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戲下鄉」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
原標題:黃秀玲慰問「送戲下鄉」演職人員2月13日,菏澤市副市長黃秀玲到曹縣磚廟鎮大郭莊村慰問市直院團「送戲下鄉」的演職人員,送去了慰問品,並就辦好「送戲下鄉」活動提出要求。黃秀玲還先後到曹縣磚廟鎮中心幼兒園、磚廟鎮十三村幼兒園、道平中學、十三村文化大院、十三村衛生室實地調研學校和衛生室建設管理情況。
-
銅陵銅山鎮開展送戲下鄉活動
    中安在線訊 據銅陵日報報導, 4月23日至24日,由郊區銅山鎮綜合文化站主辦,池州市彩雲黃梅藝術團承辦的2018年文化民生工程「送戲下鄉」文藝演出在銅山鎮激情上演,為村民群眾送上了一場精彩的演出。
-
我市「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啟動
本報訊(記者 王曉晶)7月22日,記者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我市2020年「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啟動。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從今年1月開始,全市停止了「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半年以來,市直及各縣區文藝院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劇目排練,認真做好復工前各項工作。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我市啟動「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
-
「鄉村振興,文化同行」送戲下鄉惠民演出走進寧河區後江石沽村
天津北方網訊:連日來,天津市結對幫扶辦、市農業農村委會同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共同開展了「鄉村振興,文化同行」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12月4日,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最後一場走進寧河區苗莊鎮後江石沽村。黃藝、張元傑、陳婷婷等10位演員演出了《大登殿》、《琵琶詞》等20餘個精彩的劇目,令當地觀眾過足戲癮。據悉,後江石沽村已經圓滿完成了三年結對幫扶困難村的各項指標任務。
-
銀川市2019年「你點單·我送戲」送戲下鄉演出
——一場百姓做主的文化演出 近日,由銀川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銀川市文化藝術館承辦,銀川市鳳城秦腔實驗劇團執行的2019年「你點單·我送戲」文化演出6月28日正式啟動。 演出現場,承辦方告訴大家,這次活動在以往送戲下鄉演出基礎上,新增了點單互動內容,採取現場和提前收集群眾意見的方式,努力做到老百姓想聽那個戲曲,團隊就演那個曲目,讓百姓的想法在現地就能得到滿足
-
縣蒲劇團送戲下鄉走進南官莊村
8月14日晚,「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暨2020年縣蒲劇團送戲下鄉活動」走進唐興鎮南官莊村,全村男女老少冒雨在村委會大院觀看演出。這是縣蒲劇團今年送戲下鄉活動的第五場。此次免費送戲下鄉活動,是縣文化和旅遊局根據省、市、縣文化惠民工程的部署要求,面向基層群眾開展的,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戲,充分享受文旅融合發展的成果。此次縣蒲劇團共組織40餘名演職人員精心排練,將到全縣二十餘個村演出上百場。縣蒲劇團演員高紅玲表示,他們會用心排練,爭取把最好的精神狀態用到每次演出中,為廣大群眾送去開心和快樂,讓大家享受到文化的魅力。
-
一年送戲下鄉100多場
近年來,圍繞文化振興,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在全縣範圍開展「送戲下鄉」,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的縮影。 漢劇下鄉,文化惠民暖人心 「這臺戲很好看,我喜歡!」晚上7時,「鏘鏘鏘」鑼鼓聲響起,戲劇準時開幕,上澄村69歲的廖國史盯著舞臺,目不轉睛地說。
-
東平縣彭集街道:送戲下鄉,文化惠民
近日,彭集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暨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全面啟動。據悉,此次惠民演出活動由縣文化和旅遊局、彭集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彭集街道文化站、縣東原藝術中心承辦。巡演場次53場,覆蓋轄區內所有行政村、社區。
-
送戲下鄉文化惠民 村民樂開懷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偉華 張燦)「節目太好看了,送戲下鄉真是好!」田心村村民劉鐵強高興地說。12月2日,寒風刺骨,雙峰縣杏子鋪鎮田心村文化廣場卻是熱鬧非凡,載歌載舞,鼓樂陣陣,不時傳來陣陣掌聲。雙峰縣文旅廣體局「送戲下鄉」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九峰演藝有限公司《防詐騙》《扶貧那些事》《劉海砍樵》等精彩紛呈的節目送到了村民家門口,受到群眾的熱棒。「現在村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滿足,精神生活就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們雙峰縣文工團更名為九峰演藝有限公司,雖然名稱變了,但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的初心沒有變。」
-
武山縣劇團志願服務送戲下鄉
弘揚國粹 惠民演出——武山縣劇團志願服務送戲下鄉秦腔素有國粹美譽,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秦腔藝術與武山有著深厚的淵源。縣文旅局從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出發,把送戲下鄉惠民演出作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安排縣劇團開展送戲下鄉活動,把群眾喜愛的精彩劇目,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免費在家門口看戲的實惠,享受到文化繁榮發展帶來的實惠
-
濱州市呂劇團送戲下鄉進社區
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立平,市財政局文化科科長韓俊江到高新區田樓社區進行督導,詳細了解了濱州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2020年下鄉演出情況,對濱州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送戲下鄉工作加以肯定和讚揚,對今後的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並同老百姓一起欣賞了大型古裝呂劇《姊妹易嫁》的精彩表演,演員們的表演惟妙惟肖,一招一式都贏得了在場領導和社區群眾的熱烈掌聲。
-
海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送戲下鄉
海南師範大學供圖 中新網海南新聞11月24日電(嚴豔 劉澤坤 高靜怡)近日,海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送戲下鄉活動進東方市,舉辦了兩場文藝晚會。 此次送戲下鄉活動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的統一部署,海師音樂學院曹時娟、彭婷、符南、楊佩霖、鄭祖潤等多名老師與學生同臺獻技。 晚會採取線下演出、線上同時直播的方式進行。演出節目精彩紛呈,有獨唱《全家福》、《一杯美酒》、《綠色的旋律》、《敕勒歌》等聲樂類節目,也有《花開四季》、《鹿回頭》、《踏歌》、《戴天頭》等民族特色舞蹈,還有《揚鞭催馬運糧忙》等器樂節目。
-
河北保定: 競秀區"雙創雙服"文化惠民"七進"送戲下鄉 走進謝莊
7月16日,由 保定市 競秀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雙創雙服」文化惠民活動暨「七進」送戲下鄉,來到了競秀區南奇鄉謝莊村,演出開始前一個小時,演員們已經開始準備化妝、服裝和道具。國家一級演員張春燕此時也在後臺精心化妝,為今天的節目做準備。「我們經常參加這種惠民演出,今天天氣非常熱,現在光出汗,化妝都不上色,雖然天氣熱,但是我們肯定拿出我們最好的精神狀態,我們最好的業務水平,展現給觀眾。」
-
武進錫劇團啟動送戲下鄉 去年演出共計213場
中國江蘇網4月2日訊 3月23日晚,武進錫劇團在前黃鎮楊橋村演出經典劇目《啞女告狀》,拉開該團2018年度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活動大幕。該團工作人員牟亞芬介紹,從2003年起,武進錫劇團每年都要送不少於200場戲下鄉,其中2017年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共計213場,足跡遍布全區8個鄉鎮、街道和20個村、社區,觀眾達28萬人次。文化惠民送戲下鄉,一來可以傳承和發揚傳統錫劇文化,構建農村濃鬱的文化氛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二來也能讓青年演員多多亮相,為青年演員的培養與成長助力。
-
萊州郭家店鎮老乾協文明實踐送戲下鄉
膠東在線9月9日訊(通訊員 馬強) 8月30日晚7點,在煙臺萊州市郭家店鎮河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演出以「文明實踐送戲下鄉歌唱偉大的祖國」為主題,經典呂劇《姊妹易嫁》、《虎林搶親》,歌舞《美麗的家園》、《火火的中國》、《祖國你好》,歌劇小品《家和萬事興》以及具有現代藝術氣息的薩克斯樂器等表演,緊扣演出主題,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展現祖國美好、時代發展、勤勞致富、脫貧光榮、崇德向善的價值取向和政策導向,也讓百姓們真正體會到了官系民心的深情。
-
汨羅花鼓戲劇團送戲下鄉惠百姓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彭揚飛 通訊員 彭曉)12月15日,初雪過後氣溫仍未回升,而汨羅市武夷山村茶木屋場6組的文化廣場上,卻圍滿了十裡八鄉的村民,汨羅市花鼓戲劇團的演出隊帶著《皮秀英四告》《楊天祿招親》等節目下鄉演出
-
高平市人民劇團送戲下鄉走進莊頭村
7月29日——31日,高平市人民劇團2020年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演出走進莊頭村,為當地群眾送去了《忠烈千秋》、《大登殿》、《蝴蝶杯》、《佘賽花》等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精彩的戲曲演出,滿足了村民思戲若渴的願望,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
邵陽縣下花橋鎮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
邵陽縣下花橋鎮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 動 10月21日,邵陽縣委宣傳部、文旅廣體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的「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文藝演出活動在下花橋鎮和平村熱熱鬧鬧開展起來。本次送戲下鄉節目形式有快板、歌曲、現代戲、小品、花鼓戲等,有《厲行節約、拒絕浪費》《懶漢脫貧》等貼近生活的好節目,形式多樣,節目意義深刻,給予了老百姓很大的啟發。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要意義融合到戲曲節目中,給老百姓講述了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工作的重要性,調動了老百姓主動參與到這些工作中來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主動移風易俗,為鄉村振興做貢獻。
-
呂劇院寒風中送戲下鄉 復排《雙玉蟬》等劇目
山東省呂劇院從2014年1月初就開始轉戰泰安、淄博、鄒平、濟南近郊等十幾個地方送戲下鄉,這次送戲下鄉除了久演不衰的《姊妹易嫁》《牆頭記》《李二嫂改嫁》等經典劇目外,省呂劇院還復排了《雙玉蟬》《紅絲錯》《尋子記》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優秀傳統劇目,把歡樂和笑聲送進了千家萬戶。
-
郭家店鎮老乾協:文明實踐送戲下鄉 豐富山區百姓文化生活
8月30日晚7點,在郭家店鎮河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該鎮老乾協的演員們悉數登臺,為在場群眾表演了一出經典呂劇《姊妹易嫁》。「咱老百姓就愛聽個戲,老乾協的老黨員們把這麼精彩的戲曲送到家門口,的確看的過癮,也沒看夠。」傳統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場上場下氣氛熱烈,真正讓群眾近距離地感受到了戲劇的魅力,給百姓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