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不想美國重返伊核協議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22日呼籲美國政府不要重返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內塔尼亞胡當天在紀念前總理戴維·本-古裡安年度活動上說:「不應重返先前核協議。我們必須堅持不妥協政策,確保伊朗不會研發核武器。」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圖源:新華社

路透社報導,內塔尼亞胡在發言中沒有直接點名,但以色列媒體大多將此番言論解釋為內塔尼亞胡向下屆美國總統傳遞信息,希望其不會帶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內塔尼亞胡認為,以色列對伊朗所持立場有助於以色列改善與一些阿拉伯國家關係。以色列最近數月在美方撮合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蘇丹實現關係正常化。

伊朗2015年7月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內塔尼亞胡當年3月在美國國會演講時公開反對該協議,凸顯他與時任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分歧。

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2018年5月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及新增一系列對伊朗制裁措施。但伊核問題六國其他相關方仍致力於維護伊核協議。伊朗方面也否認其原子能項目旨在研發武器。

《紐約時報》爆料,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等人近期成功勸阻川普發起對伊朗一處主要核設施的軍事打擊。以色列時報網站22日報導,正陪同蓬佩奧出訪的一名國務院官員說,美國對伊朗政策「全部選項仍在桌面上」,川普政府將「繼續施行(對伊朗)政策,直至任期結束」。

美國本月3日舉行總統選舉,官方尚未公布最終計票結果,但據美國多家主流媒體測算,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得票高於川普,將成為下屆美國總統。拜登是歐巴馬任內的副總統。他在競選總統期間承諾,勝選後重新談判伊核協議條件並重返協議。

按以色列時報網站說法,伊朗方面似乎不排斥與新一屆美國政府談判。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17日說,如果美方取消對伊制裁,伊朗願意重新全面履行伊核協議。

作為對美方單方面退出協議的回應,伊朗自去年5月起分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相關焦點

  • 李學江:伊核協議值得為之努力
    3月3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國會反對伊核談判的演講舉世矚目:一方面是因為他將同歐巴馬總統的分歧公開化、甚至對抗化;另一方面是因為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的伊朗核談判此時正在日內瓦進行;而以色列各黨在大選前政爭激烈。
  • 外媒:暗殺事件掣肘拜登對伊選項 美或難重返伊核協議
    拜登或難重返伊核協議「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1月28日報導稱,暗殺德黑蘭首席核科學家是以色列的策略,目的是迫使可能當選的美國總統放棄外交,選擇軍事行動來應對伊朗核野心。他會選擇哪種方案?法赫裡扎德遭暗殺是以色列蓄意採取的行動。
  • 以強烈反對伊核協議 美以關係進入新一輪考驗期
    近期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階段性協議後,國際社會普遍對這一進展表示了謹慎的歡迎和肯定。但與此同時,美國傳統盟友以色列則一直對該協議持明確的批評態度,並且矛頭直指美國,導致雙方圍繞伊核問題的重大分歧逐步公開化,使美以關係隨之進入了新一輪考驗期。
  • 國際觀察|博弈加劇 美國離回歸伊核協議還有多遠?
    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8日表示,伊核協議5年前經各方談判籤署,不需要重新談判,也不需要新成員加入。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美國政府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
  • 伊核談判:一山放過一山攔
    文章指出,協議未關閉伊朗的任何核設施;未拆除其1.9萬個離心機;伊朗的濃縮鈾儲量會被「減少」但不一定會被運出這個國家。在該文看來,在未來10年中,伊朗的核設施將會完好無損,只是其中一部分會被暫時封存。這就意味著,協議期限一過,伊朗能夠迅速變為擁核國家。  協議未能改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反對立場。
  • 英外交大臣發署名文章力勸美國:在所有現有選項中,伊核協議缺點最少
    鮑裡斯當日在《紐約時報》刊登了題為《不要破壞伊核協議》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力勸美國切勿退出伊核協議,並將伊核協議看作是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器的「鐐銬」,呼籲美國最明智的做法是改進「鐐銬」,而非解除「鐐銬」。鮑裡斯認為,在所有確保伊朗永遠不會得到核武器的現有選項中,伊核協議的缺點最少。雖然伊核協議有缺陷,但相信這些缺陷可以補救。
  • 以總理揭伊朗「秘密核倉庫」 伊朗反唇相譏
    vid=539168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27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言,稱伊朗在首都德黑蘭附近設有「秘密核倉庫」,存放多達300噸核設施和原料。伊朗當天駁斥這種說法,反指以色列秘密研製核武器,要求國際社會「核查」以色列。  【以色列最新指認】  內塔尼亞胡27日在聯大發言中說,伊朗在德黑蘭附近設有一處「秘密核倉庫」,表明伊朗仍然有意尋求研製核武器。
  • 德外長與美國務卿會談 德國希望挽救伊核協議
    新華社柏林5月31日電(記者 張遠 任珂)德國外長馬斯5月31日說,德國與美國處理伊朗核問題的方式不同
  • 伊核協議能否超越「美國退出」之困?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熱點前瞻:伊核協議能否超越「美國退出」之困  新華社記者包爾文  美國日前決定退出伊朗核協議,猶如巨石入水,掀起波瀾。那麼,這一協議能否超越「美國退出」之困?其存續前景又如何?
  • 拜登若要重回伊核協議,不會易如反掌或一蹴而就
    拜登若要重回伊核協議,不會易如反掌或一蹴而就; ① 自 美國總統川普兩年多前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的歐洲盟友們一直在努力維護這一協議,而拜登的勝選,也不會迅速地讓伊核協議滿血復活。 ② 拜登在競選總統時表示,川普的伊朗政策削弱了美國的國家安全,使伊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夠製造核彈。
  • 拜登計劃在任期內讓美國重返伊核協議
    此前科卡已宣布與中國生物製藥公司科興達成協議,購買5000萬劑新冠疫苗,應對該國新冠疫情。第一批滅活疫苗將在12月11日後運抵土耳其。據報導,土耳其已連續10天有新增死亡病例產生。科卡表示,若事態發展如預期的一樣積極,土耳其將成為世界上最早在早期階段開始接種疫苗的國家之一。
  • 俄外長美國務卿為何前後腳訪兩伊?五常對伊核問題表態南轅北轍
    俄羅斯8日力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譴責美國施壓導致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呼籲歐洲籤署方履行協議義務。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當天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晤後說,美方官員就伊朗事務發表「激進言論」是在尋求局勢升級,伊方贊成對話。
  • 核科學家被清除,伊朗及美國大選成為罪魁禍首
    他對於伊朗十分重要的同時,也導致許多國家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早在2018年法克裡扎德就曾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公開點名,另外,在2019年還被美國政府列入制裁的黑名單。據國外軍事分析員稱,他們認為此次刺殺事件是由美國授意給以色列所為,其證據就是在一周之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帶著摩薩德(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的負責人科恩秘密前往沙特會見了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此,以色列媒體放出「煙霧彈」稱,密會內容是討論沙以建交和空襲伊朗,並配合消息將軍隊戒備水平提高一截,但最終卻是伊朗核武器研發總負責人被定點清除。
  • 沙特王儲和內塔尼亞胡到底見沒見面?背後還有美國撮合與布局
    當地時間23日,多家外媒報導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2日與以色列情報及特別行動局(摩薩德)局長尤西·科恩一起訪問了沙烏地阿拉伯,並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以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會晤。若消息屬實,這是迄今為止沙以雙方已知的首次高級別會議。
  • 美伊劍拔弩張 歐盟能否挽救伊核協議
    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和伊朗對抗升級的背景下,歐盟仍盡力維護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從目前的局勢判斷,歐盟面臨重重困難,伊核協議前景不明。  意外到訪  蓬佩奧原本定於13日至14日訪問俄羅斯。美國通過增派軍艦和防空飛彈系統加強在中東的軍事存在,稱此舉為應對「伊朗威脅」。伊朗方面則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稱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為打擊「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自從美國去年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以來,歐盟一直面臨來自伊朗和美國雙方的壓力。歐盟目前仍然希望保留伊核協議,但隨著美伊矛盾激化,雙方都有可能採取過激行為,維護伊核協議也愈加艱難。
  • 歐盟稱支持伊核協議 或將與美國務卿商相關事宜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5月13日,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莫蓋裡尼表示,歐盟支持伊核協議,希望相關方面能避免在該問題上的爭端進一步升級。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預計於13日與歐盟官員會面,討論伊核協議問題。
  • 歐盟外交官員:美國已經退出伊核協議,無權重啟聯合國對伊制裁
    施密德 資料圖聲明稱,「會議的參與者確認,美國於2018年5月8日單方面宣布終止參與伊朗核協議,此後未參與任何與伊朗核協議有關的任何活動,因此不能被視為該協議的締約方。為此,所有與會者重申了各方之前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表的聲明,即美國不能在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的框架內啟動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進程。」聲明指出,所有參與國都重申「有必要保留伊朗核協議,將其作為全球核威懾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並表示支持各方全面執行該協議。
  • 「伊核問題」根源在於美國出爾反爾
    種種跡象讓自2018年就開始出現危機的伊核協議,呈現出諸多不確定性。 伊核協議經聯合國安理會2231號決議核可,已成為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以及維護國際與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積極因素。協議籤署後,國際原子能機構多次核查確認,伊朗方面嚴格履行了協議規定的相關義務,國際社會針對伊朗的制裁也陸續解除。
  • ...增加風險; 法國外長Le Drian:伊核協議保證核不擴散,決心維持協議
    德國外長:伊朗核協議讓世界變得更加安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增加風險;法國外長Le Drian:伊核協議保證核不擴散,決心維持協議 文/冷靜2018-05-07 18:49:21來源:FX168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