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十首重陽登高的詩詞,讓你靜賞秋日芳華

2020-10-26 品讀好詩詞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由於「九九」諧音「久久」,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在數中最尊貴,有長久長壽的含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並逐漸衍生出登高「辭青」、觀賞菊花、飲菊花酒、插茱萸等一系列民俗。

十首登高的詩詞,讓你靜賞秋日芳華!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日登高

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日齊安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嘆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

九日

宋-宋白

秋色蕭蕭野水邊,茱萸時節菊花天。

明時未達青雲晚,惆悵登高又一年。

重九賞心亭登高

宋-範成大

憶隨書劍此徘徊,投老雙旌重把杯。

綠鬢風前無幾在,黃花雨後不多開。

豐年江隴青黃遍,落日淮山紫翠來。

飲罷此身猶是客,鄉心卻附晚潮回。

登高

宋-蔡沆

九日登高廟閣陰,山間犬吠白雲深。

清秋空谷寒侵夜,繞屋幽林翠滿岑。

佳景隨開陶令興,雅懷猶負遠公心。

年來名利都拋卻,唯有遊觀到處尋。

滿江紅-歲歲登高

宋-吳潛

歲歲登高,算難得、今年美景。

盡斂卻、雨霾風障,霧沈雲暝。

遠岫四呈青欲滴,長空一抹明於鏡。

更天教、老子放眉頭,邊烽靜。

數本菊,香能勁。數朵桂,香尤勝。

向尊前一笑,幾多清興。

安得便如彭澤去,不妨且作山翁酩。

盡古今、成敗共興亡,都休省。

客中九日

明-王翃

細雨成陰近夕陽,湖邊飛閣照寒塘。

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只異鄉。

九日登高

明-蔡汝楠

楚洲寒意動,忽感授衣天。

白雁投斜日,黃花隱暮煙。

秋殘風雨後,鬢改滯留年。

鄉思東籬畔,江流為我傳。

摸魚兒-九日蘭山登高

清-楊芳燦

傍層樓、晴雲數點,霜空萬裡無際。

年年此日題糕會,佳客樽前同醉。

離別易。真箇似、萍蓬聚散無根蒂。

漫郎憔悴。也中酒懷人,星星滿鏡,旅鬢早斑矣。

誰相念,十載邊城孤寄。西風吹夢迢遞。

故山雲壑應無恙,何日好尋歸計。

秋色裡。依舊是、紫萸黃菊傷心麗。

憑高引睇。又猛拍闌幹,曼聲長嘯,塞雁忽驚起。

重陽登高

近現代-繆祉保

秋來佳景屬重陽,再插茱萸感異鄉。

乘興不嫌頻載酒,雁聲日日渡寒塘。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十首最美的秋日詩詞,一起感知秋日美好
    >品 ADMIRE 鑑 我言秋日勝春朝 去嗅一嗅那一路的稻香,去聽取哪一片蛙聲,不可錯過的秋日風光。十首最美的秋日詩詞,一起感知秋日美好 !
  • 「散文」重陽登高處,賞秋話詩詞
    登高望遠、賞菊吟秋是傳承已久的重陽習俗。歷代詩人墨客為此寫了不少詩文。如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王昌齡的《九日登高》:「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 「詩詞鑑賞」十首最美的秋日詩詞,一起感知秋日美好
    我言秋日勝春朝去嗅一嗅那一路的稻香,去聽取哪一片蛙聲,不可錯過的秋日風光。十首最美的秋日詩詞,一起感知秋日美好 !秋日秋日天竺秋日
  • 【詩詞鑑賞】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古詩詞裡的重陽節!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在這傳承千年的重陽佳節,人們登高、賞菊、吃糕、插茱萸,歷代文人吟詩賦詞,留下了不少妙語華章,在浩瀚的詩詞海洋裡流光溢彩。
  • 詩詞賞讀丨今又重陽 當代重陽節抒懷詩詞26首
    (來源 化石哥 時間 2020-10-21)五律 • 重陽前一日麻城五腦山賞菊 詩/大別山山人未迷山景迥,入圃菊蹤尋。分徑香留白,搖枝彩溢金。坡前花影疊,腳下露珠沉。趁得登高意,呼朋共一吟。(來源 清梅詩集 時間 2020-10-24)七絕 • 重陽登高 詩/樂牧海黃花綻蕊到重陽,白髮登高望故鄉。怎奈天遙山霧鎖,不需滴酒已沾裳。
  • 文學中的重陽節,唐詩注重文人內心感受,宋代詩詞則是生活感悟
    元趙孟秋郊飲馬圖卷絹本設色縱二三·六釐米橫五九釐米故宮博物院藏孫思邈在《千金月令》中記載唐時重陽風習:「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還。」可見登高暢遊,飲酒採菊萸,是斯時重陽節必有的活動。
  • 重陽詩篇:重陽節詩詞鑑賞
    原標題:重陽詩篇:重陽節詩詞鑑賞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閒話重陽:詩詞中的重陽節關鍵詞
    因為九月初九在數字上「九九歸一,一元肇始」的獨特的吉祥意義,再加上重陽節祭祖、敬老、賞秋等獨特的文化內涵,重陽節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競相入詩的重要主題之一。不知有沒有關於節日詩詞的統計,我猜,被寫入詩詞最多的傳統節日,除了中秋,就該是重陽了。「中秋才過,又是重陽到。露乍冷,寒將報。
  • 閒話重陽:詩詞中的重陽節關鍵詞
    因為九月初九在數字上「九九歸一,一元肇始」的獨特的吉祥意義,再加上重陽節祭祖、敬老、賞秋等獨特的文化內涵,重陽節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競相入詩的重要主題之一。不知有沒有關於節日詩詞的統計,我猜,被寫入詩詞最多的傳統節日,除了中秋,就該是重陽了。「中秋才過,又是重陽到。露乍冷,寒將報。
  • 「重陽專題」暫許他鄉作故鄉丨新詩古韻重陽詩詞小輯
    ,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 林泉詩社重陽詩詞集錦
    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 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月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又叫重陽,也叫重九。歷代文人墨客多以詩詞吟詠這一節日。今天的重陽節,除了傳統的出遊賞景、登高賞菊、遍插茱萸、飲菊花酒外,更增加了尊老敬老的內涵。
  • 「詩詞鑑賞」又到中秋節,同來賞菊花
    十首寫菊花的詩詞,你喜歡哪一首?今日重陽酒,還過處士家。賞菊
  • 關於重陽節的詩詞詩句有哪些?重陽節詩詞鑑賞
    2016年重陽節到了,有關重陽節的詩詞詩句有哪些?中國教育在線匯總了關於重陽節的詩詞詩句有哪些?重陽節詩詞鑑賞,供大家賞讀。  譯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歸煙霧積聚不散。在異鄉共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裡之客一同悲傷。  簡析:與王勃詩同席而作。人意北歸,鴻雁偏又南飛,不正加重人們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來澆愁。
  • 詩詞丨重陽節,邂逅最美的重陽詩詞
    這一天,或許你與親朋好友們登高望遠、遍插茱萸、把酒賞菊,好不自在;或許你在外闖蕩,無法歸家,平白激起一腔思念之情;或許你感慨秋風蕭瑟,草木枯黃,自己也不再年輕。九九相逢,吉祥如意。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借幾首重陽詩詞,祝大家重陽節快樂!
  • 今朝九月九,人共菊花醉重陽
    今天重陽,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重陽節靜賞秋日芳華相伴登高望遠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的習俗,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登高、曬秋、賞菊等活動;流傳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舉行敬老宴),感恩敬老。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 從「重陽詩詞」中品味傳統文化
    反覆品讀由中國文明網編輯精心選編的十幾首與重陽節有關的名人詩詞,傳統尊老敬老文化、重陽節登高思遠和賞菊飲酒等習俗,在詩人的筆下立即變成了一幅幅秋風瑟瑟、天高雲淡的水墨丹青,濃縮成一句句愛老敬老、思想懷遠的經典詩句。讀後怎不叫人如痴如醉、回味悠長。    賞析一首首重陽詩詞,其大多以重陽登高習俗為核心,同時賦予茱萸、菊花各種象徵意義和人文內涵。
  • 「黎明拾穗」63期詩詞38首,風剪葉,露凝霜,秋高天闊雁南翔
    黎明拾穗64期徵稿:《霜降》主題詩詞,一人一首,10月22日截稿。「黎明拾穗」63期詩詞38首1. 桂殿秋作者:艾曉東風剪葉,露凝霜。秋高天闊雁南翔。蘆花飛雪飄何處,遊子登高又望鄉。七律·重陽節憶父(新韻)作者:汪祖生(湖北)人間尊老譽重陽,每憶家先淚水汪。養育恩高如泰嶽,護犢情遠似長江。曉耕田地昏耘月,頭頂風沙腳踏霜。祈盼來生天賜美,又呼父母暖心房。13. 島城防新冠西風沙揚雁南翔,木瘦荷殘葉半黃。始年新冠侵華夏,寒露剛逾二返場。
  • 【詩詞鑑賞】十首四時詞,感受詩詞裡冬日之美!
    寒冷的冬日裡,最愜意的時光就是一家人圍坐著,讀著古人的詩,賞著窗外的雪。今晚,我們跟隨詩人的腳步一起走進冬天,十首四時詞,感受詩詞裡冬日之美! 品讀好詩詞
  • 「詩詞鑑賞」十首詩詞,寫出毛澤東的另一番風採!
    的大氣磅礴........讀毛主席的詩詞讀的是一種氣魄,一種情懷,更是深深的尊敬。今天,選取十首不為大眾所熟知的詩詞,讓我們滿懷深情,在這十首詩詞中感受偉人毛澤東的另一番風採!七絕·莫幹山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七絕·觀潮千裡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 「九九重陽節」登高祭祖 飲酒吃糕 賞菊吟詩
    重陽節習俗重陽節活動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此時的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賞菊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