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怎樣崛起的?

2020-12-10 上饒新聞網

  本報記者 賀巍 汪珊蘭

  發展汽車產業,是上饒由來已久的夢想。

  初夏時節,走進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汽車項目建設的火熱浪潮。近年來,上饒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工作方針,堅持龍頭帶動、鏈式發展、產業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漢騰汽車、中汽瑞華、博能、愛馳億維、長安跨越、吉利六家新能源整車企業為龍頭,安馳、星盈、中盈等十大核心零部件企業為支撐,彩城等60餘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依託,產品涵蓋轎車、客車、SUV、大巴車、物流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這些項目達產達標後將形成121.5萬輛的整車生產能力,產能規模居全省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的比重超90%,到2020年,上饒將成為全國排名前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上饒經開區招商局局長張小龍介紹。

  夢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注目上饒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新能源汽車城正在應運而生、拔地而起,這既是我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鏗鏘腳步,更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招大引強  上饒汽車產業版圖添新軍

  上饒客車,一個曾讓上饒人民驕傲的名字。作為全國最先批量出口的汽車品牌,上饒客車以其首創的發動機後置技術,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產品一度領先於國內同行業,蜚聲海內外。

  可惜的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上饒客車逐漸走向沒落,被博能集團收購。近年來,上饒把汽車作為主導產業,尤其是瞄準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加快引進培育產業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致力打造「江西汽車城」。博能集團全力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積極對接上饒市「兩光一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布局,重新成為了新能源客車行業領跑者。2013年以來,上饒客車新能源客車銷量年增長率超150%,2016年進入國內行業前十強。

  「做大做強上饒的汽車產業,離不開一批重量級企業的加盟助力,我們必須招大商,招產業鏈的龍頭。龍頭企業來了,配套企業自然也就來了!」就如何推進上饒汽車產業發展,市委書記馬承祖擲地有聲。

  漢騰汽車項目落戶上饒,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上饒生態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特別是兩條高鐵在此十字交會、三清山機場建成通航,使得上饒交通更便利,商務成本大大降低……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漢騰汽車被上饒的誠意和發展汽車產業的決心所感動:已擁有著名客車品牌的上饒,正致力於實施「兩光一車」戰略,將打造汽車產業集群定為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的主線。

  從2013年10月項目籤約落地,僅用50天時間,就完成了項目土地的徵地、拆遷、平整工作,確保了項目按期推進;用時30個月,首款SUV汽車正式發布……「這是上饒和漢騰共同書寫的速度和激情!」漢騰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顧湯華表示。

  一花引來百花開。繼漢騰之後,中汽瑞華、愛馳億維、長安跨越、吉利等新能源汽車項目相繼入駐上饒,紛紛為上饒汽車產業版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產業集聚  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成型

  百鳥朝鳳,彩雲追月。龍頭項目是支撐產業鏈的核心,引進一個龍頭項目,往往會引發出集群集聚效應。

  投資100億元年產20萬輛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漢騰汽車二期項目、投資31億元年產2萬輛大巴的中汽瑞華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133億元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愛馳億維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120億元年產37.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長安跨越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146億元年產20萬臺新能源智能化城市商用車的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這些優秀整車製造企業的加入,讓上饒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陣容愈顯華麗。更重要的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也隨著產業鏈條的不斷補齊而得到完善。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上遊產業,佔整車生產成本三分之一。2015年引進的中汽瑞華擁有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生產資質、新能源專用車生產資質和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資質,公司在電池研發、製造領域已達國家先進,搶佔了動力電池材料製造的「橋頭堡」。「我們公司的產品包括純電動公交客車、純電動物流車、純電動觀光車、車用動力鋰電池、車用超級電容、電機、整車控制系統、充電樁等,已完整覆蓋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中汽瑞華電池項目負責人金誼德介紹。 

  隨著整車製造企業的入駐,經開區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與傳統汽車齊頭並進,乘用車、公交車、物流車交相輝映,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互動發展」的良好格局。騰勒發動機和安馳、星盈、中盈等新能源汽車電池,精駿電機、捷控電控三電系統項目正加快建設、投產;以中汽零彩誠汽車零部件基地為中心,現已入駐零部件企業60餘家,陸續投產為整車企業配套;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產業園、關鍵零部件產業園也正在開工建設中,上饒經開區初步形成分布於研發、試驗、生產等重要環節的汽車產業鏈條,成功構建汽車產業「6+4+60」格局,一個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集聚集群發展模式已具雛形。

  政策扶持  助推新能源汽車發展「提速」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朝陽產業」,我市著力培育和發展這項新興產業,使之成為經濟提速增效的新引擎。近年來,經開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優化政策環境,對汽車產業實施設備投資補貼、補鏈補貼、擴大再生產支持、產品本地購銷支持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對經開區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採購區內生產的電池、電機、電控、傳動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對採購方、銷售方按採購總額的0.5%分別給予獎勵。

  ——優化服務環境。深入開展「降成本優環境」「在建項目七人行」「百名幹部聯百企」等一系列安商措施,營造濃厚安商親商氛圍。同時積極主動對接項目落戶建設事項,推動項目建設進度,力求服務好入區項目,促進以商招商工作成效。

  ——優化金融環境。建立產業引導基金,靈活運用財園信貸通等政策,經開區下屬的轉貸服務公司、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給予相關金融服務支持。同時,對企業上規模、上市、發明專利、研發創新等給予獎勵。

  ——優化人才環境。專門出臺有關人才引進政策,引進一些獵頭公司和人力資源公司,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優化功能配套環境。通過建設「產城融合」項目,減輕企業的社會壓力專職生產經營,舉辦汽車年會,健全汽車產業鏈條等,為企業抱團發展、深入合作提供配套環境。

  「上饒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意味著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方式的變革,更能長遠提升整個城市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張小龍表示,未來經開區將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力度,爭取到2020年,建成6家整車企業,健全發動機、增程器、電池、電機、電控等5類核心零部件,落戶300家零部件企業,建成1個汽車綜合試驗場,打造1個10平方公裡的汽車特色產業城,實現120萬臺的汽車產能、1500億的產值,把經開區打造成為「江西汽車城」。

相關焦點

  • 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本報訊 記者蔡文逸報導:近年來,上饒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工作方針,堅持龍頭帶動、鏈式發展、產業集聚,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漢騰汽車、中汽瑞華、博能、愛馳億維、長安跨越、吉利等六家新能源整車企業為龍頭,安馳、星盈、中盈等十大核心零部件企業為支撐,彩城等70餘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依託,產品涵蓋轎車、客車、SUV
  • 上饒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能比重列全國前三
    首批30輛造型美觀的「上饒牌」豪華旅遊大巴列隊駛出博能上饒客車公司,啟程前往廈門港口,通過海運運抵世界最富裕的「石油王國」——沙烏地阿拉伯……上饒經開區吹響汽車產業發展的「衝鋒號」,截至目前,已形成5大整車、6大核心零部件、70餘家汽車零配件企業產業鏈的格局,整車年產能達8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比重佔88.5%,與全國各地的汽車產業園的新能源汽車佔比相比列全國前三、江西第一;2019年,上饒經開區汽車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 上饒客車 開啟上饒「汽車夢」(圖)
    2010年,博能上饒客車與中國科學院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開發新能源客車。通過合作,上饒客車成功研發並掌握了純電動、混合動力等多種新能源技術,在全國客車行業第一批次取得了新能源客車整車生產資質。上饒新能源客車已成為江西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主力車型。  2017年10月,博能上饒公司又與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智能無人售賣車。
  • 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初具規模 到2020年有望形成千億產業集群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市「十三五」期間全力打造的主導產業。近年來,我市高位推動,紮實推進,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漸趨完善,初步形成「一大一小、一新一特」四個整車發展布局,到2020年有望形成千億產業集群。  整車企業借勢發力,龍頭作用日益凸顯。
  • 愛馳汽車:上饒汽車工業新動力
    作為新造車企業,愛馳汽車在技術和材料上突出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在理念上更強調貼合用戶需求。這款車將於明年整車下線,成為首款「上饒製造」的智能電動SUV。如果說,加快汽車產業集聚是上饒經開區打造「江西汽車城」的第一步,那麼瞄準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引進布局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將成為上饒經開區實現高質量經濟增長的關鍵第二步。
  • 上饒經開區闊步走進新時代(圖)
    安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僅兩年,電池產品一直受到國內一流整車廠青睞。這家迅速成長起來的企業只是上饒經開區著眼新經濟、發力新能源的縮影。近年來,一大批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繼落戶。在上饒城西這塊土地上,一座嶄新的工業新城正加速崛起。沐浴著改革開放和十九大的春風,上饒經開區已從一個蹣跚學步的幼童,成長為英姿勃發的青年。
  • 53輛電動汽車出口法國 江西新能源汽車登陸歐洲市場
    裝載著53輛總價值980萬元愛馳電動汽車的輪船,6月2日從上海外高橋口岸離境,通過全國通關一體化模式在上饒海關完成申報放行,啟程前往法國科西嘉島。這是今年以來全省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出口訂單,也標誌著我省新能源汽車出口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的全面恢復。
  • 上半年上饒經開區三大主導產業完成315億元
    今年上半年,上饒經開區主營業務收入達445.35億元,同比增長11.24%,三大主導產業共完成315億元,佔全區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0%,「千億園區」的目標已躍然紙上。  上饒經開區始建於2001年,18年發展歷程中,先後實現了三次提升。現如今,上饒經開區已有工業企業325家,其中規上企業146 家,高新技術企業85家,產業工人達6.3萬人。
  • 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SWOT分析
    第一,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初步統計,2011年廣東省電動汽車產能超過2萬輛,各類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近7000輛;動力電池產量居全國首位,動力電池正負極、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材料實現國產化;各類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年產能超過2.5萬臺套,可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生產需要。新能源汽車產業總產值47.2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
  • 株洲高新區崛起新能源汽車產業 聚集80餘家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
    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易士強 張彌鬱)12月17日,在株洲高新區,湖南昌龍汽車附件公司正在搭建新廠房,爭取本月底竣工投產。該項目年產1萬臺套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將力推株洲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向零部件領域延伸。
  • 新能源汽車從坪山開「駛」深圳 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駛向世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9日訊(記者楊陽騰)為提升深圳坪山區新能源汽車區域品牌影響力,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理念,推動區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響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品牌,擦亮這塊國家級「金字招牌」,12月27日,由坪山區政府、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指導,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坪山局主辦的坪山區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 金鴻新能源集團總裁劉瑞秋:打造東三省新能源汽車交易基地
    金鴻新能源集團總裁劉瑞秋:打造東三省新能源汽車交易基地 2018-11-04 21:31 來源: 吉林大微 不同於傳統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將高新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實踐之中,將綠色環保的理念大力推廣
  • 各地爭相布局 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郭倩)12月14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並提出新能源汽車正處於大發展時期,必須積極搶佔產業制高點。
  • 上饒經開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近800億元
    今年以來,上饒經開區重點圍繞「光伏、光學、汽車」三大主導產業,推進「兩光一車」產業集群發展,著力實施打造世界光伏城、中國光學城、江西汽車城的「三城同創」計劃。  光伏產業開始領跑。上饒經開區光伏產業從2006年起步,現有光伏及關聯企業18家,形成了涵蓋「矽料加工—矽片—電池片—組件—應用」的晶體矽垂直產業體系。
  • 產業巨變 謀定發展 2018中國(鄭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大會開幕
    立足生態,放眼產業,把脈新能源汽車未來之路。5月11日,2018中國(鄭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大會在鄭州登封開幕,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的2.0時代」主題,來自政府單位、科研院所、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新能源汽車運營商、出行公司、新能源汽車終端用戶等數百位新能源汽車行業精英匯聚一堂,暢談新能源汽車2.0時代生態構建和發展之路。
  •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彎道趕超」
    圖為長安汽車兩江工廠焊接車間。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新華社重慶11月24日電(記者黃興、吳燕霞)「以前聽朋友說,開過了新能源汽車就不會再懷念燃油車,現在我是真的信了!」「自主品牌已基本具備與外資品牌正面競爭的能力,這是傳統燃油汽車廠商多年來孜孜以求卻一直求而不得的。」長期從事新能源汽車投資的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國華說,多家企業開發並使用了自己的動力總成,一些核心零部件、應用軟體已逐步實現國產化。
  • 王宇星:傳統汽車產業格局已定 新能源或是新機會
    早在十年前,汽車產業產能過剩的話題就已經被熱議,然而近十年間,一些地方和企業在汽車產業領域的新項目依然方興未艾、陸續上馬。相反,也有些地域已經開始對汽車產業搖手拒絕。汽車產業是否已經飽和?在上海創宇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執行長王宇星看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仍需區別對待。
  • 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然冬至 何時春來??
    事實上這一時期,不僅中國如此,美國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態度同樣發生了較大的搖擺,例如小布希上臺後降低油價並撤銷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補貼。2012年,國務院發布實施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了產業政策大力推動時代,隨後新能源汽車產業也迅速進入了高速增長的騰飛期。具體而言,中國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顯性的財政支持可以分為兩大類:補貼與免稅。
  • 2020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峰會召開
    隨著廣佛同城「全球聯合招商機制」正式啟動,9月30日,應佛山市政府邀請,2020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峰會(NEIV2020)在佛山隆重舉行。  會議引發廣佛區域汽車產業鏈的高度關注。
  • 江陰:新能源汽車產業開上「快車道」!
    新能源時代動力電池的重要性無異於行動裝置的「心臟」。只有安全、高質量、高性能的材料作為基礎,「心臟」才能健康有活力的跳動,為新能源時代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能量。產品已通過韓國三星、LG化學、ATL等知名新能源電池企業的測試。未來將與日本昭和電工、大日本印刷(DNP)構建形成國際高端鋁塑膜市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