影片講述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兒童,被選入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一隻特殊的棒球隊,一路披荊斬棘,最後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頂級賽場的成長故事。

主角馬虎:大家好,我叫馬虎,來自十字路口。走丟了,讓愛心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教練孫嶺峰:我自己願意付出我10年的時間,把這些孩子真真正正培養成頂級人才。導演許慧晶:希望我們的影片能給孩子們帶來真正的幫助,有更多的人可以關照他們的成長。

這些質樸的語言,傳遞出愛心和堅定信念,激發起滿腔的感動和善意。

影片的主題是棒球,也是扶貧公益。

透過導演的鏡頭,我們看到,15位原本被「放養」的貧困少年,因為愛心公益,得以叫板命運。同時,我們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方式,能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

對於「棒少年」這群困境兒童來說,這種方式的公益,可能比直接給錢的公益,更有價值。有同學問我如何看待。

要談論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理解,到底什麼是公益?這需要從整個社會的基本運轉邏輯說起。

—1—

第一次分配

整個社會的運轉,依賴三個「部門」。社會是如何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的?

三次分配。分別由三個部門來完成:商業、政府和公益。

商業,是最基本的部門,也稱第一部門,創造財富,提供服務,提高整個社會的總福利。

什麼是商業?

商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為人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活動。比如,汽車、手機、家電是有形的產品,它們是商品;教育、醫療和旅遊,是無形的產品,它們屬於服務。

商業的本質是什麼?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並且參與交易的各方都期望從中獲得報酬或利益,通過貨幣和商人這兩大媒介來促成交易。

那,商業如何創造財富?

所有美好生活,首先來自於勤勞創造。比如,企業通過生產並售出產品賺錢,個人用勤勞的雙手獲得收入,這都是在商業的土壤裡,通過勞動創造財富。

財富,是在「交換」的強烈刺激下,用越來越高效的「勞動」,創造出來的。

所以,商業是整個人類財富的第一次分配。

—2 —

第二次分配

但是,在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的過程中,僅通過商業部門來分配,可以做到完全公平嗎?

不一定,分配機制總有不完全公平的地方。

因為商業部門的規則有時是不完備的,不一定完全公平。有些人付出同樣的努力,卻沒得到合適的財富分配。

先天佔據優勢的,就會獲得更多;而出生、身體狀況、教育程度,都會導致機會不平等。

比如,像紀錄片裡馬虎、小雙一樣的少年,出生在貧困地區,相較於富裕地區,他們起點低,一開始能獲得的機會更少。如果不是這次機會,他們很可能一直做著留守兒童。

這時,就需要政府,這個第二部門。

政府做什麼呢?

行使「再分配」職能。通過稅收、收費、補貼、救濟等方式,在商業部門的第一次分配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配,提高整個社會的公平性。

比如,通過徵收個人所得稅和繳納五險一金的方式,政府先把錢收走,再分配給其他人。

你可能會想,我努力賺的錢都是我的啊,憑什麼給別人?

因為,你賺的錢來自你的努力,但不完全。有些可能是時代給你的,也可能是因為你擁有不公平的先天優勢。

所以,政府通過再分配的方式,把財富從一部分人手中,轉移給另一部人,來緩解和調節社會不公平的問題。

—3—

第三次分配

然而,政府的再分配機制再完美,也可能會有遺漏的地方。經過第一部門和第二部門的兩次分配之後,可能依然有不公平的地方。

比如,教育這件事,就很難說什麼是真正的公平,因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

於是,無數的人自發地投身到公益事業、慈善事業中,用行動和智慧來對財富進行再一次分配。

公益,就是第三部門。

社會自發的慈善力量,分散在社會的毛細血管,根據自己的資源、智慧、影響力,對前兩次分配的結果,進行第三次分配,查漏補缺,潤滑社會的運轉。

強棒天使隊,僅僅是貧困兒童群體的縮影,像他們這樣的困境少年還有很多。愛心基金會、協會、慈善機構的存在,就是凝聚資源和智慧,來找到他們,並且幫助他們的。

所以說,公益,是對社會財富、社會資源的再分配。而做好公益,需要善用資源、選對方式,方能事半功倍。

做公益的方式很多,比如傳統的捐贈錢、物和時間的方式。時間、錢和物,這些都是資源,但是,也許更好的資源,是機會。

今天,相比直接給錢的公益,「棒球隊」式的公益,或許能發揮更大的能量和價值。

最後的話

洛克菲勒,十九世紀美國的「石油大王」,是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慈善家。他曾說過:我一直財源滾滾,如有天助,因為上帝知道我會把錢返還給社會的。

他返還給社會的方式,就是做公益。那他是直接給錢嗎?

不是。因為,他還說過:我不會隨便給人一點點好處,除非我能完全保證,這是我花這筆錢的最好的方式。

什麼是他認為的最好方式?

能看到成果、有效率的方式,並且最好能帶動其他人。於是,他找到自己擅長的教育和醫療領域,捐助了芝加哥大學,捐助成立了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也就是後來的洛克菲勒大學。

他從商業部門的第一次分配裡,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然後通過公益事業,對他的財富資源進行了有效的再分配。

對普通人來說,可能捐贈是最容易觸及的公益方式,那麼,我們也可以有選擇性的,把錢捐給那些能善用資源、會有效「花錢」的機構,為社會持續輸血。

分配財富,一次分配是不夠的,需要搭建一套系統化的分配方式。

做好公益,一種關懷是不夠的,可以探尋更加多樣化的公益模式。

直接給錢的公益,不一定是好公益。善用資源,選對方式,方能事半功倍。

善用資源,助困境少年勇敢逆風揮棒,叫板命運。

相關焦點

  • 12月11日《棒!少年》全國公映,叫板命運!
    《棒!少年》劇照 主人公小雙 不止有淚點,《棒!少年》劇照 網友@Xaviera對影片評論「沒有用力煽情,也沒有硬凹勵志,特別喜歡Slogan『叫板命運』,導演希望以後他們在遇到困難時,回頭再看看這部片子便能獲得力量。這便是青春片的積極意義」,另一位網友@20個小明則表示「為什麼會如此牽腸掛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錯過這為數不多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吧」。
  • 《棒!少年》上映:一群「沒有爹媽可拼」的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但在北京西郊,一個叫做「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地方,卻聚集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底層少年,在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長孫嶺峰的帶領下,試圖通過棒球獲得與命運叫板的力量,以此改變窮苦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既精彩又震撼。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最近,正在熱映的紀錄片《棒!少年》,引來了很多關注。
  • 《棒!少年》:向命運叫板,為自己而戰
    文:盛夏琳琅圖:網絡早就被推薦《棒!少年》很多次,據說這是2020年國產紀錄片最佳。無奈我們這裡在影片上映時居然沒有排片,好不容易找到片源,抽時間靜靜觀看,心情竟久久無法平靜。《天氣預報員》裡有句話: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看了影片,忽然意識到,「不容易」對那群少年而言簡直是常態,他們是一群幾乎從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 《棒!少年》定檔: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
    電影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一群背負沉重生活包袱的困境少年,被選進一個特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魔鬼訓練。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直到有一天,少年們終於迎來了機會,他們將飛往美國,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 其中的兩位主角性格迥異。
  • 叫板命運 《棒!少年》,今年豆瓣電影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
    這支經歷傳奇的少年棒球隊,來自紀錄片《棒!少年》。球隊全名「強棒天使隊」,聽名字或許能猜到,是一支公益性質的隊伍。 除了給孩子們規劃未來,「強棒天使隊」設定的目標依然遠大—— 「用十年時間,把他們培養成一支世界頂級的隊伍!」
  • 一群野草般生長的困境少年 用棒球叫板命運治癒人生
    原標題:一群野草般生長的困境少年,用棒球叫板命運治癒人生   在棒球
  • 棒!這群叫板命運的少年,有一個來自西吉……
    故事講述了一群來自山區的困境少年,通過打棒球「叫板命運」。這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被網友評價為「2020最值得帶孩子去看的電影」。12月16日,《棒!少年》的兩位小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來到央視新聞《相對論》錄製現場,暢談少年逆風揮棒的故事。
  • 易烊千璽包場救得了《棒!少年》嗎?
    紀錄片面臨的現實,和影片中孩子們要衝破的命運,一樣殘酷與孤獨。藍天下,一位略顯蒼老的男人帶著少年走在山坡上。男人念叨:你去了要好好幹,出去了就不要回來了,在那裡好好賺錢有個好前程。中年男人是少年的二伯,少年名叫小雙,他要去的地方是北京強棒愛心天使隊。鏡頭一轉,回到棒球訓練基地。
  • 《棒!少年》紀錄片怎麼樣好不好看 黃渤易烊千璽等人推薦
    《棒!少年》將在12月11日上映,這是一部關於棒球的紀錄片,影片中的主角是一群還沒長大的孩子,但是他們有著棒球夢。那麼《棒!少年》好不好看?《棒!少年》影評怎麼樣?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棒!少年》好不好看  這部很值得一看,有人說這是2020年看過最光明的一部電影,也是最適合帶孩子去看的紀錄片。
  • 封面會客廳丨《棒!少年》導演許慧晶:不僅只有熱血 「燃」的背後是...
    少年》將在愛奇藝上線,封面新聞採訪了本片導演許慧晶,他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將會有機會來關注這樣的一群少年。沒有調研期直接開拍《棒!少年》在少年熱血的背後講述的其實一個如何從困境中如何叫板自己命運的故事。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
  • 《棒!少年》|豆瓣8.7,感動,但我一點都不想誇他們棒
    文 | 黃盼盼 編輯 | 胡雯雯 一群少年高聲朗誦著《少年中國說》,被愛心棒球隊帶上了另一條人生賽道,這是紀錄片《棒!少年》所描述的故事。它贏得過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最長的掌聲,剛上映兩天便獲得了8.7的豆瓣評分。 從《媽媽的村莊》(2012年)到歷時三年完成的《棒!
  • 光影流年 E2S2:《棒,少年》:振奮的理想下猝不及防的現實悲傷
    記錄電影《棒,少年》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它在一種振奮激昂的印象下,講的是永遠變革背景下永遠無常的小人物命運。《棒,少年》以一種寫實記錄的風格拍攝下一段孩子成長的歲月,在傳達現實背景和人物成長過程中,以一種冷靜、客觀,甚至悲憫的方式,對於小人物命運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客觀描述;以及孩子們未來無常的命運,進行合理的悲觀推斷。
  • 本年度最燃紀錄片《棒!少年》定檔12月11日,你會去支持嗎?
    2020年8月3日,一部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的紀錄片《棒!少年》獲選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最佳紀錄片獎」和「觀眾選擇榮譽獎」,組委會的頒獎詞中寫道:「流暢的剪輯、超越線性的時間敘事、與完備的電影技術的高水平融合,在動人又誠摯的成長故事中,彰顯了人性的溫存與希望。」
  • 從零開始學打棒球的少年們如何追夢?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蔣肖斌)11月27日,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的紀錄電影《棒!少年》,在北京舉行全國首映禮。這部影片曾在今年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入圍展映單元。
  • 《棒!少年》8.7分!今年最高分國產片如何誕生?
    1905電影網專稿受眾窄、排片少、票房低,《棒!少年》上映首日,和大部分院線紀錄片一樣遭遇如此命運。莫欺少年窮,這群孩子們叫板著他們的命運。 2 我不想再做會「消失」的紀錄片 「紀錄片到底能做什麼?」
  • 從電影中看到曾經的自己,郭麒麟忍不住轉發海報,少年你是最棒的
    12月11日,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通過社交平臺轉發了一則宣傳海報,並配文勇敢的少年最動人。仔細看了一會兒發現,原來這群少年的成長經歷與郭麒麟好相似,怪得不少班主忍不住轉發與自己沒有關係的影視劇宣傳海報。既是一部電影,也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一群懷著棒球夢少年成長的故事。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一位七十多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在北京城郊的一棒球基地訓練,從零開始學打棒球。因為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讓這群少年在訓練和生活上難免有所衝突,但這些也給他們枯燥的訓練生活帶來了很多快樂。
  • 《棒!少年》豆瓣8.7分,但票房慘不忍睹!這樣的紀錄片需要多點
    最近我們看到上映的新片裡面有一部紀錄片類型的《棒!少年》,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或者也沒有看到太多的排片。這部紀錄片的演員可能沒有我們認知中的明星,但是講述了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看完感動。現在這部紀錄片可以看到豆瓣的評分是8.7分,非常不錯的成績了!雖然評分很高,但是從票房上來說,那就是慘不忍睹了,上映以後,排片真的是少的可憐,和題材也是有很大的關係。
  • 全明星力薦,《棒!少年》什麼樣的全壘打可以擊穿命運枷鎖?
    紀錄片《棒!少年》昨天正式登陸電影院。這部在FIRST Youth Film Exhibition獲得最佳紀錄片長片獎的黑馬電影,在早期的上映中也積累了超乎尋常的人氣和口碑,讓第一次看的影迷笑得熱淚盈眶,感覺充實。
  • 專訪|《棒!少年》導演許慧晶:拍事還是拍人,我理解了十年
    2020年,是很多人不得不向命運低頭的一年,慶幸年底《棒!少年》的上映,這樣一部「向命運叫板」的紀錄電影,有著殘酷現實的底色,卻充滿鬥志和暗湧的暖。這部被稱作「今年最黑馬的紀錄片」,在FIRST世界首映後,獲得了2020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雙料大獎。還贏得了一眾明星的力挺。12月11日,《棒!
  • 排片不多,看《棒!少年》如何擊出命運最強本壘打
    少年》如何擊出命運最強本壘打 2020-12-15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