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頭條留給受「烤」驗的他們,同意的點個讚!

2020-12-09 大河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王延輝

  「大暑」將至,酷熱難耐。連日高溫不下,鄭州這座被稱之為「綠城」的城市也在經受「烤」驗。

  7月22日,鄭州市氣象臺上午9點35分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中伏」第一天就開始發威。

  「陽光很烈,他們很美」。高懸的烈日之下,有許許多多遍布城市每個角落的勞動者仍堅守在一線工作,或在工地揮汗如雨,或置身高空作業,或在街頭奔波忙碌……一個個隨處可見的「高溫下的勞動者」,定格出這個夏天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炙熱的盛夏,國內城市市政行業最大單體項目——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

  當天上午九時,記者來到江山路與大河路附近由中鐵七局鄭州公司承建的四環線涉鐵項目,大河路上跨鄭焦城際、京廣鐵路等五股鐵路線節點橋梁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梁轉體施工,轉體橋梁重達3萬噸,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三的轉體項目。工地上,一天有五六百人在幹活。

  30多歲的開封人郭二帥在工地上幹了快小半年了,手頭忙著做鋼絞線預應力張拉。「天一熱,工人們都要避開高溫時段作業,工地上設有醫務室,配有防暑降溫飲品和藥。看今天這天氣,下午估計出工會晚點了。」他微微一笑,黝黑的臉上露出一排白牙。

  上午10時許,由河南五建集團承建的南四環標段五工區,近300人正在作業,施工人員對講機裡傳來安全經理的聲音,通知大家下橋休息。工人們陸續離開施工崗位,進行避暑。

  「我們有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在收到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後,第一時間發出通知,對高溫天的防範應對工作進行安排,避免高溫時段戶外作業,保證職工夏季安全作業。」河南五建南四環項目副指揮長孫寶珊說。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確保一線員工的權益,省五建除了發放高溫補貼外,還為高溫下奮戰在一線的工人送去清涼,發放飲料,菊花茶、西瓜、人丹、藿香正氣水,有效預防和控制高溫中暑及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在地鐵14號線中原路施工現場,記者走進工地值班室,這裡有空調、床鋪,一線工人可以在此接水、納涼、休息。

  「在地面上的施工人員基本都有中暑症狀發生過,但為了工期,他們一直堅守崗位。」值班人員崔先生告訴記者,工作現場連續不斷供給茶葉水、綠豆湯、飲用水、降暑藥品,保障工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午13時許,熱浪更是一陣陣席捲而來。走進鄭州奧體中心主場館,到處都是安裝舞美燈光、網幕、音響、威亞設備的工人。清晨的一場雨後,火辣辣的太陽登場,上曬下蒸,地表溫度超過40℃,體育場內猶如「蒸桑拿」。

  在體育場高聳的棚頂上,幾位工人正在緊張地進行施工。一位負責舞美燈光的設計師告訴記者,為了防暑,主場館燈光安裝工作通常會根據陰涼處來合理安排施工區域,避免直接太陽下工作,在維護好施工人員身體健康的同時保證工程進度。

  負責威亞和網幕安裝的施工人員則暴露在烈日下,38歲的洛陽安裝工陳漢德站在體育場中央,將塑料幕簾一條條固定在網幕橫杆上,額頭上、臉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長袖線衣溼了幹、幹了又溼,布滿汗鹼。

  「幹了20多天了,幹活時衣服就沒幹過,但大家慢慢都習慣了,能為少數民族運動會舉辦盡點力,感覺很驕傲和自豪。」陳漢德說。

  忙活了一上午,中午時間,負責龍湖外環西路一段500米長道路清潔的環衛工陳師傅躺在北三環立交橋下的路邊休息,一陣「穿堂風」吹過,他頓感暑意消了不少。

  「高溫天氣每天有10塊錢的津貼,市政上還提供有冰糖、人丹、藿香正氣水、風油精、茶葉、飲料等防暑降溫用品。」老陳笑著說,「熱是熱了點,但看著城市環境和秩序越來越好,心裡甭提多高興。」

  勞動創造美好。烈日炎炎,一線勞動者的堅守和付出,正改變和塑造著這座城市,讓人們「遇見」更好的鄭州、更美的生活。

  致敬,高溫下的堅守!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

  為高溫作業撐起「遮陽傘」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城市因勞動者而美好。但高溫下勞動者的權益又將如何得到保護呢?7月22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根據2012年國家制定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在高溫天氣下保護勞動者權益,用人單位主要需做兩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勞動安全保護;二是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按時足額發放高溫津貼。

  「高溫作業要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很重要。」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處處長朱永軍告訴記者,按照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用人單位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在具體的實踐中,除了安排好合理的作業休息時間外,用人單位還要向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施工工地要搭建遮陽設施、及時噴水降溫等。

  高溫之下見關愛。而高溫津貼背後恰恰蘊含的是濃濃的人文關懷。目前高溫津貼沒有國家統一標準,具體到河南,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工作日10元。此外,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高溫津貼不算多,但這是對勞動者應有的關懷。在鄭州市範圍內,這幾年高溫津貼基本上能夠落實,接到的投訴並不多。」朱永軍說,勞動保障熱線電話12333常年接受群眾舉報,用人單位不按照規定發放高溫津貼且逾期不整改的最高可以罰款2萬元。

  「每年七八月份,我們的勞動監察員和協管員都會深入企業和工地等,一方面督察高溫津貼是否足額發放,另一方面宣傳並督促高溫作業勞動保護政策和舉措落到實處,真正為高溫作業撐起『遮陽傘』。」朱永軍如是表示。


相關焦點

  • 法國又迎高溫「烤」驗 首都巴黎氣溫將達42攝氏度
    法國又迎高溫「烤」驗 首都巴黎氣溫將達42攝氏度 原標題:   新華社巴黎7月24日電 綜述:熱!法國又迎高溫「烤」驗  新華社記者陳晨  新一輪熱浪從22日起席捲法國,且不斷升級,法國多個地區氣溫刷新有氣象記錄以來7月同期紀錄。截至當地時間24日,氣象部門向北部20個省發出紅色高溫預警,首都巴黎氣溫25日預計將高達42攝氏度。酷暑高溫極大地「烤」驗著人們的生活及工作,也給電力供應、農業生產等帶來諸多壓力和影響。
  • 重慶燃氣:迎高溫「烤」驗 保供氣安全
    ,不畏高溫酷暑,積極履職,幹勁十足,用責任書寫擔當,高溫下踐行燃氣管家的保供承諾。滿臉的汗水,浸溼的工作服是堅守輸配氣一線崗位站員們與酷暑抗爭的真實寫照,他們堅守在燃氣生產一線,迎著刺眼的陽光,爬球罐檢查罐頂設備、認真執行調度指令,嚴格執行每兩小時的「日巡查」任務,仔細檢查生產區域輸配設備、消防系統及安保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況,對巡查中發現的設備故障、隱患及時處置,每一次現場巡查都是一次意志的「烤」驗,但他們以每一次認真到位的巡查,努力確保著輸配站場的安全平穩運行。
  • 不懼「烤」驗,他們幹得熱火朝天
    「今天早上6點我就到工地了,11點不到就下班了。」正在休息的李華平是漢陽市政工地安全文明專班的一名工人,他們16人負責工地外面4個道口以及圍擋的清洗保潔,還要負責進出工地車輛衝洗,確保車輛「不帶泥」上路,天天頂著太陽在室外工作。「休息區蠻舒服,有桌椅、空調,還準備了茶水、避暑藥。」
  • 連續10天高溫橙色預警!他們卻每天在40-50℃路面上堅守,這些畫面...
    杭州市氣象臺今天上午8時57分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這已經是杭州市氣象臺連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的第10天。為了保障市民生活正常運轉,仍然有一群人每天都在高溫下堅守!向他們致敬。
  • 烈日加烈火雙重「烤」驗的消防人
    當大家躲在空調房裡享受清涼時,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需要身穿「棉襖」佩戴幾十斤重的特殊裝備,在烈日下完成危險性極高的各項訓練和突發任務,他們就是被稱為最美逆行者的消防隊員。近日,記者走進江南大隊江南中隊,和消防員一起度過平凡的一天,探訪背後的感人故事。
  • 「三伏天」的「烤」驗剛剛開始, 接下來南充將開啟「串串晴」模式…
    「三伏天」的「烤」驗剛剛開始, 接下來南充將開啟「串串晴」模式… 2020-08-03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松江:戰高溫!致敬烈日下最美水務人!
    烈日下的松江總有一群身影,無懼高溫「烤」驗,用堅守與汗水詮釋著水務人的責任與擔當。 河道養護 區水利工程管理所職工烈日下排擋指揮、引導船只有序過閘;「啄木鳥」檢查小組對水閘進行逐一巡檢,排摸安全隱患,確保水閘通航安全運行。 供排水監管
  • 致敬,高溫「熾烤」下的上水工!
    11:45,相臨軌道上又駛進了一趟高鐵,這時軌道裡因為兩列高鐵空調同時對外排放熱風,人夾在其間就像個漢堡包,感覺都喘不過氣來。高溫和熱風好像對陳繼春他們沒什麼影響,他們三人又配合默契的進行上水作業:插管、開水伐、關水閥、拔管、攝像檢查,整個過程,他們都不自覺的在奔跑而有序。  12:10,他們結束這兩趟車上水作業,離下一趟作業有10分鐘左右的間隙。
  • 今天把頭條留給伊金霍洛這群人!
    今天把頭條留給伊金霍洛這群人!伊金霍洛旗各行各業幹部職工、志願者和市民朋友,在伊金霍洛新時代文明實踐倡議下,紛紛開展掃雪除冰。點擊視頻,查看精彩內容 6日凌晨,全旗環衛工人出動掃雪,大街上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他們默默堅守在崗位上,是伊金霍洛這座城市「最可愛的人」。
  • 高溫天 他們「奮鬥」在城市的烈陽下
    或許你在房間裡吹著空調,不曾感受過在高溫下工作的辛苦。但城市中的環衛工、建築工、投遞員、電力搶修工、交警……這些戶外工作者們頂著火辣辣的炎日,在崗位上揮汗如雨,給我們的生活提供種種便利。高溫下,他們的工作狀態如何?昨天,記者與晚報五位實習生「頂崗」高溫下的五種職業,體驗了一把他們在高溫下工作的辛勞。
  • 高溫下一線人員:夏日炎炎,他們穿上羽絨服
    氣溫節節攀升下,我市「兩線三片」各個工程的施工現場開啟「燒烤」模式。巨大的工作量,「烤」驗著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日前,記者走訪「兩線三片」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親身體驗高溫之下不一樣的城市建設場景。
  • 全能高溫水波爐,蒸烤微波一體化的美食神器
    RD7000採用的東芝300℃高溫仿古石窖烤,溫度可算是整個行業裡最好的了,頂部是東芝獨有技術圓形石窖結構設計,能夠更好的聚能,快速預熱,鎖住食物水分,不再乾巴巴。並且360°無死角立體烘烤全面覆蓋,食物受熱更均衡,膨脹度更好,如果家裡人多想要烘烤大點的麵包和蛋糕之類的,也完全可以,這款高溫水波爐比其他款高度增加,完全適合一些膨脹度大的食物。還有就是直直看見的就是散熱風扇,改進後的風扇也更加薄了。
  • 四川多地持續高溫 瀘州最高溫41.6℃熱死蚊子
    當日,重慶市氣象臺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多個區縣的最高氣溫達40℃以上。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近日,四川多地持續高溫。據省氣象臺發布的信息,副熱帶高氣壓帶再次上路,高溫正快速蔓延,要等到7~8日,立秋前後,盆地才將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而在氣溫較高的瀘州、宜賓、達州等地,受天氣太熱直接或間接影響,相繼出現動蚊子、魚兒、鵪鶉等昆蟲和動物大面積死亡現象。
  • 高溫下堅守的勇士為誰辛苦為誰甜
    (7月27日武漢鐵路局網)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一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時值盛夏酷暑難當,全國大部分地區遭遇橙色高溫預警,一時間上演「高烤」模式。就像一句廣告詞說的: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看身邊的人、看身邊的事。
  • 「為文明行為點讚」今天,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讚!
    #為文明行為點讚我們做您出行的「雙眼」11月24日22時左右,一位盲人旅客緩慢的從驗票口進站,客運員張莉見狀立即上前詢問其車次。經詢問得知,旅客獨自一人乘坐K396次列車去北京。張莉立即聯繫值班員陳越並將旅客帶到重點旅客候車區進行候車。
  •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點讚!萬頃洱海揚清波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點讚!9月13日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聚焦大理州洱海保護工作點讚當地政府關停洱海周邊所有客棧餐飲建設環湖截汙工程等舉措據統計2018年、2019年洱海連續兩年全湖水質實現7個月Ⅱ類主要水質指標變化趨勢總體向好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助推了全域旅遊發展
  • 高溫下,他們穿著5公斤裝備高空帶電作業
    南國早報記者呂海鋒攝 在烈日炎炎下工作,作業最大的難度就是要克服高溫。為確保作業安全,配電線路帶電檢修工孫佰岐和梁維偉按照標準的操作規範——在勞保服外,還要穿戴絕緣服、絕緣褲、絕緣手套等專業絕緣裝備。這些裝備加起來約5公斤重,而且不透風,整個人就悶在裡面。
  • 半天喝五升水、日行兩萬步……你們是高溫下最美的風景!
    拖箱、裝車、清掃、復位從早到晚,衣服沒有幹的時候室外督導,日行超過兩萬步「三伏天」,酷暑難耐他們無懼「烤」驗,履職盡責用汗水書寫對芝罘發展的擔當垃圾清運工7月28日上午10點,太陽炙烤著大地,在華豐街一處垃圾箱點位,七個垃圾箱一字排開,垃圾清運中隊長宋修竹正在進行一天中的第二次清運。拖箱、裝車、清掃、復位……動作流利而順暢,大顆大顆的汗珠順著髮絲滴入眼框,宋修竹才抬起胳膊用衣袖擦了擦。此時的宋修竹頭上冒著熱氣,上衣早已溼透,汗水順著下巴淌進脖子,甩手的同時兩滴汗水珠子也被甩了出來。
  • 戰高溫·當奮鬥·正青春丨每天喝7斤水!你我「瓶」水相逢,奮戰工地...
    戰高溫·當奮鬥·正青春丨每天喝7斤水!烈日下的堅守,是奮鬥者的姿態,也是「財富雨花品質雨花幸福雨花」的前進狀態。「飛夢雨花」推出「戰高溫·當奮鬥·正青春」專欄,點讚勞動者風採,感受雨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烈日下,當許多人享受著空調的清涼時,建築工人正奮戰在建設的一線,他們鬥酷暑,與高溫搶時間,用辛勤的汗水換來民生工程的有序推進。
  • 點驗,美術館展覽的「保險絲」——山東美術館布撤展點驗工作模式探索
    全國各地報送的1194件(組)中國畫作品,陸續在山東美術館的作品進館點驗平臺上參加了「全身體檢」。在點驗現場,完整規範的點驗流程、專業負責的態度,讓負責運送各自省份作品的工作人員嘖嘖稱讚:「驗得太仔細了!」「工作程序無縫對接!」「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其實,山東美術館的「體檢項目」已實施多年,而且在繁多的收退件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點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