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 琦 通訊員 劉彥君 蒲美麗
「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抱抱我的女兒。」4月8日,在武漢戰鬥了35個日日夜夜,又在南寧進行為期14天的集中休整後,河池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陸祖皮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
今年春節正月初三,正在休陪產假的他獲知疫情防控救治信息後,安頓好還在坐月子的妻子和未滿月的孩子,即返回醫院投身傳染科隔離病區開展一線救治工作;2月19日,在女兒剛剛滿月的這一天,他又與隊員們逆行而上,前往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抗疫一線。
馳援武漢,對於初為人父的陸祖皮來說,並不是一次衝動的決定——陸祖皮家住河池市鳳山縣三門海鎮坡心村社更屯,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他家順利脫貧,陸祖皮本人更是得以順利完成學業,成為河池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
「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幫助了我的家庭,現在國家需要我,我一定挺身而上!」在一線抗疫,27歲的陸祖皮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戰鬥。
在隔離病房裡,陸祖皮克服對妻子、女兒的思念,認真開展護理工作。除了要為患者打針輸液、採集標本、監測生命體徵外,還要為患者進食、翻身、清洗和擦拭大小便等。身為男護士,他還主動承擔起病區裡的重活累活。
陸祖皮對患者的愛心、耐心、細心,一一表現在了他的工作中。「不論生死,不計報酬,盡己所能,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在一線抗疫的那些日子裡,陸祖皮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他遞交入黨申請書時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