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沒嚼勁」現場翻車 打健康牌效果未達預期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

  以往被認為「不健康」的快餐打起健康牌,從「降低動物疫病傳播風險」的角度打造概念,加緊 「人造肉」「植物肉」等概念食品在國內市場布局。4月23日午後,人造肉板塊集體走強,雙塔食品、京糧控股相繼漲停,豐樂種業、大康農業漲逾9%,來伊份、北大荒、維維股份等多股走強。

  記者調查卻發現,人造肉口感未達預期、價格卻是肉價的2倍,初戰消費市場並未大火,近日人造肉供應商發布了一條公告又引發投資人士一輪關注。行業人士稱,目前人造肉行業標準仍空白,未來前景看好但須跨過價格、口感、行業規範等幾道坎。

  消費翻車

  沒嚼勁,不太火

  近日,肯德基、星巴克相繼宣布,在中國市場推出植物肉產品。記者按照官方推廣渠道指引,試了一下:

  星巴克銷售頁面顯示有3款相關餐品,分別是:青醬牛肉意面、經典千層面和美式酸辣醬大卷。這三款餐品的價格區間在59元~69元,比市面上其它同規格餐品貴20元左右。銷售頁面還預告,將推出使用燕麥奶的不含乳拿鐵。這些產品,據稱全由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生產,造足了聲勢。

  肯德基賣的是1.99元/5塊的植物雞塊,品類相對較少,價格相對親民。記者實測的23日上午,400張預售券已被「秒光」。

  記者隨後在廣州的進口商品超市找到了在賣的植物肉單品。商品標籤顯示,一種以植物蛋白為基礎的植物肉,售價為28元/230克,是豬肉價格的近兩倍。

  走訪當日,該商品顯示狀態為「熱銷」,而其貨架不遠處的其它幾款植物蛋白商品,沒有植物肉、人造肉等概念加持,顯示的卻是「促銷」。

  人造肉這麼貴,難道是吃真肉不香嗎?在商家推動和網紅打卡等活動推波助瀾下,近日,微博、朋友圈、直播等社交平臺上興起了植物肉、人造肉評測,但畫風並不統一,網友發布了不少「大型翻車現場」:「吃起來口味有點重,好像要用盡力氣告訴我它是肉」「肉卷裡的『牛肉』都是『肉末』,沒有真牛肉的嚼勁」「這麼多配菜放在一起,是為了掩蓋『人造肉』的真實身份嗎……」

  還有部分網友發布「並沒有好吃到犯規,和真肉沒什麼太大差別」「感覺就是普通的肉啊,難道我平時吃的都是假肉……」

  在近幾天的造勢銷售、在線評測以及消費反饋中,記者梳理發現,不少消費者對其抱有嘗鮮、獵奇的態度,評價相對客觀寬容,但一位參與品牌營銷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沒有收到想像中消費狂潮的預期,可能與疫情期間大家消費還沒有完全釋放有關。」

  資本發力

  國內市場「疫外」暴發,體量仍小

  為什麼人造肉突然火了?記者從引進人造肉概念的一家洋快餐品牌市場部了解到,人造肉此前在美國已經火了一年多了,如今又在國內市場扎堆布局,或與近期疫情以及食品巨頭在中國新開展的動作有關。

  人造肉企業加緊布局國內市場

  人造肉加緊布局國內市場的動作有點明顯。去年11月,天貓貨架上出現了加拿大人造肉品牌Omni Pork銷售的人造豬肉、人造雞肉,其中人造豬肉售價為每斤60元。

  幾乎同時,國內一些本土公司也瞄準了這個巨大市場:去年11月,國內植物基人造肉公司星期零(STARFIELD)與奶茶品牌奈雪聯合推出一系列人造肉漢堡,與連鎖西餐「棒!約翰」聯名推出「未來肉披薩」;上個月,星期零宣布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疫情引發人們對動物作為病毒寄生宿主進而傳染人類的擔憂,人造肉作為肉類替代品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增加。」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人造肉的火爆與近期全球變暖、疫情暴發等問題有關,多種因素疊加之下,加上星巴克、肯德基、Beyond Meat這些巨頭的有力推動,國內人造肉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順藤摸瓜,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國內引入人造肉概念的多是快餐品牌,以往快餐一直被人詬病「不健康」,而此次引入人造肉時大打「健康牌」,而且目前還有一家券商高調表達了人造肉更健康的觀點:「從安全角度,人造肉可消除普通肉的寄生蟲和微生物的威脅,降低人畜共患病和動物疫病的傳播。從營養角度,人造肉通過人工培育與成分調整,比普通肉營養價值更高。」

  4月23日午後,人造肉板塊集體走強,雙塔食品和京糧控股相繼漲停,豐樂種業、大康農業漲逾9%,來伊份、北大荒、維維股份等多股走強。

  而此次Beyond Meat聯合國際連鎖快餐企業,與國內人造肉供應商爭搶賽道,動起真格:為了開拓國內市場,Beyond Meat宣布開設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同時上線一個中文網站;星巴克宣布已在中國重新開放了超過95%的門店,全線銷售新品。

  中國市場為何受重視

  中國素食消費者佔比並不大,人造肉為何如此看重中國市場?

  一方面是需求在增大,另一方面是市場體量小。目前國內並未出現絕對的行業巨頭,僅有從事植物肉業務的公司,如深圳齊善食品、江蘇鴻昶食品和寧波素蓮食品等,而且這三家企業2018年總營業額加在一起,仍遠遠低於Beyond Meat一家公司,國內人造肉市場集中度低,體量較小。

  上市公司

  供應商公告引起關注

  就在資本瞄準國內市場、消費者卻不太買帳時,人造肉供應商發布一條公告引起了投資人士關注。

  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足人造肉概念的國內企業主要有雙塔食品、金字火腿、金健米業、海欣食品、安井食品等。其中,雙塔食品是Beyond Meat的豌豆蛋白供應商之一,其業務中20%的收入來自豌豆蛋白,就連此次星巴克、肯德基推出的植物肉產品也間接與雙塔食品有關。

  近日,雙塔食品發布了一條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質押延期購回的公告,表示近日接到控股股東招遠君興農業發展中心函告,後者持有前者的部分股份辦理了延期購回。雙塔食品在這份公告中表示,其控股股東不存在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且截至披露當日,其控股股東的股份質押事項對其生產經營、公司治理等未產生實質性影響,也不涉及補償義務,不存在平倉風險。

  投資者如何看待這份公告?有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這份公告並不代表風險,通俗地解釋,或可類比「繼續質押借錢」的意義。不過,對於另一些關注人造肉領域的投資人士而言,「在資本藉助市場情緒造勢的風口上,需要考慮到人造肉行業賽道還未走上正軌,仍需進一步規範和深化。」

  業內觀點

  人造肉想真正站穩腳跟須跨三道坎

  人造肉迎來高光時刻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其發展前景的熱議。行業普遍表達長期樂觀的觀點,但指出想真正站穩腳跟,還需要繼續跨欄。

  第一個門檻是價格貴。記者了解到,人造肉價格遠遠高於真肉的原因在於技術成本高,難以量產。國盛證券研報顯示,第一塊人造肉餅出現在2013年Mark Post 教授實驗室裡,當時的成本是 32.5 萬美元;五年後,Future Meat公司生產的人造肉成本是每磅 10000 美元左右。研報還稱,降低「培育肉」成本的關鍵因素是降低血清成本,而目前單算血清成本就遠高於鮮肉價值,由此導致「培育肉」缺乏價格競爭力,難以大量生產。

  第二個門檻是口味「差」。雖然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造肉的口味已經無限接近真肉,但通過此次肯德基、星巴克的新品公測等促銷行為發現,目前市場上的人造肉產品,與國內消費者日常飲食習慣仍有差距,接受度存疑。

  第三個門檻是無標準。目前人造肉在國內大打安全、健康牌,但記者查閱國家食藥監等部門的相關標準和監管制度,都沒有查到權威說法。近日,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向媒體公開表示,預測到2040年全球「人造肉」市場份額將達60%,目前「人造植物肉」國標正在制定中;同時,中國工程院已啟動「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項目生物培育肉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將從戰略層面研究「培育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冉冉

相關焦點

  • 人造肉「沒嚼勁」 打健康牌效果未達預期
    原標題:人造肉「沒嚼勁」現場翻車 打健康牌效果未達預期  核心提示  以往被認為「不健康」的快餐打起健康牌,從「降低動物疫病傳播風險」的角度打造概念,加緊 「人造肉」「植物肉」等概念食品在國內市場布局。
  • 比真肉貴的「人造肉」火了 記者體驗:有肉味沒嚼勁
    體驗:雖有肉味但沒啥嚼勁隨後,記者花了69元,買了一份人氣最高的「別樣牛肉經典千層面」,這盒餐食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佐以「人造牛肉」烹製的千層面,下層則是土豆、生菜、西葫蘆等蔬菜。記者吃了一口發現,千層面內的「人造牛肉」被製成了肉醬(外觀與真肉醬無異),被層層芝士包裹,第一口下去,嘗到的是芝士濃鬱的味道。而細品「人造牛肉」會發現,雖有牛肉的味道,但嚼勁卻不似真肉,更像是嚼碎豆腐乾的感覺。
  • 國外火熱的人造肉,國內為何「靜悄悄」?
    但國內的肉類消費場景就複雜多了,比如火鍋、燒烤、炒菜等,就炒菜而言,還有八大菜系、炒炸燒爆煮煎考究各不相同的說法,不同的消費場景需要不同的產品形態,厚薄、油脂多少、顏色、嚼勁等都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和期望值,目前植物肉基本還很難滿足上述消費場景的需求。
  • 第一代人造肉9月上市引轟動,跟小時候吃的「唐僧肉」有區別嗎?
    這款月餅屬於植物人造肉,並非採用培養器皿生產,原料為大豆和豌豆蛋白,仿製老上海鮮肉月餅,根據試吃者的反饋,不太能夠品嘗出「人造肉」與普通肉類的區別,但口感和嚼勁還有待提高,味道還不錯。其實我們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人造肉」。
  • 肯德基、星巴克、喜茶為什麼都開始賣人造肉?
    但到第二口吃下時,豆制感就凸顯出來了,不如真牛肉有嚼勁,有一種吃牛肉味豆筋的感覺,並且沒有真牛肉的香味(羶味)。雞塊是用大豆蛋白製成的,裡面加了馬蹄筋,口感較原版雞塊的柴肉口感更有嚼勁,吃起來有Q彈感,汁水豐富。
  • 「人造肉」來了!一塊59.5元,長沙市民有望9月在家門口買到
    近日,一位上海的網友在網上曬圖,在盒馬鮮生購買的人造肉涮起了火鍋。「人造肉的外觀呈棕黑色,和熟牛肉看起來沒有分別。」上海一位嘗鮮的楊先生表示,剛開始吃口味幾乎亂真,但細嚼後就會發現,沒有真肉嚼勁,肉質比較松。「上海有些門店當天三個小時就售罄了。」
  • 人造肉等於素菜館豆製品?
    人造肉營養成分夠嗎?能實現普通肉類大部分營養效果人造肉是不是只是一種概念?未來隨著人造肉從形態到口感越來越接近動物蛋白肉,植物蛋白肉能取代傳統的肉嗎?黃富軍表示,人造肉的市場在快速擴張,目前人造肉進入了國內外超市、連鎖餐飲,已經在餐飲消費中佔有一席之地,越來越多的年經人表現出了對食用人造肉的興趣。
  • 「人造肉」入華急行軍:熱錢洶湧 市場遇冷
    9月25日,著名大分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食品科學與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吳奇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指出,素食和素肉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口感上,「調味的、沒有嚼勁的,嚴格來講都是素食。主婦可以買回家,炒肉絲、炒肉片、紅燒、燉,才是素肉」。
  • 一個不留神一直保溫著,肉酥爛香軟,千頁豆腐夠味夠韌嚼勁
    千葉豆腐燒肉祝願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千葉豆腐燒肉】一個不留神一直保溫著,肉酥爛香軟。千頁豆腐夠味夠韌嚼勁n.n原料:五花肉、千頁豆腐、鹽、紅糖、香蔥、生抽、油、薑片、老抽。第3步、鍋熱入油融化紅糖,放肉煸炒。第4步、兌入沒過肉的熱水,調入醬油,再入姜蔥。第5步、燒開後轉入電飯鍋裡燒開。第6步、放入千頁豆腐塊稍微翻拌。第7步、燒開一次,保溫燜煮半小時。再重複一次。
  • 農村集市上出現4元一斤的肉!「人造肉」受追捧,每天銷售上千斤
    即使在相對便宜的農村市場,非重點地區的肉也賣到27元/公斤。老百姓常說,誰橫不惹誰,啥貴不吃啥,豬肉漲價,牛羊肉漲價也一起漲價,老百姓就吃不起了嗎?特別是對一些不發達地區。大家都想如果都不吃肉,肉會不會過段時間自己就降價了呢?但是想歸想,生活還是要繼續,肉還是要吃的,但是現在豬肉和其他肉類的價格一直上漲也是事實,所以很多老百姓買肉已經不像以前一百塊錢能買幾斤了。
  • 人造肉國內首次開售!這家素食食品公司立即打臉
    11月25日,人造肉正式在電商平臺開售,有豬肉、雞肉等不同口味。此次銷售被不少報導認為,為人造肉首次在零售平臺上售賣。 記者日前購買了兩袋人造肉發現,其主要成分與早前國內一些企業生產的豆製品並無太大差別。
  • 人造肉國內首次開售?這家素食公司已做了26年
    來源:成都商報記者購買的人造肉11月25日,人造肉正式在電商平臺開售,有豬肉、雞肉等不同口味。此次銷售被不少報導認為,是人造肉首次在零售平臺上售賣。而我國的培養肉,在今年11月18日取得重大突破,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對豬肌肉乾細胞進行了20天的培養,最終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 人造肉的春天會來嗎?
    趁著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豬肉價格高企的「契機」,人造肉、植物肉等產品「概念變現」,成為時下吸引眾多眼球的熱門商品。今年5月剛上市的「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第三季度財報表現良好,超出分析師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
  • 中秋節了,來份人造肉月餅怎麼樣
    有業內人士透露,未對外公布的人造肉創業公司至少有10家,由於「新興行業還有待觀望」,大部分公司還未得到投資者們的寵愛。其中獲得過種子輪融資,名為「珍肉」的人造肉公司,在眾多創業新兵中嶄露頭角。這款植物人造肉月餅仿製老上海鮮肉月餅,主要原材料來自於大豆蛋白和碗豆蛋白,其賣點主打:口味近真肉、少油低脂肪、零膽固醇。從外觀來看,這款植物人造肉月餅的肉餡仿真度很高,擠壓有彈性,且會溢出似脂肪的油脂(實為植物油和椰子油)。有內部試吃者表示:「對於第一款人造肉產品來講,這款月餅的表現可以打到3分,在未告知的情況下確實很難分辨。」
  • 上海星巴克開賣植物肉,最低59元;KFC人造肉雞塊1.99元5塊
    吃貨們~星巴克和肯德基竟然推出「人造肉」產品了!你聽說了伐?一開始看到這個新聞小儂滿頭問號然後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人造肉」全部是用植物做的!也就是阿拉常說的「素肉」~沒想到連鎖洋快餐開始賣素肉了想嘗試一下嗎?
  • 上海星巴克今天開賣植物肉,最低59元!KFC人造肉雞塊1.99元5塊!
    一開始看到這個新聞小儂滿頭問號然後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人造肉」全部是用植物做的!也就是阿拉常說的「素肉」~沒想到連鎖洋快餐開始賣素肉了想嘗試一下嗎?燃鵝……但卻被現實無情打了臉這幾款植物肉的新品最便宜的也要59元!大家覺得這個價格怎麼樣?
  • 人造肉別成了「曲高和寡」的「貴族肉」
    (10月18日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增強,一種人造肉質產品——人造肉應運而生。人造肉因為在口感諸方面接近真實肉,又不具有某些真實肉的弊端,故而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人造肉由於價格不菲,竟然是豬肉的6倍,牛肉的4倍,面對這樣的「貴族肉」,普通百姓恐怕只能「望肉興嘆」了。  我們知道,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除了講究貨真價實外,其性價比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 人造肉看上去已經很逼真,但是好吃嗎?香不香?
    普通皇堡一位身在美國、已經品嘗過使用人造肉皇堡的朋友告訴虎嗅,他感覺人造肉餅整體上沒有什麼牛肉的「肉味」,也咀嚼不到肉筋,口感更像碎渣,而普通皇堡嚼起來有「筋」的感覺。一位在現場品嘗過人造豬肉食品的阿里員工告訴虎嗅,這款產品嘗起來有豆腐的味道,雖然看起來很像肉,味道上更多的還是大豆纖維的感覺。但跟傳統仿葷食物相比,人造肉更有彈性與韌性。味道這件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造肉的味道會直接影響市場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進而影響到整個產業的發展前景。在這個問題上,東方的處理難度又大於西方。
  • 自製天然小零食,酸甜有嚼勁的芒果乾,好吃又健康!
    雖然有點麻煩,但是健康無添加呀,做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天然美食。想什麼南瓜餅,紅薯片,地瓜幹,都是童年裡的美味零食,還有的就是樹上長的水果,可以直接吃,還可以醃成蜜餞,或者曬成果乾。姍姍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做芒果乾吧。自製天然小零食,酸甜有嚼勁的芒果乾,好吃又健康!
  • 走紅的人造肉是個偽命題嗎? | 礪石
    這個言論讓他成了最早提出人造肉概念的人。不過,50年後的80年代,邱吉爾的人造肉設想依然是科幻式的空想,直到80多年後的今天…… 最近,國內人造肉真是紅得發紫,不但幾個涉及相關概念的股票一路飆升,而且各大品牌紛紛推出人造肉產品,引來用戶瘋搶。比爾蓋茨、李嘉誠等商界大佬,也是人造肉的積極倡導者,他們還拿出真金白銀投資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