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能上饒客車生產的校車整裝待發。記者徐斌攝
本報記者 蔡曉軍
憶往昔:首創革新 執客車行業之牛耳
一個品牌,因城市而得名;而這個城市,因這個品牌更蜚聲海內外。
這個品牌就是上饒客車。正是它,開啟了上饒人的「汽車夢」,繪就了上饒汽車產業發展的原點。
憶往昔:首創革新 執客車行業之牛耳
上饒客車廠,始建於1969年,由幾家企業合併組建,早期生產過貨車、中巴客車等車型。
改革開放後,上饒客車通過技術創新,迎來了大發展。
周良國,1977年從江西工學院鑄造專業畢業,進入上饒客車廠,成為一名普通技術員。他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在一批技術骨幹帶領下,上饒客車廠開始試製發動機後置技術。1982年,企業成功研製出發動機後置式客車,填補了當時中國汽車產品的一項空白。
「之前,國內客車都是前置發動機。後置發動機有什麼好處呢?首先發動機噪音小、震動小,客車行駛更平穩,乘坐更舒適;其次車輛前部空間大,方便駕駛;再次方向盤更輕。兩相比較,後置發動機客車具有明顯優勢。」周良國談起這項創新,一臉自豪。
基於優異的性能,上饒客車一時成了暢銷貨,不僅在國內熱銷,還遠銷菲律賓、智利、多米尼加、委內瑞拉等海外地區,經濟效益雄踞國內同行業前列,成為當時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匹「黑馬」。
說起上饒客車曾經的暢銷程度,江西博能上饒客車有限公司綜合計劃部部長管少蛟告訴記者,那年頭客車廠招待所經常爆滿,客房被天南海北來提車的客戶長期包住,一待就是幾個月,吃住都在招待所。很多客戶因為容納不下,還要住到廠外去。
「當時企業效益好,職工福利待遇也好。在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我們就有了自己的蜂窩煤廠,職工是上饒第一批用上液化氣的。」管少蛟說道。
在上饒客車如日中天時,國內某知名車企曾派出高層前來上饒,洽談重組合作事宜,意欲把上饒客車改造成該企業的底盤專用廠和豪華客車生產基地,把上饒的「水南片區」打造成汽車城。但由於種種原因,上饒客車錯失了這次機會。
看現在:求新求變 再塑上饒客車品牌
步入90年代中後期,伴隨外資大量湧入國內客車市場,中外合資企業異軍突起,客車行業重新「洗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上饒客車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客車年產量連年在幾百輛內徘徊,企業效益下滑,眾多技術精英遠走他鄉。
2002年下半年,博能集團入主上饒客車。如何再次擦亮上饒客車這張城市名片、重現企業往日輝煌,成為了博能上饒客車的歷史新使命。
面對困局,企業不斷求新、求變。在國家《專用校車安全標準》出臺的第一時間,上饒客車迅速作出反應,介入校車製造領域,借鑑國外校車設計理念和技術標準,研製出歐美國家流行的「大鼻子」長頭校車。該車車身結實耐用,側翻不變形、玻璃不破碎。新型校車投放市場受到熱捧,迅速搶佔江西乃至全國的校車市場。
高瞻遠矚,方能行至千裡。2010年,博能上饒客車與中國科學院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開發新能源客車。通過合作,上饒客車成功研發並掌握了純電動、混合動力等多種新能源技術,在全國客車行業第一批次取得了新能源客車整車生產資質。上饒新能源客車已成為江西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主力車型。
2017年10月,博能上饒公司又與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智能無人售賣車。該車運用自動駕駛和無人店等人工智慧技術,今後將實現「三無」目標,即無人駕駛、無人售賣和無排放汙染,將成為智能移動消費「商店」。「這款車應用範圍廣、市場前景好,將成為上饒客車佔領市場的又一個『拳頭』產品。」博能上饒客車特種車事業部總經理江興青對此寄予厚望。
創新引領發展。2015年、2016年,博能上饒客車連續兩年實現產能、產值翻番;2016年、2017年,新能源公交車銷量進入全國前7強,客車出貨量佔江西省客車總出貨量的80%,專用校車銷量連續多年穩居行業前5強、廣東市場前3強。
面對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歷史機遇,同時響應我市「兩光一車」發展戰略,上饒客車再啟新徵程。2017年6月,博能年產2萬輛新能源商用車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達產達標後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稅收3.5億元。
「作為在上饒客車工作一輩子的老人,心裡一直有個願望,希望新廠投產後,能乘勢而上、再次起航,讓上饒客車駛向更廣闊的天地。」周良國對此充滿期待。
瞻未來:高位推動打造「江西汽車城」
發展汽車產業,是上饒由來已久的夢想。
近年來,為實現這一夢想,我市把汽車產業列為主導產業,尤其是瞄準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加快引進培育產業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致力打造「江西汽車城」。
為此,我市積極優化政策環境,對汽車產業實施設備投資補貼、補鏈補貼、擴大再生產支持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優化金融環境,建立汽車產業引導基金,靈活運用財園信貸通等政策助推汽車產業發展;優化人才環境,專門出臺有關人才引進政策,引進獵頭公司和人力資源公司,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優化功能配套環境,通過建設「產城融合」項目,減輕企業負擔,讓企業專注於生產經營……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013年10月,漢騰汽車項目籤約落戶上饒。
漢騰汽車工廠籌建之初,投資地有多個選擇。在經過反覆比較之後,上饒的優勢一一呈現:生態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特別是兩條高鐵在此十字交會、三清山機場通航,使得上饒市交通便利,商務成本大大降低……「然而最打動我們的,是上饒市領導幹部的誠意和開明、開放的發展環境。」漢騰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坦言道。
一花引來百花開。繼漢騰之後,中汽瑞華、愛馳億維、長安跨越、吉利等汽車項目相繼入駐上饒,紛紛為上饒汽車產業版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此同時,一大批汽車零部件項目也隨整車企業而來。目前,上饒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漢騰汽車、中汽瑞華、博能、愛馳億維、長安跨越、吉利6家整車企業為龍頭,安馳、星盈、中盈等十大核心零部件企業為支撐,彩城等60餘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依託,產品涵蓋轎車、客車、SUV、大巴車、物流車的汽車產業集群。
據了解,漢騰、吉利等6大整車項目,建成後可形成121.5萬輛的產能,其中新能源汽車比重超90%。到2020年,上饒有望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重要生產基地。
夢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注目上饒,一座新興汽車城正在應運而生、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