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除了鬼怪,還有什麼呢

2020-12-13 小七的文化樂園

子曰:「子不語怪力亂神」,這齣自於《論語·述而》,意思就是要對鬼神敬而遠之。

中國自古以來就對鬼神之說充滿敬畏與好奇,因為好奇,所以想像,因為想像,所以創作。眾所周知,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可謂一部內容豐富奇絕的文言文志怪小說集。

聊齋志異裡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蒲松齡根據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裡面的故事多是以人間為背景,描寫人與精靈怪力的各種糾纏。

電視劇《聊齋》我們小時候大概都看過,提到《聊齋》我們總會想到《畫皮》中那個天天把美女的皮囊貼在自己臉上去吃人的惡鬼,各種狐狼精怪,以及陰森恐怖的配樂。

然而,《聊齋志異》若被僅僅視為狐精鬼怪之作,那未免太小看蒲松齡了。

魯迅曾這樣評價:

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屈,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換之狀,如在眼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偶述鎖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

在蒲松齡的筆下,不僅描述出了另一個更繁雜的世界體系,更是將人性習氣以及社會樣貌細膩地呈現了出來。

聊齋雖是文言,但把人寫得極其傳神,生動豐滿,通而不俗,而未受到語體的束縛。馮鎮巒評價其為「文章皆如錦繡」。

而關於其題材的怪異性,構思的奇幻性,寓意的深廣性,都構成了這部奇書獨有的特徵。形成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獨特創造

《聊齋志異》不僅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還大量取材於有關神仙鬼狐、蛇蟲魚鳥、花草樹木乃至煙雲泉石的各種傳說。

既有悽風苦雨的人間,又有瓊樓玉宇的天堂,既有昏天黑地的地獄,又有晶瑩碧透的龍宮。

蒲松齡個人坎坷的成長經歷、時代背景、學識閱歷和社會經驗,都讓他對所處的人世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因而寫出的文章包含人間疾苦,興衰榮辱等等,對人性的刻畫也很深刻。

《聊齋》賦予了其中的妖怪以豐富的人性,例如追求愛情富有正義感的狐狸精。其中對愛情的真摯追求,對邪惡勢力的抗爭反擊,代表了人性中追求美好反抗邪惡的願望。表面上是在寫鬼狐,實際上是在寫人,庖析人性,寫得入木三分。

同時,蒲松齡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官場的腐敗、百姓生活的艱辛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

郭沫若這樣評價: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通過《聊齋志異》,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妖怪與人之間糾纏的二三事,更了解了其對忠貞與人性之美的追求。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在蒲松齡的筆下,刻畫了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狐仙、鬼怪、花妖,都與人類發生了各式各樣的情感糾葛,怪力亂神,讓人嘆為觀止。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中國妖怪》:聊齋志異中光怪陸離、精彩紛呈的鬼怪狐仙世界
    說起中國的妖怪傳說故事,許多志怪小說中都有所提及,比較著名的有《山海經》、《閱微草堂筆記》、《封神演義》等等。不過在陳舜臣的這本《中國妖怪》一書中,12個有關於妖怪的故事,卻全部都是出自《聊齋志異》。「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是此書的最具特色的風格,書中的主角大多不是普通凡人,可謂處處都是鬼怪神仙、狐妖精魅。不同於以往對於鬼怪兇神惡煞的形象認知,這《聊齋志異》中的妖怪大多都是良善貌美的女子,所以雖是一部志怪小說,讀起來卻不會讓人感到有任何的驚恐之感。
  • 蒲松齡《聊齋志異》:為什麼要寫鬼怪故事,表達了什麼?
    《聊齋志異》的成書與取材一、成書圖片源自網絡,侵刪。蒲松齡大約從康熙初年(1661)開始動筆,三年後,張篤慶《和留仙詩》云:「司空博物本風流,涪水神刀不可求。」大家都驚奇這種鬼怪故事,但這也並不都是作者自己憑空想像出來的,有很多借鑑別人作品的地方。
  • 《聊齋志異》:不僅僅是鬼怪亂神的故事,更是一部人生哲學
    在封建社會,禮教壓抑人性,官場黑暗舞弊,科舉制度更是讓有志青年痛苦不堪,所以除了寄希望於神佛,他們別無他法。而對於蒲松齡來說,作為一介書生,他還有手中的筆,不能正大光明的指責,隱晦一點總沒人管吧,所以也就有了《聊齋志異》。
  • 細看聊齋志異品味聊齋志異故事-思宏原創
    寫什麼呢!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的,無處下筆。我喜歡看國學書籍,枕邊總是有幾本國學書籍,黃帝內經,傷寒論,唐詩三百首等。黃帝內經主要是文言文,講天時地利人和的養生方面為主題,傷寒論主要是治病的脈象,和治病的方子。這些書籍太深奧了!不好理解。翻了幾本,看到了聊齋志異,引起了寫點東西的興趣。
  • 萬聖節鬼話|《聊齋志異》中除狐狸精你還應該認識的鬼怪
    萬聖節作為西方的鬼節,經過多年的發展,各種鬼怪層出不窮。但是就撩鬼而言中國人憑藉一部《聊齋志異》完全有資格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說到《聊齋志異》中的鬼,不少讀者一口一個小倩!一口一個牡丹!然後旁邊接一個小唯,OK!聊齋我們都看過了!
  • 聊齋志異:鬼怪、動物和人的互動,反映的卻是真實的人間萬象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魯迅先生稱之為 「用傳奇法,而以志怪」。魯迅所說的 「傳奇法」,是指作品借幽冥鬼怪狐妖之說諷喻世情,名為寫冥界事和人,實則筆筆寫現實中習見者,此之為 「影射」。
  • 《聊齋志異》:藉助幽冥幻界和鬼怪人物,鞭笞社會陰霾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魯迅先生稱之為 「用傳奇法,而以志怪」。魯迅所說的 「傳奇法」,是指作品借幽冥鬼怪狐妖之說諷喻世情,名為寫冥界事和人,實則筆筆寫現實中習見者,此之為 「影射」。
  • 鄧小平與《聊齋志異》
    「小平同誌喜歡什麼書?」  「他喜歡看寫鬼的書。」  「《聊齋志異》?」  「是的。」  卓琳介紹說,鄧小平非常喜歡《聊齋志異》,他不僅在北京時經常看《聊齋志異》,外出時還帶《聊齋志異》;他還讓工作人員把《聊齋志異》拆成活頁,外出時帶幾篇,閒暇時看。
  • 《聊齋志異》中的女鬼和女狐狸精,為什麼她們都喜歡窮書生呢?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凝結了作者一生心血,也代表了作者創作的最高水平。這部書中的內容有部分是作者親身見聞,但絕大部分則是記述當時民間和下層文士中間的故事傳說。《聊齋志異》大部分描寫的男女愛情的故事,作者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到底幾個夫人?
    我國古代最有名的鬼怪小說,除了《西遊記》,就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蒲松齡在其小說中,把狐幻化成無所不能鬼怪,既有狐人之間真摯情感,又突破封建社會那種禮法約束。人們感嘆這部鬼怪小說的同時,也在探尋作者內心世界。有學者甚至提出蒲松齡一定有這樣的情感經歷,才造就這部鬼狐小說。
  • 聊齋志異講座
    講座最開始,袁老師講了《聊齋志異》的性質,他說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有兩大類,或者說是兩個不同的系統,一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志怪書,從小說史的角度,稱它是志怪小說,到了唐代發展為傳奇小說,另一類是由唐代寺院俗講和宋代娛樂場裡的說話,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說書,話是故事的意思,從這裡邊孕育出了話本小說,前一類小說用文言作成的,它敘述的內容大多是「怪異非常之事」,講述神仙鬼怪的故事,比如說晉代的
  • 那些《聊齋志異》中的狐狸們
    其實呢,《聊齋志異》裡出現過的以狐狸為主角的故事正經很不少呢,雖然不像《聶小倩》和《畫皮》那樣家喻戶曉,但她們活色生香起來,個個都讓人過目不忘。既然要普及古典文化,還不如就給這些可愛的狐狸們一個機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幾個《聊齋志異》中出現過的狐狸。
  • 45 文史哲II《西遊記》《聊齋志異》,《指環王》《哈利波特》
    西方電影《哈利波特》《指環王》和我們中國的《西遊記》《聊齋志異》比較,哪個想像力更豐富一些,我發現還是我們中國人更懂魔法一些,也更懂妖魔鬼怪一些。我們中國古代神話和鬼怪故事裡的魔法種類都更加豐富多彩一些,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就是念咒語和魔杖,再加草藥,在我們中國的鬼怪故事中也有這些法術,而且還有結手印、有氣功冥想、搬運大小周天,還有各種法寶、仙丹、各種神通、土遁、縮小變大、定住別人、有七十二變、能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等等,真是花樣極多。
  • 你們如何評價86版聊齋電視劇呢
    86版聊齋電視劇對比靠近原著的靈魂,事先拍攝的條件有限,但每個故事的人物和場景對比貼近原著,要曉得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藝術造詣很高,看似寫牛魔鬼怪,其實外面有著作者的奇特思維,蒲松齡畢生過得很貧寒,多次不第,加上他性情上的孤傲,招致生涯困難,事先的社會習尚不好,國民貧窮交集,他沒有方法發揮本人的志向,所以,後半生把一切血汗都投入到《聊齋志異》上,所以聊齋中很多書生總是被優美多情的女妖怪挽救
  • 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書生與狐妖。
  • 蒲松齡都經歷過什麼,才能寫出如此荒誕的《聊齋志異》
    將四大名著改為七大名著的話,《聊齋志異》能夠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是本寫鬼怪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很多關於花妖狐媚和人的戀愛,比如現在大家熟知的寧採臣和聶小倩之間的人鬼之戀。《聊齋志異》之所以將筆墨放在鬼怪身上,去描述那些荒誕之事,是因為蒲松齡生活在一個荒誕的年代,經歷了那些荒誕的事,這才寫下這荒誕的文章。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
  • 《聊齋志異》知識點匯總,聊齋志異文學名著賞析,明清小說名著解讀之聊齋志異答案
    這類故事在《聊齋志異》裡為數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的,如《嬰寧》《青鳳》《連瑣》《連城》《魯公女》等。此類故事情節大多為富有才情的書生或公子在打發孤獨寂寞的讀書生活過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成的美貌女子。兩人一見鍾情後,由於各種原因又暫時分別,此後歷經磨難,有情人終成眷屬。有學者指出,聯繫蒲松齡的個人生活情況,有理由認為這正是由他自身孤獨寂寞的際遇而產生的幻想。
  • 聊齋志異:與四大名著齊名,不可不讀的一本書
    來往的客人口渴疲乏的時候,這個書生就會給客人茶水喝,還陪客人休息聊天,聊天的時候難免會聊到各地的鬼怪傳說,奇聞異事,每當這時候,書生就會聽的特別認真,晚上趕緊把白天聽到的故事記載下來。這個書生就是蒲松齡。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齡將作成的篇章結集成冊,定名為《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