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成都四大戰略定位

2020-12-17 紅星新聞網

昨日,成都市規劃局公布《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初步方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成都晚報記者了解到,最新編制的這一版城市總體規劃中,不僅對「三步走」戰略目標進行了詳細解釋,還明確了成都的四大戰略定位、城市人口規模、市域總體空間結構等。

發展目標

到2022年,在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建強區域中心城市

「五中心一樞紐」功能顯著增強,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顯著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創新驅動體制機制基本形成,綠色發展制度體系基本形成;覆蓋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大城市病」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成渝城市群極核地位明顯提升,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高標準全面建成國家中心城市

城市能級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的引領作用持續發揮,成為「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渝世界級城市群基本形成。

到2050年,邁入可持續的世界城市行列

建成國際運籌中心、國際創新中心、國際文化中心;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城鄉居民享受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面實現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建成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城市群。其中還特別提到,成都將成為超大城市永續發展的示範樣板。

四大戰略定位

四川省省會

國家中心城市

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世界文化名城

城市人口規模

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以內

至2035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控制在1360萬

市域總體空間結構

一心兩翼一區三軸多中心

一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兩翼: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

一區:龍門山生態涵養區,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保障成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區域

三軸:南北城市中軸、東西城市軸線、龍泉山東側新城發展軸,集聚核心城市功能

多中心:8個區域中心城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強化扇葉狀格局,構築「雙心、雙軸、多點」 的空間結構

嚴控生態綠楔,延展扇葉狀布局模式,優化用地布局和結構,構築「雙心、雙軸、多點」的空間結構,引導中心城區發展重心向東、向南轉移

「雙心」是指老城中心和天府新中心。「雙軸」是指南北城市中軸、東西城市軸線。「多點」是指集中承載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主中心、副中心和片區中心

科學確定「五中心」核心功能內涵,有效保障空間落位五個中心

經濟中心

科技中心

金融中心

文創中心

對外交往中心

配套——建構國際標準、便捷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快建設對標國際的重大公共設施,提升高端人才吸引力

●構建步行15分鐘生活圈,提升宜居生活便利度

地下空間

構建由地下公共服務設施系統、地下交通系統、地下市政設施系統和地下人防設施系統等組成的城市地下空間系統

關鍵詞1

五大主體功能區

1

高起點規劃東部區域,

開闢城市永續發展新空間

範圍:包含龍泉驛區車城大道以東部分,青白江區和天府新區龍泉山部分,簡陽市、金堂縣全域

2

高水平發展南部區域,

打造區域創新發展新引擎

範圍:包含天府新區直管區(五環路—成自瀘高速—車城大道連接線以外部分且不含龍泉山)、雙流區(五環路以外部分)、新津全域、邛崍市(羊安、牟禮、回龍三鎮)

3

高標準提升西部區域,

探索城市綠色發展新模式

範圍:包含彭州市成綿高速複線以西部分,都江堰市,郫都區、溫江區五環路以外部分,崇州市,大邑縣,邛崍市除羊安、牟禮、回龍以外部分,蒲江縣

4

高質量改造北部區域,

增強區域一體功能新支撐

範圍:包含青白江區(除五環以南、成青快速以西的局部區域和龍泉山部分)、新都區(五環路以北部分)、彭州市(成綿高速複線以東部分)

5

高品質優化中部區域,

開創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新路徑

範圍:主要為五環路以內區域

關鍵詞2

生活城市

成都是中國最具生活品質和最具居民幸福感城市之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強化成都這一重要的城市特質,在合理優化人口結構的基礎上,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更有保障的住房供給、更具品質的公共空間、更具魅力的城市風貌,全面提升城市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

關鍵詞3

生態格局

兩山、兩網、兩環、六片

涉及生態格局的區域需要加強保護其生態功能。劃定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

兩山:龍門山和龍泉山

兩網:岷江水系網和沱江水系網

兩環:環城生態區和環二繞生態環

六片:都彭生態區、崇溫生態區、邛蒲生態區、天府生態區、龍青生態區和金簡生態區等生態綠隔區

文化

全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構建兩個層次、十個方面系統完善、重點突出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協調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

兩個層次:市域、中心城區

十個方面: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街區,大遺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工業遺產,文化線路,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

構建「一環、兩軸、四線、五片」全域文化空間保護展示體系

一環:串聯古蜀文化遺產的水上環線

兩軸:龍門山前歷史文化保護軸、從都江堰到成都平原歷史演變的文化軸

四線:古蜀道金牛道、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成渝古驛道

五片:以成都、都江堰、新都、崇州、邛崍歷史文化名城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集中片區和國家公園片區

交通

對外交通:打造洲際門戶樞紐機場,構建國際航空樞紐——依託「一市兩場」格局,強化航空樞紐能級;加密洲際航線,強化空港國際中轉能力;加密腹地航線網絡,擴大輻射範圍;完善空鐵通道,拓展中西部腹地。

深入落實「蓉歐+」戰略,構建國際鐵路貨運樞紐——拓展蓉歐通道,強化國際貨運網絡;完善腹地鐵路網絡,拓展輻射範圍;加強港區聯動,建立空鐵水多式聯運體系;優化場站布局,強化鐵路貨運樞紐體系。

融入國家高鐵網,構建國家鐵路客運樞紐。

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構建國家高速公路樞紐。

加快信息網絡建設,提升通信樞紐聯通能力,構建國際通信樞紐。

內部交通:構建網絡化、多層次、高標準市域快速交通體系——完善市域高快速路網絡,構建高效互聯道路體系;構建三鐵融合市域軌道交通體系,引領城市發展格局;優化內河航運,完善市域交通體系。

構建三網融合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完善城市軌道、地面公交、慢行網絡,強化樞紐體系;以城市軌道為基礎優化地面公交;完善慢行交通網絡;構建層次清晰的四級客運樞紐體系,促進三網融合。

完善路網體系,提升路網密度,強化道路交通效率。

中心城區依託「十六高二十五快」高快速路構建一體化和網絡化路網體系。中心城區規劃結構性主幹路68條,在各個組團形成功能完善、級配合理的路網體系。落實街區制標準,提高次支路網密度,打通微循環,豐富街巷的交往、展示、遊憩功能。至2035年,中心城區路網密度達到8千米/平方千米。

城市設計

構建「三軸、四片、多點」的整體景觀格局,強化空間景觀秩序,突出三軸統領城市空間格局、串聯重點景觀區域與景觀節點的骨架作用。

三軸:天府文化景觀軸、城市中軸線景觀軸、東部城市新區景觀軸

四片:市域中重要的核心景觀片區包括老城中心、天府新區直管區、空港新城城市中心、簡州新城城市中心。深入挖掘展示天府文化形象、體現時代特徵的重點景觀區域,體現國家中心城市形象及地域文化多樣性

鄉村振興

完善新型城鄉體系——創建完善中心城區、東部城市新區-區域中心城-特色鎮-新型社區及林盤、聚落的新型城鄉體系。

構建以特色鎮為核心、多個新型社區或林盤聚落支撐、以環形綠道串聯的「一核多點一環」的「星座式」布局的城鄉統籌單元,共同形成「產田相融、城田相融、城鄉一體、山水滲透」的新型城鄉形態。

成都晚報記者 滕楊

原標題:《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成都四大戰略定位

相關焦點

  •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開始徵集意見
    原標題:《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開始徵集意見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發展的總綱、建設的藍圖和管理的依據。為更好地吸納民意、吸收民智,昨天,市規劃局將成都市總體規劃初步方案向社會公開,同時開通線上、線下多個渠道,從11月1日至11月底,面向全社會徵集意見。
  • 成都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區發展重心向東、南移
    從11月1日起至11月底,成都市編制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初步方案(以下簡稱《總規》)開始向市民徵集意見啦!市民可以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共繪美好成都」進行意見表達,也可以在成都規劃公眾平臺http://www.cdgh.gov.cn/進行留言;還可以到成都市規劃館了解規劃方案,提出意見。本次《總規》提出哪些重要規劃?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看川叔為您劃重點!
  •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出爐!未來20年將發生這些...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出爐!未來20年將發生這些變化! 昨天,成都市規劃局正式公布《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的初步方案!
  • 與北上廣同題競爭 成都憑什麼劍指世界城市
    在大國崛起的「中國敘事」中,總規劃定的城市藍圖是實現大城市崛起「成都表達」的第一步。「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成都當前所謀之勢,應取之道都站在了實現向更高能級城市進軍的高點。在2月27日,成都市兩會上,《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送審稿)》正式交由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討論。作為成都市的第五輪總體規劃,此次規劃把眼光放在了更寬廣的時空維度上。
  • 成都確定「三步走」戰略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城市
    、明晰了定位,是新時代成都城市發展的行動指南。  全會強調,要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必須堅持用科學規劃指導城市建設發展,高起點修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要以大歷史觀標定城市的成長坐標,確定城市戰略定位。以大時空觀從區域視角謀劃城市格局千年之變,保持城市可持續發展;以大生態觀將城鄉作為有機生命體,構建山水田林城生命共同體。
  • 對標四大國際大都市 成都展開「無時差」學習
    ●成都劍指「並跑」世界一流城市,學習其先進經驗  ●成都「無時差」實時掌握四大「頭部城市」最新的規劃理念和實踐經驗  ●成都對每個城市都進行系統深入地全面研究,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諸多方面  ●此次學習的目的在於落地,成都根據四城研究報告,用近半年時間,完成落地建議與策略
  • 膠東新藍圖:明確三大戰略定位
    明確「三大戰略定位」國際海洋創新中心中國經濟新增長極黃河流域開放門戶優化「空間布局」■一核引領:強化青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軸帶展開:依託交通軸、海岸帶,集聚各類要素資源■灣區帶動:以膠州灣、芝罘灣、萊州灣為重點,壯大灣區經濟■網絡共生:通過「五大網絡」,構建區域發展共同體共建「七個共同體」■高效設施共同體■創新引領共同體
  • 長沙、成都、保定等城市照明規劃提升方案出爐
    成都近日,成都市中心城區景觀照明專項規劃宣傳貫徹活動開啟。成都廊橋夜景關鍵詞:照明色彩黃白為主、暖黃為輔《規劃》明確,照明色彩整體以「黃白為主、暖黃為輔」為城市景觀照明基礎色調,各區縣在編制分區景觀照明規劃時,可根據自身功能、文化等城市特質,明確片區的色調定位及主題色
  • 坊巷串十景 《天府錦城總體城市設計》專家審查會召開
    1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獲悉,《天府錦城總體城市設計》已召開專家審查會。上海同濟規劃設計院匡曉明教授代表上海同濟院與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項目組進行了匯報。會議邀請了清華大學特聘研究員萬鈞、美國威爾考特建築設計公司執行董事鮑晶、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汪曉崗、西南設計院總建築師錢方等專家。
  • 中國規劃這兩條鐵路在成都對接,將四大中心城市變成戰略後方
    國家規劃這兩條鐵路在成都連接,從而將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三大經濟圈、四大中心城市變成了戰略後方,這兩條鐵路,一條是滬漢蓉沿江高鐵,一條是川藏鐵路。川藏鐵路是「天路」即「進藏路線」裡五條鐵路之一(另四條是青藏鐵路、滇藏鐵路、新藏鐵路、甘藏鐵路),列入國家規劃,該鐵路設計時速大多是160公裡,為低速鐵路。
  • 關注|戰略、格局與交通協同規劃: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思考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曹國華在2020年中國城市規劃學術季之「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交通、產業、空間協同發展規劃與設計」上,作了題為《戰略、格局與交通協同規劃——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思考》的主題報告。與大家分享。
  • 市發改委權威解讀《成都遠景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以全面建設現代化...
    編者按  剛剛結束的成都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送審稿)》等三大綱領性文件,並以大歷史觀標定城市成長坐標,以大時空觀謀劃城市格局千年之變其背後有著怎樣的豐富內涵,意味著未來發生怎樣巨大的變化,與每一位成都市民的生活有著怎樣緊密的聯繫?今日起,本報特開設專欄,邀請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區(市)縣相關負責人、專家為您詳解《成都遠景發展戰略規劃研究》《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各分區詳細規劃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十大重點工程。
  • 成都未來科技城面向全球徵集起步區城市...
    5月29日,據成都高新區獲悉,作為未來科技城的主導建設方,該區正式對外發布未來科技城起步區深度城市設計及重點地段概念建築方案國際徵集公告,旨在匯聚全球智慧,以最具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落實國家戰略,加快打造西部(成都)科學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早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 《成德同城化空間發展規劃》(草案)公開,戰略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來源:德陽房幫幫成德同城化空間發展規劃(草案)一、規劃背景1.強化中心城市帶動作用,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部署進一步做強成都極核,強化成都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3.拓展成都戰略腹地,全面增強成都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進一步發揮成都市作為全省經濟增長「發動機」、「穩定器」作用。深化拓展成都現代化產業體系腹地,在更大範圍內構建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產業鏈和生態,推動成都創新資源在更大範圍內轉移轉化;進一步拓展金青新「一帶一路」大港區等樞紐中心功能的戰略腹地,以增強成都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中心功能,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
  • 謀勢有成 蓉城坐標比肩北上 未來已來 成都邁向世界城市
    2017年3月以來,成都正式啟動了第五輪城市總體規劃編修工作。在新一輪總規中,成都劍指世界城市,將自身定位於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明確將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作為成都新一輪總規的核心專家,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石崧曾多次參與總規方案的討論。
  • 成都市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聽取對成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
    ■建設智能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12月14日,中共成都市委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對成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意見建議。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主持會議並指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是今年成都市的一件大事。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10個領域加快實施一批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工程,切實把戰略規劃和決策部署變為企業市民的真切感受和現實體驗。
  • 成都市市長王鳳朝調研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主任陳歷章介紹了成都科學城的總體規劃、平臺建設、項目落地、人才引進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表示天府新區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做強成都科學城「一核」支撐,努力建設成都科學城核心引領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切實擔起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體責任,成為全國科技創新「第四極」核心支撐。
  • 成都規劃未來十年統籌城鄉發展「藍圖」
    總體目標  圍繞成都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定位和「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總體戰略,以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 墨菲西思Morphosis公布成都「獨角獸島」總體規劃,入選優勝方案之一
    墨菲西思「獨角獸島」總體規劃 墨菲西思   成都「獨角獸島」位於天府新區興隆湖畔東岸綠島之上,規劃面積1006畝,是國內首個獨角獸企業聚集平臺,希望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下一個重要推力
  • 成都甲級寫字樓重排座次 四大板塊供應80%以上
    中央商務區、人民南路沿線、東大街和金融城四大板塊目前已佔據成都甲級寫字樓總供應量的80%以上  據高力國際按照最新甲級寫字樓標準於2013年1月對成都市甲級寫字樓市場進行統計的數據,成都主城區甲級辦公空間存量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