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谷穴——益氣固腎,治遺精!

2020-12-06 百年養生

然谷穴屬足少陰腎經,中醫認為然谷穴具有益氣固腎、清熱利溼的功效,然谷穴是治療遺精等男性疾病的重要穴位,除了治療腎經上的疾病之外,還可以治療肝經上的一些疾病。然谷穴配照海穴,用點按揉的方法可以讓痛經患者疼痛立減配三陰交穴,可治療宮寒疼痛等病症。此外,然谷穴還可用於糖尿病的治療。

臨床當中然谷穴可用於治療:1、月經不調、陰癢、陰挺、遺精、小便不利;2、消渴、洩瀉、小兒臍風;3、咽喉腫痛、咯血、口噤、癲疾等病症。

【針灸】直刺0.5-1.0寸,可灸。

【按摩】用拇指的指腹對穴位進行按揉,由上向下施力按揉3分鐘即可,每天一次。

相關焦點

  • 然谷穴——降低血糖療效高!
    然谷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腎經的第2個穴位,出自於《靈樞本輸》,別名龍淵、然骨。然,通燃,有燃燒之意;谷,是指凹陷的山谷。穴在舟骨粗隆前下方的凹陷中,故名然谷。刺激然谷穴可以緩解口乾舌燥、內心煩亂等消渴症狀,所以然谷穴也是治療糖尿病的特效穴位。
  • 然谷穴:開胃消食的大功臣!
    老年人由於消化功能的退化,非常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積食的症狀,這個時候可以刺激按摩我們的然谷穴,很快就可以讓人產生飢餓感,然谷穴具有非常好的幫助消化,開胃消食的作用。然,通燃,是燃燒的意思;谷,是指兩山之間所夾的空隙的意思。
  • 糖尿病的專用穴位——然谷穴!
    這裡,我就給大家推薦一個輔助治療糖尿病的穴位——然谷穴。然谷穴是腎經的滎穴。滎穴屬火,腎經屬水,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平衡水火。專治陰虛火旺。 「然谷穴」是腎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人體產生飢餓感的要穴。「然」,就是燃燒的意思;「谷」表示這個穴的位置在足內踝前起大骨間,這個位置精氣埋藏得特別深。
  • 按然谷穴可降血糖
    然谷穴位於足內側緣,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個骨節縫隙,這就是然谷穴。                  然谷穴是升清降濁、平衡水火的首選穴位,保健作用顯著,最常見的就是用來治療煩躁口乾、咽喉腫痛,且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堅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 糖尿病常用穴——然谷穴:增津液,消煩渴!
    然谷穴則是調理糖尿病時,經常要用到的穴位。然谷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的經穴,是腎經的滎穴。腎經屬性為水,滎穴屬性為火,而然谷穴可以起到平衡水火的作用,多用於陰虛火旺之症。 按揉然谷穴不僅可以將人體的心火降一降,同時刺激然谷穴可以促進口中大量分泌唾液,嘴裡有了很多的積液,這樣就不怎麼想喝水了。
  • 開胃按摩然谷穴
    在我們的腳內側,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用手摸可摸到一個骨節的縫隙,這裡有個穴位叫然谷穴,按揉它可讓人很快產生飢餓感,還能治療因過度飲食而造成的胃部不適。    找到然谷穴後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後馬上放鬆,如此反覆10~20次,兩隻腳的然谷穴都要按,最好能同時進行。
  • 遺精 分證論治 君相火旺
    症狀:少寐多夢,夢中遺精,伴有心中煩熱,頭暈目眩,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心悸不寧,善恐健忘,口乾,小便短赤,舌質紅,脈細數。   治法:清心安神,滋陰清熱。·  方藥:黃連清心飲合三才封髓丹。  心火獨亢而夢遺者,用黃連清心飲。
  • 消化不好,找然谷穴,讓你胃口大開,吃什麼都有食慾!
    然谷穴:然,通燃,是燃燒的意思。燃燒穀物,從字面的意思,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然谷穴這個穴位作用與消化不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吃進的東西都燃燒乾淨了,肚子裡沒食,當然就餓了,所以消化不好的情況下,按一按然谷穴,可以讓你胃口大開,吃什麼都有食慾。
  • 探討率谷穴的三才針法
    此外,還有率谷穴、天衝、浮白、頭竅陰、完骨穴。天衝穴在耳根後緣直上,入髮際2寸,完骨穴在耳後乳突後下方凹陷中,浮白、頭竅陰分別在天衝穴與完骨穴連線的上、中三分之一處。足少陽膽經在耳周分布較多的穴位的穴位,今天我們主要了解率谷穴可以治療的症狀及其相應的三才刺法。
  • 張果老倒騎驢--治遺精
    男子在未婚時應當防止遺精,已婚者應當節房事,女子亦同。自古就有「強力入房則傷腎」的忠告,所謂傷腎男子失精、女子敗血多因久思過欲所致 。   所謂遺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瀉出為主的一種病症。多在睡眠中感男女交合之夢而遺,有一周一次也有三四天一次的。常感頭昏眩暈、全身疲乏、腰部酸痛的是夢遺。多因心中藏有邪淫之念,亂人心志,使相火過旺,心腎不交而陰精走洩。
  • 糖尿病難忌嘴,然谷穴助你一臂之力!
    其實要達到好的治療效果,控制飲食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輔助治療糖尿病的穴位——然谷穴。從中醫的角度來講,糖尿病又被稱為消渴。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記載:「渴欲飲水不止」,「渴欲飲水,口乾舌燥。」患糖尿病的人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感覺口乾舌燥,心煩意亂,許多人往往會準備一杯水用來解渴。