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巍 汪珊蘭
發展汽車產業,是上饒由來已久的夢想。
初夏時節,走進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汽車項目建設的火熱浪潮。近年來,上饒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工作方針,堅持龍頭帶動、鏈式發展、產業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漢騰汽車、中汽瑞華、博能、愛馳億維、長安跨越、吉利六家新能源整車企業為龍頭,安馳、星盈、中盈等十大核心零部件企業為支撐,彩城等60餘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依託,產品涵蓋轎車、客車、SUV、大巴車、物流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這些項目達產達標後將形成121.5萬輛的整車生產能力,產能規模居全省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的比重超90%,到2020年,上饒將成為全國排名前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上饒經開區招商局局長張小龍介紹。
夢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注目上饒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新能源汽車城正在應運而生、拔地而起,這既是我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鏗鏘腳步,更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招大引強 上饒汽車產業版圖添新軍
上饒客車,一個曾讓上饒人民驕傲的名字。作為全國最先批量出口的汽車品牌,上饒客車以其首創的發動機後置技術,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產品一度領先於國內同行業,蜚聲海內外。
可惜的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上饒客車逐漸走向沒落,被博能集團收購。近年來,上饒把汽車作為主導產業,尤其是瞄準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加快引進培育產業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致力打造「江西汽車城」。博能集團全力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積極對接上饒市「兩光一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布局,重新成為了新能源客車行業領跑者。2013年以來,上饒客車新能源客車銷量年增長率超150%,2016年進入國內行業前十強。
「做大做強上饒的汽車產業,離不開一批重量級企業的加盟助力,我們必須招大商,招產業鏈的龍頭。龍頭企業來了,配套企業自然也就來了!」就如何推進上饒汽車產業發展,市委書記馬承祖擲地有聲。
漢騰汽車項目落戶上饒,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上饒生態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特別是兩條高鐵在此十字交會、三清山機場建成通航,使得上饒交通更便利,商務成本大大降低……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漢騰汽車被上饒的誠意和發展汽車產業的決心所感動:已擁有著名客車品牌的上饒,正致力於實施「兩光一車」戰略,將打造汽車產業集群定為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的主線。
從2013年10月項目籤約落地,僅用50天時間,就完成了項目土地的徵地、拆遷、平整工作,確保了項目按期推進;用時30個月,首款SUV汽車正式發布……「這是上饒和漢騰共同書寫的速度和激情!」漢騰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顧湯華表示。
一花引來百花開。繼漢騰之後,中汽瑞華、愛馳億維、長安跨越、吉利等新能源汽車項目相繼入駐上饒,紛紛為上饒汽車產業版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產業集聚 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成型
百鳥朝鳳,彩雲追月。龍頭項目是支撐產業鏈的核心,引進一個龍頭項目,往往會引發出集群集聚效應。
投資100億元年產20萬輛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漢騰汽車二期項目、投資31億元年產2萬輛大巴的中汽瑞華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133億元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愛馳億維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120億元年產37.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長安跨越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146億元年產20萬臺新能源智能化城市商用車的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這些優秀整車製造企業的加入,讓上饒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陣容愈顯華麗。更重要的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也隨著產業鏈條的不斷補齊而得到完善。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上遊產業,佔整車生產成本三分之一。2015年引進的中汽瑞華擁有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生產資質、新能源專用車生產資質和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資質,公司在電池研發、製造領域已達國家先進,搶佔了動力電池材料製造的「橋頭堡」。「我們公司的產品包括純電動公交客車、純電動物流車、純電動觀光車、車用動力鋰電池、車用超級電容、電機、整車控制系統、充電樁等,已完整覆蓋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中汽瑞華電池項目負責人金誼德介紹。
隨著整車製造企業的入駐,經開區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與傳統汽車齊頭並進,乘用車、公交車、物流車交相輝映,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互動發展」的良好格局。騰勒發動機和安馳、星盈、中盈等新能源汽車電池,精駿電機、捷控電控三電系統項目正加快建設、投產;以中汽零彩誠汽車零部件基地為中心,現已入駐零部件企業60餘家,陸續投產為整車企業配套;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產業園、關鍵零部件產業園也正在開工建設中,上饒經開區初步形成分布於研發、試驗、生產等重要環節的汽車產業鏈條,成功構建汽車產業「6+4+60」格局,一個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集聚集群發展模式已具雛形。
政策扶持 助推新能源汽車發展「提速」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朝陽產業」,我市著力培育和發展這項新興產業,使之成為經濟提速增效的新引擎。近年來,經開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優化政策環境,對汽車產業實施設備投資補貼、補鏈補貼、擴大再生產支持、產品本地購銷支持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對經開區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採購區內生產的電池、電機、電控、傳動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對採購方、銷售方按採購總額的0.5%分別給予獎勵。
——優化服務環境。深入開展「降成本優環境」「在建項目七人行」「百名幹部聯百企」等一系列安商措施,營造濃厚安商親商氛圍。同時積極主動對接項目落戶建設事項,推動項目建設進度,力求服務好入區項目,促進以商招商工作成效。
——優化金融環境。建立產業引導基金,靈活運用財園信貸通等政策,經開區下屬的轉貸服務公司、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給予相關金融服務支持。同時,對企業上規模、上市、發明專利、研發創新等給予獎勵。
——優化人才環境。專門出臺有關人才引進政策,引進一些獵頭公司和人力資源公司,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優化功能配套環境。通過建設「產城融合」項目,減輕企業的社會壓力專職生產經營,舉辦汽車年會,健全汽車產業鏈條等,為企業抱團發展、深入合作提供配套環境。
「上饒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意味著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方式的變革,更能長遠提升整個城市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張小龍表示,未來經開區將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力度,爭取到2020年,建成6家整車企業,健全發動機、增程器、電池、電機、電控等5類核心零部件,落戶300家零部件企業,建成1個汽車綜合試驗場,打造1個10平方公裡的汽車特色產業城,實現120萬臺的汽車產能、1500億的產值,把經開區打造成為「江西汽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