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禮賢儀典共讀遺篇。
姚江書院重建規劃圖
10月31日,寧波餘姚「新建伯」石牌坊下莊嚴肅穆,朗朗誦書聲中,社會各界向王陽明故居前的陽明先生塑像敬獻花籃,共讀先賢遺篇《中天閣勉諸生》,紀念這位明代心學大師誕辰548周年,「良知善治·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由此開幕。
文化周請來康震作分享
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10月31日舉行的「陽明心學與良知善治」高峰論壇上,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發表題為《陽明心學與書院教育》的主旨演講;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吳光分享了《從陽明良知心學到梨洲力行實學——明末清初思想演變的大勢》;貴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張新民作了題為《良知實踐與良知善治》的演講;張海燕、胡發貴、杜保瑞、高虹等專家學者,圍繞如何發揮陽明心學的當世價值,大力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行交流對話。國內外專家、社會各界代表等300餘人參加峰會,共享學術盛宴。
11月1日上午,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將在此和大家分享「閱讀王陽明的一點感受」。
在10月31日開幕式上,紀錄片《王陽明》首發預告片。據了解,這部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市委宣傳部、餘姚市政府投資1500萬元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已完成攝製,將於今年年底在央視播出。
姚江書院將重建
今年的陽明文化周還有一大亮點:姚江書院重建計劃公布。
姚江書院始建於明崇禎年間,和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相比,有自成一格的文化內涵和學術風範。姚江書院從創立開始,便是浙東地區傳播陽明心學的大本營。以書院為依託,還形成了「姚江書院派」,與紹興「蕺(jí)山學派」同為浙東兩大重要王學流派。
關於姚江書院的資料,集中初成於康熙年間、再刻於乾隆年間的《姚江書院志略》。餘姚市社科聯秘書長謝建龍對該書進行了點校整理,在10月31日下午的姚江書院重建研討會上,該點校本同步首發,將為書院重建提供參考。
歷史上的姚江書院在乾隆年間逐漸衰落,最後一次重修於光緒年間,此時的書院已不是講學之地,而是祭祀王陽明以及姚邑弟子、姚江書院諸先賢的紀念性場所。早年,因城市建設需要,書院僅存的5間平房被拆除。
研討會上,餘姚開投藍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雍進華介紹了書院重建方案。姚江書院重建項目的定位是「陽明古鎮」武勝門街區的標誌性建築,項目選址在王陽明故居西側,建築風格仿明清。建成後將與王陽明故居、陽明紀念館、書院酒店形成有效互動,承擔展示、會務、講學、研修、藏書、出版、對外交流、祭祀等功能。
據了解,今年的陽明文化周活動還包括在餘姚博物館舉行的「先賢遺澤——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遺墨文獻展」、《朱舜水集》編撰學術研討會等。
記者 顧嘉懿 通訊員 楊明 何彥浩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