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會客廳丨《棒!少年》導演許慧晶:不僅只有熱血 「燃」的背後是...

2021-01-1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2020年末,有一部既熱血又溫情的紀錄片《棒!少年》上映。這部電影豆瓣8.7分,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摘得了最佳紀錄長片、觀眾選擇榮譽獎,包括周迅、李冰冰、 王一博、易烊千璽都為它點讚、推薦。1月12日《棒!少年》將在愛奇藝上線,封面新聞採訪了本片導演許慧晶,他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將會有機會來關注這樣的一群少年。

沒有調研期直接開拍

《棒!少年》在少年熱血的背後講述的其實一個如何從困境中如何叫板自己命運的故事。

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 少年馬虎以「刺頭」狀態闖進了基地,天天打架幹仗;而「元老球員」小雙心思細膩敏感,對未來滿是懷疑和不確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習慣的少年在一起訓練、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們帶進無盡的衝突和歡樂,也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與夢想。 幾個月後,他們將飛往美國,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但基地的球場和宿舍卻面臨拆遷……

許慧晶從2005年就開始做紀錄片,一直做的都是跟鄉村有關的議題,《棒!少年》也是在這個議題之內一次新的嘗試。「當時做選題的時候,就想要找一個體育類的題材,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和切入口,來做一個紀實類的片子。我們團隊有個同事認識孫志峰,去調研了一下就覺得這個題材挺合適。」

由於這個題材很吸引人,而且棒球隊裡故事也很多,許慧晶的團隊在去了棒球基地之後第二天就開始了拍攝:「這個項目沒有調研期,我們當時第一天去看了就覺得挺好的,第二天就開始了正式拍攝。整個拍攝期1年半,製作了1年才最終面世。」

有機會未來想跟拍到20歲

馬虎和小雙是《棒!少年》的兩位核心人物:少年馬虎以「刺頭」狀態闖進了基地,天天打架幹仗;而「元老球員」小雙心思細膩敏感,對未來滿是懷疑和不確定。小雙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媽媽把他的雙胞胎哥哥送了人,之後就再也不見了蹤影。小雙只能跟著大伯生活。五歲時,大伯去世了,他便跟著二伯生活。而在影片中,小雙離開了球隊,回到河北老家,陪著相依為命的伯父治病。

小雙的命運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他最終有沒有歸隊?他現在到底生活的怎樣?許慧晶帶來了讓人欣喜的答案:「小雙回到了棒球基地挺久了,現在都在正常學習和訓練。」

許慧晶甚至表示,如果未來有機會的話,不排除再繼續去記錄這群少年生活的可能性:「是有過要繼續跟拍他們的想法。我們是希望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能夠把這群孩子的生活記錄到他們20歲左右。在20歲的時候,小朋友們可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了。有的可能會成為職業運動員,有的可能就去上學,有的成為了教練,還有一些小朋友可能離開球隊去從事其他的職業。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想繼續跟拍。」

在這部片子之中,既有著溫情,也有著熱血的一面,因此很多觀眾都好奇導演許慧晶有沒有看過《棒球英豪》。「我小時候沒看過,但是在後期剪輯的時候因為要了解很多棒球的知識,所以看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電影和動畫片。不過,我們這部電影關注的並不是棒球這個運動,而是這群孩子正好是從事棒球這個行業,如果說他們是打籃球、踢足球的,我們也會去拍。」

想讓更多人關注這群孩子

《棒!少年》截至到1月10日,共取得了768萬元的票房,這個票房只有一些商業大片的零頭,但是對於一部記錄電影來說,許慧晶認為是可以接受:「因為紀錄片的現實狀況就是這樣,畢竟比較小眾,而且紀錄片不是單一去看票房的。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我們片子裡的小朋友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幫助,有更多的人來關注他們。」

「這個片子,我們是想要大家能夠了解和認識這些小朋友所面臨的困境,能對他們產生更多內心層面想要去關照他們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做這個片子的一個初衷。」除了這部紀錄片之外,未來在網絡端還會呈現6集的製作歷程,許慧晶認為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讓更多的觀眾能夠看到這個電影,這也是一種可能,不管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他只是有不同的觀看渠道而已。」

《棒!少年》的成功讓有的觀眾開始浮想,許導演未來會不會拍一部跟棒球有關的,青春的熱血少年電影?許慧晶表示並沒有這個想法,他的關注點還是在紀錄片上,而且新的作品已經在拍攝之中了:「我們現在已經在拍攝一個新的題材,仍舊是跟鄉村有關的一個議題,主要是講的鄉村和城市的關係,關注城鄉之間的連結。」

相關焦點

  • 專訪|《棒!少年》導演許慧晶:拍事還是拍人,我理解了十年
    少年》如約在全國院線公映。《棒!少年》預告片。(01:59)導演陳可辛直言,《棒!少年》是今年在FIRST電影節做評委的時候,令自己最感動的電影。他還感嘆,紀錄片能走上銀幕太難了,現在的排片量只有1%。紀錄片面臨的現實,和影片中孩子們要衝破的命運,是一樣的殘酷與孤獨。《棒!
  • 《棒!少年》不只有棒球和少年
    《棒!少年》,只看名字,很容易被誤解為一部熱血體育題材電影,實際上,它向觀眾展示的不只是運動。 導演許慧晶將鏡頭對準了北京郊區一座愛心棒球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少年相聚於此,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棒!
  • 熱血青春片《棒!少年》:當院線紀錄片成為可能
    最終,講述北京棒球學校少年故事的《棒!少年》獲得了最佳紀錄片大獎。該片的導演許慧晶,曾經拍攝過《河岸》《媽媽的故事》等獨立紀錄片作品,關注的都是比較尖銳的社會話題:前者記錄的是廣州城中村的改造,後者聚焦於山西農村的計劃生育往事。
  • 豆瓣熱榜第一《棒!少年》是什麼
    這次放映開票不到半小時就被搶光,許慧晶導演的《棒!少年》真的很受歡迎!▲值得影迷團在廣州每一次看到北京、上海那些熱火朝天的路演、點映就非常羨慕。希望以後應該不用了吧!▲導演交流周三晚的影迷提問驚豔到我,質量好高!▲影迷提問有人告訴我,其實這是一部與名字關係不大的電影,看似熱血的「棒!少年」背後,其實是反勵志的,對社會、命運的追問,是一種無力的心痛。
  • 《棒!少年》上映,我們和導演聊了聊
    《棒!少年》導演許慧晶表示,拍紀錄片挺耗人的。好在片中的兩位核心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一動一靜,性格互補,有足夠多的素材供攝製組抓取。導演也一直在用故事片的方式做紀錄片,將本來國內很小眾的棒球題材,拍得妙趣橫生。
  • 年度最佳口碑電影《棒!少年》放映&導演到場交流
    導演許慧晶叫他們」困境少年「。12月11日上映的紀錄片電影《棒!少年》,正是將鏡頭對準了這群孩子。▲電影《棒!少年》劇照這部豆瓣年度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大部分人看完之後都感到驚訝:紀錄片竟然也能這麼拍?
  • 中國少年拍出日式熱血,這部院線紀錄片讓人沸騰
    少年導演: 許慧晶編劇: 許慧晶主演: 馬虎 / 梁正雙 / 張錦新 / 孫嶺峰 / 郭忠健類型: 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20-07-28(FIRST青年影展)
  • 中國少年拍出日式熱血,這部院線紀錄片讓人沸騰!
    少年》:熱血燃情的邊緣少年影像這樣一群少年從第十四屆FIRST影展脫穎而出,《棒!少年》平地驚雷,它鮮明的節奏,質樸的鏡頭語言,熱血的少年群像都深刻地印入觀眾的心中。它關注了一個邊緣群體:在北京市郊訓練棒球的一群少年,和每天在學校聽著上下課鈴的陽光小學生不同的是這群少年因為家境貧困所以選擇參與「愛心棒球」的項目。
  • 《棒!少年》8.7分!今年最高分國產片如何誕生?
    他們被選進北京市郊的愛心棒球基地,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學習打棒球,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強棒天使隊」。 體育題材電影往往充滿勵志和熱血色彩,但這部紀錄片不止於展現體育競技本身,它更關注棒球少年背後遭遇的家庭變故與貧困處境,關注他們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 《棒!少年》觀後感評價匯總 紀錄片為何能成口碑佳作
    一部非典型體育題材紀錄片《棒!少年》近期成為口碑佳作。該片不僅在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中獲得業內認可拿下最佳紀錄片大獎,它在院線上映亦感動了許多觀眾。少年》更多聚焦少年們在愛心棒球基地和貧困家鄉的平凡生活場景,在克制中彰顯著人性的溫存與希望。「真心希望棒球可以帶給他們快樂,彌補內心的缺失,獲得生存的能力和尊嚴,有更多的人幫助和關照他們的成長。」導演許慧晶在自述中表達了拍攝影片的初衷。  體育,讓少年重新找回了陪伴、關愛和自我價值  剛進基地的馬虎,是個上課吃粉筆、吐口水,成天打架的「刺頭」。
  • 12月11日《棒!少年》全國公映,叫板命運!
    少年》劇照 網友@Xaviera對影片評論「沒有用力煽情,也沒有硬凹勵志,特別喜歡Slogan『叫板命運』,導演希望以後他們在遇到困難時,回頭再看看這部片子便能獲得力量。這便是青春片的積極意義」,另一位網友@20個小明則表示「為什麼會如此牽腸掛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錯過這為數不多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吧」。
  • 《棒!少年》幕後對談 | 關注孩子們的成長,讓他們真正地改變命運
    12月11日,紀錄片《棒!少年》正式登陸全國影院上映。《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本片曾獲得2018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IDF 優選提案」。
  • 他們能抬頭挺胸地面對生活,就是最大的價值丨揭秘《棒!少年》
    (轉載自《新京報》) 《棒!少年》導演許慧晶表示,拍紀錄片挺耗人的。好在片中的兩位核心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一動一靜,性格互補,有足夠多的素材供攝製組抓取。導演也一直在用故事片的方式做紀錄片,將本來國內很小眾的棒球題材,拍得妙趣橫生。
  • 《棒!少年》講述少年成長 雙主角一動一靜妙趣橫生
    少年們正在球場訓練。  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片《棒!  導演許慧晶在採訪中表示,拍紀錄片挺耗人的,棒球少年的日常就是訓練學習很枯燥,攝製組會陷入一個疲倦期。好在片中的兩位核心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一動一靜,性格互補,有足夠多的素材供攝製組抓取。導演也一直在用故事片的方式做紀錄片,將國內很小眾的棒球題材,拍得妙趣橫生。
  • 從零開始學打棒球的少年們如何追夢?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
    導演許慧晶、總製片人齊康以及片中主創馬虎、孫嶺峰教練、張錦新教練等人亮相映後見面會。《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幅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他們突破困境、叫板命運,勵志、熱血,搞笑且催淚。電影《棒!
  • 2020評分第一國產片,又燃又催淚!
    所以,《棒!少年》並不是一部簡單的體育題材熱血紀錄片,它更多呈現的,是一部不同尋常的少年成長史。 導演許慧晶農村出身,過去十年間一直堅持獨立紀錄片的創作。豐富的歷練讓他在《棒!少年》的拍攝和剪輯上都有獨特的角度。
  • 院線紀錄片《棒!少年》:抬頭挺胸地面對生活
    少年們正在球場訓練。  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片《棒!  導演許慧晶在採訪中表示,拍紀錄片挺耗人的,棒球少年的日常就是訓練學習很枯燥,攝製組會陷入一個疲倦期。好在片中的兩位核心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一動一靜,性格互補,有足夠多的素材供攝製組抓取。導演也一直在用故事片的方式做紀錄片,將國內很小眾的棒球題材,拍得妙趣橫生。
  • 易烊千璽包場救得了《棒!少年》嗎?
    以他的觀察,《棒!少年》在電影院的票價通常在50元上下,加之題材並非娛樂性質,觀眾買單進場的機率自然就降低不少。「如果能夠將電影的觀眾人群更加細分,以大學和中小學生為觀影對象,讓《棒!少年》走進校園,票價降低反而會更受歡迎。」(主角小雙與導演許慧晶。
  • 《棒!少年》|豆瓣8.7,感動,但我一點都不想誇他們棒
    文 | 黃盼盼 編輯 | 胡雯雯 一群少年高聲朗誦著《少年中國說》,被愛心棒球隊帶上了另一條人生賽道,這是紀錄片《棒!少年》所描述的故事。它贏得過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最長的掌聲,剛上映兩天便獲得了8.7的豆瓣評分。 從《媽媽的村莊》(2012年)到歷時三年完成的《棒!
  • 《棒!少年》上映:一群「沒有爹媽可拼」的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但在北京西郊,一個叫做「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地方,卻聚集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底層少年,在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長孫嶺峰的帶領下,試圖通過棒球獲得與命運叫板的力量,以此改變窮苦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既精彩又震撼。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最近,正在熱映的紀錄片《棒!少年》,引來了很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