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作協舉辦路遙《平凡的世界》讀書分享會

2020-12-06 延安市人民政府

市作協舉辦路遙《平凡的世界》讀書分享會

發布時間:2020-04-28 10:22:53 來源: 延安市作家協會

為深入推進學習教育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重溫習近平談《平凡的世界》講話精神,市作協結合「學用新思想、奮進新時代」主題活動,於4月27日舉辦路遙《平凡的世界》讀書分享會。

《平凡的世界》是「最美奮鬥者」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長篇巨著,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分享會上,黨組成員侯波同志結合自己的創作經歷,談了路遙對自己堅定創作的影響;黨組成員劉勇同志從路遙的成長曆程談起,講述了生活中諸多先苦後甜的故事;其他人員分別從小說所講述的故事和人物,暢談了自己的讀書收穫和生活體會。

在聽取大家的分享感言後,黨組書記霍愛英同志指出,用讀書的方式呈現內心最想表達的情愫,可以讓人領略到文字的動人魅力,是一次思想的升華、心靈的啟迪、精神的洗禮。今後,希望大家以奮鬥者的姿態,奮進新時代,在推進「書香機關」建設的同時,團結引導全市作家勇攀文學高峰。

相關焦點

  • 路遙的平凡世界
    1980年代初,路遙以中篇小說《人生》馳名文壇,十年後,其《平凡的世界》又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在路遙去世後的這20多年裡,儘管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卻仍然痴迷於他的文字,並在這些文字指引下,進入他鮮為人知而又跌宕起伏的精神世界,去感悟他那平凡卻又悲壯的人生旅程。
  • 平凡的世界,真實的路遙
    那時候,《平凡的世界》的責任編輯李金玉,突然家裡有事,不能從北京去西安參加路遙的追悼會,深感遺憾。後來,她把家裡事一處理完,就去西安祭奠這位優秀的作家。  李金玉是重情重義的一個人,在編輯出版《平凡的世界》的過程中,承擔了一般人難以承擔的風險和責任,及時而隆重地向讀者推出《平凡的世界》。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兩年內閱讀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九遍,分享五點讀書體會
    作為路遙迷,我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至少有9次(其中包括2次收聽李野墨演播的《平凡的世界》)。讀一次一般需要2個多月時間,讀9遍,即大約需要2年功夫。為什麼要這樣去讀《平凡的世界》呢?從中又能獲得些什麼呢?
  • 不服輸的個性,跌宕的人生,造就路遙《平凡的世界》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這兩部代表作,也就是對他這一次生命體驗的回憶和以復調的形式進行的改寫。《人生》把路遙一生要表達的都表達了,它是路遙關於生命、關於情感、關於世界的全部體驗和思考的濃縮,《平凡的世界》不過是展開罷了。
  • 路遙的影響有多大?陳忠實:沒有《平凡的世界》就沒有《白鹿原》
    11988年,路遙寫完了《平凡世界》的最後一個字,把筆撂出窗口。四年後的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這件事讓陳忠實很震撼。他說:慢慢地,我開始對這個比我年輕好幾歲的作家刮目相看。我多次對別人公開表示,我很敬佩這個青年人。當他的作品獲得文學最高獎項時,我再也坐不住了,心想,這位和我朝夕相處的、活脫脫的年輕人,怎麼一下子達到了這樣的高度!
  • 路遙的影響有多大?陳忠實:沒有《平凡的世界》就沒有《白鹿原》
    可以說,如果沒有《平凡的世界》,也就沒有《白鹿原》的誕生。那時候,路遙、陳忠實和賈平凹都在陝西作協,是陝西作家中的新秀。這幾個人也都小有名氣,關係也還可以,不過路遙和賈平凹的年齡相仿,關係似乎更好些。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時候,路遙吐了血,他拒絕了弟弟王天樂要他休息保重身體的要求,路遙一直覺得,一個人要在四十歲前,幹一件大事,《平凡的世界》就是路遙要幹的大事。
  • 關於《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的一生
    讀者來信雪片般飛來,七八個電視臺要改電視劇,傳達室的的電話都要被打爆了,路遙常常剛接完電話回到家中,一隻腳還沒落定,又要轉身接下一個電話。年輕人把他奉為「人生導師」,一些失意青年,規定他必須趕幾月幾日前寫信開導他們,否則就要死給他看。1983年,小說獲中國作協的「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因創作成績突出,1983年,路遙成為中國作協陝西分會駐會專業作家。
  • 清鎮作協舉辦精讀堂讀書活動
    近日,清鎮市作家協會舉辦第12期"精讀堂·湖城文藝沙龍"讀書活動。本期主題是詩歌、小說、散文創作體會交流。活動中,清鎮本土作家們從自身的創作經驗、心得體會與大家進行了分享交流學習。倡導大家多讀名著,做到多讀、多看、多聽、多寫,勤奮創作,不斷提升文學創作水平。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路遙,帶我走進文學的殿堂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讀書的逸客一直都在堅持的習慣。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看書不是一種折磨,相比之下更是一種享受,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就像個自己喜歡的人聊天一樣,會讓你日思夜想,也會讓你的思維產生共鳴。《平凡的世界》是逸客最喜歡的一本書,今天為大家分享逸客內心深處《平凡的世界》。
  • 作家路遙著名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重拍電視劇
    1988年5月,著名作家路遙(1949年-1992年)自1975年開始創作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最終完稿,這部小說全景式地描繪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國城鄉生活改變和人們情感變遷的故事。小說曾在20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堪稱中國當代現實主義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廣播劇和電視劇也曾激勵了一代人對抗苦難,走出困境。
  • 典藏版《路遙全集》出版 「我的平凡的世界」徵文比賽揭曉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作家格非、小說演播家張震以及路遙的女兒路茗茗現身Page One北京坊書店,與讀者們共同度過了特別的一天。  30多年前,《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發表引發了熱烈的社會反響,讓路遙成為萬千讀者的人生「導師」。馬雲曾在一次演講中坦言,是路遙的《人生》激勵他從高考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他說:「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我特別感謝路遙。」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路遙,這位偉大的作家,即使已經離世,但是卻永遠地活在了我們的心中。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路遙,他永遠地活著。他的《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平凡的世界,無論我們身處什麼地位,這部三部曲對我們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對我們有著很大的啟發作用。
  • 路遙: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裡有著不平凡的一生!
    路遙,本名王衛國,地地道道的陝西漢子,一個貧窮家庭中走出的「明珠」。路遙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正是講的一群平凡的人,經歷著不平凡的人生,卻最終回歸於平凡的世界。看過這本書的人,都不得不為之震撼,在路遙筆下苦難不是唯一,也有希望和小美好。
  • 路遙:用生命譜寫《平凡的世界》
    為創作《平凡的世界》,路遙做了整整三年準備工作,不僅閱讀近百部長篇小說、前後近十年的報紙以及相關書籍,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初稿寫於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第二部初稿寫於黃土高原腹地的一個小縣城。因為生活沒有規律,路遙身體嚴重透支,結果病倒。路遙沒有停下手中的筆,一邊吃著湯藥,一邊頑強創作。
  • 市扶貧辦舉辦首期讀書分享會
    10月16日,市扶貧辦舉辦了首期讀書分享會,5名分享者現場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感悟,30餘名黨員幹部參加了此次分享會。首位分享者陳壯豪推薦的書籍是《親密關係》,此書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如何面對最好和最糟的自己,從而學會接受和放手,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梁。
  • 書籍推薦——《平凡的世界》,一部不可不讀的路遙經典之作!
    那就是——《平凡的世界》,一部不可不讀的路遙大神的經典之作,《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任《陝西文藝》編輯。
  • 《平凡的世界》被批低劣小說,路遙跪地大哭,專家:實在讀不下去
    1986年春天,路遙剛嘔心瀝血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適逢北京《當代》雜誌社派人來去西安組稿。懷著高興又忐忑的心情,周昌義和路遙在陝西作協的辦公室裡見了面。兩人簡單寒暄一番以後,路遙便將自己嘔心瀝血之作,小心翼翼地交到周昌義的手上。
  • 《平凡的世界》成就了不平凡的路遙
    在四十餘年的人生裡,讀過許多書,大半忘卻了,但唯有一部書,在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拿來重讀,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便是《平凡的世界》,作者就是幾乎家喻戶曉且英年早逝的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
  • 《平凡的世界》被著名期刊拒稿,路遙去世後專家懺悔道:我錯了
    大家初讀《平凡的世界》,想必都曾被孫少平與郝紅梅的故事所打動。那因貧窮而生的羞怯,那真摯的情感,那對時代的記錄,那激人向上的正能量,由此揭開序幕,延續整部作品。在《平凡的世界》問世之後的三十多年中,這部作品不知激勵了多少讀者,儘管作者路遙早已懷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路遙離開的時候,是帶著很深的遺憾的。儘管他在世的時候,就曾憑藉《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