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花生加工提質增效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範」在新疆啟動

2020-12-10 食品夥伴網

   本報訊 近日,

新疆

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攻關項目「新疆

花生

加工提質增效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範」啟動會暨「新疆花生產業與科技發展戰略」

研討會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

市召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萬書波、新疆政協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彤、塔裡木大學書記趙光輝、新疆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嶽海濤、兵團科技局趙長巍、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書記趙紅軍,以及項目承擔和參與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共20餘人參會。該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塔裡木大學、豐益(上海)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新疆天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會。

 

  兵團科技局項目主管領導趙長巍在會上指出,該項目是兵團第一個有關花生產業發展的科技攻關項目。項目針對新疆花生存在加工專用品種少,收儲運、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落後等問題和技術需求,開展新疆花生加工提質增效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範,對新疆花生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希望項目組能高質量、高水平完成各項目標任務,順利驗收。項目首席研究員王強分別從項目背景、研究內容、研究目標、考核指標、技術路線、組織管理與經費管理等方面,匯報了項目總體情況。山東省花生研究所研究員王傳堂、新疆天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橋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郭芹博士、塔裡木大學侯旭傑教授、豐益(上海)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張餘權分別對課題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

 

  與會專家就新疆花生產業與科技發展建言獻策。王強指出,新疆有得天獨厚的花生種植優勢,「一帶一路」政策支持,為新疆發展花生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且新疆是輻射以中亞為核心一路國家的橋頭堡,有潛力成為全球花生種植、加工、貿易中心。但目前新疆花生產業存在三大突出問題,缺乏加工專用品種、原料本地不清、缺少適宜新疆地域特色的種植模式與配套的收穫機械、缺乏適合市場需求的精深加工技術與產品,應深入開展專用品種篩選、關鍵技術攻克、核心裝備創製,開發高品質、多樣化系列產品,打造國際知名品牌,提升新疆花生產業國際競爭力,促進新疆花生向「優勢產業」轉變。萬書波針對本地消費能力低、運輸成本高等新疆花生產業問題,建議引進、種植高油酸花生原料,探索適合新疆的花生種植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深入開展花生莖葉等副產物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提高利用率與附加值。陳彤希望,項目組探索市場化機制,面向市場需求,開展技術突破與產品開發,最終將研究成果落地轉化形成產品。嶽海濤建議,加強病蟲害防控,研發可降解地膜,開展前瞻性育種與本地品種保護,注重鹽鹼地利用。

 

  針對項目的管理及實施,項目組提出以下要求:建立組織管理機制,定期舉辦項目中期研討會議及年度總結會議,各課題輪流坐莊,每半年製作一份簡報,促進相互交流,了解最新研究進展和動態;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經費使用與管理要嚴格按照兵團科技項目有關規定執行,設立獨立帳戶,按照預算執行,配備財務助理,確保資金使用公開、透明並安全合規。

 

  此次兵團項目啟動會暨新疆花生產業發展研討會的召開,促進了項目組成員間的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加深了大家對項目整體設計思路和研究方案的理解,為今後項目的穩步推進、高效實施、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該項目的落地,將推動新疆花生產業快速發展,助力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新疆「探路」花生產業發展(圖)
    從疆內多家企業和農業科研部門自發成立「新疆花生產業創新創業團隊」,到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育種與種子研究室2015學術年會召開;從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花生科研工作站揭牌,到山東魯花種業有限公司來疆舉辦花生高產示範觀摩會,「花生寶寶」在新疆成長的曲線開始呈現上升趨勢。
  • 張新友院士:新疆具有發展一千萬畝花生的潛力
    花生是典型的耐旱作物,其抗旱能力超過高粱和穀子,被稱為作物界的「駱駝」,在棗林、杏林,核桃林間套播種植花生,可以「一水兩用」,做到果林與套播花生的灌溉一致。新疆於2011年5月啟動的科技援疆計劃項目「適宜新疆林果業基地林間套種花生品種的引進篩選和栽培技術研究」,目前取得一定成果。據記載,新中國成立之前新疆哈密、託克遜就有種植花生的歷史,種植面積比較少,屬於小宗經濟作物。
  • 「中醫農業」助力「農業產業強鎮」項目提質增效發展
    近日,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章力建研究員、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團隊首席朱立志研究員等專家組一行應邀到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楓林鎮考察當地″中醫原理技術方法農業應用(中醫農業)」實施情況,並就在楓林鎮實施《"中醫農業″助力"農業產業強鎮建設"項目提質增效發展》和陽新縣及楓林鎮領導、專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等進行了深入了探討
  • 國內花生產業專家學者為新疆花生產業健康發展把脈
    本報烏魯木齊9月14日訊記者劉毅報導:14日,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2018學術年會在烏魯木齊市召開。會議以「『一帶一路』與新疆花生產業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內花生育種、栽培、加工等全產業鏈的知名專家和加工龍頭企業代表,就新疆花生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為新疆乃至全國花生產業的健康發展把脈。
  • 新疆:做強現代農業發展的「晶片」
    英買裡鄉有很多鹽鹼地,過去由於生產技術落後及缺乏耐鹽鹼品種,這些土地只能撂荒。 「這些棉苗是我們選育的耐鹽鹼品種,我們立足伽師縣面向喀什植棉生態區進行抗旱耐鹽鹼棉花新品種的選育,篩選和示範推廣適應當地條件的棉花新品種,就是為了幫助農民提高收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伽師縣試驗基地負責人孔德培說。
  • 新疆首次引入花生無膜化栽培技術 已在烏魯木齊試種
    5月12日,在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新疆綜合試驗站安寧渠油料基地,望著田裡陸續破土而出並舒展著葉片的這些花生苗,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新疆綜合試驗站站長李強輕舒一口氣地裡種的,是他們首次採用從內地引入的無膜化栽培技術試種的花生。花生生根發芽,意味著試驗的科研攻關取得階段性進展。
  • 新疆棉業瞄準高質量發展
    張秀科攝  新疆日報訊(記者劉毅報導)棉花,新疆農業的一面旗幟,也是全區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作為全國優質棉主產區的新疆,已連續多年實現棉花種植面積、總產、單產全國第一。  這張名片,一頭關係著農民的切身利益,一頭聯繫著下遊紡織服裝產業,既是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全國棉花實現有效充分供應的關鍵保障。
  • 新疆花生產業已經初步形成全產業鏈
    本報訊 記者顏志華 發自新疆 日前,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育種與種子研究室2015學術年會在新疆石河子市召開,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山東、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區市及兵團的數十名專家濟濟一堂。據介紹,該年會由新疆農墾科學院、新疆農科院和新疆天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這也是該年會首次在疆召開。
  • 新疆公示2020年自治區科技成果登記項目 涉及食品領域51項
    28 20200014 甜菜種植技術示範推廣 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 新疆兵團:讓機採棉挑起產業振興「大梁」
    近日,由新疆農墾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鄧福軍主持的《機採棉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在獲得兵團組織的專家檢查驗收後,申報國家級科技進步獎評選日平均氣溫在15 攝氏度至20 攝氏度時,這一低溫脫葉劑與「脫吐隆」相比,具有較明顯的脫葉效果,解決了脫葉效果差的收穫期關鍵問題。   「適用的栽培技術規程,能極大地促進棉花穩產高產。」鄧福軍說,新疆棉花種植歷史悠久,而針對機採棉所制定的技術規範並不完整,甚至非常缺乏。利用3 年時間,項目組編制出《新疆機採棉花品種》標準。
  • 7月20日昌農種業與您相約「大美新疆」
    新疆昌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8年3月,經歷20餘年發展,目前已成為集科研、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股份制種子企業,註冊商標「博遠」牌。是新疆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首批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同時也是新疆首家實現制種玉米全程機械化制種的企業。
  • 新疆英吉沙:激活發展內生動力
    新疆優樂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員工正在給產品進行包裝。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耿丹丹攝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曾是新疆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人口多、致貧原因雜、脫貧難度大。近年來,英吉沙縣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種植、養殖。
  • 新疆「特」字號農產品搶灘大市場
    皮山縣委常委劉小剛說,這兩年,皮山縣大力推廣石榴科學種植技術,提高產品品質,形成了「基地+農民+公司+市場」的產業模式,同時,全縣還為「皮亞勒瑪甜石榴」搭建了質量追溯體系,每一箱石榴都可進行產地追溯,讓假冒產品無處遁形。  「吃綠色飯,種技術田,賺特色錢。」劉小剛說,得益於品質的不斷提升,「皮亞勒瑪甜石榴」的銷量越來越好,價格也已連續兩年實現增長。
  • 新疆昌吉市種業發展駛向提質快車道
    新疆昌吉市種業發展駛向提質快車道 2018-05-27 09:29:00來源:央廣網
  • 新疆墨玉:葡萄園裡的甜蜜生活
    初冬時節的農村,陣陣寒意,但在新疆墨玉縣英也爾鄉葡萄園村卻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有的忙著翻曬葡萄,有的分揀葡萄乾。今年80歲的帕坦木汗·亞森老人正在晾曬葡萄乾。「來嘗一下我們家的葡萄乾,可好吃了!」我現在學會了技術,每畝葡萄產量提高到了500公斤,比去年增產100公斤。」瑪合木提高興地說。推動葡萄種植業提質增效,是提升葡萄產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工作隊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協調相關部門在村裡建立葡萄種植示範園區,定期邀請葡萄種植專家開展技能實訓,為村民講解不同品種葡萄的病蟲害防治、施肥、澆水、嫁接等專業知識。
  • 2019年新疆人口淨流入量全國第三!2020年新疆要騰飛了!
    (二期)等項目;衛生體育項目包括新疆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門診醫技病房綜合樓、喀什中醫醫院(綜合醫院)等項目;生態環保項目包括環烏倫古湖綠化、新疆2020年重點煤田火區滅火工程、2020年重點防護林工程等項目;城鎮建設項目包括亞行貸款昌吉州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示範項目
  • 內蒙古烏海:科技促葡萄產業提質增效
    「我們重點打造葡萄產業科技、加工示範平臺和全產業鏈服務平臺,發展葡萄文化旅遊和特色觀光旅遊。目前小鎮建設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左右。」烏海市陽光田宇農業科技公司綜合部部長李明雪說。烏海市晝夜溫差大、光熱資源豐富,這些優良條件成就了烏海葡萄的品質。
  • 推動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疆新聞在線網10月9日消息(新疆臺記者高夢輝):連日來,我區各地工業企業幹部職工認真學習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夯實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
  • 新疆福海縣攜手楊凌高新區打造中國高緯度農業示範基地
    楊曉東 供圖 8月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福海縣黃花溝呈現出一派喜慶熱鬧的景象。在阿勒泰地區這個地理上的窪地、農業上的高地,福海楊凌黃花溝現代農業示範園正式開工,這標誌著福海縣與國家級高新區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簡稱「楊凌高新區」)攜手,共同打造中國高緯度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共同建設世界高緯度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擴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