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受洗與施洗)

2020-12-11 基督教聖經知識

第六篇 教會論

第七章 蒙恩的手段

第三節 受洗與施洗

1.受洗者的資格

1)在耶穌基督面前承認自己是罪人的人

「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徒2:38)

2)宣告耶穌為救主的人

「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就受了洗。」(徒8:12)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徒8:36-37)

「於是吩吩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裡去,勝利就給他施洗。」(徒8:38)

3)起誓為主而活的人

認識信從別的神及隨從外邦風俗為罪,為了耶穌轉變生活目標,決心為主而活的人,給他們施洗。

「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羅14:7-9)

2.洗禮的終究施洗者

1)洗禮的終究施洗者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上帝。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

2)洗禮的實際施行者,是用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呼召合法的福音宣布者(門徒),今天由牧師執行洗禮。

「有一個賣紫色布匹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她聽見了,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她和她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或作「你們若以為我是忠心侍主的」),請到我家裡來住。」於是強留我們。」(徒16:14-15)

3.施洗的方法

施洗的方法有三種:

1)浸水法

根據洗禮的聖經語源有「浸」水之意,將全身浸入水中的方法。

2)灌水法

由洗禮語源有「全身充滿」之意來的,將領洗者立在水中,施洗者用盛器裝水澆灌在領洗者頭上的方法。

3)撒水法

是教會史上最多的所施行的方法,來自「洗」之意,施洗者用手沾水灑在領洗者頭額上的方法。

然而,浸水也罷,灌水也罷,撒水也罷,它的形式並不重要。而是通過儀式確信「潔淨和重生」是很要緊的。領洗並不是得救的根據。它只不過是得救後所受的外面的印記而已。

所以聖經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6)

因此在洗禮的方法上固執浸水的主張可以說是錯誤的。

4.洗禮是得救的手段呢?還是蒙恩的手段呢?

洗禮決不是得救的手段,而是蒙恩的手段。水洗決不能成為得救的根據。它只不過是給因信得救(受聖洗禮)的人,得救的確證與順從和獻身的標誌。作為恩寵手段的水,它本身並不能洗淨罪。

5.嬰兒洗禮的根據

嬰兒洗禮的根據,在於上帝立約的應件,是對以亞伯拉罕為首一切選民有效屬靈的約,這約的應許在舊約以割禮出現,新約以嬰兒洗禮出現。

新約裡沒有直接提到是否給嬰兒施洗的問題。然而耶穌反對門徒禁止小孩子到自己那裡來,並說天國屬於像小孩子的人。(可10:13-16)保羅說,「因為不信的丈夫就因著妻子成了聖潔,並且不信的妻子就因著丈夫成了聖潔。不然,你們的兒女就不潔淨,但如今他們是聖潔的了。」(林前7:14)不僅如此,那呂底亞「和她一家既領了洗」(徒16:15)禁卒和屬他的人,立時都受了洗(徒16:33)認為那家的嬰兒也都受了洗。

根據上帝立約的應許,給出生在父母信主(包括一方信主)家庭,可以給滿兩歲以下的嬰兒施洗,父母有責任,在主內將孩子養育成有信心的人。

相關焦點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作為蒙恩手段的聖禮——洗禮)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洗禮有「浸」、「洗」、「充滿全身」之意。一般為「儀式的意義」與「屬靈的意義」兩種解釋。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聖經啟示的三位一體)
    1)耶穌受洗時顯明三位一體「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上帝的靈仿佛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3:16-17)2)耶穌親自教誨三位一體耶穌相信三位一體教義,並將其教給門徒們。耶穌教這個教義時,門徒已經知道耶穌是聖子上帝的事實「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外部呼召)
    熱情勸告和邀請人們加入基督教的,一般是用傳道的方式。然而只用外部呼召,起不到拯救的功效。聖經沒有使用「外部」這個用語,可是明確提到了以下情況:「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 山西陽城教會舉行2017年度施洗 147人受洗
    陽城教會2017年度施洗 山西陽城縣基督教兩會於2017年7月16日上午,在本會城關教會舉行了2017年度施洗禮拜,全縣12個教會500餘人參加了,早上起來,昨天下了一場雨,今天天氣放晴,這幾天的炎熱也消除了好多,空氣也變得異常的清新,弟兄姊妹們都說:「感謝主的恩典,今年不但把得救的人數,一下增加了去年的受洗人數的兩倍,而且主也知道我們的狀況,下了這場雨,降低了氣溫。榮耀歸主名!阿們!」上午9時許施洗崇拜正式開始,在銅管樂器莊嚴肅穆、優美動聽的讚美聲中,本堂的唱詩班身著禮服緩緩步入禮拜堂內,緊跟其後的是施洗扶禮及主禮人牧師。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勝利的教會與有機的教會)
    「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20)「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4:4-6)2)有組織的教會,就是有機的教會為了有效地擔負教會的使命,所具備的外形的體制。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蒙恩的手段)
    第六篇 教會論第七章 蒙恩的手段第一節 作為蒙恩手段的話語「恩惠」,是上帝施給他聖徒的「聖靈的超自然的感化。 「手段」(方法),是為實現某種目的的方法與要素。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徒 8:30-36】將上帝的話語講解傳播時,就發生體驗上帝恩典的驚人的功效。在教會所傳講的道是蒙恩的最高手段。當然, 此時所傳的道應當是傳純真的福音。3.
  • 施洗約翰丨耶穌基督為什麼受洗
    耶穌基督來到約旦河,要受施洗約翰的洗,施洗約翰感到十分疑惑(參馬太福音3章14節):主耶穌基督是無罪的,為什麼無罪的神子竟然要接受先鋒的洗禮呢?「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或作禮)。於是,約翰許了他[太3:15]」。
  • 合肥市基督教會舉行受洗禮拜 逾200位慕道友受洗
    黃保俊牧師為慕道友施洗(圖:合肥市基督教會青年團契) 薛連喜牧師為慕道友施洗(圖:合肥市基督教會青年團契) 2010年12月19日,合肥市基督教會舉行了2010年度第二次受洗禮拜。
  • 基督徒最嚮往的施洗聖地,耶穌在這裡受洗,傳講福音行神跡
    美美地睡了一覺之後,一大早我們便乘車就來到了約旦河洗禮處,大概許多人都知道基督教的傳統儀式-施洗。在《聖經》中就有相關記載,聖婦依撒伯爾和匝加利亞的兒子約翰,也就是耶穌的表兄,曾經在耶穌開始傳福音之前,便在曠野向猶太人勸勉悔改,並為耶穌施洗。
  • 專訪牧者談聖誕洗禮:施洗無原則成教會嚴重問題
    譚牧師:當一個人受洗的時候,第一,要正確地認識福音;第二,要心裡相信;第三,要悔改,迎接耶穌;第四,必須要透過洗禮才能加入教會,成為教會的一員。基督時報:一般在弟兄姐妹受洗前,教會會有哪些相應的工作呢?譚牧師:一般情況下有一個學習,是簡明的系統神學,是專門用來培養這些準備受洗的人。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羅馬天主教所主張的中間狀態)
    2)基督教反對羅馬天主教關於死後靈魂的居所,煉獄的教義。基督教反對煉獄教義的理由:(1)羅馬天主教的煉獄教義是根據馬卡比後書12:45-46,但我們不認定馬卡比書為正典。「嬰兒臨部」無論異教徒的子孫,還是基督徒的子孫,所有未受洗的孩子的靈魂所居住的地方叫做嬰兒臨部。羅馬天主教認為,未受洗的人,就不能進天國。(約3:5)所以,他們為在地獄受痛苦的孩子們想出開脫的方法。他們想出,孩子們雖然不能進天國,但他們可以停留在地獄的火焰所不能達到的某邊緣,在沒有得救的指望中永遠居住下去。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前言:唯有聖經!只有聖經!)
    啟示宗教——基督教——的根本在於聖經。所以聖經是引導我們一生與歷史的,也是絕對的信仰法則與行動準則。因此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我們相信堅持聖經真道,堅固神學根基的改革主義(加爾文主義)。改革主義神學將聖經的重要內容歸納為①絕對啟示(聖經)②上帝③人④耶穌⑤拯救⑥教會⑦終末。無論如何願所有接觸本書的人,要遵行神所默示的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至得救。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在新約中的名稱)
    如「阿拉法、俄梅戛」「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首先的、末後的」、「是初、是終」(啟1:4、8、17;啟2:8;啟21:6;啟22:13)但大部分按著以阿多乃代替原理,改用居裡阿斯。居裡阿斯較耶和華更近於阿多乃的名稱。具有「全能的上帝」「主」、「所有主」、「統治主」之意。也用於耶穌基督。居裡阿斯具有人類的所有主,「主人」的意思。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宗教的起源)
    2.基督教的正確觀點基督教(宗教)的起源,是上帝的「啟示」,加爾文先生斬釘截鐵地說「宗教就是基督教」。其理由是,如果人要認識和供奉,不可知的上帝,就需要上帝自己啟示自己。因此我們應當持守「啟示依存思想」。
  • 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舉行施洗聖禮 248人受洗
    圖: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微信平臺 據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微信公眾平臺報導,6月18日周六下午,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舉行了今年的第一次施洗禮,共248位弟兄姐妹受洗,儀式前,武大洲傳道講解了受洗的意義,他強調,我們成為基督徒不是因為受洗,而是因為相信耶穌。基督徒借著受洗向神和人見作證,顯明我們與基督同死、復活和埋葬。羅舒引牧師還勉勵信徒受洗歸入基督,就要天天披戴基督,滅絕邪情私慾,在世上做光做鹽。受洗禮由浸水禮和點水禮組成。浸水禮由靖義成牧師、王繼榮牧師主禮,點水禮由鄭慧牧師和李敏牧師主禮。據介紹,本次受洗的信徒以中青年為主。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轉變的意義)
    (哀5:21)「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8)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宗教的本質)
    (羅1:16—23:太9:22、15:22)①所謂信,就是人對於上帝所表明(啟示)拯救的信息的回應。這信心就是對神的恩典孩兒般的信靠。同時意味著為愛神、事奉神而喚起獻身的心,(來12:28)「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
  • 施洗者聖約翰的頭在哪裡?
    幾個世紀以來,施洗約翰的頭目在基督教中最受歡迎的遺物名單中名列前茅猶太傳教士和先知,被稱為最早的基督徒聖徒之一,據信為他的遠房表親耶穌鋪平了道路,耶穌是約翰河在約旦河裡受洗的根據新約的所有四個經典福音,以及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的描述,施洗約翰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前的某個時候被當地統治者的命令殺死。福音書聲稱國王將他斬首,他的頭放在盤子上。
  • 溫州蒼南龍港牧區在天恩堂舉行2018年施洗工作 367位慕道友受洗
    ,2018年度龍港牧區受洗總共為367位(其中弟兄153位,姊妹212位),決志受洗加入教會,委身降服依順基督,成為一位真正的基督徒。施洗證道:錢招榮牧師;施洗主禮:黃呂智、陳樸佳長老;施洗:周科露(聖餐)、楊介化長老;襄禮:楊承安、陳洪諾長老,抱洗:張志昆、黃孝加、梁亦善、金招庭長老;助理:黃體全、馬必益、吳紹候、鄭光唐長老;後勤工作由項小儒、陳志愛、陳先鋒、陳紹柑、胡宏燈主任及天恩堂長執堂委會暨青中年詩班及接待、環衛姊妹;施洗工作自始至終充滿著神的同在和祝福,在詩歌、聖餐、奉獻、禱告中圓滿結束。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絕對的屬性)
    (啟2:8)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1:8)是永遠活著。2、上帝是永不改變的(不變的上帝)上帝的①存在②預定③應許④目的不變上帝的存在不變意味著上帝不舊不衰、不增加、不縮減。其完全性永遠維持不變。聖經說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