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拍出日式熱血,這部院線紀錄片讓人沸騰

2020-12-15 澎湃新聞

中國少年拍出日式熱血,這部院線紀錄片讓人沸騰

2020-12-13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棒!少年

導演: 許慧晶

編劇: 許慧晶

主演: 馬虎 / 梁正雙 / 張錦新 / 孫嶺峰 / 郭忠健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0-07-28(FIRST青年影展)

片長: 110分鐘

作者 光士源

豆瓣著名網黃

豆瓣 @光士源

《棒!少年》:熱血燃情的邊緣少年影像

這樣一群少年從第十四屆FIRST影展脫穎而出,《棒!少年》平地驚雷,它鮮明的節奏,質樸的鏡頭語言,熱血的少年群像都深刻地印入觀眾的心中。它關注了一個邊緣群體:在北京市郊訓練棒球的一群少年,和每天在學校聽著上下課鈴的陽光小學生不同的是這群少年因為家境貧困所以選擇參與「愛心棒球」的項目。他們沒有富裕的家庭,沒有完整的家庭,洋溢著笑容的臉龐上籠罩著一層不可細聞的憂鬱。有人評論《棒!少年》是「矬子裡面出高個」,在本屆FIRST影展中,它的突出是一種「斷層式」的優秀;相比於入圍最佳紀錄片的其他電影,這部電影反而像一部劇情片,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更有著日式動漫的熱血感,激奮之餘棒球少年的故事令人感動。

《棒!少年》劇照

在這群小少年中,有兩個孩子吸引到人們的目光。一個是棒球隊中的反叛者,馬虎;另一個是團隊中的乖孩子,上進生,梁正雙。導演徐慧晶的關注點是極為精準的,他塑造了兩個充滿對比性的人物。儘管這是一部紀錄片,導演的設計不但沒有讓人覺著非常刻意,反而很自然的銜接了故事發展的衝突點,這樣流暢而舒服的處理方式,讓兩位少年的形象豐富了起來。擊球手「強棒」馬虎不思進取不服從棒球教練的管教,經常與同學打架鬥毆,他還偷吃粉筆,偷關水閘,鬧的整個棒球隊雞犬不寧,自然而然他就被其他的孩子們孤立了。在電影的前半部分,觀眾心中的馬虎似乎天生冥頑不靈,他身上帶著一種小鎮野蠻小子的氣質,在電影中有一段記錄非常有趣:馬虎被罰在操場上低聲怨罵教練,而教練也在角落裡對著其他孩子批評馬虎,此時導演運用交叉剪輯,將這兩段影像分割,重新洗牌,把兩個時空下的情景重新洗牌,讓馬虎和教練師爺的狀態生生對應,頓時間馬虎的人物性格更為鮮明了。導演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塑造了一個叛逆到搞怪,衝動富有拼勁的棒球少年。

把注意力集中到投球手梁正雙身上,亦如他在球場上的位置,投手小雙穩重,敏感與馬虎的性格截然不同。他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刻苦訓練堅定目標,背負著重大的期望。在愛心棒球社中,馬虎與梁正雙代表了兩類人,我並不認為導演是為了強調某一類人是更好的而去分揀這兩個孩子的素材,這兩類人在棒球這個邊緣競技項目的環境中代表著不同的成長心路。是衝動蠻橫,不願努力的馬虎承託出小雙的堅韌踏實,也是敏感脆弱的小雙照映出馬虎的少年力量,這樣強有力的對比,形成了多層的人物形象,讓觀眾探尋到了《棒!少年》中有關少年們的細節。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一部紀錄片首先要足夠紀實,導演必須揮動真實的大刀,劈開這個群體,打開電影的出口,觀眾會感受到一部電影的真實與誠心。

《棒!少年》劇照

孩子們的世界是單純可愛的,從棒球運動的角度出發,導演許慧晶抓住了這一題材電影的精髓。大家所熟知的《網球王子》,《黑子的籃球》,還有票房王炸《摔跤吧,爸爸》都集中於表現運動競技項目的高燃感染力:當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指導女兒完成靈魂一摔的剎那,人類最原始的勝利之魂被瞬間喚起,具有極強的戲劇張力。

深受日本動畫的影響,許惠晶導演把《棒球英豪》看了三遍不止,他的很多分鏡,電影場面調度,視聽風格建制都有這部日本動畫影子。那些在電影中出現的齊聲口號,球場上少年狂奔跑壘的鏡頭,都化作競技場上的符號。一種競技精神力從大屏幕傳來,它展現了少年人天然的狀態,好勝之心,以及不同於成年人世界的純粹之心。《棒!少年》的熱血感不是單一的,除了穿插大量的訓練比賽片段,少年之外的人物也是熱血的。師爺這一人物值得觀眾去思考,作為愛心棒球社的領頭人,他親自參與進少年們的點滴生活中。即使鏡頭只紀錄了他是如何日復一日為棒球事業奔波勞碌的,但這條支線起著一個很好的潤色作用,棒球老年也朋克,升華了這種強烈的競技精神。

在這一屆FIRST電影展上,《棒!少年》猶如一匹黑馬殺出紀錄片重圍以觀眾口碑9.2的好成績交了一份不錯的作業,它紮實的內容,節奏漸佳的剪輯都可以凝練成了兩個字:成熟。粗礪的作品富有野性,成熟的作品是精準的藝術品,它能和觀眾達成同屏共振的約定。首先導演在剪輯上是成熟的,他更趨近於劇情片的剪輯方式,擁有個人很張揚的思考,在電影中大量的平行交叉剪輯增加了事實的厚度,調度了時間和空間;除此之外,導演還拼貼蒙太奇,電影質感上升,但這部仍然是一部紀錄片。

其次,導演的選材能力成熟,他免於產生判斷選材的失誤,《棒!少年》把運動競技和人生履歷兩大塊內容的比例拿捏的剛剛好,通過一個循序漸進的原理:先點出馬虎的性格和人生背景,再一步步展現他走向成長被重視,這個貼近馬虎的人物塑造。換成小雙,他因為背負太重的成長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穩重讓他變得限於放手一搏,所以他成為了投球手為球隊保下分數,其後再講出小雙為何怯懦的原因,點出人物的背景。這兩個人物被拆解的先後關係是令人舒適的,觀眾按照一種自然而然的邏輯吸收,消化這部紀錄片的故事。導演的處理沒有過多精巧的設計,他服務於內容,著重於內容,這才讓他表達出的電影情緒有理有據,也更成熟。導演許慧晶,山西人,曾就職於南方周末電視部、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有著十年獨立創作紀錄片的經歷。對於一個紀錄片導演,十年已經足夠他去選擇怎樣做好一部紀錄片,時不待我,一朝噴發。

《棒!少年》劇照

《棒!少年》聚焦在這群特殊的孩子身上,它成熟的技法只是它成功的一小部分原因。馬虎和梁正雙的身世背景使人驚醒,一個是自幼失去母親出生於偏遠寧夏山村的野小子,他身上的桀驁不馴,過於剛硬都可以溯源到母親角色的缺失,所以這個孩子常在黃昏,黑夜一個人唱著有關母親的歌曲;一個是父母都缺失的孤兒梁正雙,他唯一在乎的只有他的哥哥,伯伯。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長大,他自幼就是個脆弱的人,在美國的棒球比賽輸了後他————抑鬱了,太在乎輸贏和別人的期待,小心翼翼的梁正雙惹人淚目。或許在愛心棒球社中,還有比馬虎和梁正雙更可憐的孩子,棒球就是他們人生的一條出路,帶他們去往美國去往未來。導演引發我們的思考,這是一種關注的角度,藉助影像的力量把這類邊緣人群的窘境展示給社會各界,更讓大眾們去關注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孤兒群體。此刻「棒球」也化成了一個符號,緊緊貼在少年們的身上,變成某種」真實可探「的噱頭帶領人們走進低端底層人口的生活,沒有棒球少年的熱血奮鬥,人們也難以注意到他們,為他們提供幫助。

對於電影和現下青年導演的創作來看,《棒!少年》的成功是一個極好的典例,它為當代的青年導演們提供了學習思路。運動競技紀錄片具有很大的類型潛力,它本身就指明了競技精神的燃情和運動員背後的成敗之路,青年導演可以很快地理出一條清晰的創作思路,現代的人們需求去看到正向引導的影像,邊緣不代表奇情或者苦大愁深,做好內容不是保守缺乏新意,在這個」蜜罐「時代中,以尋找苦難為衝突點的選題是一個刻意而懶惰的導演所表達的,以化解苦難轉而拍出苦中有甜的導演值得青年人去學習。正因如此,許慧晶導演的真誠和勤奮會帶領著《棒!少年》揮舞出第14屆FIRST電影展的最強一棒,點燃眾心。


編輯:往事如煙

自言自語長期患者

豆瓣:-發乎情止乎禮

-FIN-

原標題:《中國少年拍出日式熱血,這部院線紀錄片讓人沸騰!》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電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少年拍出日式熱血,這部院線紀錄片讓人沸騰!
    少年》:熱血燃情的邊緣少年影像這樣一群少年從第十四屆FIRST影展脫穎而出,《棒!少年》平地驚雷,它鮮明的節奏,質樸的鏡頭語言,熱血的少年群像都深刻地印入觀眾的心中。它關注了一個邊緣群體:在北京市郊訓練棒球的一群少年,和每天在學校聽著上下課鈴的陽光小學生不同的是這群少年因為家境貧困所以選擇參與「愛心棒球」的項目。
  • 熱血青春片《棒!少年》:當院線紀錄片成為可能
    以吳文光為代表的新紀錄片運動,成為這股風潮的一個起點。2003年,「雲之南」 紀錄影像展的成立,與當時的中國獨立影像展和北京獨立影像展,一起推動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發展。來自民間各行各業的作者,用手中的攝影機拍下屬於自己眼中的「真實」。
  • 院線紀錄片《棒!少年》:抬頭挺胸地面對生活
    院線紀錄片《棒!少年》,講述「愛心棒球基地」少年成長,雙主角一動一靜妙趣橫生  少年,是棒球讓他們昂首挺胸  導演許慧晶在採訪中表示,拍紀錄片挺耗人的,棒球少年的日常就是訓練學習很枯燥,攝製組會陷入一個疲倦期。好在片中的兩位核心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一動一靜,性格互補,有足夠多的素材供攝製組抓取。導演也一直在用故事片的方式做紀錄片,將國內很小眾的棒球題材,拍得妙趣橫生。
  • 以前拍的是紀錄片,現在拍的是動畫片
    柳林只是隨便挑了一個電視劇中的道具問題,就被批評你有本事你去看考古片和紀錄片啊。那柳林就要說一句老實話了,如果說以前我們拍的影視是紀錄片,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東西,當然就是動畫片。遠的不說了,先來說說管虎拍的兩部戰爭電影,然後再看看以前我們的戰爭電影是怎麼拍的,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少年》導演許慧晶:不僅只有熱血 「燃」的背後是...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2020年末,有一部既熱血又溫情的紀錄片《棒!少年》上映。這部電影豆瓣8.7分,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摘得了最佳紀錄長片、觀眾選擇榮譽獎,包括周迅、李冰冰、 王一博、易烊千璽都為它點讚、推薦。1月12日《棒!
  • 金馬紀錄片《千錘百鍊》首映 熱血故事真實表達
    金馬紀錄片《千錘百鍊》首映 熱血故事真實表達 據了解,該片將於本月20日登陸全國院線。
  • 少年》打破傳統紀錄片刻板印象,紀錄電影如何尋求突破?
    少年》登陸院線上映。影片此前開啟「百城首映禮」,遍布全國82個城市,場均上座85+人次,一路收穫大量「爆款」口碑。此外,《棒!少年》於今年在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中以9.42分(總分10分)的高分位居觀眾投票第一名,斬獲「最佳紀錄長片」「觀眾選擇榮譽電影」雙料大獎。
  • 少年》嗎?
    少年》院線首映當日這樣評價:紀錄片中所提供的廣闊社會畫卷讓我們看到了人的悸動、掙扎和眼淚,伸手可觸。但她同時也表示,紀錄片能夠公映,擁抱更多觀眾,從純獨立製作的模式中探索出來,是非常艱難的。(訓練是艱苦的,如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完成訓練,極其考驗教練的功力。)
  • 豆瓣7.3入圍坎城卻無緣院線,這部國產電影太讓人遺憾!
    沒有錢也沒有演員,你們認為能夠拍出一部好電影嗎?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肯定地給出回答:當然不行了!如果是放在以前,小編肯定也會給出同樣的回答,但是在看過這部電影的創作歷史之後卻徹底地改變了原來的想法。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春江水暖》。總體看下來,這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子,但是卻那麼的不幸運無法在院線上線,最終只能在網絡平臺點播。
  •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這時,我想問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BBC能拍出這麼好的自然紀錄片,而我們不行?知乎上也有這麼個討論。有位網友吐了個槽:BBC的思想是「Let me tell you an interesting story」,我們的臺長指導思路是「讓我來拍個片子教育你們一下」。為什麼 BBC 紀錄片拍攝水平和敘事水平那麼高?
  • 少年》定檔: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
    電影《棒!少年》海報。電影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一群背負沉重生活包袱的困境少年,被選進一個特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魔鬼訓練。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直到有一天,少年們終於迎來了機會,他們將飛往美國,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 其中的兩位主角性格迥異。
  • 開播上熱搜、拍出電影質感,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張曦)#當紀錄片拍出電影質感#、#中國紀錄片裡的神仙文案#、#汪涵狂野波波頭#……7日晚,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播出後,迅速登上了熱搜。這是一部怎樣的紀錄片?還要從頭說起。
  • 37年前他和安迪·沃霍爾第一次來到中國,拍了這部紀錄片
    37年前他和安迪·沃霍爾第一次來到中國,拍了這部紀錄片 1982年,安迪·沃霍爾和旅伴亦是攝影師的克里斯多福·馬科斯受邀來到中國
  • 從《掬水月在手》看紀錄片進院線
    貓眼票房顯示,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上映13天,票房461.4萬,評分達9.4分。在城市票房榜上,《掬水月在手》在本市的上座率為26.5%,在全國領先。影片拍攝之初,導演陳傳興團隊就瞄準了院線,而將一部紀錄片、特別是反映國學大家生平的紀錄片投入商業院線,無疑是一次冒險。現在看來,這樣的嘗試無疑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 這部豆瓣9分的紀錄片,拍出了祖國河山最美的樣子
    繼《話說長江》《再說長江》後,今年國慶期間又一部關於長江的紀錄片《長江之戀》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 這部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聯合長江經濟帶11家省級衛視創製的大型紀錄片,通過全景式、浸潤式、立體式地記錄並呈現長江及其流域近年來的真實面貌,豆瓣評分高達9.0。
  • 跟隨這部獲獎紀錄片,關注中國邊緣村落的命運
    「DIRECTUBE導筒」帶來紀錄片《春去冬來》導演劉飛芳專訪,走進中國晉西北的村莊秘事。因為我是第一次做紀錄片導演,心裡覺得空空的,考慮到拍四個人物的製片成本和拍攝難度很大,就決定不拍四個人物了,而是把侯軍禮和劉國平作為拍攝的主要人物,憑著以前做過紀錄片攝影師的經驗,就開始了兩個人物的拍攝,在拍攝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著影片的內容和結構,我也越清楚要拍什麼,於是在拍攝過程中,劉三龍便成為了影片的第三個主要人物。
  • 少年》導演許慧晶:拍事還是拍人,我理解了十年
    2020年,是很多人不得不向命運低頭的一年,慶幸年底《棒!少年》的上映,這樣一部「向命運叫板」的紀錄電影,有著殘酷現實的底色,卻充滿鬥志和暗湧的暖。這部被稱作「今年最黑馬的紀錄片」,在FIRST世界首映後,獲得了2020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雙料大獎。還贏得了一眾明星的力挺。12月11日,《棒!
  • 細說2016年臺灣紀錄片,沒有比這篇更全的了
    其實無論六十八家,還是獨家,最重要的在於如何讓更多人知道片子要上映了,請大家快來買票,除了臉書加強宣傳和舉辦試片,或者與獨立書店、文教場所合辦講座之外,今年許多紀錄片都比照《看見臺灣》模式上募資平臺進行募資。
  • 少年》豆瓣8.7分,但票房慘不忍睹!這樣的紀錄片需要多點
    最近我們看到上映的新片裡面有一部紀錄片類型的《棒!少年》,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或者也沒有看到太多的排片。這部紀錄片的演員可能沒有我們認知中的明星,但是講述了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看完感動。現在這部紀錄片可以看到豆瓣的評分是8.7分,非常不錯的成績了!雖然評分很高,但是從票房上來說,那就是慘不忍睹了,上映以後,排片真的是少的可憐,和題材也是有很大的關係。
  • 央視這部紀錄片,用40名群演拍出了40萬大軍的氣勢
    實際上,要想重現震撼的戰爭場面並不需要太多人,今天要將的這部影片,央視只用了40多個群演便拍出了40萬大軍的氣勢。2017年央視紀錄頻道推出4集紀錄片《喋血長平》,帶我們回到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讓我們見識當年那場驚天動地,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那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