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明星育兒很有方法,不只是以身作則,對自己的孩子也比較嚴格,大到如何做人,小到吃飯的規矩,別小看孩子吃飯的樣子,它暴露了家庭教養,細微之處見真章。
在前一段的一檔綜藝節目中,有嘉賓稱讚應採兒很會選菜,不多不少剛剛夠吃。應採兒說自己深惡痛絕鋪張浪費的行為,並且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
告誡兒子不要浪費食物;
不可以把菜都轉到孩子面前,讓孩子先吃;
不能讓孩子在飯桌上擁有特權感:家裡不是餐廳,有什麼就吃什麼。
朱丹不以為然,認為應採兒給孩子定了太多的規矩。這時候應採兒苦笑著臉毫不客氣地回懟:「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
應採兒的硬氣回答,也獲得了千萬網友的支持。
吃飯看著是小事,但是在飯桌上的禮儀反映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很真實,作為家長,抓教育別忘了餐桌禮儀文化,它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忽略不得。
最近還看過關於德雲社的兩篇報導,也是發生在餐桌上。
第一次是關於少班主郭麒麟:在和華少的一次訪談中,兩個人坐下來喝茶聊天。斟茶時,郭麒麟一不小心讓茶水溢了出來,他馬上表達歉意:「不好意思,這杯我喝。」
另一次,是徒弟秦霄賢和德雲社的兩位「大佬」郭德綱、于謙吃飯。飯桌上的秦霄賢比較緊張,忙乎著給師傅們倒茶水,卻不料在一個小細節上出了差錯。
郭德綱瞟了一眼說:「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秦霄賢一臉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一旁的于謙提了醒:「這規矩得懂,孩子!」
老祖宗的餐桌禮儀有一條:茶壺嘴對著誰,表示那個人是主人不歡迎的人,意思就是在趕人走。
這個說法被認為源於 「孔子拜師」,據說孔子拜師老子,給老子敬茶行拜師禮,老子接茶後,孔子將茶壺放在茶几上。但是,壺嘴正衝老子,老子將茶扔掉,遂閉門不見。
我們很多年輕的父母對吃飯的規矩懂得並不太多,真的需要了解下,給孩子適當的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
郭德綱關於吃飯的家規值得家長參考:
吃飯不能吧唧嘴;
全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孩子不能動;
家裡有客要讓客人先上桌吃飯;
給客人添飯不能問:還要飯嗎?而是問:給您再添點?
家裡做了什麼好吃的,師兄們先吃,師兄們吃完了,剩下的郭麒麟才準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