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包粽子,2019年端午文化節主城區活動剛剛在龍潭公園啟動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6月5日一早,龍潭公園熱鬧非常,由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東城區委區政府和西城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年端午文化節主城區主場活動在這裡拉開帷幕,這標誌全市端午節系列文化活動正式開始,也是東西城首次攜手舉辦傳統節日文化活動。

端午節曾為遠古的祭龍日,後又成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素有賽龍舟、食粽子、飲雄黃、掛艾草、拴五色絲線等習俗,北京地區還有插五端、食五黃、避五毒等民俗。5日,圍繞「和滿京城奮進九州」主題,泛舟端午、縱情端午、粽香端午、非遺端午、圖說端午五大板塊活動同時在龍潭公園內展開。

最令人感到緊張興奮的當屬賽龍舟。龍潭東湖水面上,早早劃分出300米直道競速賽道。8時剛過,鑼鼓聲響起,從東城和西城12支龍舟隊裡選拔出的6支複賽隊伍從水面「發射」出去。彩繪鮮豔的龍舟上彩旗隨風飄揚,每條龍舟上10人眾人奮力划槳、1人掌舵、1人打鼓,齊心合力。最終,奮進龍舟隊、龍潭龍舟隊、金融街龍舟隊分獲冠亞季軍。

龍舟比賽間歇,公園內的袁廟廣場上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來自東城區和西城區的不少三口之家披掛上陣,穿上彩色粽子造型卡通服裝,化身胖墩墩 「快樂的粽子」開始了接力闖關遊戲。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曹燦藝術學校的孩子們朗誦起《端午節的故事》,北京雜技團的小演員頑皮地耍起《玩空竹的小妞妞》等雜技節目,為400餘名前來過節的市民送去祝福。

遊園市民還同時欣賞到了來自非遺資源大區——東城區和西城區的非遺技藝展示。來自東城的玉雕、毽子、毛猴、泥人張、絹花、北京蒙鑲,以及來自西城的臉譜、彩蛋、傳拓、燈彩、傳統藥香等共20項非遺技藝,紛紛現場開始「教學」。傳承人們將拿出易於上手的小課件、半成品,邀請市民體驗製作步驟。受邀請前來的社區居民、五十五中的國際學生和光明小學的學生還在現場學習製作絲線五彩粽、傳統江米小棗粽子,讓粽香縈繞在濃濃的傳統節日中。體驗包粽子樂趣的同時,廣場四周的豐富圖片展,通過端午起源及節日習俗介紹,讓大人孩子全面了解到端午的文化內涵。除了在龍潭公園舉辦的活動,端午節期間,全市還將開始泛舟端午、粽香端午、書香端午、健康端午等四大品類80項目重點活動。豐富的活動遍布城鄉,方便市民在家門口過個傳統味道濃厚的節日。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李洋

攝影:方非

監製:賈薇

編輯:徐顥哲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關焦點

  • 賽龍舟 包粽子 北京東西城12支龍舟隊同湖競技迎端午
    人民網北京6月5日電(池夢蕊)6月5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中共東城區委區政府、西城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年端午文化節主城區主場活動在龍潭公園舉辦,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此次活動既是北京市端午節系列文化活動的啟動,又是東城區和西城區首次攜手舉辦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讓濃濃的粽香縈繞京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龍舟節、浴蘭節、午日節等,曾為遠古的祭龍日,後又成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素有賽龍舟、食粽子、飲雄黃、掛艾草、拴五色絲線等習俗,北京地區還有插五端、食五黃、避五毒等民俗。
  • 賽龍舟 包粽子 濃情端午展傳統文化魅力
    2019-06-09 20: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周靜 綜合報導經文化和旅遊部綜合測算,端午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9597.8萬人次,同比增長7.7%;實現旅遊收入393.3億元,同比增長8.6%。
  • 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端午活動繽紛來襲
    又是一年端午時節,賽龍舟、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好玩好吃齊聚一堂,好不熱鬧,但是一個人的熱鬧怎麼比得上一群人的歡鬧,不管你是想吃粽子,還是想做手工,來這些地方,全給你「佩奇"!
  • 線上划龍舟、掛艾草,延慶線上端午文化活動啟動
    劉平/北晚新視覺供圖端午節即將來臨,6月23日,延慶區線上端午文化活動正式啟動,作為參與活動的重要平臺,線上端午H5小程序同步驚喜上線,市民可以通過H5小程序,在遊戲裡划龍舟、包粽子、掛艾草,體驗端午民俗。延慶區文旅局表示,端午節期間,延慶旅遊不打烊,市民可通過線上預約來延慶、過端午。
  • 為什麼叫「端午」?為什麼包粽子?為什麼賽龍舟?
    為什麼賽龍舟?端午節的最突出的習俗之一就是包粽子,划龍船。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再說端午節和屈原和包粽子又是什麼關係?屈原作為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傳說粽子從屈原投江後就有了,包這些粽子是要投到江裡給屈原吃的。後來也演變成民間小吃。據說到宋代時,粽子品種已有很多了,有角粽、錐粽、茭粽、簡粽、秤錘粽、九子粽等等。到了現在,各地的粽子外形和用料更是多種多樣,各個檔次的粽子都有。十多年前我去湖南長沙,順道去汨羅江邊屈子祠裡瞻仰一下屈原。
  • 包粽子賽龍舟 民族團結一家親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 通訊員劉倩 尤倩 施強 田園攝影報導)龍舟賽、包粽子、品美食……6月24日是端午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慶端午·民族團結一家親」暨龍舟賽在走馬川河畔舉行。當天,《賽龍舟》《禮儀之邦》等文藝節目的華麗登場拉開了活動序幕。
  • 端午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是在表達什麼?其中另有隱情!
    端午節將至,只道一聲:端午安康!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人都會想起包粽子、賽龍舟。但是過了這麼多年的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究竟是在暗示什麼的,它想表達什麼呢,我們有仔細想過嗎?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競賽。
  • 包粽子,賽龍舟構成了粽葉飄香,歷史悠久的端午節
    又到端午時間飛逝,一轉眼就到了端午節。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龍舟競渡最早是古代南方吳越先民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古時候,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包粽子,無非是端午節最最重要的習俗了。
  • 包粽子、賽龍舟、立蛋……兩岸端午玩法多 傳統節日如何創新?
    端午習俗很多,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賽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主題。為歡度端午,2019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在廈門集美龍舟池舉行,來自兩岸的龍舟選手們在這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
  • 武漢自駕40分鐘,在這裡過端午,除了包粽子、賽龍舟還能這麼玩!
    很多年了,基本每年都會去木蘭天池打個卡,這個被稱為「武漢後花園」的景區離城近,風光美,自然景觀與現代人文相互融合,傳統與創新互相依存,著實是個休閒散心的好去處。五月端午,仲夏之初,臨時興起驅車1小時去風景如畫的木蘭天池過一個有濃濃傳統節日氛圍的端午假期。
  • 端午佳節賽龍舟 潮白河百舸爭流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在順義區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本次活動主題是「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共有來自北京和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的29支代表隊、600多名龍舟運動愛好者參賽。
  • 新疆瑪納斯賽龍舟、包粽子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圖)
    新疆瑪納斯賽龍舟、包粽子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圖) 2015-06-20 19:40:57戚亞平 攝    新疆瑪納斯縣首屆端午民俗文化旅遊節20日此間舉辦,當地開展「激情端午·賽龍舟」、「濃情端午·品粽香」百家包粽大賽等活動,慶祝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每年農曆5月5日端午節,全國人民基本上都要吃粽子,喝黃酒,掛艾枝和菖蒲,賽龍舟,梁吳均《續齊諧記》裡曾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投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掙救。端陽重度,乃遺俗也』說明當初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 端午節火到海外:老外泳池裡賽龍舟,速賣通上搶購「包粽子神器」
    宅家包粽子,泳池賽龍舟……外國人上速賣通搶購「神器」歡慶端午一組數據顯示,端午節已經火到海外,海外消費者上中國電商平臺搶購粽子、龍舟相關產品,為節日忙得不亦樂乎。過去一周,中國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上的端午節相關品類銷量暴漲,其中龍舟相關產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75%,海外買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61%。
  • 端午:黃龍萌娃賽龍舟、包粽子、縫香包……一個都不能少!
    端午:黃龍萌娃賽龍舟、包粽子、縫香包……一個都不能少!他們不僅會吃粽子,包粽子、縫香包、探索端午文化、辦手抄報……一個都不能少!Father's Day這樣的生動的課堂,怕你見了會羨慕死。「老鐵,我想當這樣的學生,咋沒趕上趟呢?」
  • 為什麼端午節要賽龍舟和吃粽子?
    「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 靈方科普|除了包粽子、賽龍舟,你們還知道哪些端午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形成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後附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粽子又被稱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 3篇精彩的端午節作文,包粽子賽龍舟掛香包
    01包粽子當各大超市的貨架上、大街小巷的攤位上出現粽葉的身影時端午節這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奶奶的手很巧,她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但奶奶最喜歡包長粽。奶奶拿起一片大粽葉,折起一條長邊用手壓緊,再把葉子兩端向中間折,折成信封狀,接下來裝上糯米捆綁結實。我們一家人邊包粽子邊聊天,聊爸爸媽媽小時候過端午的有趣事情,不一會兒,粽葉沒有了,糯米也見底了。
  • 宅家包粽子,泳池賽龍舟……外國人上速賣通搶購「神器」歡慶端午
    一組數據顯示,端午節已經火到海外,海外消費者上中國電商平臺搶購粽子、龍舟相關產品,為節日忙得不亦樂乎。過去一周,中國最大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上的端午節相關品類銷量暴漲,其中龍舟相關產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75%,海外買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61%。龍舟相關產品購買量排名靠前的國家有俄羅斯、美國、西班牙,銷售額漲幅均在80%以上。其中美國市場銷售額增幅逼近3倍,西班牙增長135%、日本增幅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