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2020年末,有一部既熱血又溫情的紀錄片《棒!少年》上映。這部電影豆瓣8.7分,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摘得了最佳紀錄長片、觀眾選擇榮譽獎,包括周迅、李冰冰、 王一博、易烊千璽都為它點讚、推薦。1月12日《棒!少年》將在愛奇藝上線,封面新聞採訪了本片導演許慧晶,他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將會有機會來關注這樣的一群少年。
沒有調研期直接開拍
《棒!少年》在少年熱血的背後講述的其實一個如何從困境中如何叫板自己命運的故事。
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 少年馬虎以「刺頭」狀態闖進了基地,天天打架幹仗;而「元老球員」小雙心思細膩敏感,對未來滿是懷疑和不確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習慣的少年在一起訓練、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們帶進無盡的衝突和歡樂,也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與夢想。 幾個月後,他們將飛往美國,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但基地的球場和宿舍卻面臨拆遷……
許慧晶從2005年就開始做紀錄片,一直做的都是跟鄉村有關的議題,《棒!少年》也是在這個議題之內一次新的嘗試。「當時做選題的時候,就想要找一個體育類的題材,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和切入口,來做一個紀實類的片子。我們團隊有個同事認識孫志峰,去調研了一下就覺得這個題材挺合適。」
由於這個題材很吸引人,而且棒球隊裡故事也很多,許慧晶的團隊在去了棒球基地之後第二天就開始了拍攝:「這個項目沒有調研期,我們當時第一天去看了就覺得挺好的,第二天就開始了正式拍攝。整個拍攝期1年半,製作了1年才最終面世。」
有機會未來想跟拍到20歲
馬虎和小雙是《棒!少年》的兩位核心人物:少年馬虎以「刺頭」狀態闖進了基地,天天打架幹仗;而「元老球員」小雙心思細膩敏感,對未來滿是懷疑和不確定。小雙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媽媽把他的雙胞胎哥哥送了人,之後就再也不見了蹤影。小雙只能跟著大伯生活。五歲時,大伯去世了,他便跟著二伯生活。而在影片中,小雙離開了球隊,回到河北老家,陪著相依為命的伯父治病。
小雙的命運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他最終有沒有歸隊?他現在到底生活的怎樣?許慧晶帶來了讓人欣喜的答案:「小雙回到了棒球基地挺久了,現在都在正常學習和訓練。」
許慧晶甚至表示,如果未來有機會的話,不排除再繼續去記錄這群少年生活的可能性:「是有過要繼續跟拍他們的想法。我們是希望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能夠把這群孩子的生活記錄到他們20歲左右。在20歲的時候,小朋友們可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了。有的可能會成為職業運動員,有的可能就去上學,有的成為了教練,還有一些小朋友可能離開球隊去從事其他的職業。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想繼續跟拍。」
在這部片子之中,既有著溫情,也有著熱血的一面,因此很多觀眾都好奇導演許慧晶有沒有看過《棒球英豪》。「我小時候沒看過,但是在後期剪輯的時候因為要了解很多棒球的知識,所以看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電影和動畫片。不過,我們這部電影關注的並不是棒球這個運動,而是這群孩子正好是從事棒球這個行業,如果說他們是打籃球、踢足球的,我們也會去拍。」
想讓更多人關注這群孩子
《棒!少年》截至到1月10日,共取得了768萬元的票房,這個票房只有一些商業大片的零頭,但是對於一部記錄電影來說,許慧晶認為是可以接受:「因為紀錄片的現實狀況就是這樣,畢竟比較小眾,而且紀錄片不是單一去看票房的。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我們片子裡的小朋友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幫助,有更多的人來關注他們。」
「這個片子,我們是想要大家能夠了解和認識這些小朋友所面臨的困境,能對他們產生更多內心層面想要去關照他們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做這個片子的一個初衷。」除了這部紀錄片之外,未來在網絡端還會呈現6集的製作歷程,許慧晶認為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讓更多的觀眾能夠看到這個電影,這也是一種可能,不管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他只是有不同的觀看渠道而已。」
《棒!少年》的成功讓有的觀眾開始浮想,許導演未來會不會拍一部跟棒球有關的,青春的熱血少年電影?許慧晶表示並沒有這個想法,他的關注點還是在紀錄片上,而且新的作品已經在拍攝之中了:「我們現在已經在拍攝一個新的題材,仍舊是跟鄉村有關的一個議題,主要是講的鄉村和城市的關係,關注城鄉之間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